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三讲:营卫
2016-02-26 | 阅:  转:  |  分享 
  
第三讲:营卫



《内经》中关于营气和卫气的论述相当丰富,除了《灵枢》中《五十营》、《营气》、《脉度》、《营卫生会》、《卫气》、《卫气行》、《卫气失常》等针对营卫进行的专题论述外,几乎所有关于经络、刺法和论病的篇章都涉及到营卫的内容。可以说营卫理论是《内经》中最具有完整体系的论述,是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认识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但通行的教材和普遍的中医书籍中都没有给予系统的介绍,以至于对《内经》的解释经常断章取义,对气、血、经络也无法形成完整的认识,严重地影响了《内经》的实践指导作用。本篇就《内经》中有关营卫的内容加以归纳和解释,希望能够展现出这一视角下的人体生命活动规律及其理论模型。



一、营卫概说



营卫,是营卫和卫气的简称。

营气和卫气都是人摄入的饮食所化生的,可以大概地理解为人体从食物中吸收到的营养物质最后转化生成的功能性物质和能量。

《灵枢·营气》篇说“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大意是说:营气的生成和活动规律,就是把受纳进来的水谷饮食转化为维持生命的宝贵之气。饮食入胃被消化后,会化生成不同性质的精微之气,它们都会先传到肺,因为人体内肺是主司诸气的,在肺的主使下向内流通充满,也向外分布宣散,周流一身。这些不同性质的水谷精微中,有一类“精专”的,就是很专门的那种精纯之气,它只在经脉中循行,恒常不息地周行全身,终而复始地循环,与天地日出月落的运动规律一样,这就是营气。

《营卫生会》篇说“何气为营?何气为卫?……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藏六府,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进一步说明了营气和卫气都是来源于饮食,五脏六腑都要接受饮食所化的精微之气来充养,这里面清者,就是很精纯的那种叫营气,浊者叫卫气。浊的本义就是不清的水,引申有“模糊”、“混沌”、“混乱”的意思。所以这里讲的卫气是“浊者”,是指虽然同为水谷精华,但它不像营气稳定的运行于经脉之中,从其显现的功能特征上看起来比较混乱,并不是说卫气是污浊或重浊的。“营在脉中“,也就是说经脉中循行的是营气,这一点很重要。

很多地方讲经络,就讲是经气在里面运行,或是气血运行的通道,从《内经》中看,经络中运行的就是营气,所谓的经气主要也就是营气。血是在血管中运行的,我们看经络的走行,并不同于血管的走行。所以通常讲的经络,不是血的通道。《内经》中提到的“经”、“脉”、“络”这几个词,并不是精确的专用术语,在不同的语境下所指的是不同的内容。比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讲“夫脉者血之府也”,这里的脉就是血管,而《灵枢·经脉》篇所讲的各个“脉”,是指十二正经。从《内经》一直到后世的医书,经常把“经”与“脉”并称,在有些语境中它们完全是同义,有些情况下则含义不同。这可能是因为古人不太习惯于把概念“术语化”,我们在学习古代医籍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把“经”和“脉”的含义分别明确是我们学习者的事,《内经》中说经也好,说脉也好,说的是那个事实。对于我们学习者而言,那些说法上的不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明确那些说法所指向的事实,即哪里行的是气,哪里行的是血,这是不容混淆的。“络”也是一样,有时指血管,有时指气道,这些内容在后面还会具体讨论。在这里我们先明确一点:通常所说的经络,其中所行的最主要的就是营气。这里讲卫气在脉外,是强调说明卫气的运行不受经脉限制。正常情况下卫气在全身是无处不在的,所以主要是在脉外,同时它也在脉内“常与营俱行”。所以,从总体上看,营卫就是经络中的气,经络就是对营卫之气运行的通路。

经络本身没有什么主动性的变化,一切所谓经络的变化其实是营卫之气发生变化的反映。换个说法,经络就是活着的人体中营卫之气运行时呈现出的功能现象。所以一切对于经络的重要性的论述其实都是讲营卫之气存在状态的重要性。而营卫的重要性还不只如此。下面我们就结合《内经》的原文来了解营卫的具体内容。



二、营卫循行



营气的循行



《灵枢·营气》:“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间,与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会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所行也”。

前面已经说过,水谷之气入于胃后先“传之肺”,然后再分布内外,所以新生成的营气先从手太阴肺气出行,到手阳明大肠经,再到足阳明胃经,流注于足大趾间,与足太阴脾经相合,沿脾经由足上入腹内至脾,再从脾注入心,从手少阴心经出来行至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合……一直行到肝经,再从肝注入肺,形成十二经的循环。从肺经出行的营气还沿着喉咙后面进入鼻的内窍,出而终止于鼻的外孔。营气还从肝经分支别行出一条,上行至额部,循巅顶下入后项中,沿脊骨下入尾骶部,这就是督脉。然后继续循行,连络于阴部,上过毛丛,进入脐中,再上行于腹中,就是任脉。一直上行到缺盆,再向下注入肺中,再从肺经行出,开始新一周的循环。营气的主要循行路线如下图所示:



除了这个主要的循行路线,营气还在跷脉中运行。在《营气》之后的《脉度》篇专门讲述了这个问题,说这十四大经与男子的阳跷脉、女子的阴跷脉是营气的“大经隧”,男子的阴跷脉、女子的阳跷脉不为经,而属于络。

“经为在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为孙络”。就是说在内的,较为直行的主要通道为经,经的分支而横行的叫做络,络的进一步分支叫孙络。很显然营气也还在络与孙络中运行。通过这样的层层分支,营气最终还是内外周行于全身,但它的特点是只在经络中有秩序地运行。并且是“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即每昼夜往复循环50周,和卫气一样,都是从肺中分化出行算起,经一昼夜的时间循环50周后再回到肺部会合。



卫气的循行



卫气的运行与营气明显不同,它呈多种循行方式在体内同时进行。《灵枢》中有一篇关于卫气运行的专题论述,题名就叫《卫气行》,讲述了卫气的主体运行方式:“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藏。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之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二舍,人气行三周于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三舍,人气行于身五周与十分身之四;日行四舍,人气行于身七周与十分身之二;日行五舍,人气行于身九周;日行六舍,人气行于身十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七舍,人气行于身十二周在身与十分身之六;日行十四舍,人其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其始注于阴,当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为一周也。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

为了理解方便,下面按原文的顺序简略翻译并结合其它篇章的内容补充说明如下:卫气的运行,一日一夜之间要在全身循环50周。白天行于阳分25周,夜间行于阴分25周,这里补充说明了“行于阴”是指在五脏内循环,结合后面的循行路线看“行于阳”就是指行于五脏之外的躯干与四肢部位。到了清晨,在阴分的卫气已行尽25周,就从五脏出于目,这时人就会睁开眼睛醒来。这里又涉及到了中医学所认识到的睡眠机制--阳入于阴,即卫气入于五脏则入睡,卫气从五脏出来行于外周则醒。《营卫生会》篇对此有更为细致的说明:“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也说明了卫气分昼夜而行于内外各25周的主要运行模式。这种模式下卫气行到外部人即起床,行到阴分人即歇止。正常情况下人的卫气与天地的阴阳出入变化有同步性,日落时阳分即行尽开始进入五脏,半夜时卫气会合脏腑内部的比例达到最大,这时人都会睡觉的,叫做“合阴”;黎明时在阴分行尽再开始转入外周,这样循环不已,和天地日月的规律一样。

