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儿童胸部影像学诊断 第11讲 儿童纵隔
2016-03-05 | 阅:  转:  |  分享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专栏

儿童胸部影像学诊断

文章编号:1005-2224(2004)11-0696-04

第11讲儿童纵隔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钟玉敏朱铭李玉华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

心放射科(200127)

E2mail:zhuming58@vip.sina.com

中图分类号:R72文献标识码:A

儿童胸腔内肿瘤最常位于纵隔内。人们常常用前纵

隔、中纵隔和后纵隔来描述及定位纵隔肿瘤,但是前纵隔、

中纵隔和后纵隔在解剖中并非存在,只是人为的划分,且有

些纵隔肿瘤往往不局限于一个空间。但是为了叙述的方

便,这里仍然延续这种描述方法。

1前纵隔肿瘤

纵隔肿块中,前纵隔肿块约占45%,其中大部分是起

源于胸腺或淋巴组织的肿瘤。

1.1淋巴瘤淋巴瘤是继白血病、神经系统肿瘤后儿童中

最常见的肿瘤。淋巴瘤原发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几

乎可侵及全身所有脏器,它为最常见的前纵隔肿瘤之一,可

分为霍奇金病(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病

理上,HD分为4型: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淋巴细胞消

减型和淋巴细胞优势型。淋巴细胞优势型预后最好,而淋

巴细胞消减型预后最差,且4型可以相互转化。此分型主

要是根据淋巴细胞和Reed2Sternberg(R2S)细胞(一种巨网

状细胞,其含有大的深染色核)的含量不同而分的。在儿童

中,以结节硬化型及淋巴细胞优势型最多见,此两型预后较

好。NHL的病理类型较多。常见的病理类型有T细胞型、

组织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和B细胞型(包括Burkitt型),B

细胞型预后较好。NHL较HD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正位胸片显示的早期淋巴结肿大,年幼儿与正常胸腺

