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痛经的防治讲座 张斌
2015-12-18 | 阅:  转:  |  分享 
  
吃东西太凉,寒凝则痛冬季如何预防痛经?冬季天气较冷,痛经患者也会增多,其中以未婚姑娘最为多见。寒冷是痛经的“催
化剂”,所以做好冬季经期保健非常重要。尤其是经常痛经的女性,更应该注意冬季经期保健。1.首先,衣着不能太单薄,尤其在月经期,
更要注意保暖,以利改善全身及子宫的血液循环。痛经期间在小腹上放上一个热水袋,2.其次,要加强体格锻炼,增强体质
,增强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所谓“动则生阳”,即使平日多走动,经常快步走都能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3.在饮食
上适当多食一些温热食物,少食寒性食物,忌食冷饮。4.平时生活
中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与积极的生活态度,这对女性的气色好坏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大脑紧张会降低人体对疼痛的忍受度,因此痛经的严
重程度与大脑紧张度成正比。应消除对月经的紧张、恐惧心理,解除思想顾虑,心情要愉快。可以适当参加劳动和运动,但要注意休息。
5.每天坚持用热水洗脚,防止寒从下生。少女痛经药膳调理1.月经来潮的前一周的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营养,可以多吃豆
类等高蛋白食物,并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应忌食咸食。饮食清淡易消
化。摄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就可以避免因消化道剧烈蠕动而加重经期疼痛症状。忌酸辣,宜清淡为保持营养的需要,饮食
应以新鲜为宜。鲜食物不仅味道鲜美,易于吸收,而且营养破坏较少,污染也小。禁多喝些补气血的饮品,尤其是需要长期调理,例
如红姜茶,阿胶,桂圆等。来补充气血。1、疼痛发作时可对症处理,可服用阿托品片及安定片,都可缓解疼痛。长期不能缓解的,可作适
当的中医辨证调理。处理方法2.经痛贴活血化瘀,温暖子宫,促进腹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或减轻女性经期的腹痛,
腰骶酸痛。3.体位茶饮食谱1.山楂桂枝红糖汤用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制作:将山楂肉、桂枝装
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l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功效:温
经通脉,化淤止痛。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2.姜枣红糖水用料: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制作: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
,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功效:温经散寒。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3.玫瑰花茶用料:玫瑰花15克。制作:沸水冲泡代茶。功效:活血散淤,理气解郁。适用于经期腹痛、胀痛。4.姜枣茶
用料:生姜3片,大枣5枚(捣碎)。制作:以沸水冲泡代茶饮用。功效:散寒以痛,适用于痛经下腹冷痛者。5.当归茶用料:
当归6克,川芎2克。制作:沸水冲泡代茶。功效:补血活血,适用于经期腹痛、体质虚弱者。谢谢各位在繁忙之中倾
听和交流,如有不妥,敬请指正!2015年孟夏中医药基础教研室张斌
女孩步入少女时期(10—18岁),子宫与卵巢发育即告完成。子宫内膜周期性的受卵巢分泌的激素的
影响,由增殖充血而致剥落出血形成月经。答案是这样的:?正常的月经
会有哪些表现呢?1.初潮:月经第一次来潮,称为初潮。平均年龄13~15岁。2.周期:两次月
经第一天间隔的时间。一般为28~35天。3.经期: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平均3~6天。4.