卫气初行--三阳散行至足

人醒来后“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之端”,即眼睛张开,卫气就开始从内眼角上行到头部,沿项后足太阳膀胱经的通路下行,一直沿后背下行到足小趾外侧端。

“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手太阳,下至手小指之间外侧。”这是说从眼睛出来后散开运行的另一支,从外眼角分出来,向下沿手太阳小肠经走到手小指的外侧端。

“其散者,别于目锐眦,下足少阳,注小指次指之间。”另一分支也是从外眼角别出,沿足少阳胆经下行注入足小趾与无名趾之间。“以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小指之间。别者以上之耳前,合于颔脉,注足阳明,以下行至跗上,入五指之间。其散者,从耳下,下手阳明,入大指之间,入掌中。”不从眼睛出行的卫气,在上行的过程中,一支从手少阳三焦经所过的部位下行到小指与无名指之间;另一支上行到耳前,合于颌脉,这里应该是指耳前的上关穴,《针灸甲乙经》讲上关穴是“手少阳、足阳明之会”。手少阳三焦经与足阳明胃经在这里交会,卫气从三焦经行到这里又注入了胃经,向下行到足背,散入五个足趾。从头上另一条别的分支,从耳下向下,沿手阳明大肠经行至拇指和食指之间,再散入手掌中。这一段是讲卫气出于阳分后就分散至手足三阳从头到脚全面向下运行。

经阴跷脉从足返回

“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行到足部的卫气进入足心,从内踝下出来,从三阴经的区域循行再上行至目,这样就循环了一周。很明显,这个循行路线也还是营气所行的路线,但流注次序与营气不同。我们都知道气于人体是无处不在的,并不是只在这十四条路线中。卫气行于三阳经时也必然要进入络脉、孙络,更何况卫气的特点是“剽悍滑利”。《灵枢·邪客》说:“卫气者,出其悍气之剽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即卫气是水谷中剽疾的悍气所化生,它一生出来就先行于人体的手足、肌肉和皮肤之间而循环不己。可见卫气在阳分的主要循行实际上是经由三阳经而全面地散行于整个体表。所以本篇讲述“卫气行”的意义主要在于通过主体的运行渠道揭示卫气在外周时呈现为从上到下,在整体上呈现为表出里归的循行规律。

从本篇后面“水下一刻,人气在太阳;水下二刻,人气在少阳;水下三刻,人气在阳明;水下四刻,人气在阴分。水下五刻,人气在太阳……”的运行计时看,卫气在三阳是全面地散行,在阴分只有阳分的1/3的时间即返回到阳分,说明在阴分是个捷径的直行。《灵枢·大惑论》讲到人为什么会有病后不爱睁眼看东西时说“卫气留于阴,不得行于阳。留于阴则阴气盛,阴气盛则阴跷满,不得入于阳则阳气虚,故目闭也。”即卫气在阴跷脉中滞行,不入阳分从目而出,所以就闭着眼睛。卫气返回而出于眼目之前是在阴跷脉中,可见卫气在阴分的捷径就是阴跷脉。这样,卫气从头目开始分三阳经散行至足下,再从阴跷脉返回到目,就完成了一次在四肢及躯干的外部循环。

卫气出入的规律--昼外夜内



“是故日行一舍,人气行一周与十分身之八;……日行十四舍,人气二十五周于身有奇分与十分身之二,阳尽于阴,阴受气矣。”

古人观察天象,是将天地看作一个整体,将这个整体比做一个鸡蛋,地球比做蛋黄,环绕地球的天穹比做蛋白和蛋壳。以南、北两天极为轴心,亦即天地的中心;以缘地球表面向四周延伸的太空为上下四方。二十八星宿,又名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天赤道附近的天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



同中有异—与天地同纪中的个体差异

“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藏一周与十分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阴阳一日一夜,合于奇分十分身之二,与十分藏之二,是故人之所以卧起之时有早晏者,奇分不尽故也。”所以入夜后太阳运行一舍的时间段内,卫气环行于内脏1.8周,如同在外行25周一样与太阳同步,到黎明时又从内脏出行至目。这样就行完了一个完整的周期。在内外运行这一日一夜,卫气按照与太阳同步的规律而行,合于人身就出现了躯体0.2周与内脏0.2周的余数。所以人会有睡眠与起床的早晚不同,就是因为余数的这一段没有走完的缘故。

现代人的睡觉和起床时间差别太大了,远远大于气行0.2周的时间。所以只看这一段文字,有人就会认为这是一种“朴素”的认识,是机械刻板的,或者干脆说是想象的,因为这并“不合实际”。有些比较权威的校释《内经》的书对这段文字也往往要加上一些这类的补充说明。我们看《内经》也好,从常识观察也好,都可以了解到人类的体质类型有多种,影响人体气行的因素也非常多,所以个体的现象必然是多种多样的。那么是不是因为现代很多人都熬夜或失眠,就可以说人类需要在夜间睡眠已经成为一种“朴素”的认识或是刻板、错误的说法呢?显然不可以。本篇所讲的问题也是这样,它是在讲一种普遍的规律,并且提示这个规律下出现个体差异的因素。古人的卧起时间比现在人要规律得多,在没有用电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

《灵枢·大惑论》说:“肠胃大而皮肤湿,而分肉不解焉。肠胃大则卫气留久,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邪气留于上膲,上膲闭而不通,已食若饮汤,卫气留久于阴而不行,故卒然多卧焉。”这是讲有的人总是没精神、想睡觉;有的人很有精神,睡眠少;还有的人突然间变得很能睡这几种情况,就是因为卫气出入内外的循行状态不同而致。这里讲的肠胃大小,也指代了内脏的大小。可见因为人体的体质、疾病等因素可以影响卫气周流的时间,表现出“生物钟”的差异。但卫气昼出夜入的大规律是不变的,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规律,才有相对于这个规律而表现出的各种差异。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时,只因为卫气周行的起始时间不同就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睡眠时间。在有其他的因素影响时,这个睡眠的差异会表现得更明显,不会只是气行0.2周的差别。这一段的重点是说明卫气行的大规律会带来“卧起之时有早晏”这个现象,而不是专门讨论卧起时间差别的问题,所以其他的影响因素在这里不作讨论。可见,对于这个卧起早晏的说法,只有我们很刻板地理解它时,才会发现它是“刻板”的。

