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胶黏剂课件
2016-03-07 | 阅:  转:  |  分享 
  
第八章玻璃及陶瓷用胶粘剂重点:2、玻璃与陶瓷粘接的基本情况。3、影响玻璃与陶瓷粘接的各种因素。4、玻璃与陶瓷用胶粘剂的配方与生产。一
般的内容:1、玻璃与陶瓷的构造与性质。难点:影响玻璃与陶瓷粘接的各种因素,玻璃与陶瓷用胶粘剂的配方。第一节构造与性质一、
玻璃的构造与性质1.组成及构造定义:无定形固体,为非化学计量化合物。一般为硅酸盐,有时是由硼酸盐或磷酸盐等混合物组成。结构:
含多种负离子团([SiO4]-4,[Si2O7]-6,[Si6O18]-12,[Si2O4]-2n,[Si2O4]-6n形
成网状结构。2.性质:(1)透明及各同向性;(2)脆性及硬度大;(3)耐热熔融态和固态是可逆的;(4)受热时固态变粘滞态
时各性质是连续变化的;二、陶瓷的构造及性质1.构造:以粘土为主要成分的烧结体,为天然材料,主要是长石、石英、粘土
三大材料再加上一些化学原料,经高温烧结,形成以O-2离子为中心的负离子集团网络,一些体积较小的阳离子介于网络之中。化学组成:硅
酸盐结构:结晶物质、玻璃态物质及气孔组成的复杂系统。2.性质:(1)脆性、硬度大;(2)软化温度高,光滑;(3
)无定型或结晶,表面能高易粘接。第二节玻璃与陶瓷粘接的基本情况一、玻璃的粘接情况在建筑、车辆、仪器、安全、消声、
装饰等应用时的制造装配与维修方面。玻璃的表面组成与其本体组成差异大,粘接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采取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
表面能较高,吸附水膜后对粘接影响较大,须经表面处理,选择胶粘剂时必须要考虑到玻璃的特性。如在照相机、测距仪、显微镜等光学仪器中主
要用有机胶粘剂,而在电子管、高真空器件、理化仪器的粘接时则广泛使用无机胶粘剂。粘接玻璃的其它方法:自身熔接,玻璃与金属
的封接可用合金软焊料。二、陶瓷的粘接情况陶瓷具有高表面能,易吸附水层,且结构牢固,给粘接带来一定的困难;陶瓷表面光滑
,但断裂面较粗糙,较易粘接修复。陶瓷自身粘接、陶瓷与金属、塑料的粘接主要使用有机胶粘剂,但在陶瓷自身(大型)、陶瓷与金属一些时候的
粘接却主要使用无机胶粘剂。其它粘接方法:固相熔接和熔融粘接法。第三节影响玻璃与陶瓷粘接的各种因素一、玻璃粘接的影响因素
1.玻璃表面能高的影响:吸附水膜,且在高温下难以除去;2.玻璃表面硬度大,不能用普通的打磨方法,一般用有机溶剂处理。二、陶瓷
粘接的影响因素1.陶瓷表面能高的影响:吸附水膜,且在高温下难以除去;2.陶瓷表面的浸润性:陶瓷的表面张力较高,有利于液体在
陶瓷表面上的浸润和粘合,但两相的相容性也会影响粘接的效果。3.陶瓷表面的几何结构:存在着无数的台阶、凹谷、气孔和裂缝,造成表面能
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表面的浸润性。第四节玻璃与陶瓷用胶粘剂的配方与生产一、有机胶粘剂-543胶[使用范围](1)使
用温度范围-60~+120℃(2)主要用途适用于各种陶瓷、玻璃、木材、金属、电木及其他塑料的粘接。[配方]由多
种环氧树脂(A)和聚酰胺、三乙醇胺及填料(B)等组成。二、无机胶粘剂:硅酸盐、磷酸-氧化铜无机胶粘剂、玻璃质无机胶粘剂等。三
、玻璃、陶瓷与其他材料的粘接陶瓷与金属:聚丙烯酸酯胶粘剂、不饱和聚酯胶粘剂、环氧-酚醛胶粘剂和环氧-聚酰胺胶粘剂等。玻璃、
陶瓷与塑料:玻璃、陶瓷与氯化聚醚、ABS、聚苯醚、聚醚泡沫的粘接,可选用聚氨酯胶粘剂。玻璃、陶瓷与聚苯乙烯泡沫、聚氯乙
