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ICU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新方法
2016-01-26 | 阅:  转:  |  分享 
  
当代护士2013年1月下旬刊-117-

ICU患者大便失禁的护理新方法

方爱敏严婷婷吴祖福

摘要总结了本F~ICU58q4大便失禁患者使用一次性气管插管行大便引流术的效果。主要包括:采用7—8号一次性气管插管尾端系上

黄色“感染性废物袋”,对58例大便失禁的患者进行大便引流,观察引流效果、肛周皮肤情况。认为应用一次性气管插管进行大便引流,

能有效引流稀便,防止肛周皮肤糜烂,减轻患者痛苦和护理工作量,净4EICU空气,操作简便,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ICU;大便失禁;护理;一次性气管插管

中图分类号:11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3)O1—0117—03

大便失禁多见于危急重症、昏迷及截瘫患者,由于其肛门括

约肌松弛、大便控制功能发生障碍,大便不由自主地溢出肛门_lJ,

导致患者肛周皮肤糜烂、感染,极大增加了患者痛苦,严重影响了

患者的生存质量,亦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ICU(重症监

护病房)患者还由于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大便

失禁伴腹泻的发生率很高。同时由于大便恶臭,严重污染室内环

境。鉴此,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本科采用一次性气管插管对大

便失禁患者进行大便引流,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O一78岁,平均年

龄49岁。清醒患者6例,昏迷患者52例。原发疾病有:脑外伤28例、

脑血管意#F22例、呼吸衰竭4例、高位截瘫4例。

1.2操作方法

1.2.1用物准备

由泰科医疗器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7—8号一次

性带气囊气管导管1根,一次性20rIll注射器1副,手套1副,石蜡油

少许,黄色“感染性废物袋”1只,干净头皮针1根剪去针头。

1.2.2操作方法

洗净患者肛门后取侧卧位,检查气管导管气囊不漏气后,末端

用无针头头皮针齐口系住一次性不漏气黄色“感染性废物袋”,护

士戴手套用石蜡油润滑导管前端7~9em,凹面向上,经肛门缓慢

插入l5~20em后用注射器向气囊内充人1O一15rIll气体,然后向外

轻拉导管,有阻力表示导管卡在肛门括约肌上方,检查肛门处无

粪液溢出,即大便引流术操作完成。

1.3结果

本组58例患者中,52例患者使用效果满意,有效引流稀便,未发

生肛周红润、糜烂等情况;4例患者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稀便外

溢引起肛周皮肤轻度红肿;另2例清醒患者不能耐受,及时拔出,

护士加强护理,加大工作量,患者肛周皮肤红润。置管时间24~72

h,未发生因置管引起的肠壁缺血坏死。

2护理

2.1肛周皮肤护理

工作单位:247100池州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EICU

方爱敏:女,大专,护师

收稿日期:2012—04—20

每日用温水擦洗肛周2次,一旦出现大便溢出,及时用温水擦

洗干净,并外涂金霉素或红霉素软膏以保护肛周皮肤。本组患者

中4例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稀便外溢引起肛周皮肤轻度红肿。

2.2肛管引流护理

大便引流术一般使用时间少于72h,同时配合医嘱使用止泻

药物。现使用的气管插管都是硅胶导管,气囊是高容低压性,无需

常规放气。本组患者置管时间在24—72h,均未发生因置管引起的

肠壁缺血坏死。适时拔出导管后观察大便量及性状,如必要时重

新更换导管引流。根据大便量及时更换废物袋,操作方法为扶住

导管,脏袋可从导管尾端连同系带一并拔下,无需解开系带。

2.3注意观察

①观察套管气囊有无漏气、导管是否滑出、大便有无自导管

周围溢出等现象。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②观察肛门周围皮肤情

况,如肛门周围皮肤有无潮湿、瘙痒、破溃等。③注意患者主诉、面

部表情、是否能耐受等情况,避免加重患者烦躁情绪及病情。本组

中2例清醒患者不能耐受,及时拔出导管停止引流。④注意观察大

便引流量及性状,如每天引流少于100g或大便变硬时及时停用大

便引流。⑤注意肛门有疾患、血液病、肝硬化致门脉高压患者禁

用,以免加重病情。

3讨论

3.1大便失禁是指气体、液体、固体残渣不由自主地排出肛门,临

床表现为大便呈稀水样,每天数十次不等,不能自控日。ICU危重患

者大便失禁原因有多种:如本组52例患者处于昏迷的意识状态,4

例高位截瘫患者,因长期应用抗生素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导致严重

腹泻,2例患者需导泻治疗,服用大黄、甘露醇等导泻剂,致大便失

禁。

3.2大便失禁患者肛周皮肤因分泌物刺激及反复的机械擦拭可

引起不同程度的急性炎症反应,如红肿、溃烂;亦可污染尿道口、

阴道口引起逆行感染,这些并发症不仅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同时

也给其心理带来了困窘甚至恐惧,亦给护理工作带来巨大困难。另

外危重期的很多患者,病情不允许过多地翻抬,大便失禁患者插

管后,可避免因大便溢出而反复翻动患者擦洗、更换床单,而导致

的病情加重,从而保证了患者的安全。

3_3本组患者使用一次性带气囊气管导管行大便引流,一般插管

深度15-20cm,这时气囊正好位于乙状结肠与直肠交界处,由于

该处无便意感受器,气囊充气时不易产生便意;如插管过浅,气囊

位于直肠下段或肛管处,此处的便意感受器多,容易引起便意而

一118一TODAYNURSE,January,2013,No.1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疏导

郑芳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疏导的效果与措施。方法抽取86例血液透析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