从卫气的这个循行方式我们很容易发现,人体的阳气日盛于外、夜藏于内这个重要机制,其实是卫气来完成的。事实上我们经常泛称的气或阳气,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所指的都是营气和卫气。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的主导因素,就是卫气的昼出夜入,所以说这是卫气的主要运行方式。《灵枢·邪客》“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说的也是这一运行方式,“从足少阴之分间”,指的就是从阴跷脉进入“五脏六腑”。很显然,前面一直说的卫气入于阴行于五脏,其实也包括六腑了,和前面提到的“胃肠”大小也包括内脏大小是一样的。我们看古人文字一定要注意结合它所指向的实际事物,并且结合前后文去理解,不可以死于一字一句。

另一种运行方式

卫气的另一种运行方式就是“常与营俱行”。

《灵枢·营卫生会》篇说:“卫出于上焦……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手阳明,上至舌,下注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会于手太阴矣。”就是说卫气在前述的内外各25周的主体运行中,还同时按十二经次序与营气并行。也就是说,卫气运行总的趋势是从三阳经散行后从阴跷返回以及在脏腑内循环,但这个过程中三阴经络也都是有卫气的,整体循行的过程中营气所行之处时刻有卫气陪伴。《灵枢·胀论》说“卫气之在于身也,常然并脉循分肉,行有逆顺,阴阳相随”所说的也是这种循行方式。

下面我们用一个简化的比喻来理解卫气的这两种循行:

有这样一个国家,它的人民活动范围是周遍全国的。这个国家处于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所以形成了非常完备的防卫体制。其中有一项就是从事全安防御的人力非常充实,兵多将广。这些士兵正常情况下有两种大的常规事务:一种是全国范围内的大巡逻,这种巡逻是主要的兵力所在;一种是随队保护国家贯通内外的十四条主要能量和信息通道,这些通道也在随时给巡逻的部队提供充分的军需。巡逻的方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要兵力从南部的两个“眼角哨所”同时出发,各兵分三路向北部“足少阴兵营”开拔。东方面兵团沿太阳东路、少阳东路和阳明东路下行至东“照海哨所”汇合;西方面兵团沿太阳西路、少阳西路、阳明西路下行至西“照海哨所”汇合。然后各自从东西两条专用的“阴跷大道”快速返回。这种巡逻只在白天进行。以上述路线为主,再纵横分支,确保兵力能够遍布全国。从黎明开始,到日落为止,共25周。天黑后启动下一种巡逻方式,就是主要兵力就从东西两个足少阴兵营回入国家的中心地带,依次在五个大城市及附属市郊之间往复巡逻25周。到天亮后主体兵力再充实到前述的外部巡逻。

什么东西最补气

很显然这种不间断的巡逻不可能是同一批士兵,所以为了维持这种巡逻一般每天都要补充新的军需和士兵--摄入饮食化生营卫。用《内经》的话来说就是“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新增的军需和士兵如果素质太差,不适合国家的需要,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这个国家即使不遭受外来的侵略,也会发生“味伤形”、“气伤精”、“气伤于味”等内乱。

又一种运行方式

卫气为什么要这么大规模不停地巡逻呢?当然是抵御外侵、维护治安、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所以在这种主体的内外巡逻中,哪里有异常情况时,成队的兵力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这就是卫气的另外一种运行方式--随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前两种运行算是养兵与练兵的话,这一种方式就是用兵。例如《灵枢·痈疽》所说:“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有寒邪这个不速之客进入经络了,就会引起血行凝滞,凝滞就不通,不通时卫气就跑过去通畅它。如果卫气的警觉性与战斗力足够好,寒邪是进不来太多的,如果已经进来把经络凝住了,说明卫气的反应能力已经有问题了,那么它过来了也不一定能通开。不过通不开它也不会当逃兵,还是在那里努力战斗到最后,这时最好是有外援--饮食针药等来帮助一下才好,否则就会出现卫气“不得复反,故痈肿”的结果。这就涉及了卫气的功能与病理,下面具体讨论。

三、营卫功能



人从出生成长到壮老,都离不开食物的补充,而食物中最后为用的,就是营卫。再结合前面讲过的营卫循行,我们可以知道营卫的功能就是人体一切后天生长的基础。下面再结合《内经》的原文了解一下有关营卫功能的一些细节,这会有助于我们了解整体功能视角下的人体生理与病理。



营气—周行不休的营养者



说到营气的功能,大家很容易想到营养。营气的功能确实就是营养,但并不是现代大众心目中的那个诸如蛋白质、维生素或蛋白粉、海参、牛奶之类的“营养”。营的本意《说文》讲是:“帀居也”,就是环绕着居住。我们看营气正是环绕于周身而奉养,这才是真正的营养。



既不能“营”又不能“养”的“营养品”



我遇到一位男性病人,右肾因长了肿瘤而肾摘除,术后就开始一天一根海参来补营养,结果不久发现左肾又长了肿瘤,我的第一项建议就是停服海参。这倒不是说海参就是致癌物,但对于他这个人来讲,不到50岁就走路腿沉重,面色暗黑,整个是阴浊内盛的体质。原有容易形成肿瘤的内环境还没有解除,再吃海参这种补阴的食品,必然会增加体内的瘀阻,促进新的肿瘤形成。海参对于他的体质,只能妨碍气的周行,哪里是“营”养呢?营气是“不得无行”的,它的营养功能要以畅通的运行为保证,天然的食物就是最好的营养来源。天然食物的成份是复杂的,它进入人体后总体的功效是“消补兼施”。而现在很多“营养品”所强调的补充“营养成份”,在中医看来是“腻补”、“呆补”,只有极虚劳损的人或可阶段性地辅助服用,对于绝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已经是实邪内壅的人来说,再吃它们就是“实者补之”,违犯了最基本的中医原则。可悲的是在一些有意无意的误导宣传下,太多的人还在继续以“营养”的名义戕害自己和他人。

《素问·痹论》说:“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洒陈于六府,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这里说的“荣者”就是指营气,以它循行的特点而言叫“营”,以它的功能特点而言则为“荣”,荣就是草木茂盛的意思,营气可以使人体“欣欣向荣”。这是说营气能调和于五脏,散布精气于六腑,然后才入于经络,循着经络在周身上下与脏腑之间贯通连络。

前面讲营气的循行是从肺而出,这里又讲它在五脏六腑营养充足后才行于外周,是不是有矛盾呢?我们如果不那样刻板地去坚持字面意思,而把这两种说法都放到活人身上看,就会发现并不矛盾,而且会对营气有个更具体的认识。就像前面讲卫气在身体内外部的能量级别有所不同一样,营气在一身周行的过程中,内外的能量级别也是不同的。卫气是外周为强势,营气是怎样的呢?《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指出以脾胃为主的整个腹部,是人体的大仓库,是营气的大本营。也就是说,营气在以十四经为主渠道的运行过程中,在腹部分布的比例是极大的,就像一个水利循环网络的中部有个大水库一样。这种分布可以优先为五脏六腑提供充足的营气,在腑脏的供应得以满足后,才充于经脉,推动血行,使经脉发挥“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的功能。

