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4课花蛤蟆教案
2016-03-15 | 阅:  转:  |  分享 
  
第四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认真的聆听笛子二重奏《顶嘴》,感知乐器的音色,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用简单的语言描
述乐曲的内容。2、能分角色有表情地演唱《花蛤蟆》。3、了解河北民歌,体会河北民歌的地方特点与情绪,能在欢快、热闹的气氛中学会
演唱《对花》这首歌。。过程与方法:1、通过表现歌曲《花蛤蟆》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合作意识。2、能掌握对唱、表演唱这两种演唱形式
,并结合手绢舞进行表演,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花蛤蟆》,领会歌曲描绘的意境,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
创新与拓展:通过实践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教学重点:1、即兴多声部的演唱。2、唱好歌曲中的倚音,积极主动的表现歌曲教学难点:1
、6和5两个音程的音效。2、旋律部分的乐曲衔接。3、引导学生自主地运用手绢舞这种形式表现歌曲。教学准备:课件、钢琴、相关资料等教
学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教学过程个性修改《花蛤蟆》一、发声练习1、发声练习:山谷回声。2、师:孩子们,你们知道
回声吗?听到过吗?今天就假设你们都站在这个山谷里,我们表演一下回声好吗?老师演原声,你们表演回声,注意,应该是轻盈的,美妙的,让人
萦绕耳旁的。发声训练:4/412345-|12345-
|(师)山谷你好吗?(生)山谷你好吗?5ii5655-|5i
i5655-|春天来了!春天来了!34
565-|34565-|啊……!啊……!67i6
5-|67i65-|啊……!啊……!5〃ii56
55|5〃ii5655|43231-|4
3231-║向你问声好。向你问声好。二、引入。谜
语:一位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小时有尾没有脚,大时有脚没尾巴。(青蛙)[课件演示]三、声音造型游戏:荷塘欢歌。1、出示课件“荷
花图”:这么美的荷花池,到夏天的时候会有很多青蛙蛤蟆来与荷花做伴并唱歌,下面我们用青蛙的叫声来营造“荷塘欢歌”的景象。[课件演示
:荷塘欢歌双声部节奏]2、请同学们每人创编一个蛤蟆叫的节奏,老师随意点名模仿,看谁的节奏创作得最好。3、(如有时间)请一名同学
上台像老师一样指挥,师和其他同学坐在一起模仿。四、学习歌曲《花蛤蟆》。1、老师这里有首歌也是表现夏夜荷塘欢腾的景象的,请听。[
播放课件:花蛤蟆]2、这时一首流传于山东地区的歌曲,生动形象,富有浓郁的地方风格与儿童情趣,而且轻快诙谐。请你根据歌词唱的内容描
述花蛤蟆有趣的样子。3、[播放课件:考考你]这首歌有几处花蛤蟆的叫声?请找出来。这些模仿蛤蟆的叫声都用了哪种装饰音?(倚音、下
滑音)复习下滑音,学习倚音(倚音是装饰音的一种,演唱的时值通常是短促的,在我国民间音乐中倚音的使用甚多,对音乐风格,特点的表现起
到重要作用。)4、跟琴学唱这四个乐句。5、再听歌曲,找出你已经听会的乐句教大家唱一唱。6、师生交流:你还有哪几句不会唱,请大家
来帮帮你。跟琴唱不熟悉的乐句。7、齐唱全曲。五、表现歌曲《花蛤蟆》。蛤蟆是各地农村最常见的一种小动物,它能帮农民捉害虫,所以
我们要保护它。刚才大家唱得真好,但我觉得如果变换一下演唱形式会更有意思,你们有什么办法(轮唱、对唱、伴唱)(1)全体同学与录音轮
唱(2)师生或生生对唱(3)用固定低音或长音伴唱:505050505—1呱呱呱
呱呱(4)用身体小乐器伴奏1、自由练习2、集体演绎。六、音乐欣赏:《顶嘴》是一首山西民歌,叙述了山村妇女相
约上山打酸枣的情景,极富生活情趣。在听赏过程中,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发生在什么季节?2、有那些人?3、她们是怎样打酸枣的?用了
那些工具?《对花》是我国北方广为流行的一种传统小调,演唱形式为一问一答,集知识性、趣味性、竞赛性为一体,极富生活气息。在听赏过程中
,也要思考以下问题?1、描写的是什么季节?2、描写了几种花?3、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绪?北方民歌的特点:《顶嘴》《对花》音色:情绪:
速度:七、结束。大家表现得真不错,我们听着音乐,学花蛤蟆的样子跳出教室吧!《对花》一、课前律动:师生在《对花》的音乐声中舞
手绢。二、激趣导课:1、师边转手巾花边与生问好。2、谈话:师:同学们,你们发现我手上的这块手绢与生活中的手绢有什么不同吗?生
:略。三、感受与体验:1、看师:是的,这种手绢是用来跳舞的。知道吗?河北的民间舞蹈是以秧歌为主,主要的道具就是这种手绢。老
师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手绢舞,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拍一拍、动一动,为我鼓鼓劲。好吗?(播放《对花》伴奏乐,师边舞边唱。)2、听1)
听赏《对花》:师:喜欢这个舞蹈吗?生:略。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首具有浓郁河北音调的歌曲《对花》。请同学们翻开书本40页,静静
地聆听,听完后告诉我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播放录音,板书课题:九、对花)2)复听《对花》: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这首歌