很难区分,年长儿纵隔平直增宽。肿块较大时,表现为单侧

或双侧纵隔呈弧形波浪状或分叶状突出,双侧不对称较多

见;密度尚均匀,未经之治疗的淋巴瘤钙化罕见。侧位胸片

显示胸骨后间隙密度增高,心血管前缘难分辨,与周围软组

织分界不清,气管后移受压而狭窄。气管旁、气管、支气管

或肺门淋巴结肿大时,胸片正位片可见以下相关表现:右侧

气管旁线闭塞增宽,上腔静脉区密度增高等表现。目前显

示淋巴结肿大还是首选CT检查。

淋巴瘤引起肺实质病变HD患者发病率高,肺内病灶

可表现为结节状或片状浸润灶,>1cm最常见。20%~

40%淋巴瘤尚可引起胸膜病变,NHL较HD多见,可继发

于淋巴血流受阻,少数为肿瘤侵犯胸膜所致。表现为单侧

或双侧的胸腔积液或胸膜软组织增厚。当肿瘤生长迅速,

坏死破溃,侵犯胸膜时,胸水常为血性。NHL还可引起胸

骨破坏,心包积液等(图1,2)。

CT表现:HD患者大约70%早期表现为胸内淋巴结增

大。95%患者可见上纵隔淋巴结受侵犯。此外,可有胸腺

(约40%)、肺实质(10%)、胸膜(10%)受累。NHL肺实质

和胸膜受累比例与HD相似;结外脏器较HD更易受累,常

见于扁桃体、胃肠道等。在淋巴瘤中,前纵隔受累主要表现

为分散的结节状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增大或胸腺弥漫性浸润

或两者兼有(图3,4)。淋巴结增大,在CT上可表现为散在

分布于一个区域内的轻度淋巴结增大,至多个区域中有大

的融合性肿块。儿童淋巴瘤以前纵隔侵犯为主,广泛侵犯

时前、中和后纵隔淋巴结均可增大,其中包括隆突下、心膈

角区、肺门等区域。HD往往从一组淋巴结以邻近的方式

扩展至另一组淋巴结,与NHL有所不同。淋巴结常为软组

织密度伴轻度强化。CT示受淋巴瘤浸润的胸腺呈四边形,

边缘凸起或呈分叶状;通常两叶弥漫性增大,偶尔呈非对称

性浸润,以一叶显著增大为主,其密度与正常胸腺相仿,与

胸壁肌肉相等或稍高,但不均匀,增强后轻中度强化,有时

可见散在片状不强化区,未经治疗的淋巴瘤中,其受累胸腺

内含有巨大囊变成份者,非常罕见。淋巴瘤还可使大血管

后移或被包绕闭塞,甚至心脏被周围肿瘤包绕。大约95%

淋巴瘤侵犯胸腺的患者同时伴有纵隔内淋巴结病变。放疗

后,坏死或囊变所致的低密度区较多见。需与胸腺囊肿相

鉴别,前者表现为厚壁或含有软组织成份,而真正的胸腺囊

肿的壁是薄的。若淋巴瘤侵犯胸膜或心包时,可伴有胸腔

积液、心包积液、胸膜或心包膜结节状不规则增厚等表现。

纵隔向肺内延伸的浸润性阴影极少见。CT在显示肺部浸

·696·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年11月第19卷第11期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润、胸膜转移等优势明显(图5,6)。

磁共振显示受累淋巴结T1WI呈中等信号,T2WI为

高信号,观察主2肺动脉窗,肺门区和隆突下淋巴结较CT

优越,前纵隔肿块上下范围在冠状位扫描更能清晰显示其

范围,显示血管、支气管和心包包绕、移位等现象较直观,对

支气管狭窄程度的判断不如CT。

淋巴瘤和白血病纵隔浸润在影像学很难鉴别,需要临

床及病理上的支持。

淋巴瘤需要与结核、结节病和转移性淋巴结肿大鉴别。

结核通常以单侧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且增强扫描

后见淋巴结中央不同程度的液化坏死。而结节病多为双侧

肺门同时受累,且较对称,儿童少见。转移者常为非对称性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且儿童罕见。

