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十分钟学会号脉入门
2015-12-14 | 阅:  转:  |  分享 
  
十分钟学会号脉入门!

人体的五脏,就是说,左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心、肝、肾,右手的寸、关、尺对应人体的肺、脾,命门?????从这个角度入手比沉浮滑容易多了?????号脉中左手寸脉能摸到????代表心脉正常????摸不到说明心血不足????大多都有心悸接不上气的现象???????左手关脉????正常为不强不弱????太强说明肝气太盛,太弱也不行????大多有胃炎一类的病????左手尺脉????太弱????头上不是头晕就头痛或头脑不清醒,,有时我分不清就说患者头有问题??右手寸脉太弱为肺虚????一般有咳嗽现象????太强也不行????右手关脉????太弱为脾弱????有便溏腹痛一类太强????左手关脉弱的话胃炎是跑不掉的????右手尺脉弱????大多腰痛身上沉困

脉象解健康人脉象应为一次呼吸跳4次,寸关尺三部有脉,脉不浮不沉,和缓有力,尺脉沉取应有力。常见病脉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滑脉、洪脉、细脉、弦脉等。浮脉:轻按可得,重按则减。主病:表证由于外感病邪停留于表时,卫气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位浅显。浮而有力为表实;浮而无力为表虚。内伤久病因阴血衰少,阳气不足,虚阳外浮,脉浮大无力为危证。沉脉:轻按不得,重按乃得。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邪郁于里,气血阻滞阳气不畅,脉沉有力为里实;脏腑虚弱,阳虚气陷,脉气鼓动无力,则脉沉无力。迟脉:脉搏缓慢,(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主病: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寒则凝滞,气血运行缓慢,脉迟而有力为实寒证。阳气虚损,无力运行气血,脉迟而无力,为虚寒证。数脉:脉搏急促,(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外感热病初起,脏腑热盛,邪热鼓动,血行加速,脉快有力为实热。阴虚火旺,津血不足,虚热内生,脉快而无力为虚热。虚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无力。重按空虚。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气血不足,难以鼓动脉搏,故按之空虚。实脉:寸关尺三部脉皆有力。主病:实证:邪气亢盛而正气充足,正邪相搏,气血充盈脉道,搏动有力。滑脉:按之流利,圆滑如按滚珠。多见于青壮年气血充实。妊娠妇女滑脉是气血旺盛养胎之现象。均属生理现象。洪脉:脉大而有力,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主病:热盛。内热盛脉道扩张,脉形宽大,因热盛邪灼,气盛血涌,使脉有大起大落。细脉:脉按之细小如线,起落明显。主病:虚证,多见于阴虚、血虚证。又主湿病。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道,或湿邪阻压脉道,脉细小。弦脉:端直而长,挺然指下,如按琴弦。主肝胆病、痛证、痰饮。气机不利,肝失疏泄,脉道拘急而显弦脉。病则气乱或痰饮内停,致使气机输转不利,出现弦脉涩脉主要是血不畅郁脉主要是气不畅

