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第39卷第13期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MedidneJu1.2012,ol.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血小
板减少。
3讨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通过应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
板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抗缺血药物应用,使预后明显
得到改善,但近年来,人们在血小板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
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其中之一便是认识到纤维蛋白原和血小
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血
小板活化可诱导糖蛋白Ⅱb/Ⅲa受体发生构象变化,导致受体
与纤维蛋白原的亲和力明显增加,结合的纤维蛋白原可使血小
板发生交联,引起血小板聚集。因此,不论血栓形成的原因如
何,血小板的活化、黏附和聚集是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的关键
步骤口I4]。而替罗非班是一种特异性高的非肽类血小板GPⅡ
b/Ⅲa受体拮抗剂,能特异性地与纤维蛋白原受体结合,竞争性
抑制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抑制或减轻血小
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道,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共同阻断血栓
形成的病理进程。因此,在ACS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可
以较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小板血栓的形成,从而减少
缺血终点事件的发生率。本研究显示,在ACS的标准治疗中加
·123·
用替罗非班能减少24h及30d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率,与出血虽稍有增加,但未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显示出良好
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国产替罗非班是一个疗效显著、安全性好的抗
血小板药物,因此在ACS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可以更彻
底地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琳,洪江.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栓治疗进展[J].临
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8(2):11·12.
[2]高爱玲,张素清,乔亚京,等.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
脉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平价[J].中国实用医刊,2009,
36(2):27-28.
[3]吕树铮.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优化治疗策略[J].中国心
血管病研究,2009,7(9):1_3.
[4]彭长农,胡雪松,方卫华,等.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早期
介入治疗研究[J].中国基层医药,2004,1(7):5-6.
(收稿日期:2012—04—05)
(本文编辑:马文娟)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疗效
李淑敏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痛经的疗效。方法2010年4月至2011年
4月开封县妇幼保健院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中重度痛经患者72例,给予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米非司酮
6.25mg/次,口服,1b~./d,从月经第14天开始用药,连续使用4d后暂停,下个月经周期再重复该方案),连续治疗
6个月经周期。记录治疗过程中每例患者每个月经周期的痛经疗效情况。结果4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中度
痛经患者共记录246个月经周期,痛经显效、有效、无效的月经周期数分别为120(48.8%)、96(39.0%)、30
(12.2%)。31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重度痛经患者共记录186个月经周期,痛经显效、有效、无效的月经周期数分
别为77(41.4%)、82(44.1%)、27(14.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仅2例患者出现轻度
恶心,在休息后即自行缓解。结论黄体期短程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痛经患者的疗效确
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米非司酮;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黄体期
正常生理情况下,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的腔面。但在某
些因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在身体的其他部位生长,即子宫内膜
异位症。异位的子宫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具有子宫内膜的腺
体,此外还有内膜间质围绕,并可随着月经周期而变化。痛
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痛经难
忍,严重影响身心健康。本研究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72例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痛经患者,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72例患者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标
准],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痛经,其中4l例患者合并有中度痛
DOI:10.3760/ema.j.issn.1674-4756.2012.13.072
作者单位:475100河南省开封县妇幼保健院
经,31例患者合并有重度痛经。年龄23—41岁,平均(32±5)
岁。月经周期27—34d,平均(30.3±1.6)d。月经期4—7d,
平均(5.2±0.9)d。所有患者均无米非司酮禁忌证。
1.2治疗方法:米非司酮6.25mg/次,口服,1次/d,从月经第
14天开始用药,连续使用4d后暂停,下个月经周期再重复该
方案,连续治疗6个月经周期。
1.3观察指标: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个月经周期至少到我
院妇科门诊就诊1次,记录患者本次月经周期的痛经疗效以及
不良反应。
1.4疗效判断标准j:显效:患者无自觉的月经痛;有效:患者
有自觉的月经痛,但痛感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无效:患者有自觉
的月经痛,痛感与治疗前相近。
2结果
2.1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痛经患者治疗效果,见表1。
·124·
表17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
