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痰瘀同源
2016-02-14 | 阅:  转:  |  分享 
  
痰瘀同源

痰瘀同源的理论,首见于《丹溪心法》,云: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血证论》也说: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吐血、咯血,必见痰饮。以上说明肺部疾病痰瘀为患居多。又如曹仁伯《继志堂医案》载有:胸痛彻背,是胸痹,此病不惟痰浊,且有瘀血交阻膈间《临证指南》亦有痰瘀自下的记载,说明痰瘀同病可见于很多方面。



痰瘀既同出一源,病理上又息息相关,故临床辨证必有共同之点。例如咳唾、痰血、痢疾、.带下、疼痛、积聚、神志不清等症,都具有痰瘀特征。就以痰血、痢疾、带下而言,凡红、紫、黑色的多为血化,应从瘀辨证,黄、白色多为津液所化,应从痰辨证。然而这些病往往赤白杂下,痰血相兼,如痰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神识昏糊,多为痰迷心窍,瘀血冲心,因此均应痰瘀同时辨证。



历代医书均有痰瘀论治记载,并创有许多痰瘀同治的方药。如《金匮要略》说: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两方合用,具有通阳宣痹、化痰行瘀之功能。又如千金苇茎汤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痈。该方清热润肺,祛痰破瘀,是治肺痈良方。胸痹证的临床表现有胸闷、气短、胸前刺痛,此为虚中夹实,有瘀有痰,胸中痹闷为痰扰心阳,胸前刺痛为瘀阻心脉,痰扰心阳宜宽胸豁痰,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温胆汤,瘀阻心脉宜化瘀通络,用血府逐瘀汤合失笑散。如果两种证候皆具,则用两方化裁。



痰瘀同病案:龙某,男,58岁,1986年7月18日来诊。患者胸前闷痛有4年,反复发作,患者素嗜肥甘,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每次发作则胸前有刺痛,并见心烦怔忡,四肢厥冷,睡不安寐,有时头昏,脉沉弦,舌质暗红,苔黄腻。心电图检查:心动过缓,频发早搏,心率48次/分,早搏5~10次/分,右束支传导阻滞,波低平。血胆固醇8.29mm01/1。诊断为冠心病,高脂血症。肥人多痰,痰扰心阳,病久必瘀,瘀阻心脉,痰瘀同病,胸闷心痛,病属胸痹,治以温中化痰,宽胸通瘀,用温胆汤合失笑散、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进行治疗。



服3剂后胸闷消失,胸痛减轻,再服5剂,痰祛瘀通,其余证象逐步好转,继续调治约两月,心电图复查,心率68次/分,心律齐,波恢复正常,未发现传导阻滞现象。胆固醇复查为6mmo1/1,并嘱患者配合作保健运动,半年后病情未见反复。

献花(0)
+1
(本文系百公花喇叭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