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生筮鲞筮鱼塑圣!:鱼
量淋巴细胞浸润,予帕夫林治疗,为进一步治疗于
2007年6月l8日来本科住院。入院诊断为“原发
性干燥综合征”,予强的松片20mg,1天1次,帕夫
林0.6g,1天2次。
患者于2007年7月13日来陶主任专家门诊首
诊,测血压为120/84mmHg。诉出院后感手足心热,
寐劣,眼干,元口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证
属肝肾阴虚型,治以滋补肝肾,养阴生津。组方:白
芍15g,南沙参15g,桔梗12g,天花粉15g,柴胡6g
,北沙参15g,石菖蒲15g,淮山药30g,百合30g,
淡竹叶10g,枳壳6g,枸杞子15g,女贞子30g,白
蒺藜15g,甘草3g。l4剂,水煎服。次诊患者诉寐
已佳,口干不甚,无眼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再予上方14剂,水煎服。此后,患者按时门诊复诊,
中药在原方基础上随症加减。2个月后患者口眼干
燥症状明显改善,一般症状消失,查血ANA(+),颗
粒型+纺锤体抗体型,滴度1:3200,抗SSA(RO)抗
体(+),血常规(一),血沉正常,血免疫球蛋白(一),
355
血超敏C反应蛋白(一),血RF(一),血抗“0”(-),血
清蛋白电泳(.)。患者一直门诊随诊,病情稳定。
参考文献
1马武开.从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辨析.中医药学刊,2004,
22(2):261
2董振华.活血化瘀法在干燥综合征中的应用.北京中医,
2001,(3):1O
3姜迎萍,李靖.干燥综合征的中医证治规律探讨.四川
中医,2003,21(5):14—15
4袁智宇.袁海波教授辨证论治干燥综合征经验.中医研
究,2oo5,8(18):8
5陆瑾.陆安康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精粹.中医药学
刊,2003,12(21):12
6王礼门.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0。14(3):15
7顾勤,刘菊妍.周仲英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2,9(34):9
收稿日期:2009-02-13
楼丽华应用膏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经验
王慧萍浙江中医药大学2002级七年级研究生杭州310053
楼丽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病诊疗中心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膏方楼丽华诊治经验
膏方亦称膏滋方,是以胶或蜜等赋形剂调制成
的膏状内服复方中药制剂。从传统的认知和f}缶床经
验角度看,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
防综合作用的成药。从现代医学来讲,它具有调节
免疫、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膏方一年四季均
可服用,但以冬季最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
平、保健意识的提高和中医药知识的普及,量体用药
的膏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导师楼丽华教授
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3O余年,致力于乳腺疾病的中
医药防治研究,尤其在诊治乳腺增生病方面匠心独
具,每于冬令季节结合病人体质特点,寓治于补,调
制膏方,对于缓解患者病情有较明显的作用。
1乳腺增生病概要
乳腺增生是妇女常见病之一,发病率约在90%
以上。西医认为病因与卵巢机能失调致黄体素与雌
激素的比例失衡有关。属中医“乳癖”范畴。其病
因病机主要与肝、脾功能异常或冲任失调有关。肝
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恼怒伤肝,情志不遂,疏泄失
职,肝郁气滞,气滞血瘀,乳络不通,则发为乳房胀
痛,气血凝滞,日久结聚成块;思虑太过伤脾,或肝郁
横逆犯脾,肝脾两伤,运纳失司,生湿聚痰,痰郁互
结,阻滞乳络,亦可形成癖核,出现乳房胀痛。冲任
二脉起于胞中,上连乳房,属奇经八脉。冲为血海,
任为阴脉之海,同为一身气血之湖泽,隶于肝肾,肾
气不足,血海空虚,冲任失调,血络瘀滞,气机不畅,
可致气滞血瘀,痰瘀积于乳房,结聚成块;冲任气血,
上荣为乳,下行为经,冲任失调可使乳房、子宫同时
受累,乳房结块消长变化随经水盈亏而波动。乳癖
患者,多性情抑郁,忧思多虑,或急躁易怒,其乳房疼
痛与肿块大小变化亦多与情绪变化相关。即其发生
号隋志有较大相关性。肝郁气滞在乳癖发病学上有
重要影响。《疡科心得集》云:“……此名乳癖。良
356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年第19卷第6期ZhejiangJITCWM(Vo1.19No.62009
由肝气不舒郁积而成;若以为痰气郁结,非也。夫乳
属阳明,乳中有核,何以不责阳明而责肝?以阳明胃
土最畏肝木,肝气有所不舒,胃见木之郁,惟恐来克,