脉法十二经脉,独取寸口,荣行脉中,卫在脉外,脉分阴阳,一脉两动,先至者气,后过者血。一脉两动,是说气血,先至者气,后过者血。这里每一次脉的搏动,都包含气血,诊脉时感应到的脉象中,也分两动。脉之五藏分部:肾沈心洪,肺浮肝弦,四季皆缓,以应四时。东方肝脉,其形弦长,弦而濡弱,肝之正脉。南方心脉,其形洪大,头大本小,心之正脉。西方肺脉,其状毛浮,气至而浮,肺体之位。北方肾脉,其象应冬,收藏之象,沈到地下。中央脾脉,阴阳俱缓,缓脉之形,四脉同见。一脉两动,要在诊脉时详细体查,在每一次搏时,我们摸出来的脉,都有两动,多体会。关于五藏分部,这是常脉,也就是平脉,平脉不是说一次只能见到一种脉,我们平时说的平脉,也就是这里说的缓脉,它是个复合脉,包括了前面的浮沈弦洪四脉,四脉同见的,就是缓脉,这标志着人的五藏气血运行正常。在这里有几个概念我们要把它和以往的书上说的分开看,这是民间的一种脉法,来自口传心授,我不想私密为己有,发出来给大家看。先说弦脉,弦是一种脉形,是脉的搏动没来时就能摸到的,而不是指脉来时的状态,如果按住尺脉后面,在寸关部,脉虽然不搏动,脉若弦,依然是弦的,所以和脉的搏动无关,它是肝脉。浮脉,是指脉来时的状态,不是脉位元,不是脉形,而是指脉势,气至而脉浮,为肺之脉。脉来一动时,它能在天部见到,就是浮脉,这里先说平脉,不要和病脉的浮混淆了。沈脉,和浮相对,能在地部见到,就叫沈。洪脉,是说脉势头大本小,脉形也大而长,其来时,气血均至,其去时,是逐渐去的,过渡平缓,这是心脉。缓脉,包含有上面四脉,四脉同见,至数调匀,弦中带濡,能浮能沈,头体尾三部俱全,就叫缓,说明脾胃气旺,这是标准的平脉。天有冬夏,脉分阴阳来者为阳,去者为阴所来者气,所过者血浮则为气,沈则为血寸者为阳,尺者为阴右脉主阳,左脉主阴寸浮主表,尺浮主里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色在脉先,其病当急脉先于色,病来久长色脉不失,虽病可治色脉相克,危亡立见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则浮虚,寒则紧急湿令脉濡,燥令脉大暑之中人,脉大而数三阳脉至,其形当浮二阳脉至,实大而长一阳之脉,其形为弦三阴脉来,三部俱缓二阴之脉,微细欲绝一阴之脉,脉微而厥诊脉法诊脉方法:气定神闲,若有所思,若无所思,若脉之无脉,法当取自然,心身闲定,手不可僵,病家微弯肘,掌心向对侧耳旁为宜。右手诊右,左手诊左,两手有别,互换再诊。医者手指尖须平齐,视人高矮与臂长短布指,中指定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前也当查,尺后仍须看。先视手掌,可知人命,病之新久,运之顺逆。再看尺后,可查肉之坚脆,身之正色,毛孔开合,肤温寒凉。然后言诊。诊脉当取太过不及,先明平脉,再言病脉,所谓平,就是平常,正常,经常的意思,无病的脉。在前面说过,脉能见到五藏中的浮沈弦洪四脉,合起来才是平脉的缓脉。病脉=所把得的脉-这人的平脉。病脉的脉象:浮脉--浮取即得,重按没有轻取明显,有别于平脉的浮,气至而脉浮,方可言浮,血至而浮,其脉为大。在寸主表,在尺主里,三部俱见,从虚实看。沈脉--和浮相反。脉取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大脉--脉道大,浮沈左右取均见,为大脉。脉大为劳,为虚,为气少血多。细脉--和大相反,浮中沈底伏仅一处可见,细为血少。长脉--脉之一动,长过寸关尺三部。长者气实。短脉--和长相反,脉之一动,寸不及尺,尺不及关,三焦不归其部。数脉--脉行急数,两次脉间隔时间短,气至者为热,血至者为虚。迟脉--和数相反,脉行迟滞,两次脉间隔时间长,气先至为寒,血先至为瘀。动脉--脉来或大或小,或左或右,无头无尾,此名为动。大小不等者,心动神摇。左右动者,肝气虚。阳动则汗出,阴动则发热。形冷、恶寒者,此三焦伤也。滑脉--翕奄沉,名曰滑,脉来有头无尾,气血同至,阴阳相抟。胃气实之脉。涩脉--艰涩难行,如水下流沙。气不至独见血。为气血伤。紧脉--无头无尾,阴入阳中,数急而过,此脉主寒。微脉--弦之不弦,独见脉形。芤脉--脉浮大中空,名芤。芤为营气伤。革脉--脉弦大中空,名革。寒虚相抟,阴阳断绝。濡脉--脉软,和弦相反,专指脉形,不从脉势看。肝气被伤,湿气流行。结脉--脉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促脉--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阳盛则促,阴盛则结,此皆病脉。一二三阳脉,三阳取太阳,二阳为阳明,一阳为少阳,三阴为太阴,二阴为少阴,一阴为厥阴。原来背过的脉学,纯源于民间,但年代久远,遗忘得差不多了,原来也是手抄本上的内容,书已经遗失,能想起多少打多少出来,遗漏也就在所难免。希望大家指正。如果有看过类似内容的人来看到此帖,希望能共同来整理。右脉主阳,左脉主阴--这里不对应五藏六腑。大凡看法,左为血,右为气。左右不一的脉,从这个看。菽的大小轻重,不要去管原来一菽有多重,诊脉时,从轻触皮肤算起,就是三菽,到按之至骨,为九菽,中间的自己化分的。大脉的一个脉形,可以从三菽看起,一直到九菽之重,但细脉就没有这么多了,细脉只看脉位的深浅。脉诊做为中医的一种必须的诊法,我们要把它学好,不要认为是四诊之末而不重视,能熟练的多掌握一种诊法,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也是好事。也不要因为难就知难而退。但脉诊不是为了诊断出一个西医的病,或者是一种显耀自己水平的手段。我们现在说的脉法,最终目的是为了据脉用药。西医的“病”,不对应中医的病,更不对应中医的证,这点必须要清楚。当然一些现代脉法中可以诊出相应的“病”,也是可以参考的。个人看法,现在流行的脉学分为三个流派,其中也有交叉点。一是以《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古脉法,也就是现在这个帖子中的内容,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诊出病机,能据脉用药;再就是以《脉经和《濒湖脉学》为代表的脉学,我叫它为后世脉法,这也是现在中医必学的脉法。这是一种有点含混不清的脉学,但大体能分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但也问题不少,因为一些内容被弄混淆了,所以有时候要舍脉从证。这个最大的好处是容易掌握。还有是现代脉法,这是以全息理论为指导的下的脉学,这种脉法的好处在于可以诊出西医的病,有些高手甚至可以知道病人身体上的一个伤疤,但对于中医来说,只能做为一种参考,现在就是明显知道病人有个什么病(西医的病),对中医来说,也可能用药的半点价值也没有。这几种脉法中,可以相互补充,但要全部学进去是非常困难的。脉象所反应的是一个人的整体身体状态,所以在平时要多积累经验,事先从整体上了解你面对的这个人会是什么样的脉,这点最为重要,我们说人受各种因素影响后,身体发生的各种变化,对脉也产生影响,相应脉象就会随着改变,这其中有常有病,要把常态从整体中分离出来,得出的结论才是我们要的,也就是说你诊到的脉减去常脉,剩下的才是病脉。所以更要了解常态下的平脉是什么样的。平脉包括有各种体质的脉,人有形苦志苦的,有形乐志乐,有形乐志苦的,还有形苦专乐的,脉象上都不一样。有男的女的,有老的少的,更有高矮胖瘦,等等不一。天气的影响,有四季不同的脉。生理状态的影响,特别是妇女,经前中后,各有所表,胎孕产后,其脉各异,小儿老人,至数相别,喜怒悲惊,脉随其变,饿则脉虚,饭则脉滑,渴则脉涩,动则脉躁。所有这些平脉,都要从各个单一的人来看,但无论是哪种不同的平脉,总是对应个体身体的变化,当然叫做平脉,无论是什么样的,都只是微弱的改变,整体上要符合前面说的平脉中的缓脉各要素(之所以强调是前面说的缓脉,是要和现在教科书中的相区别)。脉象归纳:认识脉,先要认识脉的各个组成方面。1.??脉位:脉所处的位置,现在说寸口脉法,所以只说寸口,位置就不用具体说了,和普通的诊法是一样的。先说的是脉没来时在寸口的不同位置,脉没来时,也有位置的区别,所以没来的脉仍有浮沈,大凡看法,荣在脉中,卫在脉外,故脉外候卫气,脉中候荣气。而且脉所在的部位分偏内偏外。平脉多数关脉最浮,尺脉最沈。这个脉位看身体的久远变化。新感从脉位和脉状的变化看,外感病中多寸脉浮而尺脉沈,就是合看的,不单指脉位。再说脉来时的脉位,脉来时,一脉之中,可以分上中下三层,加上脉外的位置,就分成了浮、中、沈、底、伏五层,五层中意思不同,浮主卫气,中主表,沈主腑,底主藏,伏主骨。笼统看,脉沈者,荣气微,脉浮者,卫气衰。2.??脉形:是说脉的形态,主要看是大是细,脉来和没来时的区别,脉的软硬与及脉管的形状。脉在皮肤下的状态,里外的松紧,气血的多少,脉体的上下左右活动范围。寸脉主上焦,关脉主中焦,尺脉主下焦。脉形主肝,弦为实,濡为虚。查脉形时,用手指前后左右拨动它,可以从各信方向探知。3.??脉动:脉来一动时,气血的多少,每一动中都能体现出来,不了解这点就不能掌握现在说的脉法。一般气在血先,先至者气,后过者血,气之至,上下左右鼓指。血所过,是从尺到寸的方向。气血往往同行,但须分别清楚。脉之长短也在此分别,一动满三部,是为正常,超过三部为长,不足三部为短。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均不不治。在不明气血的情况下,可以用特殊的方法来查看气血,查气法,按住寸前,重按至无脉,查寸脉,按住寸脉查关脉,按住关脉查尺脉,因为重按的情况下,脉没有血流的速度,而只有压力搏动,这时得到的是脉气的状态。查血法,按压尺后至脉气受阻,只让血流通过指下,这时在寸关尺三部所得的脉象,就是以血为主的脉。当然,这其中气血是不可分的,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以行血,血以载气,但其中分别也是要清楚的,不然从脉中就难分气血。气血相抟的脉也有很多,动脉即为气血相抟不分的,滑脉中有气血相抟的,也有分离的,分离的比如有孕之脉,阴博阳别为之有孕。4.??脉律:脉律主要是是指至数,这个基本不需要说明,但需要说明的是迟数脉,不单指脉律的快慢,迟数也包括有血流的速度,脉搏一致的情况下,血流的速度也分迟数。脉律还包括脉搏节律的的稳定程度,不稳定的如促结脉。亦有不稳定之中兼有稳定的,如代脉。5.??脉势:每一次脉的搏动,都有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过程,大体分为头体尾三部,这里要完全抛开脉形来说。脉头多数先见气至,随后是血至,脉体是气血共同形成的,脉尾为气血余势。大凡看法,脉头候肺心之气,脉体候脾胃之气,脉尾候紧气。肝气不在此列,从脉形中看。来者为阳,去者为阴,脉头为阳,脉体为阴。6.??三部九候:三部九候现在多不用,而专取寸口,但遇到疑难病时,三部九候诊法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所以也要了解,特别是遇到无脉的、危重的病人,三部九候就会发挥它的作用了。一般看法,人迎比寸口脉常大三倍,以候阳气。少阴脉以候紧气,脉在太溪,,阳明脉以候胃气,脉在趺阳。绝脉诊脉,当先辩生死,有可治不可治,人病脉不病,虽病易治,脉病人不病,短命而死。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脉蔼蔼硬如车盖者,此为阳结,脉累累如串珠者,此为阴结,脉瞥瞥如羹上肥者,此为阳气微,脉萦萦如蛛丝者,阴气衰也。五藏脉,真脉一见,离死不远。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肝死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心死藏,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脾死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肾死藏,浮之坚,按之乱加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第一讲:切脉当明部位所主左手:寸部浮取为小肠;沉取为心脏(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为太阳经,心为少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关部浮取为胆;沉取为肝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少阳经,肝为厥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尺部为肾阴(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右手:寸部浮取为大肠;沉取为肺脏(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为阳明经,肺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关部浮取为胃;沉取为脾(脾与胃相表里,胃为阳明经,脾为太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尺部为肾阳也主膀胱(人身体左侧为阴,右侧为阳,膀胱为太阳经)附:常规切诊按上述部位来定,有时候要从整体来把握。整体来看:????寸主上焦(包含头部、颈部、咽、甲状腺、喉、食道、心、肺、乳腺及上肢等);????关主中焦(包含胃、脾、肝、胆、胰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尺主下焦(肾、膀胱、子宫及附件、生殖器、下肢)