1.2生殖细胞性肿瘤纵隔生殖细胞起源的肿瘤包括畸

胎瘤、精原细胞瘤、绒毛膜上皮癌和内胚窦瘤或卵黄囊瘤,

90%以上为畸胎瘤,除了成熟畸胎瘤外,其他类型的生殖细

胞瘤均为恶性肿瘤。

1.2.1畸胎瘤畸胎瘤含有来自3个胚层的组织,包括液

体、脂肪、钙化以及畸形的骨骼和牙齿,其软组织成分可以

是成熟或不成熟的。畸胎瘤虽在胎儿和婴儿期形成,但起

病隐匿,发展缓慢。畸胎瘤最常见于骶尾部,约10%起源

于纵隔或胸腺内。

多数成熟畸胎瘤X线表现为软组织密度,脂肪丰富密

度则偏低,可见环形钙化、牙齿或骨骼影,对定性诊断有帮

助。

CT表现:大多数畸胎瘤见于胸腺内或在胸腺附近,少

数可起自于后纵隔。畸胎瘤可以是囊性、囊实性或实性肿

块。囊性肿块边界清楚,囊肿中有时可以显示脂2液平面。

在CT检查中,纵隔肿块内发现钙化和脂肪成分时,可以作

出良性畸胎瘤的特异性诊断(图7,8)。未成熟的畸胎瘤为

实性肿块,其少有钙化、脂肪,增强强化不均匀,与其他生殖

细胞瘤较难鉴别。

1.2.2卵黄囊瘤或内胚窦细胞瘤一般为高度恶性病变。

X线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前纵隔肿块,常较大,边界锐利,密

度均匀。与其他前纵隔之软组织不易区别,存活率小于

20%。单纯根据CT对恶性生殖细胞性肿瘤作出特异性诊

断有一定困难。不过大多数精原细胞瘤表现为均质的软组

织密度肿块,其进一步定性需密切结合实验室检查,如甲胎

蛋白(AFP)升高提示内胚窦瘤,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升

高考虑绒毛膜上皮癌(图9,10)。

1.3胸腺瘤胸腺瘤又称胸腺上皮瘤,它是含有不同比例

的胸腺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实质性肿块。按细胞类型可

分为淋巴细胞型、上皮细胞型、混合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其

中以上皮细胞型预后较差。也可根据其组织学和生物学特

点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胸腺瘤,以非侵袭性占多数,两者

主要区别在于大体及镜下有无包膜浸润和周围结构侵犯。

胸腺瘤极少发生于儿童,在儿童纵隔肿块中仅占5%以下。

多数胸腺瘤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

胸腺瘤X线表现为形态大小不一,对突出于胸腔的一

侧的肿块,少数居中线,密度均匀,偶见钙化。侧位蛇状X

线征象被认为是特征性改变。凡是肿瘤边界模糊,呈分叶

状,短期内增大,出现胸腔积液和肋骨侵蚀等征象,恶性肿

瘤可能性大。

CT表现:大小形状变化较大,可为凸出于胸腺边缘的,

圆形、类圆形的局灶性软组织肿块;也可为大的分叶状肿

块,占据整个胸腺。肿瘤具有轻度均匀的强化,也可因出

血、坏死和钙化而形成低密度区。28%有钙化。大约10%

~15%的胸腺瘤为侵袭性的,侵袭性胸腺瘤的诊断基础是

肿瘤扩展超过包膜范围并侵入邻近结构。CT表现为除了

胸腺区较大的肿块以外,还可见到肿块侵犯或包绕邻近纵

隔结构,伴有肺转移或胸膜、心包膜种植。当出现胸膜、心

包膜增厚和(或)胸腔、心包积液等胸膜、心包膜浸润性征象

时,常有利于作出恶性胸腺瘤的诊断。穿过膈肌扩展是侵

袭性胸腺瘤的晚期表现(图11)。

胸腺瘤在MRI的自旋回波T1WI中信号与肌肉相似,

T2WI信号高于肌肉低于脂肪,含钙化或坏死时呈现混杂

信号。

不可把胸腺瘤与心脏大血管之间脂肪影存在与否作为

判断胸腺瘤侵袭性和非侵袭性的依据。非侵袭性胸腺瘤合

并有慢性炎症时,其间脂肪影也可消失。而恶性胸腺瘤已

侵犯肺部及胸膜时,与心脏大血管间脂肪影有时仍可保持

清晰。

1.4胸腺囊肿胸腺囊肿在起源上可为先天性、炎症性、

创伤性或退化性的,甚为少见。先天性胸腺囊肿多见于儿

童,一般无症状。先天性胸腺囊肿被认为是起源于胸腺咽

管的残留物,因此可发现于颈部及纵隔内。炎症性囊肿可

与HIV感染有关;退化性囊肿与肿瘤有关,特别是淋巴瘤、

郎罕细胞性组织细胞增生症及胸腺瘤,常在肿瘤放疗或化

疗后形成;创伤性囊肿由纵隔挫伤或胸部手术所致。临床

症状与囊肿的不同起因有关。

先天性囊肿在CT上表现为薄壁、边缘光滑的肿块,水

样密度。有些病例,由于蛋白成分或出血而使密度增高,类

似软组织密度。与坏死、炎症、创伤有关的囊肿常为厚壁或

含软组织成份的肿块。大多数胸腺囊肿为单房性,而炎性

囊肿往往为多房性。囊内容不同,CT值不同,囊壁弧形钙

化,应与畸胎瘤和前纵隔囊变肿瘤作鉴别。

胸腺囊肿囊内出血或含黏液样时,磁共振T1W缩短,

信号增强,与囊性畸胎瘤与坏死性肿瘤鉴别较难,后者囊壁

较厚。

1.5胸腺脂肪瘤胸腺脂肪瘤为纵隔内极少见的良性肿

瘤。在组织学上,由成熟的脂肪组织伴散在分布的胸腺组

织组成。多发生于青少年及青年,一般无临床症状。

在CT上,表现为脂肪密度肿块伴残余的胸腺软组织

密度影,质软,不侵犯或压迫邻近组织。肿瘤常很大,可从

胸腺的头侧达心膈角区。

胸腺脂肪瘤在MRI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

·796·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年11月第19卷第11期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胸腺脂肪瘤有时需与良性的畸胎瘤相鉴别,后者肿块

