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出版稿)
2016-01-19 | 阅:  转:  |  分享 
  
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文/李洪湖金汐汐王剑峰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依托、以现有的档案信息化系统为基础,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构建集档案管理与服务为一体的“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是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有效举措。本文结合温州市鹿城区档案局“基于政务网的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研究课题,就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建设提一点想法和建议。

一、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的实践

2010年以来,温州市鹿城区档案局加快全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在档案数字化、软硬件采购与配置、信息系统构建与升级、门户网站创建与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等多个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全区电子文件中心、虚拟档案室、档案登记备份系统以及档案综合管理系统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在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我们以档案信息资源的收集、管理、存储与利用为基本框架,以功能完备、有效整合、安全可靠为设计理念,提出了面向多用户、覆盖全过程的“一站式”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设计方案。

一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的梳理,为平台架构提供横向参照。档案信息资源是该平台的操作对象与运行基础,理清纳入共建共享范围的档案类别与数量,确定所需档案数据的肉容,将为平台设计提供横向参照,有助于提高平台的有效性与针对性。二是分析档案管理与利用工作流程,为平台架构提供纵向参照。着眼于档案的管理与利用过程,剖析各个具体操作环节,剔除重复步骤,构建完整而精简的工作流程模型,为平台架构提供纵向参照,以确保平台能够更好地为档案工作服务。三是统一门户管理,加强档案数据安全保障。运用统一门户管理技术,统一用户管理、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单点登录、统一授权管理、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安全审计,做好系统的权限控制,为档案数据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该平台的优势是:第一,应用“一站式”平台进行管理,档案工作人员无须再应付多套档案信息化系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减少了所需投入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效率。第二,避免了由于存在多套信息化系统而导致的档案数据重复存储,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第三,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融人了多个档案信息化系统的功能,避免了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浪费。

二、构建全省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大平台的思考

实践表明,为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构建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议在全省建设档案信息资源的“大平台、大专网”,可以省档案局为中心,向各市、县(市、区)延伸,由中心开发综合系统平台,其他级别的业务部门只需配套适量的终端即可实现各种应用功能。

一是统筹规划,制定稳健可行的拓展计划。在全省范围内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长期目标,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故需统筹安排,从行政区域、档案范围、共享程度等各方面制定分阶段、分目标的实施计划。

二是夯实基础,加大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要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共建共享,必须加大对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集成的力度。为此,要创新工作方法,扩大收集范围,增加档案的多样性,使馆藏资源更加全面和完备;要提高档案数字化程度,保证可共享资源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平衡性;要完善软硬件设施,加强资源的安全保护。

三是寻求合作,建立协同联动的保障机制。大范围推行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机制,共同推进目标的完成。从纵向上说,省档案局要发挥综合中心的作用,通过制定政策、监督评估、专业指导等手段对下级档案局的共建共享工作进行宏观调控;下级档案局应该积极配合、狠抓落实、定期总结、及时完善,努力推进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从横向上说,各级档案局应该与同级相关单位形成协同杌制,争取思想统一、步伐一致,汇集资金、设备、人才等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提高区域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水平。

四是善用技术,形成平台开发的强效支撑。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平台的开发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云计算、系统安全防护、终端设备等方面的技术更新,引入最新技术,研发实用性更强、安全性更高、客户体验更好的档案信息资共建共享平台。



作者单位:温州市鹿城区档案局





















献花(0)
+1
(本文系李氏父子书...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