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以真实的生活体验关注西藏人文精神——读李知宝笔下的西藏人物绘画
2016-01-13 | 阅:  转:  |  分享 
  




李知宝《初秋》



???李知宝先生曾说:“我的艺术是属于西藏的”。



???近日,在甘肃省文联、成功文化集团指导下,由甘肃成功书画艺术研究院、成功美术馆、成功书画家网、《当代书画家》、《神州诗书画报》、成功美术馆微信公众平台,联袂百余家专业书画及媒体机构举办“2015——2016年度最受欢迎和最具学术价值国画家”活动评选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藏美协副主席,拉萨市文联主席李知宝先生获选“2015年度最受欢迎和最具学术价值国画人物”。李知宝先生的数幅西藏人物写生作品在兰州成功美术馆展出。《牧歌》、《初秋》、《原上》、《归牧》……等一系列反应西藏人民生活和劳作的写生画作备受前来参观的书画爱好者的喜爱和好评。



???喜爱李知宝先生笔下的高原风情,因为那是发自先生内心的一种真实情感和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热爱。读其人物画,李知宝先生的画笔仿佛在讲述一个个真实发生在高原上的故事。他的画笔将广袤无垠的草原、雄伟冷峻的雪峰、流淌不息的河流,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历历在目,并彰显着其画中独具生命特色的个性。我站在他们牧归的夕阳中看着他们和那一群群的牛、羊路过,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的欣慰的笑脸,牛羊吃的很饱,这一天一定过的很顺利,想到回家就会喝到热乎乎的酥油茶,他们怎能不喜悦。







李知宝《雨后》



???欣赏李知宝先生的画,让你体会到的是一种浓郁的西藏的人文气息,感受到一种坚韧、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他长期生活在高原,从高原艰辛的环境中磨练出的顽强意志和生命的升华。在西藏生活的30年,李知宝先生感受到了这片土地的纯净和质朴。对西藏的山川河流,风俗人情了然于胸的先生来说,这样表现他们,绝不是像某些以写生为名用俯视的姿态去描绘藏胞的那种“被观看、被描述、被猎奇、被旁观”。而是对西藏特有的民俗风情以及西藏独特的原生态民族文化持以一种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姿态,甚至融入这神秘浑厚的文化之中,因而先生的画中每一笔都是对藏族人民的深深挚爱。他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抒写着自己对这片土地的情感,用自己真诚的心感知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他们的淳朴和善良都让李知宝先生的画笔变得有神采,有生命。



???那个在雨后欢欣雀跃的小女孩从李知宝先生的笔下走出,纯真而可爱,她感谢这一场雨带来的茂盛和晴天;那个在放牧时歌唱舞蹈的青年女子在李知宝先生的笔下是自由而有梦想的,她的神采飞扬是对青春的诠释,她的高歌欢唱是对高原的热爱;在原上的她们的身影勤劳而欢乐,这里是她们生活的乐土,这里给予了她们更多的坚毅和淳朴;那些自由自在的牦牛、奔驰的马儿,那些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都在李知宝先生的画中变得坚韧而高大,在这片自然而和谐的土地上人们和乐的生活着,向前着。



???此外,给欣赏者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李知宝先生画中的笔墨、线条。他在写生中将中国绘画的笔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的笔墨将人物的精神刻画在高原这片净土之中,更将藏域所特有的风情在笔墨的浓淡之中尽数泼洒,像极了这片广阔而坚毅的高原大地;再说先生的线条,其线条是刚劲有力的,将这片大地上所有的东西都串联起来。“线条,是中国画造型的重要手段,是最简练概括的表现语言,是带有主观性的,带有情感的”。而李知宝先生将生活在雪域高原上人们的情感和精神融入这一笔一笔的线条之中,犹如风马旗一般给画前的人们深刻的印象和深深的感动。







李知宝《原上》



???雪域高原的人文地理和自然风情赋予了艺术家开阔的艺术视野和充满激情的艺术生命,不管是艺术家们自主选择高原来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还是高原选择的艺术家来描述自己的独特风情,艺术家们都为这块圣土付出了青春,李知宝先生也不例外。?



???近年来,李知宝先生还就绘画材料与技法为课题展开了一些新的研究与实践,在宽阔的文化原野中,通过关照当代世界现代绘画研究的新成果和隐藏在古代艺术经典深处的材料与技法,特别是蕴含在西藏古代壁画中的材料与技术精华,进一步拓宽了中国画表现领域的追求,突破了他自己以往创作的固有模式,使其自身的艺术与改革时代新的社会文化现实形成表达上的对应。希望,先生通过采集喜马拉雅和念青唐古拉山麓各色各样的晶石和“雪域净土”,画出更多新颖的作品。(《当代书画家》/成功书画家网记者?左左)



画家简介:



??李知宝,字及卜,号半壁斋主,瑶族,生于湖南江华,1976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1年结业于文化部重彩画高级研究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中国岩彩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化部侨联徐悲鸿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文化部重彩岩彩画高研班教授,西藏大学客座教授,西藏书画院副院长,西藏美协副主席,拉萨市美术摄影书法家协会主席,拉萨市文联主席。







李知宝《牧歌》



献花(0)
+1
(本文系书画评论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