内包含液体、脂肪、钙化等,常为圆形,与邻近的纵隔结构形

态不一致,可资鉴别。

2中纵隔肿瘤

中纵隔肿瘤主要为胚胎性前肠畸形如支气管源性囊

肿。还有一些主要是淋巴瘤侵入中纵隔。

支气管源性囊肿由前肠腹侧喉气管沟处出现异常肺芽

或气管、支气管异常分支发展而来。囊肿为支气管上皮所

覆盖,囊壁内常含有软骨和平滑肌。与支气管树无交通,极

少数囊肿可与食道交通。大多数位于隆突下和气管右旁。

临床症状有继发性气管支气管压迫所引起的咳嗽、喘鸣、反

复感染等。大多单发,以单房多见。

正位胸片显示一圆形或椭圆形的纵隔旁肿物,密度均

匀,边缘锐利,罕见囊壁钙化,直径很少超过4~6cm。侧位

上软组织多数突向气管支气管后方,前缘贴近气管支气管

壁,后缘可见清楚气管弧形边界。

CT对判断肿块性质、部位有帮助,多数表现为气管旁

至隆突下的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大小不一、边缘清晰、不强

化的肿块(图12,13)。囊性成份呈均质水样密度,表明其

性质为浆液性的。偶尔,由于黏液或出血成分、或含钙而呈

软组织密度。有时囊内可见气体或气2液平,通常是由于合

并感染或穿孔引起囊肿与气管支气管或胃肠道交通所致。

囊壁或间隔可以钙化。纵隔囊肿极少自发消退。

支气管囊肿在MRI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如果囊肿内有出血或黏液样成分则T1WI可为等高信号