稀泡沫、聚丙烯、聚缩醛、硬质聚氯乙稀的粘接,可选用环氧胶粘剂和改性环氧胶粘剂等胶粘剂。玻璃、陶瓷与木材:木材与玻璃、陶瓷
的粘接,可选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胶、聚氨酯胶粘剂、环氧胶粘剂、环氧-聚酰胺胶粘剂、环氧-硅橡胶胶粘剂、甲醇胶粘剂等胶粘剂。玻璃、陶
瓷与纸张:可选用聚乙烯醇缩丁醛胶、氯丁橡胶胶粘剂、丁氰橡胶胶粘剂、丁基橡胶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等。2、聚氨酯的合成与改性
聚氨酯的合成方法一般以二异氰酸酯和多元醇为主要原料。聚氨酯可以用有机硅等进行改性,以提高其耐水等性能。3、聚氨酯胶粘
剂组成聚氨酯胶粘剂所用原料主要包括异氰酸酯、多元醇、催化剂和溶剂等。4.2丙烯酸酯胶粘剂:1、丙烯酸酯类单体简介:
丙烯酸酯类单体主要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2、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可以通过乳液聚合等方法进行合
成丙烯酸酯类聚合物具有耐水性、耐候性、耐碱性、耐氧性、耐臭氧性、耐光性和臭味少、与颜料的粘合力高等特点。丙烯酸酯
类聚合物可以用苯乙烯和有机硅等化合物进行改性。2、聚醋酸乙烯酯的合成与改性聚醋酸乙烯酯的合成主要通过溶液聚合和乳液聚合进
行。聚醋酸乙烯酯耐水性差,可以通过与乙烯和丙烯酸酯共聚等方法进行改性。3、聚醋酸乙烯酯胶粘剂的组成第一章-1聚醋酸
乙烯-3(P48)配方:聚乙烯醇(88%水溶液)4乳化剂水
55溶剂醋酸乙烯酯
44基体邻苯二甲酸二丁酯6增塑剂辛醇
0.2助剂过硫酸铵
适量引发剂/催化剂说出上述胶粘剂中各组分的作用,指出该胶粘剂属于那种类型。乳
液型、反应型、合成型等。第一章-2补鞋或补车胎的过程,它们对应的粘接工艺是什么?选择胶粘剂、配胶、表面处理、粘接、固化、
后处理等。第三章1、简述PE的表面处理方法。(1)一般方法表面清理;脱脂去油;表面粗化;?清洁干燥。(2)??化
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使塑料表面引入活性基团,而具有除油、去污、粗化等功能。酸蚀法;预涂偶联剂。(3)?物理方法物理
处理方法是用电场、火焰等物理手段对被粘物进行表面处理,主要用于非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其设备造价高,处理工时高,但效果比较好。放
电处理;火焰处理;辐射处理。聚乙烯(PE)①铬酸蚀洗过程如下:a.用丙酮、甲乙酮或二甲苯擦洗;b.室温
下,在如下铬酸溶液中于71℃下浸泡30min;浓硫酸1500g重铬酸钾75g自来水120
g先将重铬酸钾溶于干净的自来水,然后分次加入浓硫酸,每次加入200g,搅拌后再加。c.用自来水冲洗3min。d
.在空气循环干燥器中于38℃干燥1h②火焰氧化法用氧乙炔燃烧器喷射的火焰灼烧粘接面直至呈现出火光为止。为了避免表面附
着过多的氧化物,需用金属皂和水轻轻擦拭表面,然后将表面用蒸馏水清洗并在室温干燥,火焰处理快捷迅速,粘接强度也比铬酸法高,但操作起来
要特别仔细,否则制件会因受热而翘曲变形,如制件断面很厚、则操作起来要安全得多。③气体等离子体处理这种处理方法效果很好,在
制件表面几何形状复杂.不易于进行打磨或火焰喷射处理时,或者是粘接强度要求很高时需要采用。2、请列出两个低温用和高温用的环氧树脂
胶粘剂中使用的固化剂类型。低温:脂肪族多元伯胺、仲胺,低分子聚酰胺等。高温:酸酐类、杂环化合物类第四章请列出No.35
配方中各组分的作用(各配合剂)丁腈橡胶基料氧化锌防老剂松香增稠剂硫磺硫