第二讲:切脉当明切之何物(此讲纯用白话,无法尽意,单用古文,无法阐明,最后弄得文白夹杂,望读者见谅)????问:切脉切的不是桡动脉???????答:此知其一,不知其二。如若只是认为所切之脉为桡动脉,则终身被脉象困扰(仅一根血管的一段,如何能判定全身疾病?),也会受西医的理论左右,对自己切脉之结果毫无信心。要明此理,得详而论之。????心主血脉,众所知也,血液的运行依靠心之鼓动,心乃血行之源动力,心之无力,血行自然缓慢;心力亢盛,血行自然顺畅,此理浅显而自然。????肺主气,也是众所知也,气的运行依靠肺之开阖,肺乃气行之源动力,肺虚开阖无力,气行自然缓慢,肺之开阖强盛,气行自然顺通,此理虽浅,而识之人不多也。??????寸口为手太阴肺经循行之所(《灵枢·经脉》....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桡动脉也正好从此走行,两者相并而行,切脉取寸口,其实切的是肺经与桡动脉合并之处。??????问:肺为气之源动力何以为凭???????答:《内经》:“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此以呼吸定心之动率。??“一呼气行三寸,一吸气行三寸,呼吸既定,脉气行去六寸。以一万三千五百息算之,共得八百一十丈。以脉数之十六丈二尺折算,应周行身五十度,此昼夜脉行之度数准则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终于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此乃肺主气,为气之源动力,明鉴也。??????或问:寸口肺经脉何以决脏腑???????答曰:这好比西医听虚里而辨心脏之疾病。肺既为气之源动力,自然对周身脏腑之疾患有其感应(好比尔家之用电器短路或功率过大,而输电站有感应一般),取寸口原因有二:其一,肺经循此处而表浅便于可以感应;其二,与脉之相依,影响脉之形态。两者相和,则切脉者方可依据脉形态之变化而推求脏腑经气之变化。第三讲:切脉需炼习基本功??????脉法炼习开始是练习手指的敏感度和医者的心静程度,手下无感,如切树皮;心中浮躁,难辨细微。余氏脉法练习分五步,达三步者,再研究脉经则非常容易。五步概括为:“金”、“革”、“羽”、“水”、“气”。????第一步“金”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金属表明,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一步,很容易体会到,此步重点是凝神静气的修炼。达到纯熟后,切脉容易入静,纵有百人在身边吵闹,都能入静切脉。??????第二步“革”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柔软的皮革或海棉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二步,有些难度,但如果修炼到位后,基本没有摸不到的脉象。????第三步“羽”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羽毛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三步,难度颇大,能修炼到此则习脉可入高手境地。????第四步“水”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贴在水面上,做切脉状,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四步,难度颇大,能修炼到此的人很少,关键是手指要保养好才有成功的可能,本人有时候可以达到,但只要干少许粗活,则感觉不到。????第五步“气”法:即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自然做切脉状,感受空气的波动,细心体会手指血管搏动的感觉。此为第五步,难度很大,能修炼到此则可以以脉查遍一切疾病,甚者可以练成悬丝诊脉,此法又分三个境界:1、感受到脉搏的跳动与心跳齐为初级。2、感受到跳动是心跳的2倍左右为高级。3、感受到跳动是心跳的4倍左右算是通神了。个人体会修炼此步法得练气功,没练气功的也就不用试了。??????祖训:??????凡心浮气躁者,不可与之言脉巧??????凡资质愚钝者,不可与之言脉深??????凡眼见为实者,不可与之言脉理??????凡不求甚解者,不可与之言脉奥第四讲:脉象之首脉——郁脉????郁脉:从意而论,乃不畅之意;从形而论,乃脉形稍粗。????此脉单从一粗细而确定,故而临证容易取得,此粗细,乃相对而言,即左右寸关尺,六部相对偏粗的部位。????理论分析:人之所病,不外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房室金虫所伤。不论伤在何经,伤在何脏,最终都会影响受损部位的经气运行,经气均会受到波动,此波动在寸口反应即有郁象。有浮郁、沉郁;有郁滑、郁涩;有郁数、郁迟等分别;有六脉皆见郁象;也有单部位出现郁象(具体细论在下一讲)。??????主病:郁脉主要是确定病变的部位。??????左寸出现郁脉??心脏出现问题或左侧头部出现问题??????右寸出现郁脉??肺脏出现问题或右侧头部出现问题??????左关出现郁脉????肝胆出现问题??????右关出现郁脉????脾胃出现问题??????左尺出现郁脉????左侧腰腿部出现问题??????右尺出现郁脉????右侧腰腿部、子宫或膀胱出现问题??????临证时用左手切病人右手脉;右手切病人左手脉。??????先总按,即同时切寸关尺三部脉象,找出郁脉,没有郁脉,则找出细脉(细脉脉形与郁脉相反,反应脏腑亏虚),很多时郁、细同见(各脏腑情况不一,有亏损的,也有邪气所客的)再分取,即对于总按发现有问题的部位,分别单独切诊,确定所患何疾病。????郁脉乃粗意,与细正好匹????其意定部位,何经何脏立????总按为第一,求得粗与细????分取为第二,细辨属何疾第五讲:切脉如捉贼切脉是找出病变的部位,病变性质,好比寻找入室之盗贼。贼有外贼家贼之分;病有外感内伤之别。贼有翻墙撬门开窗等入门途径;病有自口经皮肤循经络之不同。贼有潜藏,病有伏邪。擒贼先擒其贼王,治病必求于根本。明白邪之特点,就如同知道贼之特性,切脉如捉贼,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此间关键是要明白贼之特性,伤寒杂病论卷第一平脉法:风令脉浮,寒令脉急;暑则浮虚;湿则濡涩,燥短以促,火燥而数——此乃六淫贼邪之特点。外邪致病,各有特点,此乃外邪本身个性使然。邪气伤人,无论伤何经何脏,在寸口均有反应。风邪伤人,首先犯肺;肺主皮毛,易伤风邪;肺经受风,六脉皆浮;经气源头,右寸独郁。寒邪伤人,首犯太阳,膀胱寒水,同气相召,经循背项,腰背颈僵;右尺郁紧,此乃明证。夏伤暑湿,湿困脾土;脾失健运,四肢酸楚;升降失常,大便稀溏;右关郁浮,时时见濡。秋燥伤肺,易伤肺阴;干咳痰少,肺阴亏耗;毛发脱落,皮肤干燥;右寸短促,郁浮兼见。火邪从君,日夜难眠;日久伤阴,亏及血分;心受其累,头亦昏沉;左寸浮数,郁虚同现。六淫伤人,从外而入;单邪较少,数邪同侵;临证巡查,当明贼性;六部详看,仔细分明。大怒伤肝,胁肋相煎;气血逆乱,大厥可生;肝郁克土,脾胃受损;详查左关,郁实弦见。久怒气结,胁痛连连;肝胆郁涩,久生症结;散结疏肝,别忘养阴;左关如豆,症结已成。过喜伤心,致气涣散;君心涣散,其脉自乱;脉缓无力,浮郁而散;恐能胜喜,临证不难。忧思气结,脾脏受困;清阳不升,头昏脑沉;四肢乏力,精神困顿;右关郁涩,大怒可胜。悲为肺志,其令气消;肺叶不主,开阖失司;面色苍白,冷汗流离;右寸虚浮,可用喜胜。惊恐为患,可使气怯;肾主二便,伤及失禁;夜卧恐惧,由肾及心;右尺郁散,左寸时现。七情内伤,自内而生;家有叛贼,内乱难惩;药之无功,相胜可平;脉法自然,魔由心生。?第六讲:切脉如抚琴????切脉如抚琴,张弛两相宜;过度紧张,切至毫发,信息干扰,难求其本;过于松弛,难以聚神,指下茫然.脉象难明。????切脉如抚琴,如言诗,悠悠然其意可捕,恍惚间病机已明。????有时将自己脉率调与病人同步,脉率虽未同,其气已同,于是病之所苦,自可感受。好比抚琴时已心已与音乐相通。????切脉之境界,非言语可以描绘,上述过于玄妙,临证可从基本学起。但一点必须切记:不可过于紧张;不可过于松懈!!????取穴有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切脉有宁失其脉,勿失其势。切脉时,对脉相整体把握很重要,脉有上越之势,有下驱之势;有外脱之势,有内陷之势;由气郁中焦之势,也有气分两头之势等.??比??如:胃食管返流病,在右侧寸口可以见到脉象有上越之势。此胃气上逆所致。胃气上逆,自然胃酸向上返流了。??再比如: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发作之前,可以切到左右寸口也有上越之势,此乃气血并走于上。??再比如:下焦寒湿或湿热过重,阳气不得升腾,脉象有下驱之势。??再比如:大气下陷的病人,心肺脉几乎不显,脉象有下陷之势。第七讲:切脉需明常规脉象??????古人云:在心已了,指下难明!!其实不然,切脉要学也容易,上面几讲,对脉象有大体的了解了。但临证还是有困难。????初学者首先必须明白“八纲脉”。即浮、沉;迟、数;虚、实;滑、涩。此八脉为脉象基本纲领,必须要熟练的掌握。????浮沉是从脉位而论,是居于皮肤表层,还是居于里层,即临床诊断上说的轻取还是沉取,切脉时轻轻搭上即可得为浮;重按始得为沉。浮有两层意思,其一:为风邪伤人,浮为风的特性使然;其二:为脏腑精气外现的标志。浮而有力多为实证,浮而细、浮而空多为虚证,有时甚至是脱证。沉也有两层意思,其一:主里,指外邪进入人体的部位较深;其二:为脏腑精气被束缚,不得外展的标志。沉而有力多为实证;沉而无力为虚证,反应脏腑的精气处于匮乏状态。????迟数是从脉率来讨论,按呼吸来量,一息四至为正常,一息五至及以上为数脉;一息三至则为迟脉。数脉主热,脏腑功能处于亢进状态;迟脉主寒,脏腑功能处于抑制或衰退状态。????虚实是从脉象有无力道而论,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滑涩是从脉象的流畅度来论的,流畅太过为滑;流畅不及为涩。滑脉反应体内阴份太过,血管充盈,经经气外束,出现滑利,可见痰饮、水湿、妊娠。涩为阴份不足,血管充盈不足,经气束缚后,血脉流行不畅,见于血虚、血瘀等。????上述八纲脉为诊脉基础,此八纲不明,难以临证。第八讲:常见病例与脉象下面设定一些案例,大家分析脉象,然后下诊断,同时拟定方药。某天,你诊疗室来了一群感冒患者,诉:最近感冒了,来抓几副中药吃。然后伸手要你切脉!!第一个患者:六脉浮数。第二个患者:六脉浮紧。第三个患者:六脉浮濡。第四个患者:六脉沉紧。第五个患者:六脉浮细而弱。第六个患者:左关浮郁,左寸稍弱;右寸关浮郁,有上越之势。要求按下列格式分析:诊??????断:感冒(分型)治??????法:代表方剂:

第一个患者诊断:风热感冒。治法:辛凉解表。方剂:银翘散。第二个患者诊断:风寒感冒。治法:辛温解表。方剂:麻黄汤。第三个患者诊断:暑湿感冒。治法:??清暑驱湿解表。方剂:新加香薷饮。第四个患者诊断:阳虚感冒。治法:温阳解表。方剂:麻黄附子细辛汤。第五个患者诊断:气虚感冒。治法:益气解表。方剂:人参败毒散。第六个患者诊断:??肝郁外感。治法:疏肝解表。方剂:柴胡桂枝汤。第六个拿不准,请楼主指正第六个:肝气不升,胃气不降,邪犯少阳证。小柴胡汤主之!!某天,你诊疗室来了一群头痛患者,诉:最近头痛,来抓几副中药吃。然后伸手要你切脉!!第一个患者:六脉浮数,右寸独郁。第二个患者:六脉浮紧,右寸独郁。第三个患者:六脉浮濡,右寸独郁。第四个患者:六脉弦硬,左关郁滑。第五个患者:六脉浮细弱,左右寸口沉细。第六个患者:左关细数,左右尺部虚细无根。第七个患者:六脉细涩,寸口独郁。要求按下列格式分析:诊??????断:头痛(分型)治??????法:代表方剂:第一个患者诊断:风热头痛。治法:祛风清热。代表方剂:芎芷石膏汤。第二个患者诊断:风寒头痛。治法:疏风散寒。代表方剂:川芎茶调散。第三个患者诊断:风湿头痛。治法:祛风胜湿。代表方剂:羌活胜湿汤。第四个患者诊断:肝阳头痛。治法:平肝潜阳。代表方剂:天麻钩藤饮。第五个患者诊断:气虚头痛。治法:补气升阳。代表方剂:补中益气汤。第六个患者诊断:肝肾阴虚头痛。治法:滋补肝肾。代表方剂:大补元煎。????第七个患者诊断:血瘀头痛。治法:活血化瘀。代表方剂:通窍活血汤。如有不妥,请指正。非常好!!第五例,气血两亏,益气养血,八珍汤更适合

