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0乡党篇。
2016-01-13 | 阅:  转:  |  分享 
  
乡党篇



【1】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

孔子在家乡,显得温和恭顺,似乎是不善于言谈的人。但是在宗庙祭祀、在朝廷会见君臣的场合,说话有条有理,明白晓畅,只是出言谨慎而已。



乡党:家乡。古代,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一乡,五百户为一党。

恂恂(xúnxún)(piánpián)

【2】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

孔子在朝廷上,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从容不迫的样子;同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正直而恭敬的样子。国君在朝廷上,恭敬而不安的样子,慢步行走而又小心谨慎的样子。



下大夫:周代,诸候以下是大夫。大夫的最高一级称卿,即上大夫;地位低于上大夫的,称下大夫。孔子当时的地位,是上大夫。

侃侃(kǎnkǎn)(yínyín)踧踖(cùjí)(yǔyǔ)(bìn)(jué)脚步快的样子yī)所与立:向站在身边的人作拱打揖,即相互打招呼。

襜(chān)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进,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lǚ)(yù)(jué)(shèzī)(bǐng)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样子。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孔子出使到外国去,拿着圭,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承担不起的样子,将圭献给外国君主。向上举圭好像在作揖,放下圭时好像在递给别人东西,脸色庄重而敬畏;步子迈得又小又快,好像循着一条线往前走。举行享礼,呈献礼物时,脸色和悦。私以礼物拜会出使国之国君(guī)(shèng)敬畏的神色蹜蹜(sùsù)(dí)谓私以礼物拜会出使国之国君当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君子不用青色和黑红色的织品做镶边,不用红色和紫色的织品做便服。当夏季,穿细葛布或粗葛布做的单衣,但一定穿在外面,里面衬着内衣。黑色衬衣配上黑色羔羊皮袍;白色衬衣,配上白色小鹿皮袍;黄色衬衣,配上黄色狐裘皮袍。家常穿的皮袍比较长,右边的袖子要短些,便于干活。睡觉一定要盖被子,长度是身高的一倍半。用狐貉(hé)的厚皮来做坐垫。丧期满了以后,什么东西都可以佩戴。如果不是上朝和祭祀穿的礼服,一定要裁去多余的布料。不穿黑羔皮袍,不戴黑色礼帽去吊丧。每月初一,一定穿着朝服去参拜君主。



绀緅(gànzōu)(xiè)(zhěn)絺(chī)(xì)(zī)(ní)(xièqiú)家居常穿的皮衣mèi):指衣袖cháng):古代朝祭的服装。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shā)士阶层的常用黑色冠帽吉月:月朔,每月初一。朝(cháo)服。朝(zhāo):早晨。



【7】齊,必有明衣,布。齊,必变食,居必迁坐。

斋戒时,必定备有沐浴后穿的浴衣,是布的。斋戒时,必定改变往常的饮食习惯。睡觉时,居所一定要迁搬到室外。



齐:同“斋”,斋戒。

明衣:浴衣。

布:指麻布或葛布。

变食:改变饮食习惯。即不喝酒,不吃荤,吃素食。

迁坐:指睡觉从内室搬到外室,不与妻妾同房。居:居处。



【8】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食。不撤姜不多食。不要因为食物做的好吃而吃的过多而吃的过多(kuài)(yì)餲(ài)(něi)(xiù)(rèn)xì)”,粮食。

乱:酒醉。

沽(gū)酒市脯:市场买来的酒和干肉,是不洁的。脯(fǔ)参加国君的祭祀典礼,分到的祭肉不留到第二天。平常祭祀用过的肉不超过三天。超过三天,就不吃了。



祭肉:指参加官府祭祀分得的祭肉,古称胙(zuò)guā)祭:吃饭时,先取出少许放在祭祖的桌子上,向先祖致祭,以表示不忘本。齐如:像斋戒那样虔诚。齐:同“斋”。



【12】席不正,不坐。

坐席安排不当则不就坐

席:指铺在地上的草席、蒲苇púwěi)或竹篾zhúmiè)等。古代没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

(nuó)(zuò)(kuì)丘未达,不是孔子自称未明药性,乃是就受馈药物之礼而言。送药物之礼未见过,故不敢尝。【17】厩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

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来,说:“伤了人吗?”不问马的情况。



厩:马棚。



【18】君賜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賜腥,必熟而荐之;君賜生,必畜之。侍食於君,君祭,先飯。

国君赐给熟食,孔子一定摆正坐位,先尝一尝。国君赐给生肉,一定先煮熟,再进供给祖宗。国君赐给活的牲口,一定养着它。陪侍国君吃饭,当国君进行饭前祭礼时,自己先取国君面前的饭菜为他尝食。



食:对照下文“腥”、“生”来看,此处的“食”指熟食。

正席:摆正坐位,表示恭敬。

腥:生的肉。

荐(jiàn)xù):养。



【19】疾,君視之,東首,加朝服,拖紳。

孔子病了,国君来探问,他便把脸朝东,把朝服盖在身上,拖着大带。



疾:生病。

东首:面朝东,迎接从阼阶走来的国君。

绅(shēn)【20】君命召,不俟駕行矣。

国君召见,不等车辆驾好马,立即先步行。



俟(sì):等待。



【21】入太廟,每事問。

孔子进入太庙助祭,凡是遇到不懂的事,都加以询问。



太庙:古代开国君主的庙。这里指周公庙。



【2】朋友死,無所归。曰:“於我殡。”

朋友死了,没有亲人来收殓、孔子说:“由我来办理丧事吧。”

归:归宿。指收殓、埋葬。

殡(bìn):殡葬、主丧。



(zuò)古代祭祀时供的肉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zīcuī)亦作“齐缞”(xiá)miǎn)者:中国古代帝王及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员们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皇冠(ɡǔ)(xiè)(shì)(zhuàn)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

(suí)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色:颜色,实指雄雉羽毛之靓丽。斯:副词,都。

雉(zhì)

时哉:得其时呀。山梁上的雌雉可以顺应天时而自在飞翔,但推行仁道的孔子却时运不齐,命途多舛(gǒng)戛jiá























献花(0)
+1
(本文系chenliwei8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