·724·
文章编号:1005—0957(2011)1卜0724—03
Shan~haiJAcu.mox,NOV2O11V0130’Nl1
·“973计划”专栏·
影响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王硕硕,胡晓颖,侯文光,吴焕淦。,李璩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上海200437: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医院,上海
200071:3.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上海200030)
【关键词】针灸疗法:灸法:骨关节炎,膝关节
【中图分类号】R246.2【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5—0957.2011.11.724
膝骨关节炎(kneeosteoarthritis,KOA),又称为
增生性、肥大性或退行性、老年性骨关节炎等。据文
献报道,膝骨关节炎约占全身各骨性关节炎的31%左
右,女性多于男性。目前公认其总的病理改变是膝关节
局部关节软骨的消失,伴有骨质边缘和软骨下骨的增
生硬化及滑膜与关节囊的增厚、关节周围肌腱的挛缩。
但膝骨关节炎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
可能与年龄、性别、肥胖、关节创伤、劳损等因素有
关,并与炎症介质、免疫、代谢及遗传等相关。根据临
床表现,本病属中医学“痹证”、“骨痹”等范畴,认为
本病是因肝肾亏虚,精血不足,筋骨失养,加寒湿外邪
侵袭关节,阻滞脉络,气血瘀滞而发为本病。《素问·至
真要大论》:“寒者热之”、“劳则温之”、“虚则补之”,
因此艾灸疗法被广泛运用于该病的临床治疗中,研究
者针对影响艾灸疗效的几大关键因素,即取穴、艾灸方
法和艾灸剂量展开了探讨。
1穴位选择
1.1局部辨证取穴
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选穴组方多以经络证治和脏
腑证治为依据,分为局部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中
临床多以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选择足三
里、阳陵泉、阴陵泉、血海、梁丘和犊鼻进行治疗,
并常加用经外奇穴内膝眼、鹤顶或阿是穴。足阳明胃
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与足太阴脾经互为表里,为后天之
本,主生化气血,运化水湿,主治四肢屈伸不利,痿痹不
用,麻木不仁,脾胃健则气血旺而寒湿去。足太阴之合
穴阴陵泉健脾除湿,散寒镇痛:血海为足太阴脾经之穴,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0):上海市科委中
药现代化指南项目(08DZ1973300):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530304)
作者简介:王硕硕(1982),女,2009级硕士生
通信作者:李瑕(1968一),女,主任医师,E-mai1:lj0806@hotmail.com
为活血之要穴,与阳陵泉配伍有舒筋活络,利关节的作
用,主治膝关节痛。足阳明经合穴足三里、郄穴梁丘补
气养血,疏经活络,为扶正祛邪之法。同时,在针刺镇痛
穴位的特异性研究方面,有关学者作了不同穴位镇痛
效应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针刺对炎症痛的镇痛中
存在穴位的相对特异性,以疼痛局部或邻近穴位效果
为最佳,这为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选用局部穴位提供
了理论依据。
顾煜等采用对比研究方法,认为治疗组除选用
患侧内膝眼、犊鼻、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穴,另加
用委中穴,其在总有效率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0.05):而症状缓解则较对照组快,两组比
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1.2远道辨证取穴
基于骨性关节炎以本虚标实为其病机,因此临床
辨证取穴可以远取腰腹部的督、任二脉穴位,旨在补
肝、益肾、健脾,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李宁等。”认为腰
阳关穴能改善下肢阳气不足,反复灸疗腰阳关、犊鼻穴
2星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李茜等采用单盲、随机
原则对60例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观
察组选用神阙灸配合电针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神阙穴
安慰灸,其余取穴及治疗同治疗组,1个疗程后评价疗
效,两组结果经秩和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
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1个月后随访,两组问疼痛
疗效和综合疗效结果经秩和检验,其中疼痛疗效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尸>0.05),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 1.3热敏点灸法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热敏灸法,其取穴并非通常指
的压痛点,而以灸疗的敏感点为施灸部位。康明非等
采用国际公认的膝关节功能评分表为观察指标,将患
者随机分为热敏点灸组和辨证穴位灸组,辨证组取内
膝眼、犊鼻、梁丘、血海等。观察两组患者在每疗程
治疗前后疼痛、步行、关节屈曲活动度、不稳定感、
肿胀、上下楼梯和绞锁积分变化,以评价治疗效果。结
果两组治疗后总积分有极显著差异,热敏点灸组显效
上海针灸杂志2011年11月第30卷第11期
率明显高于辨证穴位灸组,认为热敏点是灸治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的最佳治疗部位。
2不同艾灸疗法
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众多,有疤痕灸、温和
灸(包括悬灸、雀啄灸、艾灸盒灸)、温针灸、隔物灸,
以及灸法配合其他疗法诸如推拿、物理疗法、药物疗
法的综合运用。
2.1温针灸
在诸多应用艾灸治疗膝关节炎的报道中,以温针
灸疗法应用最为广泛。温针灸具有刺法和灸法的双重
作用,艾火的热力通过热辐射以及针体的导入给人体
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达到治病、防病
目的的一种方法。临床研究结果’提示,温针灸可明
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中频
治疗或针刺加TDP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
0.01)。李常度等局部取足三里、膝眼、阳陵泉,辨
证取关元、气海穴,捻转得气后,在针尾套上长2cm
的艾条,距皮肤4cm,点燃,20min后换1壮,共灸2
壮,整个治疗约40min,总有效率为96.4%,温针灸组临
床基本痊愈率优于单纯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温针灸组和药物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均提
