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朱熹《朱子語類》之太極說
2016-03-06 | 阅:  转:  |  分享 
  
-1-

朱熹《朱子語類》之太極說



上傳書齋:瀟湘館112

何世強

HoSaiKeung



提要:本文主要談及何謂太極。朱熹《朱子語類》對太極有不同之解說,

本文詳述其要點。

關鍵詞:太極、繫辭、朱熹、周子、理、氣、無極、陽動、陰靜。







本文主要談及朱熹對太極所下之不同定義,其說法主要見之於《朱子語類》。

《朱子語類》乃南宋?黎靖德所編。

黎靖德,南宋導江人。《朱子語類》乃於咸淳六年(1270年)編成,全書

共一百四十卷,集錄南宋理學家朱熹(1130年至1200年)與其門人之對答。在

四庫全書中列為子部一?儒家類。此書之特色為多用當時之口語體。

先哲談太極,主要為兩大方向:揲蓍筮法之太極和生成宇宙之太極。

朱熹《朱子語類》對太極有不同之解說,其主要為生成宇宙之太極。《繫辭?

上傳》曰:

是故易有大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

生大業。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懸象著明莫大乎日月,

崇高莫大乎富貴。備物致用,立功1成器以為天下利,莫大乎聖人。探賾索

隱,鉤心致遠,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2者,莫大乎蓍龜。

《繫辭》屬?十翼?之一,後世一般學者認為書成於先秦,大概是戰國時期

之作。此段文字後世有兩種解釋:一種為宇宙萬物之生成過程,太極為最初之本

體,以兩儀之陽和陰為天和地,四象為四時,八卦為四季所產生之八種自然現象;

此亦為漢易說法,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即採用此說。另一說法為揲蓍畫卦

之過程,太極乃指四十九根蓍草,唐?崔憬即倡此說。兩種說法皆有其理,第一

種說法因為文中提及天地、四時和日月,容易令人聯想宇宙萬物之生成過程,太

極就順理成章而成為生天地前之混沌狀態。

-2-

但如果根據引文後面之?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龜?

數語看來,上述引文談揲蓍成卦之過程亦合理,清?毛奇齡即倡此說,即以四十

九根蓍草為太極。?亹?,粵音?美?,不怠倦也。成天下萬物之吉凶者,?莫

大乎蓍龜?,即以?蓍龜?為最大,此處之?蓍?為?蓍草?,?龜?指?龜

卜?。最大者為太極,太極分兩儀,而揲蓍之數為四十九,四十九分二亦可視作

分為兩儀,故四十九根蓍草可視之為太極,故四十九數乃揲蓍筮法之太極。

朱熹於其《朱子語類》對太極一詞有不同之定義,此乃朱子回答其弟子之詢

問,因詢問者不同人、不同時、及不同場合,故朱子之回答亦有差異。《朱子語

類》談論有關太極之部分出現於卷七十五〈易〉及卷九十四〈周子之書〉,以下

為其不同之定義:

﹝一﹞太極為?善?。

太極為至善說。《朱子語類?卷七十五?易十一》:

太極中,全是具一箇善。若三百八十四爻中,有善有惡,皆陰陽變化以後方

有。﹝賀孫﹞

太極之道為善,太極分陰陽,未分前為至善。六十四卦之總爻數為三百八十

四﹝6×64=384﹞,有善有惡,揲蓍成卦後,陰陽出現,則善惡分。此處朱熹

將揲蓍筮法之太極與宇宙生成之太極混為一談。

又《朱子語類?卷九十四?周子之書》:

或問太極。曰:﹡太極只是箇極好至善底道理。人人有一太極,物物有一太

極。周子所謂太極,是天地人物萬善至好底表德。﹢﹝謙﹞

此處之太極與天地未成時之太極、與揲蓍成卦之太極有異,此乃人內心之至

善品德,萬物亦有其至善之本性﹝可參閱第二條太極為?天地萬物之理?﹞,朱

熹乃推廣周敦頤之太極定義。?底?,?之?也,?的?也;此字乃宋時之口語

體。

﹝二﹞太極為?天地萬物之理?。

《朱子語類?卷第一?理氣上?太極天地上》:

問:﹡太極不是未有天地之先,有箇渾成之物,是天地萬物之理總名否?﹢

曰:﹡太極只是天地萬物之理。在天地言,則天地中有太極;在萬物言,則

萬物中各有太極。未有天地之先,畢竟是先有此理。動而生陽,亦只是理;

靜而生陰,亦只是理。﹢

朱熹認為太極為天地萬物之?理?之總名,《朱子語類?卷九十四?周子之

書》:

太極非是別為一物,即陰陽而在陰陽,即五行而在五行,即萬物而在萬物,

-3-

只是一箇理而已。因其極至,故名曰太極。﹝廣﹞

以上引文指萬物中各有太極,而此太極為?理?,即?理?為太極。

《朱子語類?卷第一?理氣上?太極天地上》:

曰:﹡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此天地;若無此理,便亦

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育萬物。﹢

未有天地之先,先有太極,以上引文曰未有天地之,先有理,故?理?為太

極。?氣?應指陰陽之氣,因陰陽之氣能化育萬物。又曰:

若無太極,便不翻了天地!

又曰:

太極只是一箇﹡理﹢字。

照朱熹所云,太極就是理,而理就是太極。天地萬物之理,上天下地,萬物

在其中,各安其份,各依其道而行,是為?理?。生天地者為理為太極,生萬物

者亦為理亦為太極,有此理,方有此天地與萬物,若無此?理?,則無天無地,

無天無地,則無人無物,即無萬物也。?都無該載了?指人與物皆無處容身也。

若無太極,?便不翻了天地?指打翻天地,即天地日月不能正常運行,人與

物皆不生存。又依朱熹之見,?理?與?氣?有關,有太極則有?理?,有?理?

則有?氣?,有?氣?則有萬物;此?氣?者,陰陽之氣也。

在天地而言,先有理,後有天地,理含天地,但朱熹說成?天地中有太極?。

若果無太極,即無?理?,則無天地。朱熹所言之?理?,乃天地間奧妙之事,

或難以解釋之事,或不須言明而自明之事。

因萬物各有其?理?,故萬物各有其?太極?。筆者之理解如此:在萬物而

言,則生﹝或形成﹞該物之物是為太極,也就是理;對事而言,萬事皆有其理,

即?理?是?因?,?事?是?果?,在這種情況下,先有理,才有萬事,相當

於先有因,才有果,但朱熹說成?萬物中各有太極?,朱熹把太極生天地之說法

引申至太極生萬物,不過生天地之太極與生其他物之太極不同,即是說太極有無

限個,即?理?也有無限個。萬事萬物皆不同,萬事萬物各有其?理?,即有無

限個?理?。

依以上之說顯然先有?理?而後有?氣?,但朱熹對理與氣有廣義之解釋,

認為無先後之序。

《朱子語類?卷第一?理氣上?太極天地上》:

或問:﹡必有是理,然後有是氣,如何?﹢曰:﹡此本無先後之可言。然必

欲推其所從來,則須說先有是理。然理又非別為一物,即存乎是氣之中;無

是氣,則是理亦無掛搭處。氣則為金、木、水、火,理則為仁、義、禮、智。﹢

﹝人傑﹞

-4-

?無掛搭處?乃宋時之語體文,即無所依附也。注意此處之?氣?與?理?

另有定義,?氣?為金、木、水、火四行,而?理?則為仁、義、禮、智,乃人

之道德崇高之標準,其說可能承襲周敦頤,周子所謂太極,?乃天地人物萬善至

好底表德?,此即為仁、義、禮、智也。可參閱﹝一﹞太極為?善?條。

同書同章又曰:

或問﹡理在先,氣在後?﹢曰:﹡理與氣本無先後之可言。但推上去時,卻

如理在先,氣在後相似。﹢

故若?理?與?氣?無先後之分,則?理?非太極,此說不合,若向上推之,

則應以理在先,氣在後,又以?理?為太極。

﹝三﹞太極為?一?。

朱熹《周易本義?繫辭上傳》釋?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曰:

一每生二,自然之理也;易者,陰陽之變:大極者,其理也;兩儀者,始為

一畫以分陰陽;四象者,次為二畫以分太少;八卦者,次為三畫而三才之象

始備。此數言者,實聖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有不假絲毫智力而成者。畫卦揲

蓍,其序皆然。

大極,即太極。朱熹曰?一每生二?,但?一?是否太極?文中無說明。若

二為陰陽,能分陰陽者太極,故太極為一,此乃其?自然之理也?。朱熹曰?始

為一畫以分陰陽﹢,能分陰陽者太極,故一畫為太極,以一表之。?大極者,其

理也﹢呼應《朱子語類?卷第一?理氣上?太極天地上》之說法。

筆者將易卦配上一複數,稱為?卦複數?,而太極之卦複數為1﹝經運算而

得﹞。1乃數中之最小數,是有形之數,又以0為無極,乃無形之數。

附帶一提《周易本義》文中之?太少?指太陽、太陰、少陽和少陰。上述引

文朱熹認為太極、兩儀、四象和八卦乃聖人?作易自然之次第?,此次第不必以

人之智力而為之,乃?自然之理?。

﹝四﹞太極為?包陰陽?而?生陰陽?,有?理?有?氣?,有?情?有

?理?。

朱熹對太極與理氣、陰陽、動靜有頗詳盡之解說,本文則握要而論之。《朱

子語類?卷第一?理氣上?太極天地上》:

問理與氣。曰:﹡有是理便有是氣,但理是本,而今且從理上說氣。如云: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不成動已前便無靜。…﹢

﹟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見宋?周敦頤《太極圖說》,據宋?

朱震《漢上易傳卦圖?太極圖說》﹞曰:

-5-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極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

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

時行焉。五行,一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

《朱子語類?卷第一?理氣上?太極天地上》:

問:﹡太極解何以先動而後靜,先用而後體,先感而後寂?﹢曰:﹡在陰陽

言,則用在陽而體在陰,然動靜無端,陰陽無始,不可分先後。

太極靜極生動,動而生陽,在動而生陽之過程中,生陽之理便是?動?;又

在靜而生陰之過程中,生陰之理便是?靜?。引文之?用?為動,而?體?為靜,

而?用?為主而?體?為賓。感,動也;寂,靜也;太極靜極而感,感則動,動

則生陽;陽動極而寂,寂則靜,靜則生陰;陰靜極而感,感則動,動則生陽,循

環不息。端,事之始也;在陰陽而言,陰陽無始,若無始,則亦無終,方不可分

先後。若陰陽不分先後,則?用在陽而體在陰?之說亦可言?用在陰而體在

陽?,方不分軒輊。

《朱子語類?卷七十五》:

周子康節說太極,和陰陽滾說,易中便擡起說。周子言﹡太極動而生陽,靜

而生陰﹢。如言太極動是陽,動極而靜,靜便是陰;動時便是陽之太極,靜

時便是陰之太極,蓋太極即在陰陽裏。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則先從

實理處說。若論其生則俱生,太極依舊在陰陽裏。但言其次序,須有這實理,

方始有陰陽也。其理則一。雖然,自見在事物而觀之,則陰陽函太極;推其

本,則太極生陰陽。﹝學履﹞

?周子?指周敦頤,?康節?指邵康節,邵雍。?滾?,此處疑釋作?混?。

周敦頤與邵康節說太極,必混合陰陽而論之是為?和陰陽滾說?。?易中便擡起

說?意指在易經中此說最為發揮。

此處之引文朱熹對太極作另一定義:動是為陽之太極,靜是為陰之太極,如

此?太極即在陰陽裏?,即陰陽包涵太極,但依﹡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之說,

則太極包涵陰陽,太極包涵陰陽方可生陰陽,故仍然以太極生陰陽之說為主。

又《朱子語類?卷九十四?周子之書》:

太極分開只是兩箇陰陽,括盡了天下物事。

此說即以太極?包陰陽?而?生陰陽?,而陰陽能囊括天下事物。

又太極者,依朱熹所云,情理兼容者也。上述同書同章曰:

或問太極。曰:﹡未發便是理,已發便是情。如動而生陽,便是情。﹢

發,動也。太極未動時為?理?,動時為?情?,此即為朱熹之太極?情理?