《灵枢·邪客》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即营气能带动津液进入血脉,化以为血,向外荣养四肢,向内灌注脏腑,并应着一日50周的规律内外循行。《灵枢·根结》说“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曰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要在终始。所谓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以为常也”。就是营气一日一夜在人体循行50周,把五脏所藏的精气运行到全身以完成精、气、形的转化。也有不符合这个常数者,那就是不受此拘束的人。一般来讲,就是病人了。营气能正常周行,则五脏与外周组织有良好的沟通,诊其寸口脉,脉搏的次数就正常。如果五脏之气不能正常地周行于外,就会在寸口诊到脉搏停跳,五脏的精气越少,脉搏停跳的频率就越高。

可见,营气与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灵枢·营卫生会》说:“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也说明了营气参与血液的生成。所以营气总是行于较为深层的“经隧”即经脉中,与人体大血管集中的区域重合。前面已经说过,营气循着经络的逐级分支,最后是遍于周身的,血管也是逐级分支而遍于周身的。因为营气入于血中,所以营气在任何层面的运行都会带动着血液同步变动,也就是气帅血行。由于在现象上看营气和血液有同步性,后世很多引用《内经》来论述相关内容的医著,都认为营就是血。而我们看《内经》的原文,营就是气。结合现代解剖学的知识,很明显营气的循行路线也不是血管。所以营是营,血是血,它们密切相关,但不是同一种东西。《灵枢·经水》说“经脉者,受血而营之”,所强调的是经中之气帅血周行,并不是说明经络也是血的通道。因为从气的角度来观察,血的运行是与营气同步的。《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就说明了这种气帅血行的过程。这是在解释喝酒后引起的营卫气血变化。即,营气本来是循着十二经,伏行于肌肉的层面为主,不显现在外……但饮酒后就不一样了。

古人多用谷物酿酒,《灵枢·论勇》篇说“酒者,水谷之精,熟谷之液也,其气凛悍”,可以说酒就是谷物中的“悍气”所成。而卫气也是五谷中“出其悍气之慓疾”的那一部分,所以与正常饮食相比,饮酒会加重体内卫气的比例,而卫气又是偏重分布于外周的,所以饮酒后卫气先行到皮肤充盛于末稍的细络的比例会增多。因为有一部分卫气是“常与营并行”的。这样,络脉中的卫气先充盈起来而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时,就会拉动里面的卫气也往外出,因而拉动了营气也充满于外周,因而外周的经气和血脉都变得充盛。这个过程阐明了喝酒脸红的“中医原理”。即卫气外行增多,拉动营气外行,营气外出又拉动了血液外行,所以外周血脉充盈而脸红。大多数人都是喝酒后脸红的,也有人喝了不少的酒脸也不红,据说还有越喝脸越白的,这都是因为身体的收藏、固摄能力强,经气稳定,营气没有轻易地被拉出来。喝酒后身体会发热,卫气被过度外散是一定的,即便当时脸不红,体内也一定会发生营血的动荡。所以不可以自恃禀赋的优势而过多饮酒。总去挑战自己的固摄与藏血功能,最后一定会伤及肝肾。

综上所述,营气的主要功能是生血行血,内注脏腑,外行周身,周行不休地对全身起到荣养的作用。它在腹部生成并以腹部为优势分布,它只在经络中运行,循着经脉次第周行全身。它的运行与卫气密切相关,会被卫气调节,有随行于卫气的趋向。



卫气—温暖的保卫者



卫气的功能主要就是保卫、防御。

《灵枢·本藏》说:“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关合者也……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大意是:卫气功能是主司温养肌肉,充盈体表,壮实腠理,调节体表与外界沟通……可见开合汗孔、调节体温,使机体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是卫气的正常功能。卫气和畅人体就会肌肉舒展而运动灵活,皮肤滋润而有弹性,腠理致密而病邪不能入侵。腠理,是中医专用的术语,有的教材解释为皮肤,而这里皮肤与腠理分别讲述,可见它们是不同的。《金匮要略》对腠理的解释是“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藏府之纹理也”。“元真”是统称体内的正气,包括气和血,所以说腠是“血气所注”,也就是气血通行之处的统称。所谓“皮肤腑脏之纹理”可以大致地理解为一身内外所有的组织间隙。这样看腠理实际上就是全身气血运行的通道,不过一般在强调主渠道时用经络、血脉,强调微细通道时则用腠理。腠理是病邪侵入人体一般途径,所以《金匮要略》说“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理致密”就是卫气充盈于腠理而使外邪不能侵入,这就是卫气的防御功能。

所谓的“外邪”一般都是外界环境中正常存在的,如温度、湿度、细菌等,并不是专指某些邪恶的东西。只有人体不适当地接触或不能适应它们时,它们对于这个人才称为“外邪”或“病邪”。例如在降温时,有的人会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我们可以说他“感受寒邪”了,但其他的人没有受寒,则这个寒就不是邪,所以邪还是由正气的状态而定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卫气的防御功能实质上就是它的调节功能,卫气昼外夜内的主体循行正是调节人体与天地同纪、适应外部环境的功能保证。



营卫和谐--气之常态



上面是分别讲述营气与卫气功能。从营卫在内外偏重不同的各自循行中始终要保持并行的规律来看,营与卫的功能也必然是密不可分的。上述“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故卫气已平,营气乃满,而经脉大盛”的过程表明了,即便是在异常情况下,身体仍然有着营卫并行的机制,这说明营气与卫气有着天然的亲和性。因为卫气的运行更具主动性,所以体内的营卫之间始终保持着这样的态势:卫气走到哪里营气就跟到哪里。

如果营卫不能相随会如何呢?那肯定是处于病态了。如《营卫生会》篇说:“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即有一种发热的病人,刚吃完饭,还没有泌别津液化生营卫呢汗就出来了。正常情况下出汗是由卫气主司的,但这种出汗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半侧身体,并不是按卫气循行之道出来的,这是怎么回事呢?岐伯说,这是因为感受了风邪,受邪了卫气就会趋向受邪之处来调节疏通,因而在腠理中蕴蒸而使之开泄,腠理一开泄卫气也跑掉了,因而不能正常地固护肌表、调节汗出。卫气的性质强悍,行动滑利快速,哪里开泄就从哪里跑掉,所以不能按正常轨道循行,这种情况叫“漏泄”。

为什么会发生“漏泄”呢?从营卫的关系来看,显然是营气没有及时地到达患处来支助、配合卫气行使功能。桂枝汤证的病机就是这种情况,所以《伤寒论》中解释为“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和谐故尔”,即这一类型的自汗证,营气本身没有问题,但外在的卫气被扰而散失,未能与内在的营气和谐共事。可见营卫相随不仅是它们的循行方式,更是保障它们发挥功能的正常关系。卫气的循行可以为营气通畅道路,营气的随行可以为卫气提供支援。因为卫气的活动性强,所以在共同的运行与职能中卫气呈现了更多的主导作用。在这种关系中,卫气在外部呈强势分布,所以其功用的总体特征是向内固守,使气血津液不至亡失。营气的重点是居于腹地,所以其功用的总体态势为向外布散,支援卫气并与卫气一起完成对周身的调节与长养。卫气主导、营卫相随是人体维持气机正常运行及发生异常状态时身体自行调解的一个基本机制。