组43例。A组为常规护理,B组为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结果B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A组(尸l<0.05);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

SAS、SDS、HAMD评分变化幅度明显大于A组<0.05);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Pl<0.05o结论对接受血液

透析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心理疏导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疏导;心理特征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411(2013)Ol一0116-02

血液透析是临床对患有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

的一种有效方法,我国自从开展血液透析治疗以来,已经有越来

越多的肾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人群呈逐

年增加的趋势【11,但不可忽视的是,大多数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

者受到疾病本身和透析治疗所产生的并发症的影响,会出现绝望

和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口。本次研究过程中对接受血液透析患者

的心理特征和心理疏导效果与措施进行研究,帮助临床拓宽对血

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方法,以便临床能够更好的保证血液

透析治疗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该类患者临床治疗

计划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2009年6月至2011~EIz6月来本院就诊的86例血液

透析治疗患者病例,将其分为2组。A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23—

76岁,平均51.8岁;B组中男24例,女l9例;年龄24~75岁,平均52.2

工作单位:554300铜仁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

郑芳:女,本科,主管护师

收稿日期:2012—04—13

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86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3例。A组患者

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

上增加心理干预,主要措施:①健康教育:初期接受透析治疗的患

者在感觉到体力恢复后心情会非常愉快,但必须长期坚持接受透

析治疗的患者,大多数心情都非常沮丧而导致产生不适感,在对

该类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必须针对每位患者在病前的不同性

格,将关于治疗的具体情况向患者进行针对性的介绍,主动与患者

进行接触,消除患者由长期透析治疗所产生的顾虑,使其心态保持

平衡,能够尽快进入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角色,使其对治疗的适

应能力明显提高。由于患者要长期接受多次透析治疗,因此大多

数患者会只相信比较熟悉的医护人员,有的甚至会拒绝接受其他

医护人员的治疗操作,医护人员应该细致耐心的将透析治疗的大

致情况向该类患者进行说明。通过和蔼的态度,温和的语言,娴熟

的技术,以及适当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对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性有

充分的理解,在最短时间内取得其信任,并且使其接受治疗的主动

性增强嘲。②依赖性干预:在经过透析治疗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后,

导致用力排便,致使导管脱出或患者难以忍受阿,使留管失败。我

们使用的导管均为一次性硅胶带气囊导管,硅胶管接触体温(遇

热1变得柔软,较一般肛管刺激性小,材料组织相容性好,使留管时

问可相对延长,管腔直径大,有侧孔,利于稀便的流出,不易造成

管腔阻塞;导管前有一高容量低压气囊,它能有效地阻止大便溢

出,并对肠壁的局部压力小,不易导致肠壁缺血坏死;透明性好有

利于观察大便的颜色和量,以及大便流动情况,及时发现有无阻

塞。

3.4传统的护理方法:如反复擦洗、频繁更换布垫及弄脏的被服,

护士体力消耗大,对肛周皮肤的刺激也大,反不利于保护肛周皮肤。

气管插管应用于大便失禁患者,能有效引流稀便,患者易接受,大

大减轻了护理人员工作量,减轻了病房不良气味,有利于创造一

个良好的工作和住院环境。用一次性气管插管行大便引流是大便

失禁护理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4小结

采用7—8号一次性气管插管对大便失禁的患者进行大便引

流,既能有效引流稀便,又能防止肛周皮肤糜烂,减轻患者痛苦和

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又可净化ICU空气,且操作简便,安全

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明春,徐东兰.大便引流装置在大便失禁病人的临床应用【J】.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9):1396.

2胡晓燕,谢正秀,叶倩,等.大便失禁的研究概况与护理进展[J】.国

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2):555~558.

3王曙红,周建辉,黄伦芳,等.自制大便失禁引流装置的护理成本

及应用效果【J】.护理学杂志,2007,6(22):42-43.

4张宗雪.毛秀莲,胡梅荣,等.带气囊导尿管在危重病人大便失禁

中的临床效果f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1,11:4—5.

(本文编辑:郭晓燕王庆妍)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