带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生:略。师:是的,这是一首很轻快、热闹、喜庆的歌曲。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轻轻地拍腿,感受一下它带给你的快乐
吧!四、了解与认识:1、熟悉旋律:1)师:看得出同学们拍得都很开心,现在就让我们也带着这种欢乐的感觉,用“lu”把歌曲的旋律
哼唱一遍。生:略。2)师:你觉得哪些地方比较难唱?(生自评演唱情况,分析难点。)师: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啊!同学们注意到了吗?歌
曲中出现了许多切分节奏(板书:“XXX”)和附点音符(板书:“X.X”),只有把它们的时值唱准(指难点处),才能把歌曲唱得
更好,先听老师把节奏读一读。再听一遍。看看,哪些地方有它们的身影?生:略。3)师:接下来我们再用“lai”把歌曲的旋律哼唱一遍,
唱的时候要带着快乐的心情,面带微笑,还要注意老师刚才说的节奏,我要听到你们最美妙的声音。(提醒声音位臵和坐姿)2、学习歌词:1)
师生问答第一段歌词:师:这一次唱得好听多了!现在我来考考大家,比比看谁的脑子最灵,在听歌的时候已经把第一段歌词记住了。2)学唱第一
段歌词:①师:你的记性真好!下面我们把第一段歌词轻声地唱一唱。②师:唱得不错,只是歌曲中出现的倚音我们没有唱出来,它在哪呢?生:
略。(师范奏倚音,生练唱此乐句。)③上滑音的教学:a.师:同学们,歌曲中还藏着个向上的箭号呢,你们找到它了吗?这个小记号是“上滑
音”,有了它能让我们的歌声更有特色呢!听一听。(师范唱)b.师:你们也试试?生模仿唱此乐句。④师:现在我们把第一段歌词完整地唱一
遍,要把这种迎接英雄回来的快乐心情唱出来,好吗?生:略。3)知识技能:①师:现在熟练多了!可是同学们发现没有?平时我们唱的歌曲的演
唱形式大部分是齐唱,而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有什么不同?生:略。②师:为什么说是“对唱”?生:略。师:你听得可真仔细啊!那么老师刚才边表
演边唱的演唱形式叫什么?生:略。③课件出示“小博士”知识点:师:让我们来看看“小博士”是怎么说的?4)师生对唱:①师:现在让我们来
玩个游戏,也用对歌的方式唱唱第一段歌词!我唱甲,你们唱乙,谁接不上来就算输了哦!(师提醒生坐姿、气息以及“的”字唱法等。)②师:
好,现在你们来考考我,咱们再来一遍,要注意有“齐”字的地方表示我们要一起唱。③生自评演唱情况:师:谁来说说你觉得自己的演唱怎么样
?(教唱生觉得不足之处。)④师:你觉得在演唱这首歌时,哪一句最有趣?或者说让你印象深刻的是哪句?生:略。师:(指着“七拨弄东……
”)哦,是这句。(师范唱此乐句)这句歌词让你想到了什么情景?它模仿的是什么声音?生:略。师:是的,像人们在敲锣打鼓地欢迎我们的英雄
回来呢!你能模仿一下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表情吗?生:略。⑤师:好,现在我们就用动作模仿敲锣打鼓,唱唱这句歌词,要把当时激动的心情唱
出来哦!生:略。⑥师(引导):同学们,鼓声是用来伴奏的,能敲得那么响,把我们的歌声都淹没了吗?生:略。师:把动作做出来就行了,别
那么使劲敲。5)学唱第二段歌词:师:第二段也能唱吗?生:略。师:好,接下来我们把第二段的歌词也唱一唱。你们来问,我来答。(师生
对唱第二段歌词)6)结束句学习:①师:同学们注意到没有?第二段的结尾和第一段的不一样,多了一个结束句,这个“哎”字要唱几拍呢?我们
一起来数一数。生:略。师:有8拍哦,同学们要在心里默默地数。②师:最后有两个声部,今天我们先学习第一声部,听一听。(师范奏第一声部
)师:它的旋律走向是高还是低?(以手势提示生试唱)③师:好,现在我们把结束句唱一唱。④师:我们把前面一句和这一句接起来唱一唱。7)
完整对唱两段歌词:师:现在老师想当听众,听你们把两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好吗?生:略。师:男生唱甲部分,女生唱乙部分。五、巩固学习
:1)表演唱①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会了对唱,而河北人更喜欢边扭秧歌边唱,谁能学学他们扭秧歌的样子?学老师刚才的手绢舞,做一、两个动
作也可以。(请个别生表演手绢舞基本动作)②学习舞蹈基本动作:手部动作:抓住手绢的一角,掌心向上,然后迅速地翻腕、压腕。(师示范,生
模仿。)师:现在我们来看看秧歌的舞步有什么特点?(师示范)生:略。师:下面我们也来学学这十字步。(师生扭秧歌,请个别生上来扭秧歌。
)脚步动作:前进两步,后退两步,称为“十字步”。2)情景剧:①师:同学们,咱们村的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到北京开“表彰大会”今天就要
回来了,村里决定用热闹的秧歌来欢迎他们。哟,时间不早了,那咱们就抓紧排练吧!来,分成小组,将刚才我们学的动作练一练,要边唱边跳。(
师巡视指导)②师:同学们看过潘长江的小品《过河》吗?两个人隔着河要先喊一嗓子才开始对歌。(师模仿)现在咱们配合一下:你们先喊话“哎——英雄回来了吗?”,我回应你们“英雄回来了——”,才开始对歌。明白了吗?生:略。师:谁愿意来扮演战斗英雄和劳动英雄,和我们一起扭秧歌?(给两位“英雄”披上绶带)③师:好,现在准备用热情的歌声和舞蹈欢迎我们的英雄回家乡咯!(师生表演情景剧)六、总结:师:今天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很高兴和同学们度过了难忘的河北之旅,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让我们在音乐声中扭着秧歌离开教室。再见!(播放《对花》音乐,生在乐声中离开教室。)教学反思:龙里县第四小学电子教案6
献花(0)
+1
(本文系我就是我cy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