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第33卷第3期
Mar.2011.Vo1.33,No.3
湖北中医杂志HubeiJournalofTCM·43·
黄连膏外敷治疗甲沟炎临床观察
张金花,张合会
(湖北省中医院门诊换药室,湖北武汉430061)
关键词:甲沟炎;中医药疗法;黄连膏;外治法
中图分类号:R632.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0704(2011)03—0043—02
甲沟炎是指(趾)f_}j周软组织的化脓感染,足细菌通过甲
旁皮肤的微创破损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的一种疾病。若治
之失宜,可迅速化脓甚至引起甲下积脓。我科应用本院自制黄
连膏外敷治疗沟炎患者6O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6月一2010年6月我院治疗甲沟炎患者120例,纳
入标准:沟及其周组织感染,初起炎症多限于指(趾)甲一侧
软组织,甲沟近端皮肤发生红、肿、痛、炎症,后经一侧甲沟蔓延
到耳{根部的皮下及对侧L}J沟,甚至形成半月形脓肿者,多无全身
症状…。120例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15—60岁,平均42
岁;手指甲沟炎68例,足趾沟炎52例;其小一侧或双侧甲沟
红肿但未溃脓者48例,--N或双侧炎性肉芽增生者50例,周
脓肿形成或溃脓者有22例;均无脓性指(趾)头炎及骨髓炎的表
现。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O例,两组性
别、年龄、甲沟炎部位、病因、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清洁患指(趾)擦干,用0.5%碘伏棉签消毒病变部
位,取2cIll×2cm碘伏纱布,厚0.5cln,浸透药液,拧挤至不滴水
为度,覆盖病变部位,外盖干纱布,用绷带包扎固定。1天1次,
共6天。
治疗组:清洁患指(趾),用75%酒精棉签消毒病变部位,将
黄连膏(黄连膏配制由我院中药制剂室加工制作,取黄连、黄柏、
姜黄、归尾、生地等ffJ药材料以1:8比例加水煎煮、过滤、浓缩成
流浸膏至硼膏状,以1:5比例与凡士林或羊毛腊基质混合均匀,
装入兀菌容器内备用)均匀涂抹于折成三角的纱布上。厚0.
5cm,使黄连膏敷于患指(趾)处包扎,并用绷带妥善固定。2天1
次,6天为1个疗程。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局部红、肿痛症状消失,疮口愈合;好转:局部症状红、
肿痛有所减轻,疮口未仝愈合;无效:局部症状加重,甚至伴有全
身症状,有死骨形成或手足部有严重功能障碍,需要手术治
疗。
3.2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l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l。
4讨论
q]沟炎是指(趾)甲周软组织的化脓感染,足细菌通过
旁皮肤的微创破损袭至皮下并生长繁殖引起,足门诊外科的常
见疾病。多因感染(手刺伤、撕剥肉刺、剪指(趾)甲过深)、外伤
(踢伤、划伤、挤压伤)、嵌【_}J(鞋子过紧),指(趾)甲嵌入qj沟软
组织内,或甲沟软组织不断受到挤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产生
炎症感染J。
lI]医认为,本病属“蛇眼疔”范畴_4J,疔毒生于指两旁,形
成蛇眼。本病多由外伤感染所敏,从而感染毒邪阻于皮肉之间
所成,或是病邪入侵L}I沟,造成气血瘀滞,经络受阻,瘀热不去,
热盛则肉腐成痈,火毒蕴结所致。治当清热解毒,消肿镇痛,成
脓时,则加入透脓祛腐之品。黄连膏方巾黄连,含有多种生物
碱,主要是小蘖碱,含量高达3.6%,其次是黄连碱、药根碱、【f]基
黄连碱等,黄连主要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具有良好的抗菌
效果;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姜黄、当归活血祛瘀、行气、止
痛;生地清热凉血。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
结,镇痛止痛之功效。凡士林基质性质稳定,不酸败,具有适宜
的稠度和涂展性,且对皮肤与粘膜无刺激性;羊毛脂基质可提高
黄连膏的皮肤渗透性,有利于发挥药效J。对两组治疗均无效
的患者根据医嘱行切开引流或拔治疗,经换药后均痊愈。
参考文献:
[1]候玉珍.150例甲沟炎患者的疼痛蒯硷分析及治疗护理[J].哈尔滨
医药,2003,23(6):71—72.
·44·湖北中医杂志2011年第33卷第3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王祖清,施昌富
(湖北省宜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湖北宜昌443311)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中西医结合疗法;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
中图分类号:R562.2一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0704(2011)03一OO44—01
支气管哮喘是儿科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多种细胞
和细胞组分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有调查显示:2000年中
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97%。A2009年12月至2010年8
月,我们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3O例,并
与单纯西医治疗3O例进行临床疗效~~L-L观察,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共观察治疗60例均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住院患儿,
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1—6岁,病程1
—4年;均无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对照组中男14例,女16例;
年龄1—6岁,病程1.5—4年;均无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两组
在性别、年龄及病情严重程度上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
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解痉、扩张支气管、抗炎、抗感染、平喘治疗。
药用:布地奈德原液、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溶液、青霉素类抗生
素、氨茶碱等。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按寒性哮喘、热性哮喘进行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寒性哮喘用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桂枝、干姜、细辛、五味
子、白芍、半夏、炙甘草等。
热性哮喘用麻杏石甘汤加减:麻黄、杏仁、石膏、炙甘草等。
用药剂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病情不同而不定,共治疗1
周。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按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哮喘病学组制定的疗效标准进行
判断,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完全控制,两肺哮鸣音等体征完全消
失;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双肺可闻及少量哮鸣音;无效:临
床症状及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3.2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两组l临床疗效比较(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证”范畴。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儿
童哮喘多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多数医家从这三脏着手论治,采
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笔者认为,儿童哮喘在临床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的
治疗当以攻邪治其标为主,临床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寒证选
用小青龙汤加减,热证选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缓解期则用补脾
肾常法。以上临床观察表明,中医辨证施治配合西医对症治疗
,''FJL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值得推
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
呼吸杂志,1997,20(10):261—267.
[2]王旭.中医治疗,''bJL支气管哮喘的研究探要[J].实用中医内科杂
志,2010,24(7);7.
(收稿日期:2010—12-02编辑:冀振华)
[2]杨东红,于波.~''l-m药治疗甲沟炎lO例临床总结[J].中国社区医
师,2007,23(5):4O.
(3]张丽.马黄酊治疗甲沟炎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0,25(12):37—
38.
[4]顾伯康.中N~''I-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6.
[5]余园媛.王伯初,彭亮,等.黄连的药理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29(2):107一l11.
[6]长生,于治国,卫莹芹,等.中药学专业知识[M],北京:中国中医
药出版社.2007:296—297.
(收稿日期:2010—10-28编辑:邵企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