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红土地和老家其余的地方相比,红土地是寂寞的。它卧在山脚下一方凹陷之处,山体在它头顶突兀地削下去好一块,露出淡红的山石。人们说,红土地 是炸山留下的产物,那土原本是岩石。红土地的寂寞,很是理所应当。乡下和城市不一样,土地随处可见,一点也不珍贵。因此,乡下的土地想得到 人们的重视,就必须有些本领:可以做田地、可以成山林,再不济长几根零落的草根,叫鸡们鸭们有地方啄食也行。但红土地寸草不生。它红着,贫 瘠着,光秃秃的身子上找不出除了人以外的任何生物。我家就在红土地上。当年奶奶觉得这地用鸡鸭的粪便养一两年就会肥起来,便圈了地盖房。谁 知它油盐不进,一两年过去了,鸡鸭们都换了几代,红土地依然寸草不生,但房子已经盖了又撤不走,只得在这儿定居。每年回老家,我总要走过这 片红土地。它的土壤柔软地被我踩在脚下,一颗颗土块碎成一粒粒土砂。抓住一把在手心摩挲,可以清楚感受到一粒粒土砂磨过掌心。这哪里是土? 分明与沙子没有两样了,怪不得寸草不生呢。松开手让这沙土回归地面,掌心却多了抹柔柔的红,像抹了胭脂。下雪的时候踩上去,留下的就是一个 淡红的脚印,颜色像极了露出的山石。红土地的四周都是山,只有一道小口给人进出,山本不高,爬山就异常容易,我时常攀着山体中的岩石轻松地 爬上山脊,摊开手满手殷红,又麻又痛,远没有红土地的温柔。站在山上,头上是澈蓝的天,四周是深深的绿,还有鸟鸣不时掠过耳畔。有风吹过, 山崖上的杂草摇曳着,像是对山下的红土地招手。被山包围的红土地躺在那儿,微风习习,山崖边的草成浪般的摇曳,红土地却无动于衷:它本来就 没有任何可以寄托情感的东西,除了我家那牢固的房子外它一无所有。明明此时,它与山的差别最大,可我却每每在这个时候清楚地认识到,它是来 源于山的。它们本是一脉。红土地是寂寞的,除了我的家,它一无所有,但我家要搬出去了。新房子的石材被车运来,放在这广阔的红土地上,大大 的白石头分外触目惊心。红土地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工人们来来去去,机械声响响停停,然后,一切安静了。人和器具从那小口离开了红土地,我 最后回头看一眼,它空空荡荡,一无所有。它只是一块山上的岩石,本来就长不出小草。它在离家只有一臂之远的地方做了个回不了家的游子,短暂 地喧闹了二十余年,然后又要在寂寞中度过不知多少年的时光。也许,在很遥远的未来,会有那么一天:它的身躯上终于会生出一根小草,然后是一 丛,甚至一片。会有鸡鸭在它身上玩耍,会有人再来盖房,它再也不是红土地了,再也不寂寞了,没有任何人知道它源于山岩,但山岩依然红着,微 风过后山总会呼唤它,于是它也可以用草叶回答那山,回答它曾经无法说出的话:我在这儿呢,我在这儿呢,我的故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