伏而不扬,气不敢舒,肝气不舒,而肿硬之形成,胃气
不敢舒,而畏惧之色现,不疼不赤,正见其畏惧也。
治法不必治胃,但治肝而肿自消矣……”。流行病
学研究表明,患乳腺增生的妇女较正常人群患乳腺
癌的危险性明显增加。因此,治疗乳腺增生病可以
预防乳腺癌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
2应用膏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证治要点
膏滋药视病人具体情况,特制一人一方,考虑周
全,面面俱到。楼师认为膏滋药是通过辨别病人的
体质,详察其阴阳虚实,同时兼顾其原有的旧疾,通
过辨证,制定最适合每个个体的滋补膏方,以期阴阳
平衡,从而达到防病祛病之目的。因此,膏滋方不仅
是滋补强壮的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病的最佳制剂。
2.1调和脾胃,补益气血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
生化之源,人体脏腑组织功能活动皆依赖于脾胃。
清代医家沈金鳌曾言:“脾统四脏,脾有病,必波及
之,四脏有病,亦必有待养脾,故脾气充,四脏皆赖煦
育,脾气绝,四脏安能不病…,凡治四脏者,安可不养
脾哉?”乳腺增生病亦具其理。楼师认为,胃为阳
土,喜润恶燥,脾为阴土,喜燥恶湿,脾病时应注意湿
多伤脾,治宜醒脾化湿,常用健脾益气之药,而少用
甘润滋腻之品,以免助湿;同时应注意热易伤胃阴,
治宜甘凉滋润,常用和中降胃之药,而少用辛香燥热
之品,以防伤阳。处方喜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健脾益
气,调和脾胃。
2.2疏肝理气,通络散结近年来,随着妇女社会
地位提高及生活节奏的加快,增加了许多紧张因素
和心理压力。因此,乳癖患者多伴情致不遂。而情
志不畅,郁久伤肝,则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脉络,致
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通,故见乳房疼痛。故楼师临
证多用柴胡、郁金、佛手片等疏肝理气之品。药理研
究证实,疏肝理气活血中药可降低雌激素绝对值,促
进雌激素在肝脏中代谢,抑制催乳素分泌,调整垂体
生长素与孕酮的不足,改善机体血液循环,降低血液
黏稠度,抑制组织内单胺氧化酶活力,抑制胶原纤维
合成,从而促使增生的肿块及纤维吸收。
2.3因人而宜,随证加减临床治疗中,还可根据
患者的不同兼证,配伍适当药物加以调理。如肝郁
化火,口苦,烦躁易怒者,加夏枯草、栀子;乳房胀痛
明显者,加制延胡索、川楝子;睡眠欠佳者,加夜交
藤、合欢花;月经量少者,经前加益母草、桃仁;腰膝
酸软者,加杜仲、桑寄生;乳头溢乳者,加炒麦芽、鸡
内金、枇杷叶;结块质硬者,加炙穿山甲、生牡蛎、白
芥子等。
3典型病例
谢某,女,42岁,2003年11月初诊,患者近4个
月来双乳胀痛结块明显,素有便秘、多梦,怕冷,手脚
不温,容易感冒,体位改变时常感头晕耳鸣,偶有心
慌。脱发明显。胃纳尚可,性格急躁。舌质红苔薄,
根部有红斑,光剥,脉弦弱。楼师认为气为阳,血为
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气者,人之根本也。人之
生存全赖此气,气血虚衰,无以润养,则头晕耳鸣、心
慌、乱梦纷纭,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则易感冒。肝
气郁滞,疏泄不利,则双乳胀痛结块,性格急躁。阳
气不达四肢则怕冷。故予补益气血,滋阴润燥,填精
益肾之膏方调理。组方:生黄芪200g,陈皮120g,火
麻仁120g,生首乌200g,茯苓、白术、生地、桃仁各
120g,玄参200g,知母、柏子仁、远志各120g,丹参
150g,玉竹200g,肉苁蓉150g,白扁豆、莲子肉、天
冬、麦冬、柴胡、广郁金、佛手片、仙灵脾各120g,米
仁200g,红枣200g。另加龟版胶250g,鹿角胶
250g,黄酒250g,冰糖500g,入药汁中收膏。早晚各
1次,空腹服用。如遇伤风停滞等症,则暂缓服用。
1个月为1个疗程。至2004年11月复诊,患者双
乳胀痛症状已完全消失,手检乳房松软,未及明显结
块。头晕耳鸣、多梦、便秘等均明显好转。原方再进
1剂调补。
4结语
许多人把“膏方”与“进补”划上等号,而不自觉
地把膏方看成是一堆温补药的堆砌。认为乳腺增生
患者不应用补益之剂。概因多数补益之品都含有一
定量的雌激素,会引起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增生,甚至
癌变。
楼师则认为中医治病贵在一个“和”字,只要坚
持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即按照病的阴阳表里、
寒热虚实来遣方用药,世人皆可服用膏方补虚祛病。
总之,楼师在开具膏方时,根据本病的主要病机,予
以重用健脾益气、疏肝理气活血之剂,并结合现代药
理研究针对性用药,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调节
情绪,保持心情舒畅,解除思想负担,树立与疾病作
斗争的信心,心药并施,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收稿日期:2009-0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