(图14,15)。

3后纵隔肿块

后纵隔肿块在儿童纵隔肿块中占35%左右。最常见

的为神经源性肿瘤,占50%~90%,其中约80%为起源于

椎旁交感神经链的神经节细胞,包括神经母细胞瘤、神经节

母细胞瘤、神经节细胞瘤;其余的有起源于周围神经的肿

瘤,如神经鞘膜瘤、神经纤维瘤;少见的有起源于副神经节

的肿瘤,如嗜铬细胞瘤。

3.1神经源性肿瘤

3.1.1交感神经节肿瘤神经母细胞瘤40%发生在2岁

以内,神经节母细胞瘤也发生于10岁以内,均为恶性肿瘤,

其中以神经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更高。神经节细胞瘤发生于

年长儿童及青少年,为良性的神经节肿瘤。

X线表现肿块几乎均在后纵隔或脊柱旁沟,以后上纵

隔居多。正位胸片显示形态各异,圆形、椭圆型或菱形,长

轴与脊柱平行,密度偏高均匀,边缘多较清晰,锐利,少数肿

物内可见斑点状或沙砾样钙化,对肿瘤的定性有一定的帮

助。神经源性肿瘤纵隔转移的往往钙化和肋骨侵蚀等不明

显。不少病例有胸膜病变导致胸水。

CT上大多数肿瘤为边缘锐利的,在脊柱旁沿交感神经

链方向垂直分布的梭形肿块。约40%神经母细胞瘤和

20%神经节母细胞瘤含有线样或斑点样钙化。椎旁肿块可

侵入神经孔使其扩大并扩展至椎管内。邻近椎体及肋骨可

有光滑的压迫性侵蚀。肿块可经主动脉或食管裂孔或直接

侵犯而扩展至腹部。增强扫描上,显示不同程度的不均匀

强化,神经节细胞瘤轻度强化,少数不强化,需要与囊肿鉴

别(图16,17)。

虽然MRI不能显示神经母细胞瘤以及神经节神经母

细胞瘤常伴的钙化影,但是MRI对于肿瘤的分期却很有帮

助,特别是显示肿瘤椎管内浸润。在冠状位和矢状位可清

晰显示肿块通过椎间孔进入椎管,T1WI低信号,T2WI高

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图18,19,20)。

神经母细胞瘤除了脊髓及椎管内浸润外,还可以直接

侵入纵隔内导致纵隔内淋巴结的肿大,CT和MRI均可很

好地显示这种变化。

3.1.2周围神经肿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鞘膜瘤在青春

发育期比儿童期更多见,起源于肋间神经者通常为良性的。

神经纤维瘤单发少见,往往与患神经纤维瘤病一同出现。

CT通常表现为脊柱旁沟内的孤立性病变。典型的情

况下它们表现为边缘光滑的软组织密度肿块,但神经鞘膜

瘤可含有低密度区,由囊变、含脂肪的黄瘤性成分或少细胞

性区域所致。其中的高密度区则代表细胞密集的或致密的

胶原区域,可见肿瘤周边强化。若无肺部及胸膜转移则不

能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丛状神经纤维瘤常与神经纤维瘤病

伴随,CT显示为多发的软组织密度肿块沿交感神经链及膈

神经、喉返神经、迷走神经分布。鉴别诊断:起源于胸壁的

恶性肉瘤如有些横纹肌肉瘤和尤文氏肉瘤也可有椎管内浸

润,需要与神经原性肿瘤鉴别。

3.2肠源性囊肿和神经管原肠囊肿肠源性囊肿为前肠

囊肿最多见的一种,又称食管囊肿,囊肿大多数位于后纵隔

和脊柱旁沟内,偶位于颈部,囊壁有较厚的的平滑肌层,有

时与食管共壁,通常与食管腔无交通,但可与胃、十二指肠

交通或伴腹部肠重复畸形。囊壁内衬一种或多种消化道黏

膜,以胃黏膜最多见。

X线表现:囊肿使纵隔增宽,突入胸腔,以右侧居多。

密度均匀,边缘锐利。少数含气囊腔与腹部肠道相通。小

婴儿囊肿较大。食管囊肿的形态多种多样,不同于一般囊

性病变,圆形或椭圆性较多见,肿物通常较巨大致纵隔移位

和气管、支气管受压,须与神经源肿物鉴别。食管吞钡可见

食管显示正常,食管受压或向健侧及前方移位。

如囊肿病变伴颈胸段椎体畸形,包括半椎体、蝴蝶椎致

脊柱侧弯,常由此提示神经肠源性囊肿之诊断。

CT表现后纵隔境界清楚,密度均匀之低密度囊性病

变,囊肿内有厚的黏液,蛋白含量较高时,CT值近乎软组织

密度,增强不明显。有时可显示囊肿与脊柱之连接。

MRI有助于观察肿物与血管的关系。冠状位扫描可

显示肿块向腹部延伸。囊肿本身T1WI等低信号,T2WI

等高信号,强化不明显.

其他影像学如同位素T99能显示胃黏膜,有助于肠源

·896·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年11月第19卷第11期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性囊肿的术前诊断。

需要与神经源性肿瘤鉴别,此类肿瘤可见颗粒样钙化。

肠源性囊肿、神经管原肠囊肿及支气管囊肿三者在纵

隔中均呈现为囊肿的CT表现。它们三者主要依靠临床表

现及其在纵隔内部位来加以鉴别。支气管囊肿临床上可以

呼吸道症状为主,CT显示它主要位于隆突下和气管右旁,

有时在气管和主支气管壁上产生压迹。肠源性囊肿常因吞

咽困难而被发现,它与食管密切相连,与食管相通时可见气

体或造影剂进入囊肿内。两者在CT上不能鉴别时,可通

称为原肠囊肿,其最后鉴别有赖于病理。神经管原肠囊肿

通常位于后纵隔,在椎体上有贯通性骨质缺损使囊肿可与

脊膜相连,同时可伴有其他脊柱畸形如蝴蝶椎、半椎体及脊

柱侧凸等。

(本文图1~20见插页)

(2004-09-15收稿)

(本文编辑:郑春雨)

短篇报道

α干扰素治疗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2例

卢新天1)华瑛1)张全新2)卢薇薇1)郝锦丽1)

作者单位: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00034)2)河北唐山市

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儿科(063004)