痛经患者的疗效[例(%)]
20生!箍卷第13期ChineseJournalofPracticalMedicineJu1.2012.vo1.39.No.13
2.2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72例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
应,仅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在休息后自行缓解。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其发
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主要的学说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
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免疫学说等。,但
是到目前为止尚无一种学说可以完全解释所有子宫内膜异位
症的发生,因此不同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有着不同的发
病机制,各种学说相互补充。但不管哪种机制诱发的子宫内膜
异位症,在患者体内,异位的子宫内膜与正常子宫内膜一样随
月经周期而发生周期性出血,长期可导致异位子宫内膜周围的
纤维组织增生、粘连,并形成结节或肿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
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继发性痛经,并且呈进行性加重,患者常
自觉腰骶部、下腹部出现钝痛感以及肛门的憋坠感。目前研究
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主要与异位子宫内膜局部的
炎性介质包括前列腺素、芳香化酶,雌激素及其受体,缩宫素及
其受体,神经纤维等因素密切相关J。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表现的继发性痛经可导致患者出现
不孕、性生活不和谐、乳腺增生等疾病,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
有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等。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了
内科保守治疗方法,即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痛经患者的黄体
期给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结果显示,41例中度痛经患者
246个月经周期,痛经显效、有效、无效的月经周期数分别为
120(48.8%)、96(39.0%)、3O(12.2%);31例重度痛经患者
186个月经周期,痛经显效、有效、无效的月经周期数分别为77
(414%)、82(44.1%)、27(14.5%)。这主要是因为米非司酮
可以与孕激素受体结合,拮抗孕激素的活性,从而抑制患者的
卵巢功能、诱发闭经,使异位的子宫内膜发生萎缩所致。此
外,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还观察了这些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显
示,仅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休息后自行缓解。
综上所述,在黄体期短程使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
膜异位症合并痛经的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
广应用。
参考文献
[1]HudelistG,EnglishJ,ThomasAE,eta1.Diagnosticaccuracyof
transvaginalultrasoundfornon—invasivediagnosisofbowelendometri.
osis: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UltrasoundObstetGy—
necol,2011,37(3):257-263.
[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子宫内膜异位症协作组.子宫内膜
异位症的诊断与治疗规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7,42
(9):645-648.
[3]VincentK,KennedyS,StrattonP.Painscoringinendometriosis:
entrycriteriaandoutcomemeasuresforclinicaltrials.Reportfrom
theArtandScienceofEndometriosismeeting[Jj.Ferti/SteriI,
2010,93(1):62-67.
[4]BerbicM,FraserIS.RegulatoryTcellsandotherleukoeytesinthe
pathogenesisofendometriosis[J].JReprodlmmunol,2011,88
(2):149—155.
[5]RobboySJ,BeanSM.Pathogenesisofendometriosis[J].ReprodBi。
omedOnline,2010,21(1):4_5.
[6]BahamondesL,PettaCA,FemandesA,eta1.Useofthelevonorg.
estrel—releasingintrauterinesysteminwomenwithendometriosis,
chronicpelvicpainanddysmenorrhea[J].Contraception,2007,75
(6Supp1):S134—139.
[7]NihalaniND,SchwartzTL.Mifepristone,aglueoeortieoidantagonist
f0rthepotentialtreatmentofpsychoticmajordepression[J].Curr
OpinInvestigDrugs,2007,8(7):563-569.
(收稿日期:2012—03—27)
(本文编辑:牛苗琳)
舒肝宁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病30例
孙军钱国全吴卫泽
【摘要】目的探讨舒肝宁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病的疗效。方法首先停用可能导致肝损害的药物。
对照组给予甘利欣150mg加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舒
肝宁注射液20m1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硫普罗宁注射液2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
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纽生化指标疗效和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肝宁联合硫普罗宁治疗药物性肝病疗效显著。
【关键词】舒肝宁;硫普罗宁;药物性肝病;疗效
药物性肝病(druginducedliverdisease,DILD)是指在使用
某种或几种药物后,由于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而引起的程度
DOI:10.3760/ema.j.issn.1674—4756.2012.13.073
作者单位:214200江苏省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科
不同的肝脏损害。通常发生在用药后的5~90d之间…。近
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开发和不合理的使用,药物性肝病的发
病率亦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应用植物药及其瘦身或保健品
引起的肝脏损害报道越来越多。据统计,约有100多种中草药
和30余种中成药可引起肝损害。2006年1月至2011年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