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陕北方言
2016-01-30 | 阅:  转:  |  分享 
  
第三,我们发现,“不?”可询问是否具有某种性状,是静态的;而“没?”则询问某种性状是否出现,是动态的。例如:A、灯亮嘲不?B、灯亮了
没?A句是对灯“亮”这一性质的询问,问的是性状,是静态的,而B句是对灯“亮”这一变化的询问,问的是变化,因而是动态的。第
四,我们还发现,“不?”询问的可以是惯常性的、相对永久的恒态活动,“没?”则多用来询问偶然的或一次性的暂态活动。前者判断性较强,带
有探求结论、断言的意味,后者陈述性较强,倾向于纯事实或事件的描述,如:A、南方人喝酒嘲不?B、那几个南方人喝酒来来没?A句询
问一种习惯或爱好,B句则询问偶然的一次活动。陕北方言中,作为动词“有”和“在”,其否定式为“没有”和“不在”,没有“不有
”和“没在”格式,所以“你有钱没?妈妈在家不?”的问句形式成立,其中的“没”和“不”不可互换,这跟普通话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从五个
方面分析陕北方言。从而让我们对陕北方言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也进一步说明陕北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从而让我们看到陕北方言的不足之处,让
陕北方言区的人们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普通话。六、结论六、结论浅析陕北方言一、陕北方言介绍
陕北方言音隶属北方方言,主要包括延安和榆林两个地区,在行政区域上由延安,榆林市所辖的二十五个县区组成。本文所说的“陕北方言”指宝塔
,榆阳等十九个县区(黄陵,洛川,黄龙,富县,宜川,定边六县除外)的当地人所说的地方话。该方言片主要是以神木话为中心,内部一致性较强
,语法方面尤为明显。特别是在疑问句式上,十九县区表现出较为整齐的结构格局。另外在词性方面,陕北方言也表现出与普通话差异的一面。二
、陕北方言的实词词共有24个声母,比普通话多了个声母,即有全浊声母V,Z和次浊声母η。方言词汇也有自己独特之处。(一)日常用语
(二)称谓(三)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四)忌讳词(五)俗语、谚语(一)日常用语(有不少独特的甚至为外地人所不可理解的词)
星星为“星宿”,雷击为“龙抓”,风叫“戗风”,洪水叫“山水”,土块叫“土疙瘩”,去年叫“年是”,现在叫“尔及”,什么时候叫“多乎”
,玉米叫“金稻黍”,高粱叫“红稻黍”,高粱秆叫“棒棒”,自生的叫“柳生”,树干叫“树不浪”,牲口叫“牲灵”,牛犊叫“牛不老”,公羊
叫“羯羝”,公猫叫“儿猫”,母猫叫“女猫”,公猪叫“羯猪”,公狗叫“伢狗”,蚜虫叫“油汉”,窑顶叫“脑畔”,门坎叫“门焊”,台阶叫
“圪台”,耳光叫“屄斗”,劳动叫“受苦”,害病叫“难活”,叫干饭为“捞饭”,叫猪羊内脏为“下水”,小孩过生日叫“过啐”,参加红白大
事叫“寻门户”或“赶四五”,债务叫“饥荒”,叫小为“猴”,连说带骂叫“黑桑’”,挨批评叫“挨头子”,巴结人叫“溜尻子”,派遣叫“打
发”,强迫人做事叫“逼罟”,完蛋叫“毬势”,热闹叫“红火”,茂盛叫“A油油”,顶不端叫“斜”,不直叫“圪柳”,疲劳叫“熬”,害
羞、丢人叫“背兴”,蔬菜放时间长不新鲜叫“死蔫”,粮食变质叫“额了”,住、闲呆叫“绅”,支持不住叫“扛不住蹭不住”,坏人坏事叫“
儿人儿事”,全部叫“一伙一满”,拉、握叫“动”,知道叫“解下”(读haiha),不知道叫“解不下”,拾、拣叫“捻”,身体曲叫“骨
敛”,互相说话叫“拉话”,抗叫“掏”,光屁股叫“赤独子”,赶叫“断”,够不着叫“探不见”,煤渣叫“兰炭”,拿叫“提溜”,筛、拣叫“
唼”,搀扶叫“A”,揪叫“”,中间叫“当旮旯”,塞叫“擩”,头摇摆叫“卜唻”,帮忙叫“相互”,快叫“蹭欢”,跑叫“杠”,调皮叫“