第三组病人:某天,你诊疗室来了三个腹泻患者,诉:腹泻月余,服用抗生素无效,来抓几副中药吃。然后伸手要你切脉!!第一个患者:六脉细弱,右关无根。第二个患者:六脉沉细,右尺尤甚。第三个患者:六脉略弦,右关独郁,左关细弱。要求按下列格式分析:诊??????断:腹泻(分型)治??????法:代表方剂:第一个患者诊断:脾虚泄泻。治法:健脾,益气,止泻。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第二个患者诊断:肾虚泄泻。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代表方剂:四神丸。第三个患者诊断:肝郁泄泻。治法:益肝扶脾,调中止泻。代表方剂:痛泻要方。请指正,谢谢

很好!!第二个患者诊断:肾阳虚衰。更准确些。第三个患者诊断:肝郁乘脾。更准确些。由浅入深,慢慢练习,定会达到一定的境地。第四组病人:某天,你诊疗室来了三个患者,诉:最近不太舒服,来抓几副中药吃。然后伸手要你切脉!!第一个患者:身体胖,舌质暗,苔白偏腻。六脉浮濡略滑。第二个患者:身体瘦,舌质淡,苔白略滑。六脉浮濡略滑。第三个患者:体型正常,舌质淡,苔薄白。六脉浮濡。要求按下列格式分析:诊??????断:治??????法:方??????药:

第一个患者:身体胖,舌质暗,苔白偏腻。六脉浮濡略滑。诊断:痰阻血瘀??治法:化瘀祛湿??代表方剂:二陈汤和血府逐瘀汤此例患者大家都忘了舌质,这是很重要的提示,这是血瘀与痰湿交阻的脉象,借西医说法:高粘血症。第二个患者:身体瘦,舌质淡,苔白略滑。六脉浮濡略滑。诊断:着痹。治法:除湿通络??代表方剂:薏苡仁汤第三个患者:体型正常,舌质淡,苔薄白。六脉浮濡。诊断:感冒夹湿??治法:除湿解表??代表方剂:九味羌活汤第五组病人:某天,你诊疗室来了两个患者,观其行走异常,患者诉:最近不太舒服,来抓几副中药吃。然后伸手要你切脉!!第一个患者:60岁左右,体型正常,步履不稳,舌质淡,苔白略滑。右尺沉迟而紧。诊??????断:痹证(寒湿痹阻于腰部)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代表方剂:乌头汤加减按西医诊断当属腰椎间盘突出第二个患者:45岁左右,体型正常,步行时表情痛苦,舌质淡,苔白略滑。右尺沉迟而紧,左关郁涩。诊??????断:痹证(寒湿痹阻于膝部)治??????法:散寒通络,疏肝理气代表方剂:乌头汤合四逆散加减按西医诊断当属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按:肝主筋,膝为筋之府,左关郁涩,反映的是膝关节的病变。第六组病人:某天,你诊疗室来了三个患者,用手捂着胃部,表情痛苦,伸手要你切脉!!第一个患者:40岁左右,体型健壮,舌质淡,苔白厚。右关沉迟而紧。诊断:胃痛(寒邪客胃)??治法:温胃散寒????代表方剂:香苏散合良附丸第二个患者:50岁左右,身体偏廋,面无光泽,舌质暗,苔薄黄。右关浮郁,左关郁涩。诊断:胃痛(胆胃不和)??治法:理气化痰,和胃利胆??代表方剂:温胆汤患者:35岁左右,体型正常,舌质淡,苔薄黄,右寸关有上越之势,左关沉实而弦。诊断:胃痛(肝气犯胃)??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代表方剂: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

