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
(zhuānxū)籛(jiǎn)(kēng)对我来说有什么呀(yàn)(xǐ)(shùxiū)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如果不是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悱(fěi)
复:再次教育。
【9】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家旁边吃饭,未曾吃饱过。
有丧者:有丧事的人,指刚刚死去亲属的人家。
【10】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孔子在为人吊丧这一天哭泣过,那他在这一天里就不唱歌了
歌:唱歌。
【11】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孔子对弟子颜渊说:“重用,就践覆自己的抱负,归隐,就致力于学问,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忙问:“你要是统帅三军打仗,会让谁跟着呢?”孔子答道:“像那样暴虎冯河,送死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的。遇事一定要谨慎,善于谋略才能成大器呀。”
行:践覆。舍:舍弃,归隐。行:统率,指挥。
三军:古代大国有上、中、下三军。这里泛指军队。
与:偕同。暴虎冯(píng)
与:一起。临事:遇事。惧:害怕,这里有小心谨慎的意思。
【12】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得的话,就是做市场的守门卒我也愿干。如果求它不到,我还是顺从我的爱好。”
而:如果,假设连词。
执鞭之士:手执皮鞭维持秩序的市场守门人。
从:顺从,听从。
【13】子之所慎:齐,战,疾。
孔子小心谨慎对待的事情是:祭祀之前的斋戒,战争,疾病。
齐(zhāi)(yuè)(sháo)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wèi)(kuǎi)(zhé)(nuò)拦住马头进谏劝阻juéwēi均为山菜,每联用之以指代野蔬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乐在其中啊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shū)食即粗粮。
曲肱(qǔ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即弯着胳膊。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孔子说:“上天赋予我美好的品德,桓魋又能把我怎么样?”
德:指一种美好的品德。
桓魋(huántuí)文:文献、古籍等。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又说:“善良的人,我不能见到了;能够见到始终固守操守的人,这就可以了。”没有却
纲(gāng)提网的总绳(yì)(gài)(zhì)(yǔ)(yǔ)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掌管刑狱、纠察姬裯(chóu史记作“稠”)(shì)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yī)
取:同“娶”,娶亲。
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春秋时,国君夫人的称号,是用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娶了同姓姬的吴国女子,违反了同姓不婚的原则,故不称吴姬,乃改夫人姓孟(hè)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dǎo)(lěi)(qí)(xùn)(chen穷困“君子胸襟开朗;小人内心经常忧虑。”
坦荡荡:胸襟开朗。
长戚戚:内心经常忧虑。
【38】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孔子温和而严厉,威严而不凶猛,庄重而安详。
厉:严厉。
恭:庄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