费肆缶古”,许多叫“一圪堆”。(二)称谓方言中,叫连襟为挑担、两挑,叫妻子或结过婚的女人为婆姨,叫青年男子为后
生,叫青年女子为女子,叫丈夫为汉,叫妯娌为先后,叫小孩为猴娃、碎脑娃娃,叫小男孩为小子、猴小小,叫媳妇为媳(xiu)子,叫没对象的
男子为光棍,叫姑表兄弟为姑舅,姨表兄弟为两姨,叫朋友为拜识,叫妻子偷汉的丈夫为盖老,叫和儿媳发生不正当关系的人为炒面神,叫不务正业
的人为二打流或二流子,叫不精明的人为八成、半吊子、二百五、胡脑A,叫到处寻事的人为搅茅棍,叫太忠厚的人为瓷脑,叫顽固不化的人为牛脑
。(三)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陕北群众爱给原来的单音节词加一些毫无意义的字,使其变成双音节词,如圪蹴,格枝,格台,格生,圪峁
,圪梁,圪洞,圪楞,圪钵,还有绿格茵茵,干格巴巴,齐格争争,慢格腾腾等,陕北方言中还有丰富多彩的摹拟词,如笑格盈盈,苗格条条,俊格
丹丹,稳格堰堰,直格挺挺,端格争争,湿格淋淋,笑格迷迷,红格丹丹,黑格褚褚,白格生生,新格崭崭,白格醵酥,薄忽闪闪,生格巴巴,清格
啦啦,嫩格蛋蛋等。(五)俗语、谚语陕北俗语、谚语颇有特色,举例如下: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柱棍
柱个长的,攀伴攀个强的。穷相讥,饿相吵。小小偷针针,大了抽筋筋。一个一个上串哩,一粒一粒上石(dan)哩。
长上千只手,按不住万人口。不怕一万,只怕万一。飞起要落,张开要合。好汉死在阵上,赖汉死在炕上。鞋有鞋样,袜
有袜样,世事没样。瓜地挑瓜,挑得眼花。陕北也有不少独具特色的歇后语,如“苎条梁的麻花——另外拐了几拐”,
“安文钦的买公债——尽力而为”,“宋川的毛鬼神——好请难发送”,“木匠的斧子——一面砍”,“拦羊打酸枣——捎带”
,“做满月杀骆驼——大闹哩”,“炒面捏的个人——熟人”等。三、陕北方言的语气词陕北方言单用的语气词主要有“来
么”、“嘞”、“呀”、“着”、“么”、“吧”、“来”、“去来”、、“哩”、“也是”等。陕北方言的语气词可以两两连用,甚至还有3个
、4个连用的。连用后的语气词分别表示不同的语气,而语气的重点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下面就绥德或神木方言语气词的连用情况作具体的分析。
(一)来么用在祈使句末尾。“来”表示建议、商请;“么”表示强调、恳求,希望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和请求。如:1、咱耍玩儿来么。
(咱们玩儿吧。)2、咱看电视来么。3、咱城里去来么。(咱们到城里去吧)。(二)嘞是,嘞也是用于祈使句末尾。“嘞”表示疑问语
气;“是”或“也是”表示较强的祈使语气,有催促、命令,甚至威吓的意思。暗含“若不……将会被……”的意味。如:1、快快价走嘞(也)
是!2、你一阵儿回来嘞(也)是!/你赶快回来,(否则……)3、你来嘞(也)是!/你赶快来,(要不然……)(三)嘞么1、用在
陈述句末尾。“嘞”用来指明事实而略带夸张;“么”表示情况或理由显而易见。相当于普通话“呢”和“么”的连用。如:(1)这可好吃嘞么
,那(他)说不好吃。/这可好吃呢么,他说不好吃。(2)剩饭好着嘞么,谁说坏口览?(3)我还吃嘞么,倒忙得收拾上口览!2、用在
疑问句末尾。“嘞”表示疑问语气;“么”表示强调,加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普通话“呢”和“么”的连用。“嘞么”还可表示选择问。如:(
4)你半天不吃饭做甚什么嘞么?(5)乱翻一气寻找什么嘞么?(6)你吃面嘞么?吃馍馍嘞?(选择问)(四)呀么1、用在疑问句
末尾。“呀”表示疑问语气;“么”用来加强疑问的语气。“呀么”还可表示选择问。如:(1)妈你哪去呀么?(2)见哩(了)那(他)咱
说甚(什么)呀么?(3)你(住)呀么?回呀?(选择问)2、用在陈述句末尾。“呀”表示动作将要进行或做出某种决定;“么”表示事
