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锻炼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2016-03-05 | 阅:  转:  |  分享 
  
《锻炼心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锻炼心理学课程编号:112122005

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

学时分配:讲授32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先修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适用专业:社会体育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与探讨运动对身心的影响,提高学生对运动有益健康的信念,教会学生选择合适的锻炼项目及适宜的运动负荷,建立个人自主运动方案,为自己同时也为他人预防与治疗身心疾病提供帮助。

(二)教学要求:

1、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锻炼心理学的实用性。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2、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讲授时,尽可能联系体育运动项目,深入浅出地阐明体育运动中的各种心理状态,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培养学生应用锻炼心理学相关知识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和锻炼指导。

3、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4、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三)教学重点: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锻炼心理指导原则

(四)教学难点:身体锻炼的理论模型

三、教学内容与目标

第一章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概述

第一节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锻炼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锻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了解锻炼心理学的研究概况

教学重点:锻炼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教学难点: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的区别

第二章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一节心里健康标准

第二节锻炼与情绪

第三节锻炼与人格

第四节锻炼与自我概念

第五节锻炼与社会适应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概念及评价标准。掌握身体锻炼可产生的在心理健康四维度:情绪、人格、自我概念以及社会适应方面的效益。掌握身体锻炼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和有效促进心理健康的锻炼原则。

教学重点:身体锻炼对情绪、人格、自我概念、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效益。

教学难点:心理健康标准和评价方法

第三章锻炼动机

第一节锻炼动机概述

第二节锻炼行为的激励

第三节锻炼成瘾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锻炼动机概念以及影响因素,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掌握激励锻炼行为的常用方法。了解锻炼成瘾的概念,掌握积极锻炼成瘾和消极锻炼成瘾的判定标准,熟悉如何预防消极锻炼成瘾。

教学重点:锻炼动机概念以及影响因素,锻炼坚持性的影响因素;掌握激励锻炼行为的常用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激励锻炼行为、消除消极锻炼成瘾

第四章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

第一节健康信念模型

第二节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第三节自我效能感理论

第四节跨理论模型

第五节锻炼态度和锻炼行为的测量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几种锻炼行为理论模型,即健康信念模型、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跨理论模型的核心概念记忆基本观点;学会运用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解释个体的锻炼行为。

教学重点:健康信念模型、合理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跨理论模型的核心概念记忆基本观点

教学难点:锻炼态度和锻炼行为的测量

第五章特殊人群锻炼心理

第一节青少年锻炼心理

第二节老年人锻炼心理

第三节女性锻炼心理

第四节残障人群的锻炼心理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青少年、老年人、女性和残障人群的心理特点,掌握他们参与身体锻炼的动机、影响因素、以及身体锻炼对他们身体的影响。

教学重点:各特殊人群身体锻炼的影响因素

教学难点:各特殊人群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

第六章锻炼心理指导原则

第一节锻炼指导者应具备的能力

第二节锻炼指导原则与心理效益的获得

第三节个人和团体锻炼指导的心理学问题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锻炼指导者应具备的能力,锻炼内容、强度、频率、持续时间与心理效益获得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和团体锻炼指导的心理原则。

教学重点:锻炼心理指导原则,锻炼心理效益和生理效益与锻炼的方式、频率、强度、持续时间等诸要素的关联。

教学难点:锻炼指导者知识与能力的构成,个体锻炼与团体锻炼指导在的区别。

章节及学时分配

序号 教学内容与目标 讲授学时 实践学时 合计 第一章 绪论 2 2 第二章 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 6 2 8 第三章 锻炼动机 5 5 第四章 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 5 5 第五章 特殊人群锻炼心理 4 6 第六章 锻炼心理指导原则 6 2 8 合计 28 4 32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课堂讨论、视屏观摩、室外体验相结合的方式的进行。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方式

1、考核形式:课程结束后开卷或闭卷考试

2、成绩计算:平时成绩与本课程结束后闭卷考试按3:7的比例计算本课程总成绩。

六、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

1、《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季浏编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2、《锻炼心理学》司琦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3、《健康心理学》【英】简·奥格登著严建文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年。



执笔人:鲁琦教研室审核签名:蔡广院系审核签名:韩冠宙

本文来自www.xfanwen.com,更多教学大纲请访问本站



欢迎大家访问www.cmzseo.com会计财务









献花(0)
+1
(本文系疯狂的猫爪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