经量:30~80ml。5.经质:稀稠适中,不凝固,无血快,无臭气。6.经色:黯红色。初时较浅,量多时加深,将
净时渐淡。7.绝经:49岁。停经一年以上的最后一次月经为标志。主要应该具备下面几个基本特征:好
朋友的脾气大部分和痛经女性月经期没有什么不适,但是有一部分妇女主要的不适为经前紧张:1.经前紧张:有些妇女在月
经来前一星期,由于生理变化而感到轻微的不舒服,因此平时很乐观的人,也会受到影响,比如情绪抑郁,容易激动不安、口干、胸胁乳房肚腹胀痛
、头痛、腰背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轻微水肿等。一般在月经来潮后2~3天缓解。2.痛经:妇女正直经期或行经前后,出
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至昏厥者,称为“痛经”、“经行腹痛”。原发性痛经:在月经初潮即周期性
出现的小腹疼痛。继发性痛经:育龄期(15—49岁)发病。痛经的中医学的认识和防治肝肾亏
损气血虚弱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湿热下注冲任虚损邪气与血相干冲任胞宫失于荣濡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冲任不
足禀赋不足脾胃素虚平素抑郁实证痛经虚证痛经素体因素血海经血渐虚经期特殊生理环境血海气盛血实更虚经后经
前病因病机示意图病因病机小结:虚者多为肝肾之虚—血海正虚—胞脉失养—月经将净之时实者多为寒、热、湿邪侵袭
——血滞而痛—月经临行之际痛经的发生有虚有实妇女阴血常虚,经时更甚实证虚证虚实夹杂诊断与鉴别诊断
1.病史精神紧张,过劳,生活习惯改变,经期前后冒雨涉水,过食寒凉,房事不节;盆腔炎,妇科手术史等。2.临床表现
伴随月经周期出现小腹痛,多发于经期前1~2天或行经第1天,随后减轻或消失,偶见经净或经后。3.检查妇科检查,其他
检查。一.诊断二.鉴别诊断明显腹痛发生在经期或经期加重者。辨证论治1.辩月经情况:“腹痛经后气血弱,痛在经前气血凝
”《医宗金鉴》2.辩素体情况:素体抑郁者多气滞;素体虚弱者多虚证;素体带浊者多湿滞;带色异常,逢经
而痛多湿热。3.辩疼痛部位:痛在少腹一侧或者两侧多属气滞,病在肝;痛在小腹正中多血瘀;小腹虚痛及腰
脊多在肾。4.辩疼痛性质:隐痛、坠痛、喜揉按者属虚,痛剧而拒按者属实;灼痛属热,冷痛属寒;
痛甚于胀属血瘀,胀甚于痛属气滞;持续作痛属血瘀或湿热
(一)辩证(二)治则:调理冲任1.经期调血止痛以治标,平时辩证
求因以治本。2.治标宜辩证选药:寒甚加艾叶、小茴香、炮姜、肉桂、吴萸温经止痛;
气滞加香附、元胡、川楝、姜黄、木香行气止痛;血瘀加五灵脂、川芎、桃仁、元胡、没药
活血止痛;热甚加川楝子、赤芍清热止痛。(三)论治1.气滞血瘀:
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或少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经行不畅,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疼痛可减轻
,经净后疼痛自消。舌质黯或见瘀点,脉弦或弦涩。证候分析:情志拂郁,冲任气血郁滞,不通则痛。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痛方药:八物汤《医垒元戎》:“若经事欲行,脐腹绞痛,临经痛者血涩也,宜八物汤”。
当归芍药川芎熟地川楝子木香元胡槟榔临证加减:痛甚呕恶,加吴茱萸、
半夏、陈皮。经期延长色黯质稠,为肝郁化热,加栀子,夏枯草,仙鹤草。兼二阴坠胀者,加
柴胡、升麻。食少脘闷为肝郁伐土,加炒白术、茯苓、陈皮。兼寒而小腹冷痛者,酌加艾叶、
小茴香。医论:《宋氏女科秘书》:“经水将来作痛者,血瘀气滞也,腹中阵阵作痛,乍作乍止,气血俱虚,治当
以行经顺气”《济生方》:“七情伤感,血与气并,上下攻刺”《沈氏女科辑要笺正》:“经前疼痛无非厥阴气滞,络脉不疏”
《傅青主女科》:“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拂其气而痛生”2.寒凝胞中:(1)阳虚内寒临床表现: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
,喜温喜按,经量少或经行不畅,色黯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证候分析
:肾阳虚弱,虚寒内生胞宫胞脉失于温养,冲任虚寒血滞,不温、不通而痛。治法:
温经通脉,调血止痛方药:温经汤《金匮要略》:“主妇人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经过多及
至期不来”临证加减:如手足不温者宜当归四逆汤《伤寒论》:“手足厥
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通草大枣
肾阳虚者加巴戟天、仙茅。加附子、艾叶、小茴香。当归芍药川芎吴茱萸桂枝人参阿胶麦冬半夏丹皮生姜