情显而易见,有进一步肯定的作用。相当于普通话“呢”和“么”的连用。如:(4)我回呀么。(5)我们卖菜去呀么。(6)娃娃上学去
呀么。(五)是么用在疑问句末尾。“是”表反问的语气;“么”表强烈的埋怨、指责语气。含有“为什么要……”的意思。如:1、你给
他说是么?/你为什么要给他说?2、你不做(打)他是么?3、你惹那(他)是么?(六)着么用在祈使句末尾构成一定的格式。“着
”表示希望、劝阻的语气;“么”表示期望、恳求的语气,并有强调作用。整个句式含有“等……再……”的意味,通常用来劝阻别人做某事。如:
1、忙甚(什么)嘞,等我吃哩饭着么!/忙什么呢,等我吃完饭再……嘛!2、先不要说,等那(他)回去着么!七)哩吧
用在疑问句末尾。“哩”表示动作将要进行或做出决定;“吧”表示请求、劝告、商量的口气。相当于普通话“了”和“吧”的连用。如:
(1)吃哩吧,我还有嘞。(2)咱把兔子放哩吧,可可怜嘞。(3)作业做完口览,咱交哩吧。(八)来来么1、用在肯定句末尾。“
来来”表示肯定的语气;“么”表示事情本应如此或理由显而易见,有加强语气的作用。如:(1)那(他)将(刚)还在这儿来来么,这阵儿哪
去口览?(2)那(他)来来么,谁来来?/他干的么,谁干的?(3)结婚价(时)请你来来没?———请来来么。2、用在对话的陈述
句末尾。“来来”对已经或曾经发生的事情表示肯定;“么”则表示推测的语气。句中常有副词“大敢”配合。如:(1)那(他)走价(时)不
晓拿钥匙来来没?———大敢(大概)拿来来么。/他走的时候不知道拿钥匙了没?———(大概)拿了吧。(2)过年还不晓做糕来来没?——
—大敢做来来么。(3)叫那(他)叫老子的(他爸)去还不晓去来来没?———大敢去来来么。/让他叫他爸去还不知道去过没?———(大概
去过吧。)(九)来来吧用在疑问句末尾。在某种语言环境中,“来来”用在句末表示肯定的语气,句中动词及连带成分常省略;“吧
”用在“来来”后边表示强调和肯定的语气,兼有征询的口吻。整个句式常用于说话者为了向某人证实某种情况,就用该句式向第三者提出问题,要
求他证实自己的话。句中常用副词“敢”来加强肯定。如:(1)这敢是你来来吧?/这是你干的吧?(2)这敢是那个娃娃来来吧?(3
)这敢不是我来来吧?四、陕北方言的助词陕北方言的助词在陕北绥德,米脂,子洲,佳县,清涧,横山等地口语中表达比拟
义的词语,不用北方方言常用的比拟助词“似的”,“一般”等,而用类似的近代汉语的“也是的”一类词。陕北话对应于现代北方方言“
似的”有好几个词,根据语素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第一种,“也是”中的“是”一律读为【shi】,“也是”中的“也”则有三种语音形
式:1.[ia]2.[a]3.合音于前字,使前字韵母的最后一个音素延长。2.3两种形式是1的弱化形式:[ia]弱化而失落介音,就成
为[a];[a]再进一步弱化而失去音节身份,就并入前一音节,使之变为长音。这里不同的读音只是因为说话注意程度,语流速度不同而发生的
弱化语流音变,因而可以互换。下面例句写作“也是”的,都有这三种语音变体,不一一注明。1、这娃娃乖得和个猫也是。2、可疼叻,像蝎
子蛰上得也是。3、肚子胀得和个鼓也是。第二种,“也是的”有两个语音变体,分别与第一种的1,2平行。即“也”[ia]语音弱化则i
介音失落而成[a],“也是的”没有第三种语音变体,也即“也”[a]不能进一步失去音节身份而并入前一音节。这可能是因为,多加了一个
“的”这种,较之上一种有语义强调之义。既是强调,就不能太弱化。下面例子中“也是的”的“也”都有[ia],[a]两种语音变体。4、
那狗日的厉害得跟个母老虎也是的,谁敢招惹叻?5、那两个和个仇人也是的,见哩面连句话也不说。6、人家把他当个宝贝也是的,你就一点
也不心疼?第三种,“也的”也有三种语音形式,出现条件与第一种完全相同,不赘述。7、咱家里的桶漏得和个筛子也的,一满实在不
能用咧。8、那他的脚步轻得跟个猫走也的,一点也听不见。9、那他那双眼环铃也的,老大大价。陕北方言中,不管是副词“也”
,还是语气词“也”文都读为[ie],白读都为[ia].“也”的白读音与山西方言一致,王洪君先生(2000)根据刘勋宁先生(1985