化剂碳黑填料酚醛树脂基料/改性剂第五章作业1、改性淀粉壁纸胶粘剂的配方组成及配比
作用质量份玉米淀粉主要成分100高锰酸钾
催化剂2.4引发剂2
氢氧化钠糊化剂10硼砂络合剂
1~2消泡剂5~10甲醛
防腐剂1~2水溶剂
5701)淀粉胶粘剂的生产工艺第六章作业1、详细描述影响金属粘接的主要因素。主要胶粘剂和被粘物的化学性质、形成胶
接接头的粘接工艺和接头使用环境等因素。1、极性;2、分子量;3、PH值;4、表面处理;5、底涂等。2、不锈钢的表面处理方法
。一般处理:打磨粗化,丙酮清洗除油脱脂。特殊要求:酸洗:硫酸(96%)100重铬酸钠饱和溶液30第7章作业-
织物胶粘剂的应用在哪些方面?(1)无纺布加工:纤维不经过交织,通过粘合或其他物理方法制成的一种布;(2)植绒加工:将短的单纤
维用胶垂直固定在织物、纸张、塑料等基材表面,使其具有天鹅绒、丝绒、羊绒等外观和手感称;(3)织物印花;(4)服装衬的制造;(5)针
织品后处理:用阳离子型胶粘剂处理针织品;(6)羊毛织物防缩处理:可起防皱的作用;(7)帐篷、篷布的粘接:起修补作用。淀粉胶粘剂的
基本组成及配比范围淀粉胶粘剂的生产工艺(5)线膨胀系数小;(6)不渗透性;(7)绝缘性好;(8)耐化学性;(9
)良好的光学性能。玻璃、陶瓷与聚四氟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酸酯、聚碳酸酯的粘接,可选用聚丙烯酸酯胶粘剂和有机硅胶粘剂等胶粘剂。
玻璃、陶瓷与软质聚氯乙稀的粘接,可选用酚醛-丁氰胶粘剂等胶粘剂。玻璃、陶瓷与其它品种的塑料粘接,一般可选用聚氨酯胶粘剂、环氧胶粘
剂和改性环氧胶粘剂等胶粘剂。玻璃、陶瓷与橡胶:玻璃、陶瓷与硅橡胶的粘接,可选用有机硅胶粘剂等。玻璃、陶瓷与丁氰橡胶的粘接,可
选用酚醛-丁氰胶粘剂和环氧-丁氰胶粘剂等。玻璃、陶瓷与氯丁橡胶的粘接,可选用酚醛-氯丁胶粘剂和环氧-氯丁胶粘剂等。玻璃、陶瓷与
天然橡胶的粘接,可选用聚氨酯胶粘剂、改性橡胶胶粘剂和天然橡胶胶粘剂等。玻璃、陶瓷与皮革:可选用聚氨酯胶粘剂、环氧-氯丁橡胶胶
粘剂和氯丁等玻璃、陶瓷与织物:可选用不饱和聚酯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和环氧-氯丁胶粘剂等。四、常用胶粘剂4.1聚氨酯胶
粘剂:1、聚氨酯胶粘剂概述聚氨酯是分子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NHCOO-)和(或)异氰酸酯基(-NCO)的物质。聚氨酯胶
粘剂是合成胶粘剂的主要品种,具有反应活性高、常温能固化、耐冲击等很多优异的性能。3、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组成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种类较多,应用范围较广。其组成对于不同的应用来说也不同。丙烯酸酯系聚合物乳液可直接用作胶粘剂,而氰基丙烯酸酯胶粘剂、反应型丙烯酸酯类胶粘剂的组成较为复杂,但一般都包括单体、稳定剂、引发剂和促进剂等。4.3醋酸乙烯酯胶粘剂:1、醋酸乙烯酯的性质醋酸乙烯酯常与各种单体共聚。共聚单体多数是和醋酸乙烯酯一起加入反应器内进行共聚,但也有先将其他单体聚合,然后再添加醋酸乙烯酯进行共聚。可与醋酸乙烯酯共聚的单体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类:乙烯酯;不饱和羧酸酯;不饱和酰胺化合物;不饱和氰等。
献花(0)
+1
(本文系junfengju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