四、营卫病理



营卫之气正常协调地相互为用可以称为“营卫相和”。它们之间的一切失常,即是统称为“营卫不和”或“营卫失调”。营卫不和是一种基本的病理机制,这种汗出异常的“漏泄”只是其一,不同种类和程度的营卫失调可以导致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内经》中很多关于疾病的论述都是从营卫的角度来认识的。



审察卫气,为百病母



营卫关系中卫气具有相对的主导作用,在营卫病理中这一点体现得更加突出。《灵枢·口问》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则血气分离,阴阳破败,经络厥绝,脉道不通,阴阳相逆,卫气稽留,经脉虚空,血气不次,乃失其常。”意思是大凡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风雨寒暑等外界环境的变化,或房事不节,或情绪波动,或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不合理,或巨大的惊吓、突发的恐怖事件等精神刺激。这些因素引起了气血运行失常,导致一身内外的腑脏组织被破坏,经络和血脉闭阻不通,运行逆乱。这种情况下卫气趋集于不通之处试图调整疏通,因而会拉动气血而导致经脉中相对空虚,气血不能按固有的次序运行,身体就失去了常态而发病。

这是讲一切内外的致病因素都是导致了气血运行的失常才会呈现为疾病。所以中医病理的最关键的环节就是气血不通。《金匮要略》对此从正面阐述为“若五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机体中气血的通畅与否与卫气这个主司调节与防御的最活跃力量必然是直接相关的,所以这段发病学总论专门强调了“卫气稽留”这一重要环节。病理的关键当然就是治疗的关键,所以《灵枢·禁服》说:“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藏,外刺六府,审察卫气,为百病母,调其虚实,虚实乃止,泻其血络,血尽不殆矣”。强调了“审察卫气,为百病母”。针对内外疾病的针刺治疗都要先考查卫气失常引起的经络虚实状态,因为卫气失常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先决条件。这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也有具体的说明:“人有大谷十二分,小谿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意思是说人体十二个大关节和三百五十四个穴位(除外腑脏各自的背俞穴),都是卫气灌注之处,也是邪气得以侵入的地方,在这些部位用针刺、刮痧等方法就可以祛除邪气。可见对于“卫气稽留”这一病理基础,《内经》的强调是十分明确的。



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



有些病情重点以影响卫气为主,如《素问·疟论》就着重以卫气的反应来论述病机,但大多数情况下,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都是营卫同时发生的状态所决定,因为营卫相随,卫气病必波及营气。《素问·痹论》把营卫病理高度概括为“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即营卫之气不能正常循行则病,调理、治疗使其顺从本有的循行,病也就治愈了。

这样看来,治病就是“调和营卫”。但营卫失调的具体状态是不可穷尽的,所以调和营卫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不过有了这个总原则在具体的诊治过程中就会有矩可循了。我们都知道一首调和营卫的基本方剂--桂枝汤,被称为“诸方之祖”,并且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与《金匮要略》的所有方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五种中药也就是组成桂枝汤的那五种。这似乎可以提示我们,汉代以前的中医确实是从营卫的角度,也就是从人体具体的气的状态来看待和解决健康问题,而不是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样:中医学只是空洞的哲学思辨和经验方药。



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



我们看营卫是如何“逆之”的。

《素问·离合真邪论》说:“经言气之盛衰,左右倾移,以上调下,以左调右,有余不足,补泻于荥输,余知之矣,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意思是《针经》所说气有盛衰的变化,是气在左右上下的经络中循行流注时不能保持正常分布而出现偏倾,针刺时治上以调下,治左以调右,使气过多和不足的分布得以调平,要在五输穴等处施以或补或泻的刺法,这些道理我明白了。原来这都是营气和卫气在周身循行中出现了分布部位的偏倾,导致了有的部位经气虚少,有的部位经气壅实,并不是有邪气从外侵入经络造成的啊。



“真气”就是营卫



本篇篇名“离合真邪”指的就是指真气与邪气相离与相合。全篇讲述了真邪离合的多种病情及其针刺原则与方法,篇中说“真气者,经气也”,我们知道经气就是营气和卫气,再结合前面讲的“气之盛衰,左右倾移……此皆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我们就很明确,《内经》中凡诸讲述经络与刺法的内容,即便通篇没有提及营卫,其所讲述的也是营卫的正常规律及其异常情况的诊疗。因为人体一身之气的绝对主体就是营卫,营卫失调是人体最根本的病理基础。从这个角度上看,我们就会发现《内经》和《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文献中涉及到治疗的内容都可以一言以敝之曰:调和营卫。

《素问》共二十四卷,八十一篇。其中有一篇独占一卷,篇名叫《调经论》。我们知道,调经实际就是调气,调气也就是调和营卫。所以本篇《调经论》可以说是营卫病理的核心著作,详细论述了营卫病理的基本类型及其发病机理。这里只节录部分原文简介如下:

“帝曰: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岐伯曰:皆生于五藏也……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这里是黄帝先提出问题,说人因为有这个有形质身躯才会发生疾病,一切疾病都有虚实性质的不同,现在先生您(岐伯)说病属有余的五种,不足的五种,这是如何发生的呢?岐伯说这都是生于五脏。这样说是因为五脏为人体的中心,五脏各有所藏并与外在的四肢九窍相连,所以可以用五脏来归纳说明。虽说是生于五脏,但需要注意的是五脏联络内外的通道,都是出于经脉,通过经脉来运行气血。只有气血不和了,才会变化出现各种不同的疾病。所以经脉是诊断与治疗所需要关注的。

这一段后面就简要地介绍了五脏为中心的五种虚实表现与治疗。然后又引出了下一个问题:黄帝说“余已闻虚实之形,不知其何以生”,我已经知道虚实的病症表现了,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发生的。也就是说,五脏在以经脉为通道运行气血维系周身稳定的过程中,虚实的病理是如何发生的呢?