示温针治疗远期疗效理想。丁明晖等将90例患者随
机分为温针灸组、西药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等
待组(不采取任何治疗),每组30例。运用患者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自评量表(WOMAC)及中文版简明健康状况
调查表(SF一36)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2星期后温针
灸组总有效率为86.7%、西药组9O.0%优于等待组的
60.0%(P<0.05),温针灸组与西药组疗效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尸>0.05),WOMAC和s卜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
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10星期随访时温针
灸组总有效率为83.3%,优于西药组的60.0%(尸<
0.05),WOMAC和S卜36评分改善优于西药组(尸<
0.01,P<0.05)。提示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近期疗效
与口服西药布洛芬相当,远期疗效优于布洛芬。
2.2艾条温和灸
艾条温和灸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于其
避免了针刺的疼痛,因此,具有更广泛的适用人群。李
卓东等对膝骨关节炎组30例治疗采用艾灸患侧内膝
眼、犊鼻及阿是穴,每天1次,每次灸10min,每星期治
疗5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艾灸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疗
效,结果膝骨关节炎组3O例中,痊愈lg例(20膝),显效8
例(10膝),有效3例(4膝),治愈率为63.3%。同时,李卓
东等测定膝骨关节炎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
及膝关节滑液透明质酸浓度,并与30例无膝关节疾病
·725·
的成人血清及膝关节滑液透明质酸浓度作对照。膝骨
关节炎组膝关节滑液透明质酸浓度(g/L)治疗前与对
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血清透明质酸浓度治疗
前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膝骨关节炎组
膝关节滑液透明质酸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尸<
0.01),血清透明质酸浓度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1),与对照组比较,血清及膝关节滑液透明质酸浓
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认为艾灸是治疗膝
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血清及膝关节滑液HA浓度可作
为膝骨关节炎患者病情判断的量化指标。苏佳灿等
比较研究艾灸与红外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两组疼痛、关节屈伸度、关节稳定度与上下楼梯分值
进行比较,疼痛与关节稳定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尸<
0.05)。结果与红外线治疗相比,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
可获得更好的关节功能,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
关节稳定性,提高疗效。
2_3隔物灸
隔物灸是指在艾炷与皮肤之间隔垫上某种物品而
进行灸治的一种方法。艾炷隔物灸由于刺激温和,对皮
肤不易造成损伤,所以较受患者欢迎。一般认为,问隔
的药物不同,其产生的疗效也会有差异,因此,临床上
常根据辨证选取不同的隔物灸法进行治疗。肝肾亏虚
者临床多采用隔附子饼灸治疗。李建武等采用隔附
子饼灸足三里、膝眼治疗肝肾不足,筋脉瘀阻型膝骨关
节炎,对照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采用关节主症疼痛量
表(VAS)、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量表评估
临床疗效。治疗4星期后隔物温和灸组止痛效果、病
情严重性指数的变化均优于药物组(P<0.05)。隔物温
和灸组基本临床痊愈率、起效时间均优于药物组,差异
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孙奎等…运用隔附子饼
灸治疗56例肝。肾不足型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患者,设口
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为对照组。两组各症状、体
征分级量化积分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晨僵或
起床后疼痛、从坐位站立时疼痛或不适、走下标准登
机梯、蹲下或弯曲膝关节、在不平的路面上行走各单
项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问综合疗效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户>0.05),隔附子饼灸法在改
善部分症状方面疗效理想。程红亮等将膝骨关节炎
分为风寒型、血瘀型、肾虚型,分别采用隔姜灸、隔三
七饼灸、隔附子饼灸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
口服,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参数变化,结果说明针
对膝骨关节炎不同证型采用不同的间隔药饼有良好的
疗效,分别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726·
3疗效与艾灸刺激量及疗程相关性
3.1艾灸刺激量
艾灸刺激量的大小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又一关
键因素。廖钰等“把符合纳入标准的15of~0患者随机分
为三组,分为双艾条加手法组、单艾条不加手法组、温
针灸组,观察不同艾灸方法、刺激量对膝关节炎近期和
中长期疗效。三组治疗后各项症状体征分布经统计处
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双艾条加手法组治
疗有效率为94%,单艾条组治疗有效率为58%,温针灸组
治疗有效率为96%。认为不同艾灸方法、刺激量治疗膝
关节炎的疗效不同,在一定的情况下,诱导刺激法和较
大的刺激量,激发经气运行,驱除病邪,效果相对较好。
洪昆达等采用不同灸量温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
骨关节炎12O例,按就诊时间分为温针艾灸弱、中、强
刺激三组。三组取穴及针刺法相同,艾灸弱刺激组施灸
1壮(2.0cm长药用艾段),中刺激组施灸2壮,强刺激组
施灸3壮。经3个疗程治疗后,温针艾灸弱、中、强刺激
的有效率分别为88%、95%~H95%:中、强刺激组的症状
积分,疼痛评分均优于弱刺激组(P<0.05),以强刺激
组的效果最显著。说明温针艾灸中,强刺激具有良好的
镇痛效果,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3_2艾灸疗程
