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中的应用体会
2016-03-17 | 阅:  转:  |  分享 
  
?????????????????????
283
中医中药
??
1.2质量保证天服用,或分开冲服,较难控制,在临床应用方面受到一定限制。如
传统中药饮片中药材的品种来源、产地、采收季节及炮制方法等能增加不同规格,则更方便儿科临床使用。
均可影响中药的质量。中药配方颗粒自2001年起纳入中药饮片管理范2.3价格较高
畴,实行批准文号管理,且其中的中药材一般来源于规范建设的中药相比传统中药饮片的价格而言,中药配方颗粒价格相对较高。一
材种植基地,以经过科学炮制的中药饮片为原料,经过现代化制药技般来说,配方颗粒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的传统饮片的价格高
[8]
术提取、分离、浓缩、干燥、制粒、包装而成的中药产品,整个制备30%~50%。因此,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患者,如果长期服用,不容
[3]
过程标准化、规范化。配方颗粒分包后采用铝箔包装,封闭严密,易接受。
避免虫蛀、霉变等变质现象,从而保证其质量。2.4口感较差
1.3服用便捷相比成人,儿童患者服药困难是普遍的问题。如何制备新剂型,
传统中药饮片中不同质地的药材,煎煮方法不尽相同,有先便于儿童服用始终是医药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之一。服用中药汤剂本对
煎、后下、包煎、冲服等要求,再有加水量、浸泡时间、火势、煎于患儿就较难接受,传统汤剂煎煮过滤后,残渣较少。而配方颗粒药
[4]
煮时间、药液量等较难于掌握与控制。尤其对于初次服用汤剂的味多,药量大时,冲服药液较稠厚,残渣较多,药味叫苦,使其口感
患者,和儿科患者中诸多年轻家长,及不具备煎煮条件的家庭往往下降,难于接受,部分患儿反应口感不及传统中药合煎后的汤剂。因
无从下手。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发病容易;体禀纯阳,所患热病较此,解决中药配方颗粒口感问题便于儿童接受服用,也成为进一步研
多,且儿科疾病常具有发病急骤,传变迅速的病理特点,正如古人究课题。
所谓“其之来势如奔马,急如掣电”。因此,临床多见外感高热或3结语
急性起病。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应用是中医药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医药
[9]
中药配方颗粒不需煎煮,直接用开水冲服,药液量较易控制,方走向国际化的一条途径。中药配方颗粒既符合中医药理论与辨证论
便服药,节省了时间与精力。尤其临床中“高热”患儿,服用中药配治,又具有药效肯定、服用方便等优势。但是与传统中药饮片相比,
方颗粒,避免了传统中药煎服中的诸多不便,大大缩短了救治时间,仍然有诸多不足。因此,在发展中药配方颗粒的同时,必须重视以传
确保及时有效的治疗。其单味药物浓缩颗粒独立包装,体积小、服用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认识中药复方合煎
[10]
量少,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常常为患儿家长和外出需要服药的患者与单煎提取后配伍应用在药效上的差别,积极发展中药复方颗粒。
[11]
所接受,正因其使用方便之优点,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努力建立科学规范的质量标准体系,使中药真正地走向世界。为适
1.4调配方便应临床用药加减需求及儿科临床用药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制定多种规
传统中药饮片调配处方较为复杂,需要根据不同药物进行称重并进格的包装,便于临床灵活使用。同时应根据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可结
行分剂,有另包、捣碎等饮片还需另外加工,工作繁重。中药配方颗合国家医疗保健制度改革,解决降低生产成本和销售价格等问题,满
粒体积小,均采用统一标准的独立包装,已注明剂量,不需称量,操足临床需求。并且希望能在改善口感方面有更大的收获,如能制成不
[5]
作简单,避免了传统中药称量和分剂带来的误差,工作效率提高。而同口味,不同颜色,使配方颗粒变得甜美可口,便于儿童接受服用,
且中药配方颗粒均采用铝箔包装,密封性能好,保质期延长,方便贮更利于儿科临床使用,有益于儿童健康。
存与运输,克服了传统中药饮片中由于贮藏不当带来的变质等问题,参考文献
减少了污染,便于保管。[1]陈培胜,朱月信.中药配方颗粒行业标准研究思路[J].中医杂志,
2不足2012,53(6):469-472.
2.1“单煎”与“合煎”的争议[2]王金凤,张钦德.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
中药配方颗粒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单煎”与“合煎”的问题一信息杂志,2013,20(8):110-112.
[6]
直是患者的疑问,也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焦点与研究课题。传统中[3]涂瑶生,毕晓黎,徐文汇.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研究[J].世界
医历来讲究“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原则,汤剂又是中医药临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1):41-46.
床的主要应用形式。古人已明确中药煎煮的方法对其药效有很大的影[4]田红艳.浅谈中药配方颗粒的优势[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响。而且中药复方中药味之间有“君、臣、佐、使”的关系,其药效2012,18(4):443.
[7]
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组成复方中各种单味中药作用的相加,合煎可能[5]王静,王佩娟,陈炯华,等.中药配方颗粒的研究近况述评[J].现代
为上述关系的发挥提供了条件与作用过程,这一作用过程会发生增中药研究与实践,2009,23(2):75-77.
效、减毒等作用。而中药配方颗粒采用单独提取,服用过程是以分煎[6]张红梅,宋景政,谭红胜,等.从汤剂到颗粒剂:中药配方颗粒20年
提取的单味药物混合冲服,有可能限制了药味间药物的相互作用的发回顾与展望[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2,14(4):1740-
挥,失去合煎中的一些作用。因此,有专家建议对于单煎制备的中药1753.
配方颗粒,应更深入地进行试验研究,明确中药共煎的作用机制,建[7]崔景朝,赵自明.中药配方颗粒研究进展(Ⅱ)-中药单煎与合煎对
立质量控制标准及生产工艺规范。从而有效的发挥中医药特色,服务比研究概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4):240-245.
于广大患者。[8]王晓峰.阻碍中药配方颗粒发展的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
2.2规格较单一2013,14(23):236.
中药配方颗粒,每一种单味颗粒独立包装,其规格是指每袋颗粒[9]张蓉蓉,马艳芹,房吉祥等.浅议中药配方颗粒的发展与革新[J].
含量相当于中药饮片的克数。我院使用广东一方药业的中药配方颗中国现代中药,2013,15(3):230-232.
粒,每种颗粒仅有1种规格,多数药物规格为10g,如连翘每袋相当[10]伏安成.中药配方颗粒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发展动态[J].中
于传统中药饮片10g,其剂量大多为成人常用剂量,少儿童的剂量规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31(13):20-21.
格。在儿科,不同年龄、不同体质量患儿使用药物剂量也不同,尤其[11]孙源源,施萍.借助中药配方颗粒推进中药国际化的对策研究
婴幼儿患者,多数情况仅用到配方颗粒的1/3包或1/2包,一剂药物分[J].中草药,2013,44(8):929-934.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