“岐伯曰:气血以并,阴阳相倾,气乱于卫,血逆于经,血气离居,一实一虚。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阳,气并于阴,乃为炅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歧伯说这里讲的虚实病理,首先是因为气血出现了“并”的情况。

并,金文字形,为二人并立之形。本义为并行,并列。在这里是并拢,合并到一起的意思,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倾移”。即正常情况下均匀分布的气血出现了偏颇的聚集。气血的运行都是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的,现在出现了偏倾,卫气奔赴现场也未能疏通调和,血逆留于脉中,气不能帅血而行,血也不能载气,气与血有所分离,这样就会出现“一实一虚”的局面。即一边聚堆,另一边就减少;一方面有实证,一方面又有虚证的状态。虚实就是这样发生的。这种“气血离居”的情况有多种:血聚于内部,气聚于外部,血不能正常养神,又被浮盛在外的阳气扰动,就会出现惊狂;血聚于外部,气聚于内部,就会内部发热;血聚于上部,气聚于下部,气郁陷不畅,就会心中烦闷、容易发怒;血聚于下部,气聚于上部,头部供血不足,就会精神散乱而健忘。显然这里的“并”,只是气血偏重于某一处的聚集,而不是完成的分离。否则就不是病态,而是死掉了。

“帝曰:血并于阴,气并于阳,如是血气离居,何者为实?何者为虚?岐伯曰: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是故气之所并为血虚,血之所并为气虚。”像上面讲的血偏聚于内,气偏聚于外等情况,是讲气与血各偏倾于一处,彼此分离,那么这些种情况中,那种为实,哪种为虚呢?岐伯说:血和气都喜温而恶寒,遇寒就会凝涩而不能流畅,得到温热才能消除这种状态。所以血与气的偏聚情况往往是受寒而引起的。气所偏聚之处缺少血的畅行则为血虚,血所偏聚之处缺乏气的疏通则为气虚。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今夫子乃言血并为虚,气并为虚,是无实乎?岐伯曰: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黄帝说:人体内能发生倾移变化的主要就是血与气,现在您老人家说血偏聚为虚,气偏聚也为虚,难道没有实证吗?岐伯说:在发生气血偏倾、分布异常的病理状态下。气血所聚之处为有,属实;气血离开之处为无,属虚。所以在气血分离的状态下,气所壅滞之处相对无血;血的壅滞之处相对无气。这样血与气相离失,不能维持正常的循环,所以对于整体而言,是功能不足的虚证。而处于循环末端的络脉、孙络是阴经与阳经气血的转输之处,在气血倾移的过程中发生了血与气都郁积集于此处的情况,则为实证。比如气和血同时偏聚于上,就会出现猝然昏厥如死的急症。这时气血如能恢复正常的下行,人还能活过来。如不能恢复,人就死定了。

很显然这里讲的虚实是指气血的分布状态而言,和“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所讲的虚实是不同的。这里讲的气就是营卫,在与血相对而言时,统称为气或经气。

这一段说明了营卫倾移时虚、实的判定标准为:整体上讲血与气相并,为实;血与气相失,为虚;在气血相失的状态下,有者为实,无者为虚。也就是营卫倾移的过程中,倾移所离之处,为虚。倾移所归之处,为实。并不是人体真的缺少了真气或有外来的邪气居于经中,所以说“荣卫之倾移,虚实之所生,非邪气从外入于经也”。



古人知道血液是循环的



“帝曰:实者何道从来?虚者何道从去?虚实之要,愿闻其故。岐伯曰: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黄帝又接着问:这种气血倾移偏聚而导致的虚实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又如何解除呢?虚实来去的关键是什么?

这里要注意一点,古汉语有一种“互文”的文法,就是前后句间有重复的内容,就各提一面,互相包含另一面,写起来简洁。典型的例子如白居易《琵琶行》中“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一句,意思是主人和客人来到了江边都下马又都上船了,而不是只有主人下了马,只有客人在船上,那样就没法一起喝酒听音乐了。此处的问题显然不是只关注实证的来与虚证的去,而是想要知道虚和实的来由与解除之道。这里也是用了互文的句式,这种句式在《内经》中是很常见的。

岐伯的回答道出了一个极大的关键:“夫阴与阳,皆有俞会”,即内部与外部的经脉,都有传输会通之处,外部的气血由此流注于内部,内部的气血由此充满到外部,内外的气血流注均衡,以保持充盈于全身,在九个部位诊脉都很一致,这样才叫正常无病的人。

这里还要强调一下,就是《内经》中到处充满了“阴阳”,凡是有相对特征的,都可以用阴阳代指。所以对各处出现的“阴阳”文字,一定要结合当处的语境来理解它的所指,切不可先给阴阳下个“定义”,然后带着这个“定义”去看原文,那样的话就会发现《内经》有严重的“逻辑混乱”,根本读不懂。此处先是讲血与气因“并”而出现虚实的问题,然后说到阴与阳“皆有俞会”,显然这里并不是单独在讲运行营卫之气的阴经与阳经,阴经与阳经的主渠道就是连通的,也不用特别强调“俞会”的问题。那么,这里的阴阳应是指整个身体的内部与外部,所强调的“皆有俞会”是指整体气血在一身内外的运行有俞有会。因为九侯所诊查的是血脉,所以这里讲气血经由俞会内外循行而保持身体“阴阳匀平”,实际上是在说明血液也是循环的。可以想象,能够发现气的运行规律的古人应该能够知道血是如何运行的。明理的古人不需要通过发现了毛细血管这样的确据而发现、证明血液循环。因为气是循环的,所以血也是循环的,这在古人那里应该是很常识性的认识。事实上中国古人认为天地间的一切都是循环的。

这一段原文强调的是:因为气血是循环的,所以有经脉的表里关系。气血因“倾移”而发生的“虚实”变化,正是在循环中才得以成立。所以内外之间有“俞会”而发生循环是“虚实之要”,即发生经气虚实病变的枢要。这个俞会,对于气而言,就是“络与孙脉”,对于血而言,就是毛细血管。我们知道血液循环的发现是现代医学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但对于能够知道营卫循行的古人来讲,血的循环就是那样很自然的事情而已,没有什么好强调的,只有在解释气血倾移时才需要强调一下血的循环是此中关键。就认识人体而言,发现和了解气的循行规律比仅仅发现血液是循环的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很遗憾的是这不能被不理解“气”的人所接受,所以到目前为止的医学界仍然对营卫之气的规律描述表现了高度的“淡定”。这有点像寻宝的人们因发现了一块金子而欢呼良久,但对一个宝库和它的取宝图却一直都没有心情去看,可能是因为看起来似乎很“糟粕”,不像有什么宝藏的样子。



岐伯在讲完了气血循环的“虚实之要”后,紧接着补充说明了导致循环发生倾移的常见原因:“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这里的邪是泛指病因,疾病的原因是“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生于阳的是得之于风雨寒暑等外在因素,生于阴的是得之于饮食起居等生活方式和房事不节和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显然这里前面讲的阴阳就是指内因与外因,后面“阴阳喜怒”的阴阳则是指男女。



外因导致的营卫虚实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这一段是解释“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时的虚实问题。风雨伤人,先侵袭皮肤,由皮肤传入孙脉,孙脉满了就传入络脉,络脉满了则传入经脉。这里讲的满与传显然不是说风和雨进入人体了,而是指风雨来袭时肌表的卫气未能充分防御,温煦失司。因则体表的气血聚集而不畅通,最外层微细络脉的壅滞不能解除,则波及内一层气血,如是逐层深入。外来的刺激因素不解除,则气血与这个“邪气”并聚于分肉腠理之间,其脉象坚实而大,所以叫实证。这种实证表现为皮表的血脉坚实充满,不喜按,按之则痛。寒湿伤人是因为皮肤不能收持外护,内层的肌肉发硬发紧,营气和血液都凝滞,卫气从这里散失,所以叫虚证。这种虚证的人皮肤松弛而有皱折,营卫之气不足,按摩则气血畅行,可使这里的营卫充足得到温养,所以感觉舒服而不痛。