第一讲:切脉当明部位所主左手:1、关部浮取为胆;沉取为肝脏(肝与胆相表里,胆为少阳经,肝为厥阴经,浮取阳脉,沉取阴脉)2、肝主升,胆主降,3案中胃气上逆,乃肝气升发太过所致。那么-------"第二个患者:50岁左右,身体偏廋,面无光泽,舌质暗,苔薄黄。右关浮郁,左关郁涩。"应该是左关郁涩,脉位偏浮?

郁脉:从意而论,乃不畅之意;从形而论,乃脉形稍粗。其形稍偏浮。

第七组病人:某天,你诊疗室来了二个患者,面容憔悴,伸手要你切脉!!第一个患者:女,40岁左右,舌质鲜红,苔薄白。左寸浮实,上延鱼际。舌为心之苗,舌质鲜红则心火亢盛,与脉象左寸浮实相符相成,心火过亢之后,有两个传变途径。其一:火性炎上,上达于头,出现左侧偏头痛。其二:下移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诊??????断:头痛??治法:清心泻火??代表方剂:导赤散第二个患者:女,50岁左右,舌质鲜红,苔薄黄。左寸浮细而数,上延鱼际,左关浮郁。此例患者胆火过重,胆火扰心,伤及心血,故出现左关浮郁、左寸浮细而数的脉象,患者表现出失眠、左侧头痛,心情烦躁。诊断:失眠??治法:清泄胆热、养心安神??代表方剂:黄连温胆汤合栀子淡豆豉汤任之堂主人你好:??经常在本栏学习您的经验,收获非浅,看到您的博客以及在爱爱医中基栏目中的文章,很仰慕您中医学的造诣,目前我对自己的身体问题一直无法认识和解决,十分苦恼,还请抽出宝贵时间帮我解答疑惑,谢谢!男,32岁,178cm,体重75kg,从事的工作讲话较多,用脑较多,久坐,运动较少,不沾烟酒,很少晚睡,油腻食物吃得少,用电脑较多,睡眠尚可,偶有梦。1、现主症是脱发和自汗,每次洗头都会掉很多,早起枕头上也有,稍用力就会掉十几根,头皮不油,不痒,无头屑,这种情况有好几年了,一直困惑着我,而且早起发现身上汗毛也有脱落现象。2、平时稍微一热、紧张或走路快些就出很多汗,主要在头面部、背部、胸口处较多,吃热的和辣的就会出汗和流鼻涕,从十几岁就如此,后背胛中间区域常年长小粉刺3、饭量不大,胃口不好,还有喛气,每次讲话或不定时都会有一股气从胃里上来,4、大便虽然一天一次,但不成形,长年如此,最近经常有水样大便,吃过补脾益肠丸、附子理中丸、右归丸都疗效甚微,现在干脆不吃了。5、记忆力下降,有无力感,有早泄现象,小便时也无力6、劳累时会有胸闷、心脏难受现象,当时按脉发现沉迟无力一息四至,休息后会恢复到一息五至,沉取无力。舌质红,尖有红点(一直如此),舌根有黄苔,不腻,把脉不准,不能准确说出脉象,但轻取脉微,沉取无力,一息四、五至以上这些症状还请任之堂主人帮忙解答,并酌开药方,不胜感激从你的描述来看,应当是:下焦湿热过重,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上迫于肺,肺火偏重,毛发失养。肺属金,金克木,肺实则肝郁,肝郁则心烦,心血不足,阴虚火旺。整个来讲,湿热为本,肺中实火,心中虚火为标。治疗:清化下焦湿热,清泄肺中实热,兼顾疏肝养血安神处方:苍术15黄柏15苦参15川牛膝15??薏米仁30白叩仁12苦杏仁20艾叶10生桑白皮30生枇杷叶40虎杖20??酸枣仁20??茯神20??当归尾15??生麦芽20黄芪25生姜20大枣10枚??先吃四剂,然后再开方。【365个穴位】百会穴:取穴,将两个耳朵折向脸部,将两个耳朵尖通过头顶连接起来,耳朵连线与我们头顶的正中交点既是。在人的头顶,高高在上,人体的手足三阳经和督脉以及肝经在这里会合。可以改善头痛脑热、中气不足、胃下垂等。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人体顶梁柱"身柱穴":取穴,在后背两个肩胛骨的中间,第三胸椎棘下面的凹陷既是。主治脑力不足出现的眩晕,肺气不足产生的哮喘,脾气虚弱导致的下陷脱肛等。最大的作用就是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抵抗力。日本人对身柱推崇有加,称之为“小儿百病之灸点”。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365个穴位】补阳"至阳穴":取穴,在后背第七胸椎之下。至阳穴是后背督脉上阳气最盛的地方,自然是阳光普照,全身受益,正所谓“至阴飓飓,至阳赫赫,两者相接成和,而万物生焉。”按摩此穴可以改善肝功能,唱喝酒的人很适用。也有助于缓解心慌、胸闷、心跳时快时慢。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暖腰止痛"腰阳关":取穴,腰阳关位于腰部,背后正中线,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是督脉上元阴元阳的相交点。主治腰部疾病,急性坐骨神经痛,腰扭伤等。腰痛时,躺下来趴着,用热毛巾,或者热水袋,在腰阳关的位置热敷,每次敷30分钟。或用大拇指在腰阳关按摩,每次按揉100下,也可改善疼痛。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急救要穴"人中":取穴,将鼻唇沟的长度分成三等份,从上往下的三分之一处就是人中穴。中医有句话叫“天食人以五气,天气通于鼻;地食人以五味,地气通于口”。人中在鼻口之间,能够接通阴阳二气,故为急救要穴。比如休克,就是因为天地之气不通,循环中断,这时候掐人中就是使二气相交。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解除头痛脑疲劳"上星穴":位置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上,既代表头部,也有上升的意思,星则是指精,也就是万事万物当中最优秀的那一个,这里也代表阳精聚集的地方。当我们感觉头晕目眩,头痛欲裂时,只要用手指在上星穴处按摩50~100次,症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宁神醒脑"神庭":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寸。神庭保身护身的功力很强。尤其是对于神智方面的疾病,更是它的独门绝技,如惊悸不安,头痛,癫狂,痫症等,非神庭莫能治。如果自己时常感头脑不是很清楚,昏昏沉沉的,或者情绪波动很大,也可以每天按摩此穴50~100次。