說。又因動而生陽,是為情,但陽動極而生陰而為靜時應不能稱之為?理?,太

極完全未動時為?理?,動後則為?情?,動轉靜亦應列為?情?之範疇,此相

-6-

當於器皿,完全未經使用是為新﹝?理?﹞,使用過後縱使不再用亦視之為舊

﹝?情?﹞。

又曰:

太極未動之前便是陰,陰靜之中,自有陽動之根;陽動之中,又有陰靜之根。

動之所以必靜者,根乎陰故也;靜之所以必動者,根乎陽故也。

又因陰靜之中有陽動之根,而陽動之中又有陰靜之根,故陰靜陽動,陽動陰

靜之變化循環不息也。

若依照太極生陽生陰之說,應先陰後陽,先靜而後動,不過朱熹一向強調陰、

陽與靜、動均無先後,《朱子語類?卷九十四?周子之書》曰:

問:﹡太極動然後生陽,則是以動為主?﹢曰:﹡纔動便生陽,不是動了而

後生。這箇只得且從動上說起,其實此之所以動,又生於靜;上面之靜,又

生於動。此理只循環生去,﹟動靜無端,陰陽無始。﹠﹢﹝賀孫﹞

‘動靜無端,陰陽無始’之說可參閱《朱子語類?卷第一?理氣上?太極天

地上》引文。

﹝五﹞太極生卦。

太極加爻則成卦。《朱子語類?卷七十五》:

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此太極卻是

為畫卦說。當未畫卦前,太極只是一箇渾淪底道理,裏面包含陰陽、剛柔、

奇耦,無所不有。及各畫一奇一耦,便是生兩儀。

?渾淪?,?渾沌?也。依列子所云乃?萬物氣、形、質具但未相離?之狀。

奇為陽爻,耦為陰爻。《列子3?卷一?天瑞第一》:

子列子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夫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

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

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故曰

渾淪。渾淪者,言萬物相渾淪而未相離也。

唐?孔穎達《周易正義?卷第一?第一論易之三名》:

故《乾鑿度》云:夫有形者生於无形,則乾坤安從而生?故有太易,有太初,

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

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相離謂之渾沌。渾沌者,言萬物相渾

沌而未相離也。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曰易也。

此段文字與《列子》幾乎相同,故?渾淪?即?渾沌?。亦可知孔氏此部份

之說取材自《列子》。

依筆者之見,太極為無爻之卦,即0爻卦,筆者以Θ表示,其數為1。在此

-7-

0爻卦之基礎上,加上一爻即成一爻卦,此爻可奇可耦﹝同偶,雙數也﹞,即成

兩儀。

《朱子語類?卷七十五?易十一》又曰:

明之問﹡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曰:﹡﹟易有

太極﹠,便有箇陰陽出來,陰陽便是兩儀。儀,匹也。﹟兩儀生四象﹠,便

是一箇陰又生出一箇陽,﹝少陽﹞是一象也;一箇陽又生一箇陰,﹝少陰﹞

是一象也;一箇陰又生一箇陰,﹝太陰﹞是一象也;一箇陽又生一箇陽,﹝老

陽﹞是一象也,此謂四象。四象生八卦,是這四箇象生四陰時,便成坎、震、

坤、兌四卦,生四箇陽時,便成巽、離、艮、乾四卦。﹝震﹞

以上之一爻卦﹝即兩儀﹞再加一爻即成二爻卦,兩儀之上分別加上一陰或一

陽,即成四象﹝陽之上加陽成太陽,陽之上加陰成少陰,陰之上加陽成少陽,陰

之上加陰成太陰﹞,二爻卦再加一爻即成三爻卦,四象各生一陰時,便成坎、震、

坤、兌四卦,各生一陽時,便成巽、離、艮、乾四卦。

三爻卦再加一爻即成四爻卦,四爻卦再加一爻即成五爻卦,五爻卦再加一爻

即成六爻卦,其數有六十四;此即筆者所云之?太極加爻成卦法?。爻之數可續

加,若加至n爻,則總卦數為2n。下圖為《朱子語類?卷七十五》之太極生八

卦圖﹝原書無此名稱﹞:



-8-

以上之圖以太極為始,從下至上。同書同章又曰:

﹡易有太極﹢,便是下面兩儀、四象、八卦。自三百八十四爻摠為六十四,

自六十四摠為八卦,自八卦摠為四象,自四象摠為兩儀,自兩儀摠為太極。

以物論之,易之有太極,如木之有根,浮屠之有頂。但木之根,浮圖之頂,

是有形之極;太極卻不是一物,無方所頓放,是無形之極。

摠,同總,聚也,歸納也。以上引文之說法為?減爻成太極法?,即六爻減

一爻成五爻,五爻減一爻成四爻,四爻減一爻成三爻,即八卦;三爻減一爻成兩

爻,即四象;兩爻減一爻成一爻,即兩儀;一爻減一爻成零爻,即太極。

筆者曾以數學方法﹝卦複數法﹞証明兩儀減一爻、四象減二爻、八卦減三

爻、四爻卦減四爻、五爻卦減五爻、六十四卦減六爻…,皆得1,而1為太極。

?易卦減爻成太極法?亦可參閱上圖,但非從下至上,而是從上至下。朱熹

認為太極乃?無形之極?,與實在之?有形之極?有異,但從數學觀點視之,太

極並非抽象之數,非複數更非純虛數,乃實數1,故太極者,?有形之極?也。

故朱熹之?太極加爻成卦法?及?易卦減爻成太極法?乃最符合數學之說

法,亦配合筆者之太極為0爻卦之說法。注意朱子之說與揲蓍成卦之之步驟無關。

﹝六﹞太極無形體,但有動與靜。

朱熹認為兩儀、四象及八卦皆有其形狀,太極則無。《朱子語類?卷九十四?

周子之書》: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四象八卦,皆有形狀。至於太極,有何形狀?故

周子曰:﹡無極而太極。﹢蓋云無此形狀,而有此道理耳。

故依朱熹所云,太極乃無形無體者也。至於周子濂溪所云?無極而太極?乃

指太極之無形無體,別無他意。太極雖無形無體,但有理。朱子此說與筆者相異,

筆者一向認為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無形無體者

乃無極,無形無體者但含陰陽二氣者乃太極,此乃從?無?而?有?之說法也。

同書同章又曰:

太極無方所,無形體,無地位可頓放。若以未發時言之,未發卻只是靜。動

靜陰陽,皆只是形而下者。然動亦太極之動,靜亦太極之靜,但動靜非太極

耳。

或錄云:﹡動不是太極,但動者太極之用耳;靜不是太極,但靜者太極之體

耳。﹢

同書同章又曰:

太極自是涵動靜之理,卻不可以動靜分體用。蓋靜即太極之體也,動即太極

之用也。譬如扇子,只是一箇扇子,動搖便是用,放下便是體。才放下時,

便只是這一箇道理;及搖動時,亦只是這一箇道理。

-9-

太極無形而有理,乃朱熹之主要哲學說,太極無形無體,當無安頓之處。所

謂?動靜非太極?,乃指獨動獨靜非太極,若動為太極,靜亦為太極,則動即靜,

非合理者也,故太極含動靜也。用者,主也;體者,賓也;太極理應先靜而後動,

太極靜時與無極同,故太極以動為用為主,以靜為體為賓。朱熹以扇喻太極,以

人搖動之為用,放下時為體。

﹝七﹞太極為極。

極者,盡也,再無更遠之處可往也。《朱子語類?卷九十四?周子之書》曰:

太極者,如屋之有極,天之有極,到這裏更沒去處,理之極至者也。

太極如屋之極或如天之極,若此,朱熹所言之太極乃有其盡處也。若?太極

無方所,無形體?,應以無垠為合。

故筆者一向言?無方所,無形體?者乃無極,太極者則有極,?有方所及有

形體?者也。

總言之,朱熹之說太極主要為理與氣,陰靜陽動及陽動陰靜之循環;亦涉及

人之仁、義、禮、智等至善之本性。







1朱熹《周易本義》無?功?字,故注曰:?立下疑有闕文。?

2朱熹《周易本義》注曰:?亹亹,猶勉勉也。?故宋時?亹?與?勉?音近甚至

相同。

3《列子》,鄭人列禦寇著,又名《沖虛經》或《沖虛真經》,乃道家重要典籍,

書成於春秋戰國時代。

献花(0)
+1
(本文系瀟湘館11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