内因导致的营卫虚实



“帝曰:善。阴之生实奈何?岐伯曰: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下虚则阳气走之,故曰实矣。帝曰:阴之生虚奈何?岐伯曰:喜则气下,悲则气消,消则脉虚空,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这一段讲“生于阴者”的虚实问题。内因如何产生实证呢?这里只用了情志内伤为例,喜怒哀乐不加以节制,都会造成内在气血的上逆,逆于上则下虚,下虚则外在的病因就会乘虚而入,就会造成实证。内因产生虚证是由于七情等因素耗伤气血,经脉空虚,这时再加以饮食不当,阴寒内生,造成血行滞涩而消耗正气,所以叫虚证。这一段文字只从字面直译似乎无法通顺,因为喜怒不节并不只造成“阴气上逆”,喜则气下也与《素问·举痛论》所说的“喜则气缓……恐则气下”不符,这时我们一方面需要考虑是否有文字的错衍,一方面还要结合全文看这一段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这一篇在前面讲百病皆有虚实,然后分述各种虚实的表现与发生机理。讲到这里时说到了血气倾移所发生的虚实,紧接着就讲内外因素造成的虚实,这一段正好是讲到内因。显然这里“阴之生实”与“阴之生虚”所说的“阴”就是前面“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所说的“阴”,即笼统的内在病因。这个“阴”的内含是如此之广,发生虚实变化的方式也不是唯一的,所以只用其中的一些如情志、饮食来举例说明。那么我们就不必拘限于这些细节来理解内因发生虚实变化的病理,这里要向我们说明的是这一大类内因导致的虚实变化的过程与特征。从这段文字看,共同的特征还是血气的倾移和不畅,并且所谓的虚实在整体中是同时存在的。

综上所述,无论内因还是外因,都是通过气血的倾移而引发虚实的病理变化,气血不畅是最关键的病理环节。对于处于病态的机体而言,虚证和实证是同时存在的,只是把当前的主要方面作为主证而称其为虚或实。



营卫倾移的常见类型



不同类型和原因的虚实证大概介绍完了,黄帝又提出了更复杂的问题:“经言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余已闻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经典中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我只是听说了,还不知道其发生的机理。



“岐伯曰:阳受气于上焦,以温皮肤分肉之间。今寒气在外,则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则寒气独留于外,故寒慄。”人体外部为阳,受气于上焦,也就是前述卫气由脾胃化生水谷所生,而从上焦肺中宣发,先行于四末皮肤分肉间而周行不休以起到温煦、防御的作用。现在寒气外束,上焦肺的宣发功能受阻,气行不畅,卫气的温煦、防护机体的功能受限,体表的经脉被寒气凝滞,所以出现恶寒、寒战等症状。这就是“阳虚则外寒”的机理。显然这还是在讲卫气的偏倾,这里的阳虚是指外部的卫气不足,而不是一般教材上定义化了的那个“阳虚证”。卫气不足,法当补之,《伤寒论》的法则就是“虚人外感建其中”,此时大抵可与桂枝类方或建中之类。



“帝曰:阴虚生内热奈何?岐伯曰: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黄帝问:阴虚生内热,是什么原因?岐伯说:当人有劳倦的经历后,因为“阳气者,烦劳则张”,机体的营卫之气被消耗,不足以充养脏腑经脉,因而形气衰少。又加之劳倦伤脾,脾胃化生营卫的功能亦变得低下,则营卫生成不足。这会导致向上从肺宣散出行的营卫也不畅,向下通降胃肠的力量也不足。则胃中气郁化热,这种郁热不能正常推动气机,只是郁积于中而向上熏蒸于胸胁等部位。所以产生病态之内热。



这里的“阴虚”,阴指内部,虚为不足。阴在内,其气当向外行。腹部为“营之居”,内部的营卫充盈后才能保证外部的供应。所以这里讲的“阴虚”,即是指内在的营卫化生不足,因而不能正常地外出循行分布,郁滞于中。单纯的虚证则是典型的中气不足,为《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甘温除热”的经典适应证。如有外邪的侵袭的因素相兼,则为《伤寒论》中“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的小柴胡汤证。与后世所说“阴虚火旺”、“阴虚内热”的含义完全不同。



“帝曰:阳盛生外热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上焦不通利就会皮肤收缩,腠理闭塞,汗孔关闭,这时卫气就会闭阻在皮表郁积而发热。这是“阳盛生外热”。可见前面受寒时卫气不足以卫外时会“阳虚则外寒”,而卫气奔赴出来仍未能宣通开寒气的收缩而蓄积生热,就是“阳盛生外热”。很明显这是个麻黄证或大青龙汤证。可见这一段的讨论不是在定义虚实、寒热等所谓“证”的概念,而是在动态地说明卫气失常的病理变化。阳就是指外部,卫气少则为虚,卫气多则为实。



“帝曰:阴盛生内寒奈何?岐伯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写,不写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濇,故中寒。”经气发生了逆乱,寒气上逆,积于胸中不得外泄,寒不去则营卫之气不能正常化生、循行和发挥功能,只是不停地被消耗。最后会导致寒邪独留于内,血失去温养而凝涩而脉不通。这时的脉象如果是实大而涩,说明气血壅滞于外为主,则内在的正气更少,所以中寒。

《素问·厥论》与《灵枢·厥病》所讲的“厥”,都是气机逆乱之病。厥有时可作为气机逆乱的总称。这里的“阴盛”,是指气血发生了向外的倾移,所以脉象才会盛大。阴寒内生而气血仍呈外出之势,则积于胸中之寒不能解除,寒不除则阳气继续被耗伤。这种寒邪内盛引发的恶性循环,这就是“阴盛生内寒”的发生机制。其表现为实,而内在的原因仍是“温气去”,也就是营卫之气不能正常地内守并温煦疏通。《医林改错》中急救回阳汤所治的就是这种情况。



“帝曰:阴与阳并,血气以并,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经隧,取血于营,取气于卫,用形哉,因四时多少高下。”接下来讨论上面这四种情况的针刺治疗。这里把病症的形成机理总结为“阴与阳并,血气以并”,后文又说“血气以并,病形以成,阴阳相倾”,表达的都是一个意思,即内外的气血发生了倾移。这就是营卫病变的基本方式。针刺治疗要“取之经隧”,即取大经的俞穴。疏通血的凝滞要着重刺营气所行之处,即深刺;调整气的循行要着重刺卫气所行之处,即浅刺。除此之外,针刺的多少与深浅还要根据病人体形的高矮胖瘦和四时气候的寒热温凉来确定。针刺以调营卫在《内经》也有非常系统的论述,后面营卫诊疗的部分再具体介绍。



