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准找底?
来源“龙王恨垂钓俱乐部快乐钓鱼人”
新手的困惑
刚接触钓鱼的朋友,都有这样的疑惑,钓鱼要从哪方面学起呢?其实在垂钓过程中调漂找底是最基础并且最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渔获的多少。
一、粗找底
在铅皮座上缠绕铅皮,铅皮的重量要大于浮漂的浮力。缠好铅皮后,钓者需要反复将钓组抛向钓点,并慢慢调整浮漂直到浮漂露出漂尾。这钓点的水深已有了初步了解,但是掌握的信息不够精确。
二、细找底
细找底是一项技术活,虽然可以边找底边打窝,但是饵料雾化的速度会直接影响到找底的精确度。细找底建议大家准备几块0.5CM和1CM见方的无味无色软橡皮,橡皮的比重相对较小,不会完全陷入淤泥中。
挂橡皮找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挂下钩找底,一种是挂上钩找底。挂上钩或挂下钩直接决定了钓者将采用何种钓法施钓。
挂橡皮找底时,浮漂会出现以下三种状态:
1、浮漂并未浮出水面,在水面上看不见漂尾,
2、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明显高出预计的调目,甚至横卧于水面(如果粗找底操作到位的话,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3、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正好等于钓者调坠时预计的调目,这正是我们期待看到的
对于以上情况,解释如下:
1、水面上完全看不见漂尾,应向上拉动浮漂,反复调整至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等于调坠时预计的调目。
2、浮漂露出水面过高,找底找过了,需往下拉动浮漂,反复调整至漂尾露出水面的目数等于调坠时预计的调目。
经过细找底后,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可以开始施钓了。不过,在精准度方面仍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水底淤泥的厚度、软硬及水底酱层情况还是未知数。在垂钓过程中更有效地因地制宜,钓者就要学会精找底。
三、精找底
通过细找底,钓者虽然能够掌握钓点的具体情况,但还是存在误差。因为:
1.、橡皮的比重比饵料大
2.、在钩子上挂橡皮要比挂饵料抛得更远一些,而且橡皮多少会陷入淤泥里一部分。
钓者通过反向精确找底来实现精益求精:
在细找底的基础上,取下橡皮,再将空钩抛向钓点,看漂尾露出水面几目
如果露出的目数稍微高于调目一些,但差距并不明显,那么底就找对了!
如果露出的目数正好等于调目,那就要继续验证,因为在没找到底之前漂尾露出的目数也正好等于调目。
此时只需把浮漂上拉1目并抛入钓点,
漂尾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漂尾露出的目数比调目多1目。这说明之前的找底过程绝对精准,钓者只需要把浮漂回拉一目,就可以安心施钓了。
2、漂尾露出的目数仍然等于调目,钓者需要将浮漂继续上拉1目并抛入钓点,重复此操作直到漂尾露出的目数比调目多1目。
在精找底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上下拉动浮漂后漂尾能否及时反映出拉动的目数,如果钓者拉动1目,漂尾就反应1目,那么精找底即宣告成功。就可以安心钓鱼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