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对孩子的宽容和惩罚
2015-12-21 | 阅:  转:  |  分享 
  
对孩子的宽容和惩罚有位母亲跟我说:“今天孩子的作业又做得一塌糊涂,我实在没有办法,一冲动把她的作业给撕了!现在我也后悔了!”在日常生活中,
这位母亲的做法可能与有些父母的做法是类似的,孩子的作业没做好,把孩子的作业撕了,目的是想提醒孩子下一次要做好,但事与愿违,孩子的下
一次表现可能会更糟,而且孩子对做作业会紧张。我想,撕孩子作业就等于撕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实,孩子不喜欢父母发火,而更喜欢父母
多露出笑容,多宽容一点。宽容,有时候比惩罚更有力量。对人宽容,是做人的一种美德。而对孩子们宽容,则不仅是美德,还是一种教育艺术。
孩子涉世未深,难免会犯错,有时孩子犯错并非是有意的。儿童期是犯错误最多的时候,与成年人的犯错不同,孩子们大多不会明知故犯。也许,
孩子出于好奇或无知,也许孩子不能像成年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时父母需从心底里http://www.159369.com/6/宽容
孩子的过错。孩子在看待问题上,常常容易夸大自己的问题,以为自己犯了错,父母再也不会喜欢自己了,如果父母再不能给孩子宽容,他可能会
感到绝望。另外,如果因为一些无意的过错训斥、处罚孩子,不利于感化和教育孩子,成年人也会因此失去孩子们的信任。有一件事我至今难忘。
女儿上初三年级的一个星期六,提出要去庆贺同学的生日,并在人家那里吃晚饭。说心里话,我不愿意女儿晚上出去,可又体谅她对友情的珍惜,
并且答应了人家,一旦爽约是挺难为情的。所以,我装作平静的样子同意了。我问女儿几点回家,她答应晚上8点之前。当时,我家刚迁入新址,我
不放心女儿夜归,与她约定晚8点在地铁车站等他。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准时赶到地铁车站,等候女儿归来。不料,等了一个小时,也不见
她的身影。我又担心又气愤:言而无信,不知其可,今后再也不能信她了!我伸长了脖子,冻僵了身子,心里却火烧火燎。她如果出现,依我之烈性
,有可能一脚将其踹出去几丈远。又过了20分钟,女儿终于出现了。隔着好远,可以听见她急促的喘息声。显然,她是跑着冲出地铁口的。在
那几秒之中,我猛然醒悟过来,使劲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我平静地问:“回来了。”“对不起老爸,我回来晚了。”女儿一脸愧意,一边走一边解释
。原来,那位同学家又远又不靠车站,而女儿去时迟了,人家又不让早走,加上归时又找不着车站,又等车又倒车,折腾下来就害苦了我这个老爸。
我宽容地笑了,说:“没关系,谁都可能碰上特殊情况,你回来就行了。”我又与女儿分析,学生过生日,选在中午比晚上好,否则让多少人着急
呀?而且大黑夜里东奔西走,也不安全,岂不扫兴?女儿听了连连点头,还夸我很理解人。父女俩感情一下贴近了许多。这件事给我一些启示。孩子
做事不妥当或犯了错误,常常与他的生活经验不足有关,或者说与社会化程度低有关。成年人务必给予理解,做出合乎情理的分析,而不宜夸大问题
的严重性,更不应曲解孩子的动机。同时,孩子犯错误之后,往往有后悔自责之意,是接受教育的黄金时期。此时,如果以宽容之心与和颜悦色,同
其剖析事情原委及是非曲直,孩子可能字字入心、声声入耳,成为进步的一个推动力。相反,如果不问青红皂白,猛批猛打,不许辩解,孩子也可能
因恐惧而撒谎、而抗拒、而出走等,使问题复杂化,甚至化为一场悲剧。也许可以说,宽容是一种智慧,是一种特殊的爱,是一种胜过惩罚的教育
。父亲有了宽容之心,效果会格外明显,因为严父的http://www.159369.com/6/宽容让孩子更为难忘。当然,http
://www.159369.com/6/教育也需要惩罚,惩罚不是体罚,是教育惩戒,是让孩子学会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http://w
ww.159369.com/159369.com提醒没有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缺钙的教育。当然,批评和惩罚要讲艺术,事实上宽
容就是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惩罚”。然而,现在的父母对孩子往往缺乏一种宽容的胸襟。孩子有了过错,要么责怪谩骂,要么讽刺、体罚,要么干
脆撒手不管,这都是不能http://www.159369.com/6/宽容孩子的表现,这样的教育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效果。其实,宽容
的力量往往更强大,“恨铁不成钢”的父母们,选择以宽容之心对待您的孩子吧!您将看到孩子身上闪耀着比以往更夺目的光彩!如何化惩罚为宽
容,在孩子心中留下更有力的印象?http://www.159369.com/159369网教育建议是:1、陪孩子一起进步父母不要
单纯从口头上要求孩子改正错误,而忽略了在行动上帮助孩子。如孩子的数学作业没做对,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和他一起做,然后慢慢地形成一种竞赛
意识,仿佛你们在竞赛一样,这样他可能会有一种想超越你的想法。2、关注孩子做对的地方,而不是相反父母可以尝试改变对孩子的评价,如“做
错了两道题,太可惜了。”如果变为“做对了98题,真不错啊。”可能效果就会不一样的。3、与孩子一起评论是非曲直如果确实是孩子的错误,
应该帮助其认识到错误,然后促其改正;如果不是,父母应该反思自己的http://www.159369.com/6/教育方式和态度,心平气和http://www.159369.com/6/与孩子交流。
献花(0)
+1
(本文系good123x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