研究者发现,艾灸的刺激量具有累加效应,疗效与
治疗周期长短存在一定关系。杨永晖等m等采用隔三
七饼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原发性骨性关节炎,并与口
服双氯芬酸钠组进行疗效比较。研究发现,隔三七饼灸
组疗效与疗程有正相关关系,其远期疗效较好。症状、
体征分级量化评定积分比较,治疗5次后组间比较口
服药物组明显优于隔物灸组(P<0.05),但治疗10次、
2O次后评分组间比较显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尸>
0.05),2个月后随访评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尸
<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认为隔三七饼灸
具有操作简便,无胃肠道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等副反应,
安全性好,复发率低,远期疗效佳的优点,值得进一步
研究和临床推广。
4讨论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软骨变性和缺失为
特征的关节疾病,以膝关节慢性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
要临床表现。艾灸是临床上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一种安
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与取穴、艾灸方法、
艾灸刺激量及治疗时间有关,但仍有以下一些问题需
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引起重视,①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
的方法众多,研究者从多角度进行了探讨,但临床多为
小样本观察,结论的可信度较低,缺乏多中心、大样本
ShanuhaiJACH.mox.NOV201l,V0l30Nol1
的随机研究,并且缺乏不同灸法之间的疗效比较,难以
判断不同艾灸处方的优劣。②骨性关节炎不同病理改
变产生的临床症状是不相同的,患者可以分别以诸如
下蹲后起立困难,或上楼梯,或下楼梯困难等等作为主
诉就诊。采用国际标准化的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疗
效评判标准,并对最终影响疗效评估的各项指标如疼
痛、关节屈伸度、关节稳定度与上下楼梯分值分别予
以统计,将有助于客观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
优效性,从而指导临床。同时,艾灸疗效与膝骨关节炎
的病理分期、证型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以提高诊
断、治疗的规范化,进而提高疗效。③艾灸疗法,特别
是艾灸盒灸、悬灸、雀啄灸等,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
靠的特点,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展自我治疗,减少
治疗成本,而开展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卫生经济学
评价研究将有利于客观评价艾灸疗法及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米晓峰,王维峰.针刺镇痛的机理及取穴原则探讨[J].1』I两中医,
2005,21(4):42—43.
[2]顾煜,许敬人.不同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一f:海针灸
杂志,2008,27(4):13—14.
[3]李宁,吴滨,张永玲.艾灸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
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2,22(11):729—731.
[4]李茜,朱江.神阙灸配合电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
[J].中国针灸,2008,28(8):565—568.
[5]康明非,陈目新,付勇.热敏点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
效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18(2):27.
[6]洪昆达,万甜,洪小燕,等.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3O例
[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2):46—49.
[7]赖吉安.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J].中国民间疗法,2009,
l7(1):5-6.
[8]李常度,黄信勇,杨旭光,等.温针灸治疗虚寒型膝骨关节炎疗效观
察[J].中国针灸,2006,26(3):i89—191.
[9]丁明晖,张宏,李燕.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J].中国针灸,2009,29(8):603—607.
[10]李卓东,曹烈虎,王思成,等.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与血清和关
节液中透明质酸含量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29(10):883—885.
[11]苏佳灿,曹烈虎,李卓东,等.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的病例对照试验[J].中国骨伤杂志,2009,22(12):914-916.
[12]李建武,向诗余,马志毅,等.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J].中国针灸,2008,28(1):1719.
[13]孙奎,杨永晖,周忠良.隔附子饼灸治疗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的
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4):910.
[14]程红亮,韩为,胡培佳.辨证选用隔物灸治疗膝原发性骨关节炎的
临床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2):114—116.
[15]廖钰,张君幸,冯雪芳,等.雀啄灸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2):卜3.
[16]洪昆达,万甜,李俐,等.不同灸量温针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
镇痛及改善症状的比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叭0,
41(10):77487752.
[17]杨永晖,孙奎,苏国宏,等.隔三七饼灸治疗气滞血瘀型膝原发性骨
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中医药l临床杂志,2008,20(1):5355.
收稿日期201卜05—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