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是一种痛
高考成绩下发的前一天,恰好中考刚刚结束,本来有人约着出去吃饭放松,可心怎么也静不下来,也就推掉作罢。
早晨很早起床,打开电视,看二十个人争抢足球,球员在场上疯跑,观众在场下疯喊,我静静地躺在沙发上,心里大浪翻腾。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各种声音渐渐远去,我居然躺在沙发上睡着了。醒来的时候已近中午,忽然收到一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河北省文理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既盼又怕的高考成绩终于还是要来了。
各种小道消息纷至沓来,最早说是下午四点公布成绩。中午哪里还能睡得着?干脆把电脑、电视一股脑打开,一会儿跑到客厅,一会儿又跑到卧室,来来回回不知道该忙些什么,电话多了起来,各种打听消息,一遍遍解释,一次次告诉人家还不知道成绩,解释到我们一家三口相对苦笑。
终究还是忍不住,和妻子讨论儿子可能考的分数,尽管之前做好了成绩不理想的准备,还是希望能好一点,再好一点,在竞争大军中占有一席之地。妻子说,她昨天晚上梦见儿子考了491分,没有上本二线。我狠狠瞪了她一眼,让她噤声。过了一会儿,还是想想问问她心里的理想分数。“540”,她说。我笑着说她没有止境。因为我心里的分数是520到530的样子,即使达不到,我也可以接受。
高考那几天,因为避嫌,所以正好有机会一直陪着孩子战斗,尽管嘴上不说,但他哪怕是一点微小的变化,都逃不过我们的眼睛,从语文考试结束看他的表情,就找不到一丝快乐,妻子问他感觉如何,他说,题挺怪的。数学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我听到他一直在床上折腾,心里就是一沉,难道没考好?不敢问,深怕影响他下一科的发挥。就这样,两天下来,只有英语考完后,听儿子说了句很简单,别的科目一律是没感觉,或者不适应,所以我们一点也没敢高估他的分数,知道极有可能要重新来过了,我们已经悄悄打听了本市外那所魔鬼学校的招生情况,准备第一时间给他报名。
晚上八点,携妻带子到操场散步,不想空等了。把电话扔在家里,让它寂寞地响吧,我们必须给心放一个假。有时候,自我解脱也是一种功夫,好在我还会一点。
十点,回到家里,看电话里无数的未接和短信,其中一条校讯通把我的心揪了起来。“快,打开你们班主任的邮箱,分数在里面。”我冲着正玩游戏的儿子嚷道。儿子说一时记不起来了,妻子马上开始抱怨,嫌我没记性,不早点把那个邮箱号记在本上。顾不那么多,一起扑到电脑前,从儿子的备忘录中翻出邮箱,输到里面,手竟然抖得老是出错,还是儿子手快,坐在电脑前打开邮箱,开始找他的名字:赵鹏飞,581。一下子懵了,不会吧?短暂讶异之后,马上清醒过来,笑着对儿子说:“范进,你中举啦。剩下的,该我们上场了。”我知道,报考志愿,也是一种功夫,也需要受尽折磨。
就这样,一次火中炼狱,一次海上行舟,在分数定格之后,戛然而止。当时,我没有想过,如果成绩跌到冰点,我会是一种什么状态,难道也是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感觉吗?能怎么样?不管怎么说,高考毕竟就是一个过程,经历了,哪怕是煎熬,也是另一种幸福。而我,从此后每年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看我的学子们成绩的起起落落,还会把喜怒哀乐畅快地表达出来吗?其实,为何心如止水,只是曾经沧海罢了。
如果常常受如此刺激,我会不会迟早是百炼成钢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