集泻热与补阳于一身"大椎穴":用手指顺着颈部往下摸到一块凸起的大椎骨,下面有一个小凹陷即是。对于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改善肺呼吸功能等有很好的作用。找一个门框或一棵大树,用后背正中线顶着左右移动,这样可以同时刺激到督脉几大穴位,对于提升阳气效果是非常好的。



天然屏障"风府穴":风府穴在颈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在人体当中有很多地方很容易遭受风的袭击,所以将其命名为“风”,如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等等,这些地方基本都是风邪的藏身之所。所以对于风,我们一定要严加注意,尤其是在春天和冬天风邪最猖狂的时候,更要注意保暖。调整气血循环"陶道穴":可调节人体大气血,及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大椎往下的第一个胸椎就是陶道。按摩的时,可以低下头,一手将头按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顶住穴位,其余四指抓住脖颈得力,用大拇指按揉,按摩的时候多用点劲,每次按摩大概100下左右,慢慢地,肺功能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一场秋雨一场寒。中医认为,肺为娇脏,风寒袭击人体,通常是犯肺,故感冒源头在肺。敲打肺经治感冒,一只手握成空拳状,沿肺经拍打另一胳膊,力度从轻轻开始,目的是微微震动(如果肺经沉睡,就把它唤醒)。每次拍10~15分钟,每天上午1次。修心大穴"灵台穴":灵台穴在背部,是心这个君主行使它的职能的地方。现代人忙于追逐功名利禄,心很少有清净的时候,所以容易被各种情绪病,如失眠、忧郁症等困扰,物质生活虽然很丰富,却感受不到幸福,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心”。可以买一个按摩锤,没事的时候在那里轻轻地敲打。生命之门"命门":命门在背后正中线,和我们腹部上的神阙穴(肚脐眼)是前后相对的,在腰部的两肾之间。肾是人的先天之本,人体当中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精,就藏在肾当中。可以时常用手掌心去按摩命门,按摩到发热即可,因为手掌心的劳宫穴是火穴,可以添加命门之火,壮大生命的火力!

】"长强"保证人体气血循环的第一"火炬手"。是督脉的第一个穴位,在后背的正下方,在尾骨端与肛门联线的中点处。治疗小儿疾病上有一个方法叫捏脊,捏脊开始处就是长强穴,沿着后背向上一直捏到大椎穴,对于小孩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说“长强为纯阳初始”。



美颜收双下巴之"廉泉穴":任脉、阴维脉交会穴,位于人体的颈部,当前正中线上,结喉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廉,廉洁、收廉之意。泉,水也。该穴名意指任脉气血在此冷缩而降,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收廉之处。用拇指指腹,按压10次左右,紧实下巴肌肉及疏通气血,促进新陈代谢。



美颜明目之"四白穴":是人身体一个重要的穴位。取穴:目正视,瞳孔直下,当颧骨上方凹陷中。指压该穴道,能提高眼睛机能,对于近视、色盲等眼部疾病很有疗效。主治目赤痒痛,目翳,口眼歪斜,头痛眩晕。

美颜明目之"丝竹空穴":位置在在眉梢凹陷处。丝竹,古指管弦乐器,此指气血的运行有如声音飘然而至。空,空虚也。丝竹穴名意指穴外天部的寒湿水气由此汇入三焦经后冷降归地。本穴为三焦经终点之穴,有效改善金鱼眼、熊猫眼胃痛不妨揉中脘。双掌重叠或单掌按压在中脘穴上,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缓慢行圆周推动。应注意手掌始终紧贴着皮肤,带着皮下的脂肪、肌肉等组织做小范围环旋运动,使腹腔内产生热感。饭后半小时做最好,力度不可过大培元固本"神阙":神阙穴在肚脐眼上,是腹部的核心,所以对于发生在腹部的疾病,有很好的调理效果,如五更泻,慢性腹泻,产后尿潴留等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温和平补药"建里":当出现呃逆等和胃相关的症状的时候,都可以刺激建里,先强壮根基,中和胃气,打通门户,让五脏能够"安居乐业"。平时没胃口食欲很差时,用拇指沿着建里穴的位置旋转按摩,每次按摩100下,能很好地促进食欲,增进身体健康。取穴:以肚脐为中心,上三寸是建里。通利小便"曲骨穴":有通利小便,调理月经等作用,是治理下焦疾病的一个重要穴位。每天按摩曲骨穴50~100次,可以很好地缓解前列腺的压力,解决尿频尿急等问题。在我们的小腹部,由肚脐从上往下推,会触摸到一个拱形的骨头,这块骨头就是耻骨,在这个拱形边缘的中点的位置就是曲骨穴。



容纳一身气息"气海":气海穴位于两肾之间,必须得保证它有足够的动力与水相制衡,所以艾灸气海穴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法。下腹部是女性的子宫,男性的精囊藏身之处,都是极其重要的部位。古人说“气海一穴暖全身”,就是强调这个穴的保健养生作用。气海在神阙(肚脐)和关元中间。肺经和大肠经形如一对古代夫妻。男为肺主外,女为大肠主内。男人在外面干活敛钱,女人在家主持家务。肺吸收新鲜空气送回家,大肠得气后才能正常运转,把家打理干净。肺经循行路线从大肠出发,先到达肩膀头,顺手臂而下到手指端,把钱袋交大肠,使大肠花钱有气有量,及时清理垃圾搞好家务。

元气藏聚"中极":中极穴对于调理内在不通的疾病效果非常好,如女性月经不畅,痛经等,都可以找它。按摩的时候,用拇指顶在中极穴处,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50次。女性往往体质寒凉,也可以将手掌心搓热之后,用掌心在此处按揉,可以起到保温刺激的效果。



