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
2016-01-29 | 阅:  转:  |  分享 
  
极点与极线背景下的高考试题



王文彬

(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344000)



极点与极线是高等几何中的重要概念,当然不是《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内容,也不属于高考考查的范围,但由于极点与极线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基本特征,因此在高考试题中必然会有所反映,自然也会成为高考试题的命题背景.

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应当了解极点与极线的概念,掌握有关极点与极线的基本性质,只有这样,才能“识破”试题中蕴含的有关极点与极线的知识背景,进而把握命题规律.



1.从几何角度看极点与极线



定义1如图1,设是不在圆锥曲线上的一点,过点引

两条割线依次交圆锥曲线于四点,连接

交于,连接交于,则直线为点对应的极线.

若为圆锥曲线上的点,则过点的切线即为极线.

由图1同理可知,为点对应的极线,为点所

对应的极线.因而将称为自极三点形.设直线交圆锥曲线

于点两点,则恰为圆锥曲线的两条切线.

定理1(1)当在圆锥曲线上时,则点的极线是曲线

在点处的切线;

(2)当在外时,过点作的两条切线,设其切点分别为,则点的极线是直线(即切点弦所在的直线);

(3)当在内时,过点任作一割线交于,设在处的切线交于点,则点的极线是动点的轨迹.

定理2如图2,设点关于圆锥曲线的极线为,过点任作一割线交于,交于,则①;反之,若有①成立,则称点调和分割线段,或称点与关于调和共轭,或称点(或点)关于圆锥曲线

的调和共轭点为点(或点).点关于圆锥曲线的调

和共轭点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就是点的极线.

推论1如图2,设点关于圆锥曲线的调和共轭

点为点,则有②;反之,若有②成立,

则点与关于调和共轭.

可以证明①与②是等价的.事实上,由①有



.

特别地,我们还有

推论2如图3,设点关于有心圆锥曲线(设其中心为)的调和共轭点为点,连线经过圆锥曲线的中心,则有,反之若有此式成立,则点与关于调和共轭.

证明:设直线与的另一交点为,则

,化简

即可得.反之由此式可推出

,即点与关于调和共轭.

推论3如图4,圆锥曲线的一条

对称轴上的两点(不在上),若关于调

和共轭,过任作的一条割线,交于

两点,则.

证明:因关于直线对称,故在上存在

的对称点.若与重合,则与

也重合,此时关于对称,有;

若与不重合,则与也不重合,由于

关于调和共轭,故为上完全四点形

的对边交点,即在上,故关于直线

对称,也有.

定理3(配极原则)点关于圆锥曲线

的极线经过点点关于的极线经过点;直线关于的极点在直线上直线关于的极点在直线上.

由此可知,共线点的极线必共点;共点线的极点必共线.

以上未加证明的定理,可参阅有关高等几何教材,如【1】,其中定理1的初等证法可参阅文【2】.



2.从代数角度看极点与极线



定义2已知圆锥曲线,则称点和直线是圆锥曲线的一对极点和极线.

事实上,在圆锥曲线方程中,以替换,以替换,以替换,以替换即可得到点的极线方程.

特别地:

(1)对于椭圆,与点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2)对于双曲线,与点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3)对于抛物线,与点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4)如果圆锥曲线是椭圆,当为其焦点时,极线恰为椭圆的准线;如果圆锥曲线是双曲线,当为其焦点时,极线恰为双曲线的准线;如果圆锥曲线是抛物线,当为其焦点时,极线恰为抛物线的准线.



3.从极点与极线角度看圆锥曲线试题

【例1】(2010江苏卷文理1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图,已知椭圆的左右顶点为,右焦点为.设过点的直线与此椭圆分别交于点,其中,.

(1)设动点P满足,求点的轨迹;

(2)设,求点的坐标;

(3)设,求证:直线必过轴上的一定点(其坐标与无关).

分析与解:前面两问比较简单,这里从略.

对于(3),当时,点坐标为,

连,设直线与的交点为,根据

极点与极线的定义可知,点对应的极线经过,

又点对应的极线方程为,即

,此直线恒过轴上的定点,

从而直线也恒过定点.

【例2】(2008安徽卷理22)设椭圆过点,且左焦点为.

(1)求椭圆的方程;

(2)当过点的动直线与椭圆交于两个不同的点时,在线段上取点,满足,证明点总在某定直线上.

分析与解:(1)易求得答案.

(2)由条件可有,说明点关于

圆锥曲线调和共轭.根据定理2,点的轨迹就是点

对应的极线,即,化简得.

故点总在定直线上.

【例3】(1995全国卷理26)已知椭圆,直线,是上一点,射线交椭圆于点,又点在上且满足,当点在上移动时,求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轨迹是什么曲线.

分析与解:由条件知可知点关于圆锥曲线调和共轭,而点可看作是点的极线与直线的交点.

设,则与对应的极线方程为

,化简得



又直线的方程为,化简得



解由③④联立方程组得

,消去得,可化为(不同时为),故点的轨迹是以为中心,长短轴分别为和,且长轴平行于轴的椭圆,但需去掉坐标原点.

【例4】(2006年全国卷II理21)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是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

,过两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并设其交点

为.

(1)证明为定值;

(2)设的面积为,写出的表达式,

并求的最小值.

分析与解:(1)显然,点的极线为,故可设点

,再设,三点对应的极线方程分别为,,,由于三点共线,故相应的三极线共点于,将代入后面两个极线方程得,两式相减得.

又,故.

(2)设的方程为,与抛物线的极线方程对比可知直线对应的极点为,把代入并由弦长公式得,所以.

显然,当时,取最小值.

【例5】(2005江西卷理22)设抛物线

的焦点为,动点在直线上运动,

过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且与抛物线分别

相切于两点.

(1)求的重心的轨迹方程;

(2)证明.

分析与解:(1)设点,

与对比可知直线对应的极点为,为直线上的动点,则点对应的极线必恒过点.

设,可化为,故直线对应的极点为,将直线的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得,由此得,的重心的轨迹方程为

,消去即得

.

(2)设,由(1)知,又,由(1)知,即,所以,,.

.同理.

所以有.





参考文献



周兴和.高等几何.科学出版社,2003.9

李凤华.圆锥曲线的极点与极线及其应用.数学通讯[J],2012(4)下半月



































1















P



E



F



G



H



M



A



N



B



图1



P



Q



A



图2



B



l



P



Q



R



图3



R



O



P



l



A



图4



R



B



Q



R







x



O



B



A



图5



K







M



N



B



Q



x



y



O



P



A



.



图6



R



Q



x



y



O



P



.



图7



A



B



P



O



x



y



图8



F



A



B



P



O



x



y



图9



F



l







献花(0)
+1
(本文系芝兰玉树20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