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5年12月24日晚课内容
2015-12-26 | 阅:  转:  |  分享 
  
2015年12月24日晚课内容

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妇科疾病,关系最密切的是()

A肾、肝、脾?B肾、脾、心?C肝、脾、胃?D肝、脾、心?E肾、脾、肺

也就是妇科疾病和哪几个脏腑之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对吧

实际上这道题是在考我们妇科疾病的病机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妇科疾病的病机,如何

那么我们先复习一下中医基础中讲的什么是病机呢,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掌握病机要领,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意义这个理解下就行

再来看,什么是妇科疾病的病机呢

妇科疾病的病机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血气失调,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到冲任、胞宫、胞脉、胞络出现病变,从而发生妇科经、带、胎、产、杂病诸疾。

大家记下下面这段话: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主导与维系妇女的生理活动,若脏腑功能失常,则可产生妇科诸疾。而妇科疾病的发生,主要以肾、肝、脾的功能失常为主。

我们每碰到一道题,首先必须清楚是考我们哪方面的知识

脏腑功能失常,病变可单独发生在某脏,但由于脏腑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且临床上的疾病错综复杂,故常表现为多个脏腑合病。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肾中阳气的温煦肾脏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如肾气不足、肾阳虚惫,不能温煦脾阳;或脾气虚弱,脾阳久虚,进而损及肾阳,均可致脾肾气虚、脾肾阳虚。

肾藏精,肝藏血,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也不断得到肝血所化之精的填充,故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这些中医基础知识,我们再复习一遍,大家能理解吧

另外也有肾阴虚无以涵养肝木,或肝血不足以充养肾精,均可导致肝肾阴虚。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肝的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和气机的升降与流通,如肝气郁结,失于疏泄,肝木克脾土,可导致肝郁脾虚。

还有脾生成化源不足,或脾虚失摄,出血过多(月经淋漓不尽),可耗伤心血,而致心脾两虚。肾阴虚不能上济心火,可致心肾不交。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虚损及肾阴,均可致肺肾阴虚。而妇科临床上,以肝肾阴虚、脾肾阳(气)虚、肝郁脾虚的病机最为常见。

还有脾生成化源不足,或脾虚失摄,出血过多(月经淋漓不尽),可耗伤心血,而致心脾两虚。肾阴虚不能上济心火,可致心肾不交。肾阴不足不能上滋肺阴,或肺阴虚损及肾阴,均可致肺肾阴虚。而妇科临床上,以肝肾阴虚、脾肾阳(气)虚、肝郁脾虚的病机最为常见。



我们顺遍再复习一下这三个脏器的基本功能

一、肾主藏精,主宰人体的生长发育与生殖。如先天禀赋不足,或早婚多产,或房事不节,或久病失养,或惊恐伤志,或邪气所伤,均可导致肾气亏虚,肾的阴阳平衡失调就会发生妇科经、带、胎、产、杂病诸症。

二、肝主疏泄、藏血,其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如素体抑郁,或情志失调,或阴血数脱,均可使肝的疏泄与藏血功能失常而导致妇科疾病。临床上肝的病机常见的有肝郁气滞、肝郁化火、肝经湿热、肝阴不足等。想想我们所碰到过的病患,是否有对上号的呢

?

因寒而致痛经者,宜选用的止痛药是()A香附、郁金?B艾叶、吴茱芋?C当归、川芎?D丹皮、赤芍E青皮、川楝子

这道题又在考我们什么呢

一是中医的治则,二是中药的药性



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这些基本的以偏救偏思维,大家知道吧

因寒而病,当选什么性质的药呢?

那么我们从这些选性中寻找温性的药

现在我们就把这几个选项中的药物功效归经性味复习一下

香附有什么功效

香附,郁金为临床常用的一组对药

它们之间有何异同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这两药的相同点:二者均味辛、苦,归肝经,具有疏肝解郁止痛之功,可治肝郁气滞证。醋制后,其疏肝止痛作用增强。

不同点:香附药性偏温,专入气分,功专疏肝行气,又能调经止痛,故称“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可治肝郁气滞之月经不调、痛经等证;香附还能入脾经,有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作用。

有个成药好像是九制香附丸。这就是说明香附这味药的重要性的。妇科之主帅,这可了不得呀。

大家生活中去看很多中医大夫,基本上方方离不开香附。也是这个道理

再看郁金药性寒凉,还入心经,既能活血止痛,又可行气解郁,是“血分之气药”,尤宜于治疗血瘀气滞有郁热之证,对偏气滞者常与香附同用;又可清心凉血、清降痰火以开窍,可治血热妄行的各种出血证和湿浊、痰热蒙蔽心窍(矾水郁金,即用白矾炮制过的郁金)所致神志不清者及癫痫、癫狂之证;还能利胆退黄,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及胆石症。

看完了这些,香附跟郁金我们了解了吧,尤其郁金性寒,更不可能选A了吧



关于艾叶,大家天天谈艾灸。它的功效还用了解吗

一般来说,艾性温,味苦,入脾、肾二经。

这里的生寒熟温生寒就是生艾叶有寒性。而熟艾有温性

,大家可能没关注过吧



有篇文章《艾叶不是万能药,当辨证慎用》,大家课后可以搜搜了解下生寒就是生艾叶有寒性。而熟艾有温性有篇文章《艾叶不是万能药,当辨证慎用》,大家课后可以搜搜了解下所以很多方中用艾叶煎煮,实则有止血之效,因偏凉而灸之中,炮制过的艾则肯有温性临床有个煮名的方,胶艾汤,大家完了可以学习了解一下是的,艾叶煮鸡蛋,临床用于保胎是的,照这样来说的话,我们很多时候倒像是错了。是不是把艾叶稍炒一下为好呢红燕所以没有明白所谓的生艾草是指新鲜?干艾草呢?郭老师方中写艾叶、蕲艾、祁艾指生艾叶、干艾叶菜鸟普通的艾绒算生的还是熟的?崔军干艾草就不会有汁吧!郭老师所以说生艾叶和干艾叶是一样的郭老师好了,这个话题随后大家继续思考郭老师我们再往后看一般来说出血为热

艾叶止血用其温性还是寒性呢

对了,还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肠胃病的患者,腹泻一月有余,各种中西药服尽无效他这个腹泻的特点是:一天到晚想解大便,又解不出来,解大便有疼痛感,蹲很久,只解一点泡沫状,有腥臭味,非常痛中医会如何来辨证呢,通而不畅?还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个患者间断中西治疗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后来听一个朋友说用艾叶泡水喝而愈的腥臭也会是热具体做法是:把干艾叶洗净,放入茶杯,同泡茶一样,如怕苦,可适当放些糖,一天冲泡数次,半月后,病好如初。现在五年了未复发好了,我们看完了艾叶再来看看吴茱萸吴茱萸,辛,苦,大热,归肝、肾、脾、胃四经,具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临床常用寒滞经脉诸痛证,如寒疝腹痛、厥阴腹痛、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及寒湿脚气肿痛。因其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作用,也常用于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呕吐泛酸或外寒内侵、胃失和降之呕吐。还用于脾肾阳虚、五更泄泻,取其温脾益肾、助阳止泻之效。这样看来。答案应该选B了。



还有当归,川芎。丹皮,赤芍,青皮,川楝子,这几味药,大家课后再对照自己的中药学,做以了解

献花(0)
+1
(本文系樱花雨yin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