汇聚八方脉气"膻中":膻中穴是和人体最重要的物质活动基础--气密切相联的,但凡和气有关的疾病,如气虚、气机淤滞等等都可以找它来调治。发现胸口难受的时候赶紧坐下来休息,用大拇指轻轻地按揉膻中穴,给身体一点外力的帮助。取穴:膻中穴在心口窝的地方,也就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温和平补药"建里":当出现呃逆等和胃相关的症状的时候,都可以刺激建里,先强壮根基,中和胃气,打通门户,让五脏能够"安居乐业"。平时没胃口食欲很差时,用拇指沿着建里穴的位置旋转按摩,每次按摩100下,能很好地促进食欲,增进身体健康。取穴:以肚脐为中心,上三寸是建里。中医养生(@72941628)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天突穴:和呼吸密切相关,多用于治疗肺的疾病。热敷天突能有效缓解哮喘。用一个小棉布袋,里面装满黄豆,然后将布袋缝紧,使用前放在微波炉转上两分钟,趁热放在天突穴,是一种很简便的温灸方法。一边温灸,一边还可以加以手指的按摩。天突在喉咙的下面,两锁骨中间凹陷的地方。肺经之中府:中府穴是肺经的募穴,募穴,即肺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最能反映肺的情况,所以它是治疗肺病的重要穴位之一,经常用来诊治咳嗽、气喘、胸痛等疾病。此外,中府穴还是脾肺两经交会的一个穴,是中气之府。取穴,在胸壁外上方,云门穴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地仓穴:地仓。地,脾胃之土也。仓,五谷存储聚散之所也。该穴名意指胃经地部的经水在此聚散。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诸穴的地部经水汇聚而成,经水汇聚本穴后再由本穴分流输配,有仓储的聚散作用。主治口歪,流涎,眼睑动。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喜欢请收听中医养生(@72941628)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大肠经之合谷:合,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中医有“面口合谷收”的说法,就是用于治疗所有面部、口齿部的病症。此外按揉合谷穴还可以辅助治疗咽喉肿痛。孕妇不宜应用合谷穴,因为它太过疏通气血,容易引起先兆流产等问题。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曲池穴:曲,隐秘也,不太察觉之意。池,水的围合之处、汇合之所。曲池名意指本穴的气血物质为地部之上的湿浊之气。常用于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取穴:于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手五里。手,指穴位所在的部位为手部。五里,气血物质所覆盖的范围。该穴名意指物质覆盖的较大范围场,且比手三里穴覆盖的范围要大。主治咯血,肺炎,扁桃体炎,胸膜炎;嗜睡,肋间神经痛;偏瘫,上肢疼痛等。取穴:该穴位于人体的臂外侧,当曲池穴与肩髃穴连线上,曲池穴上3寸处大肠经之迎香穴。一般正坐或仰卧,迎香穴位于面部,鼻翼旁开约一厘米处。主治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等。尤其当上齿牙痛时,指压该穴,可以快速止痛。用食指指尖点压按摩,以左右方向刺激比较有效,1次约1分钟,按摩后喝1杯热开水。>>?足阳明胃经下关穴。沿着颊车穴往上,耳朵前边有一凹陷,张嘴时这个凹陷里会有一个包被顶出来,这就是下关穴。由于离耳朵较近,又是胃经和胆经的交会穴,所以此穴可以通治胃经和胆经两条经上的病,像胆经上最常见的问题--耳鸣、耳聋,按揉它会有很好的疗效。下关穴还可治三叉神经痛及牙痛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足阳明胃经--地仓穴。该穴名意指胃经地部的经水在此聚散。主治口歪,流涎,眼睑动。位于人体的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如果您的孩子比较爱流口水,可以多用双手食指按压孩子的地仓穴,进行圈状按摩。对于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也有很好的调治作用。>>?足阳明胃经--大迎穴。胃经气血物质的大部分由本穴上输头部。此穴位于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当面动脉搏动处。有增进脸部血液循环和使皮肤紧缩的功能,可以消除双下巴,预防脸部松弛,还可辅助治疗牙痛、口腔溃疡等。配合颊车穴可治齿痛足阳明胃经--颊车穴:本穴可运送胃经的五谷精微之气血循经上头,若有车载,故名颊车。取穴: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按之凹陷处,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最高点。常按摩对面部血色起到调节作用,让肤色红润健康有光泽,可以有效消除因摄取过多的糖分所造成的肥胖。指压此穴,对牙痛也很有效。足阳明胃经--承泣穴、四白穴。正坐或仰卧,此两穴位于面部,瞳孔直下方。常按可缓解眼部疲劳或眼花,主治近视、头痛、口眼歪斜等症状,疏经活络、养颜明目。此两穴是眼睛的保健要穴,有眼袋或黑眼圈的女性朋友可以经常按摩,两个穴位加在一起,效果会更好足阳明胃经头维穴。“额角上边是头维,祛风止痛效称魁”头维穴在额头距额角一横指处。“维”古意为大绳子,“头维”形容头痛时像绳子把脑袋裹上一样,因此此穴专治“头痛如裹”。头痛、发胀、发懵时,多按按头维穴,症状会缓解。有人眉棱骨或太阳穴痛,按头维穴也有很好效果。此穴不宜灸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足阳明胃经在胸腹的循行路线上,穴位非常多,单就某个具体的穴位来按摩,不太好找。但这几个穴位在一条线上,且紧挨着。缺盆穴往下就是气户穴、库房穴、屋翳穴、膺窗穴、乳中穴,用大拇指从上往下一推就可。这一推,不仅有开胸顺气的功效,而且可以防治乳腺增生。足阳明胃经--人迎穴。“人迎水突结喉旁,调气祛风治有方”在喉结旁开两横指处,有动脉在跳,即是人迎穴。用手轻轻往下抚摸,抚摸时心情要放松,吸两口气,吐一下,吸一下,再吐一下。人迎穴是缓解心理压力的最好的穴位,还可防治高血压。此外,经常捋捋此穴,眼睛还会感觉明亮。天枢穴,肚脐眼旁。"枢",枢纽,此穴是升清降浊的地方。吸收到肠胃里的营养物质,在这里分成清与浊,营养被吸收,糟粕被排去。它还可以过滤血液,让新鲜血液重新循环,把脏东西变成尿液排出。天枢穴的两大功能:一是排泄大便,一是通利小便。天枢穴是治胃肠炎的要穴,治便秘也十分有效。

查看原图向左转向右转更多图片









1







献花(0)
+1
(本文系多活一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