(2)寒湿凝滞:临床表现:经前或经期小腹或少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行量少色黯有
快,或畏寒身体疼痛,苔白腻,脉沉紧。证候分析:寒湿下袭冲任胞中,气血郁滞,不温、不通则痛。
治法:温经散寒除湿,活血行气止痛方药:脱花煎《景岳全书》:“凡临盆将产者,先服
此药催生最佳,并治难产经日,或胎死不下”。当归川芎红花牛膝肉桂车前子临证加减
:胀甚于痛加台乌、香附;兼腰痛加川续断、狗脊;寒湿甚者加附子、艾叶、干
姜。医论:《校注妇人良方》:“妇人经来腹痛,由风冷客于胞脉、冲任”。《傅青主女科》:“妇人有经水将来三五
日前而脐下作痛,状如刀割,或寒热交作,所下如黑豆汁…夫寒湿乃邪气也,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经水由二经而出,而寒湿满二经而乱,两
相争而作疼痛”3.湿热下注:临床表现:经前、经期小腹灼痛拒按,或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时痛,经前
加剧,经色黯红,质稠或有块,可伴经期延长。平时带下色黄或有臭秽,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
濡数。证候分析:湿热下注与血结成瘀,不通则痛。治法: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方药:清热调血汤《古今医
鉴》:“治经谁将来,腹中阵阵作痛,乍作乍止,气血俱实也”。加红藤、败酱、薏苡仁。
用于湿热瘀阻较甚者。当归芍药川芎生地桃仁红花丹皮香附元胡黄
连临证加减:湿热蕴结偏于气滞者宜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下血调气。经曰:泻而便
脓血。气行则血止。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则后重自除”。芍药当归黄连槟榔
木香甘草大黄黄芩官桂4.气血虚弱:临床表现:经净后或经期小
腹隐隐作痛,喜揉喜按,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候
分析:气血亏虚,胞宫、胞脉失养,不荣则痛。治法:益气补血,调经止痛方药:
圣愈汤《兰室秘藏》:“诸恶疮出血多而心烦不安,不得睡眠,亡血故也”。去生地,加
白芍、香附、元胡。当归川芎生地熟地黄芪人参临证加减:血虚肝郁而胁痛、乳胀者加柴胡、
小茴香、台乌;血虚甚而头晕、心悸、睡眠差者加枸杞、夜交藤;腰腿酸软加菟丝子、川断、寄生;畏冷喜暖者
加附子、艾叶、仙茅,或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男子、妇人诸不足,五劳七伤,不进饮食,久病
虚损,时发潮热,气攻骨脊,拘急疼痛”。5.肝肾虚损:临床表现:经期或经期后1、2
日内小腹绵绵作痛,喜按,经量少,色黯淡质稀,头晕眼花,腰骶酸痛,小腹空坠不温,或潮热,
苔薄白或薄黄,脉细弱或沉细。证候分析:肝肾精血亏虚,胞脉失养,不荣则痛。治法:益肾养
肝止痛方药:调肝汤《傅青主女科》:“妇人有少腹疼于行经之后者…木土相争则气必逆故而作痛…方用调肝汤
”。山药阿胶当归白芍山萸肉巴戟甘草临证加减:经量少者加枸杞、鹿角胶;腰骶酸痛者加
寄生、杜仲、狗脊;胸胁胀者加川楝子郁金;眼花,苔薄黄者加菊花丹皮。针灸治疗1.基本治疗(1
)实证治法:行气散寒,痛经止痛。以足太阴经及任脉穴为主。主穴:中级次髎三阴交配穴:寒凝加归
来、地机;气滞加肝俞、太冲;腹胀加天枢、足三里、胁痛加支沟、阳陵泉;胸闷加膻中、内关。操作:毫针泻法
,寒邪甚者可用艾灸。(2)虚证治法:调补气血,温养冲任。以足太阴、足阳明经血为主。主穴:气海足三里
三阴交配穴:气血亏虚加脾俞、胃俞;肝肾不足加肝俞、肾俞;头晕耳鸣加百会、悬鈡。操作:毫针补法,
可加用灸法。2.其他治疗(1)耳针法:选内生殖器、交感、皮质下、内分泌、神门、肝、
肾、腹。每次选2-4穴,在所选的穴位处寻找敏感点,快速捻转数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每次留针20-30分钟。也可用埋针或埋丸法。(2)皮内针法:选气海、阿是穴、地机、三阴交。消毒穴位后。取掀钉型或麦粒型皮内针刺入,外用胶布固定,埋入2天后取出。(3)皮肤针法:选下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腰骶部督脉、膀胱经、夹脊穴。消毒后、腹部从肚脐向下叩刺到耻骨联合,腰骶部从腰椎到脊柱,先上后下,先中阳后两旁,以及叩部位出现潮红为度,每次叩刺10-15分钟,以痛止、腹部舒适为度。(4)穴位注射法:选中级、关元、次髎、关元俞。用2%普鲁卡因或当归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入药液2ML,隔日一次。主要内容1.冬季如何预防痛经2.少女痛经药膳调理3.处理方法4.茶饮食谱因天气寒冷或衣着过少而受凉,导致气血凝滞,经血无法畅通排出而加重痛经。过度劳累会加重出血及痛经。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