E2mail:xtlu@263.net

例1.患儿女,7个月,主因皮肤瘀斑伴右下肢无力3个

月于2001年6月入院。患儿于3个月前出现双下肢皮肤

紫癜,右大腿内侧大片瘀斑并伴局部肿胀。2个月前症状

加重,外院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大剂量丙种

球蛋白及皮质激素治疗。入院前3d下肢症状及出血倾向

加重。体检:心肺未见异常,肝肋下215cm,脾未及。全身

皮肤较多瘀斑及紫癜。右大腿根部及臀部肿胀,肿胀部位

大片皮下瘀斑,肿胀以下部位肌肉稍萎缩,右下肢因疼痛而

活动受限。血常规:WBC(611~17)×109/L,中性粒细胞

016~017,外周血涂片可见有核红细胞、泪滴样、盔形及破

碎红细胞,Hb68~107g/L,血小板(12~70)×109/L。凝血

酶原时间(PT)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完

全不凝),纤维蛋白原(FIB)0164g/L,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160mg/L(正常<10mg/L),D2二聚体1214mg/L(正

常<015mg/L)。CT示右臀部及右下肢近端软组织明显肿

胀,肌肉层次消失,呈均质改变,周围脂肪水肿,结合临床考

虑局部血肿(慢性)。临床诊断: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

综合征。入院后先后给泼尼松、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甲

基泼尼松龙冲击,病情无好转。遂给予α干扰素300万单

位,每周2次肌肉注射,同时泼尼松逐渐减停,治疗2个月

时患儿已无皮下瘀斑及紫癜,右臀部及右下肢肿胀逐渐消

失,治疗半年时血小板、血红蛋白恢复至正常,右臀部及右

下肢已无肿胀。治疗1年时复查CT明显改善。

例2.男,2个月,主因右胸部、右肩部皮肤红肿疼痛1

个月于2002年6月入院。体检:贫血貌,心肺未见异常,肝

肋下2cm,脾未及。右胸、肩、腋窝及上肢皮肤红肿,形成大

面积肿块,表面温度高,并有触痛。肿块周围皮肤有瘀斑。

入院血常规:Hb71g/L,WBC817×109/L,中性粒细胞

0114,血小板31×109/L,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大小不

等,可见泪滴样、盔形及多染红细胞,偶见点彩及红细胞碎

片。PT及APTT明显延长(完全不凝),FIB018g/L,FDP

80mg/L,D2二聚体1715mg/L。B超:右胸部及右肩部皮下

软组织巨大不均匀团块,未见血窦样回声,后方肌肉组织受

挤压。Dopple于团块内探及数支穿行血管,右胸壁皮下软

组织内不均匀团块,可能为血管瘤合并血栓。临床诊断:巨

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入院后,瘤体迅速增大,胸

背部肿块向左增大超过中线,同时Hb降至43g/L。随后面

部出现多个直径013~015cm的小血管瘤。先后给甲基泼

尼松龙及泼尼松,并输红细胞悬液1次,病情仍进展。入院

第9天给予α干扰素100万单位,每日1次,治疗2周时,

瘤体不再增大。治疗1个月时面部血管瘤消失,3个月时

瘤体开始缩小,但血小板仍为(10~20)×109/L。α干扰素

治疗8月余,瘤体仅存于腋下,血小板276×109/L。

讨论:巨大血管瘤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kasabach2mer2

rittsyndrome,KMS)多在新生儿期或小婴儿期发病,肿瘤于

生后第1年生长迅速,1岁以后生长速度减缓,并逐渐退

化。KMS除血管瘤表现以外,还伴血液学表现,病死率高

达30%~40%。皮肤是血管瘤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内脏的

血管瘤可发生于后腹膜、肝脏、脾脏、纵隔、盆腔等部位。血

液学表现有血小板减少、消耗性凝血障碍及微血管病性溶

血性贫血。2例患儿均具有以上表现,诊断明确。血管瘤

外科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血管结扎、局部注射药物、激光

治疗等,出血倾向使得KMS不适宜外科治疗。因此,内科

治疗是KMS的首选治疗。体外研究发现干扰素可以直接

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直接抑制血管生成。本文证

实α干扰素是治疗KMS及血管瘤的有效方法。

(2004-05-15收稿2004-07-10修回)

(本文编辑:王利鹏)

·996·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年11月第19卷第11期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名天空间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