通过上述《调经论》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原文的思路清晰,逻辑严谨,问题层层深入,主题具体明确,没有任何玄虚的东西。这里系统阐述的营卫病理模式,也就是人体气机失常所发生的具体过程。《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可谓是后世总结气机失调诸证的经典依据,后世据此而有“气逆”、“气陷”、“气郁”、“气乱”等诸多“证”的概念,只辨出了这些“证”,有时候可以很明确地解释病情、指导用药;有时则会“气郁”和“气逆”难以区分,“气郁”和“气陷”又同时存在。所以只辨到“气”的时候,其内含并不够清晰明确。这段《内经》原文在讲述著名的“九气致病”机理时,也是一再地提到营卫。因为营卫就是“气”的内含。必须清晰到营卫的层面才能准确地理解气机失调时发生了什么内容和方式的改变。



前面讲过,疾病“或生于阴,或生于阳”,也就是说我们经常所说的外感六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房劳过度等普遍的病因都是通过引起营卫的失常而发病。从《内经》中有关息肉、痈疽等具体病情的论述来看,痰浊、淤血等病理因素也是营卫失常所产生。除上述营卫倾移的总体病变方式外,《内经》中还对营卫病变有一些细节的描述,如“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营之生病也,寒热少气,血上下行。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忾贲响,风寒客于肠胃之中”等等,这里不再一一介绍。总而言之,《内经》中的营卫理论是中医学生理病理模型的建构基础,营卫失常是一切疾病发生的根本环节。想要系统地学习中医、学习经典,营卫的内容实在是不可以忽视的!理解了营卫的模型再来读《内经》,在克服文字方面的障碍后,对多数篇章都能够形成大致的理解。而对营卫的内含不够了解,带着一些后世形成的概念化观点去读《内经》,就会有太多的篇章无法读通,只能望文生义,或是以讹传讹。



五、营卫诊疗



《灵枢·根结》说:“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灵枢·终始》说:“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这里讲的“终始”,应该都是在指《终始》这篇文献所讲述的针刺之道。《终始》篇系统地讲述针刺实践中的诊法、刺法、治疗禁忌、疗效判断等重要内容,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针法诊疗体系。下面以《终始》的原文为主,结合其他篇章的内容,来介绍《内经》中的这一诊疗体系。



人迎寸口脉法—营卫倾移之诊



《灵枢?终始》:

谨奉天道,请言终始。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阳明。

《灵枢?禁服》:

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

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阳,二倍而躁,病在手太阳。

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病在手阳明。

《灵枢?经脉》:

胆足少阳之脉……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膀胱足太阳之脉……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胃足阳明之脉……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说明】前两段经文讲述的内容几乎一致,而《灵枢?终始》言“持其脉口人迎”、“脉口人迎应四时也”;《灵枢?禁服》言“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可知“寸口”与“脉口”同义,只是称谓不同。下面论脉时《灵枢?终始》言“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灵枢?禁服》言“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从字面上看,“一盛”就是“大一倍于”。后面的文字略讲,只言“二盛”、“三盛”,“二倍”、“三倍”,同样的“盛”与“倍”后所诊出病变之经脉完全相同,与《灵枢?经脉》所载之相应经脉病变的实证亦完全吻合。可知前两篇经文中脉诊所诊查出的“盛”与“倍”相同,只是称谓不同。又《灵枢·终始》言“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说明通过补虚泻实的针刺治疗后已产生了“气至而有效”的理想结果时,脉象的变化是“大如其故”而“不坚”或“益坚”。即脉体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化,而应指的硬度发生了变化。故知针刺之前所诊到的“盛”与“倍”不是指脉形大小,而是指同时诊人迎与寸口脉时,两部脉的指下力度比--即脉搏跳动的力度不同而呈于指下的坚实与松软程度。

前面两段经文都讲持人迎寸口脉以查经气的“有余不足,平与不平”。既然经脉中所行是营气,又有卫气并行。那么经气的有余不足,即是经脉中营卫之气倾移所产生的循行分布不均,故知此“持其脉口人迎”之法即是用于诊查营卫倾移、气血相并而导致的经脉虚实。依后世《内经》学者的习惯,称之为“人迎寸口脉法”。现分释如下。



一、释名

1、人迎

(1)穴位名。《灵枢?气府论》:“足阳明脉气所发者六十八穴:额颅发际傍各三,面鼽骨空各一,大迎之骨空各一,人迎各一……”《灵枢?气府论》:“足阳明根于厉兑,溜于冲阳,注于下陵,入于人迎、丰隆也。”根据以上两段原文的提示,可知“人迎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颈部缺盆之上。

(2)脉诊部位。《灵枢?本输》:“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灵枢?寒热病》:“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由这两条原文可知,人迎属于颈侧的动脉。相当于颈动脉搏动处。

2、寸口

(1)别名。《灵枢?根结》:“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素问?五脏别论》:“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由以上两段原文,可知寸口,又名脉口、气口。

(2)寸口部位。《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灵枢?本输》:“肺出于少商……注于太渊,太渊,鱼后一寸陷者中也,为输;行于经渠,经渠,寸口中也,动而不居……手太阴经也。”可知寸口脉,位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经渠穴所在处。相当于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搏动处。

3、人迎寸口脉法

(1)人迎寸口,小大齐等

《灵枢·终始》:“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

《灵枢·禁服》:“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诊查寸口与人迎脉,以了解其阴经与阳经中是否发生一处有余一处不足的营卫倾移,从而知道他的气平与不平,这就是合于天道而能把握人体整体气机的诊法。所谓平人,就是气血没有发生倾移的虚实变化。他的寸口与人迎两部脉搏动与四时相应,两部脉跳动协调一致。

具体而言,就是同时诊查人迎寸口这两部脉的跳动时,指下的感觉就象在摸同一条拉紧了的绳子一样,其弹手的力度是基本上齐等的。春夏时人迎稍有力一点,秋冬时寸口稍有力一点,这是人气与天时相应的常态。

(2)寸口候阴,人迎候阳

《灵枢?四时气》:“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灵枢·禁服》:“黄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素问?阴阳别论》:“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

上述经文将气口、人迎分为阴阳,气口候阴,人迎候阳。即人迎主手足三阳经,寸口主手足三阴经。阴阳经通过互为表里的交接连为一个循环的整体。通过检查人迎寸口脉,比较二者的平与不平。可以知道阴经与阳经的气血分布是否均平,均平为不病之常态。不平时即可知阴经与阳经的气血分布出现了偏倾。如果诊出人迎脉大于寸口脉,即可知气偏倾于阳经之中,为阳经气盛有余、为实,同时也就知道了与其相表里的阴经之气不足、为虚。反之亦然。通过二者力度相差的倍数不同,还可以进一步诊出壅滞之气偏倾于哪条经脉之中(具体内容见后)。具体的诊脉方法以及取穴、针刺深浅等实践操作内容,本人掌握不精,不在这里介绍。我最早是从“疼痛速疗网内经针灸版块





















38









献花(0)
+1
(本文系通和医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