)的研究结果以及自己的研究认为,山西方言比拟助词“ia似的”的“ia”就是宋元白话中的“也”。我们以为同属晋语的陕北方言情况相同。
就绥德话来说,做语气词时,读阳平(调值33),做副词时有阳平,上声(调值213)两读。“是”在绥德话中有两个读音:一为去声,一为入
声。五、方言的是非疑问句(一)是非问句的分类及由来陕北方言没有“吗”字是非问句,但有一种使用频率极高的特殊问句
类型,我们将其定为正反是非问句,我们探讨该类问句的特点,分析结尾的“不”,“没”的语义语用特征,并验证了普通话的“吗”字一句来源于
早期的正反问句的观点。陕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它的疑问句系统跟普通话基本一样,也可以分为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和选择问句三
种结构类型(正反问句是选择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而陕北方言只有跟普通话第一种格式相当的是非问句,如“今天是二月二?”却没有第二种利
用疑问语气词的是非问句。然而,口语中大量出现另外一种疑问句格式,它既像正反问,又像是非问,或者说,形式上类似于正反问句,只是正反问
句的否定部分省去否定词后面的成分,只剩下一个“不”或“没”,如“今天是二月二不?”而且这一种格式比只靠语调来承担疑问信息的是非问使
用频率更高。如“他吃饭也不?”“给花浇水来来没?”等等。我们感兴趣的就是这一种特别的疑问句类型。这种类型的特点是表层结构形式是肯定
项与否定项的并列,而且否定项已被省略,其实际的表达形式就表现为整个肯定项与否定词的并列。由于句尾没有疑问语气词,其结尾的否定词的否
定作用明显弱化,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看,这种问句比较特殊,界于正反问和是非问之间,不妨叫作“正反是非问”。陕北方言
普通话问:今天是二月二不?今天是二月二吗?答:是嘲,舒月。/不是。
是的。/不是问:你吃饭也〔让,〕不?你吃饭吗?答:吃也。/不吃。吃
(呢)。/不吃问:给花浇水来来〔如、lai、〕没?给花浇水了吗?答:浇来来。/没浇。浇了。/没浇。(三)
是非问句的“不”、“没”长期处于句尾的否定词“不”、“没”,非常容易弱化,变成轻读,并且语法化为语气词。陕北
方言的正反是非问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正处于这个变化的进程之中,而在普通话中则已经基本演变为“吗”字是非问。陕北方言的正反是非
问句在运用中可分为“不?”和“没?”两种情形,由于其中的“不”、“没”并未完全虚化,二者在使用时必须严格区分,它们仍然保持否定词的特点邵敬敏的(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1996)曾论及“不”和“没有?”的区别,认为“‘没有?’问的是客观情况,是一种已然体,表示过去或现在已经发生了的动作行为。而‘不?’问的是主观态度,是一种未然体,时间可指现在或将来”。这一规律同样也适合于陕北方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第一,“没”一般是对于“实现”的询问,“不”是对未实现的询问。例如:A、你们这次参观博物馆也不?B、你们这次参观博物馆来来没?“参观…不?”是对未实现活动的询间,“参观…没?”是对活动实现的询问。第二,“不?”询间的是主观的愿望或能力,“没?”则询间一种客观的效果或结果(先决条件是:句子的主语必须是具有主观愿望或能力的生命体)。例如:A、他来也不?B、他来了没?A句着眼于“他”的主观态度来询问,B句则着眼于客观结果来询问,并不涉及’他”的主观态度。
献花(0)
+1
(本文系pengxq书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