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作文指导教程
2016-03-18 | 阅:  转:  |  分享 
  
作文指导教程

刘军义

一、词汇

(一)积累词语是作文的开端:

1.课内积累;2.课外积累;

3.生活中积累;

4.学习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熟语。

(二)准确用词是作文的关键(恰当使用词语、注意感情色彩等)。

(三)规范用词是作文的要素。

(四)简洁用词是作文的法门(不要啰啰嗦嗦、或一词反复使用)。

(五)优美用词是作文的升华(注意使用修辞等写作手法)。

(六)理解词语是灵活用词的前提(注意同义词、反义词及词性等不同用法)。

二、句子语言

会连词造句:

注意词序;2.注意条理。

(二)句子要通顺。

(三)注意使用关联词连接句子。

(四)句子的表现力:

1.使用修辞;

2.运用感官(拟声、味觉等)

3.注意句子的枝叶成分(修饰语)。

(五)句式要灵活:

1.灵活运用感叹、反问、双重否定等句式;

2.会使用排比句等。

(六)语言能力提升方法:

1.学会变空乏为具体;

2.学会变平庸为神奇;

3.学会几种修饰语言的方法。

三、段落

开头:

1.设置悬念;

2.直接进入主题;

3.利用熟语开头;

4.反衬开头(没有、没有)。

(二)结尾:

1.意犹未尽;2.含蓄深沉;

3.感叹、抒情或祝愿结尾;

4.总结结尾。

(三)写一段有条理的话:

1.按空间顺序;

2.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

3.按事情的几个内容或几个方面写;

4.写人物的心理变化等。

(四)写一段有中心的话:

1.先明确此话的目的;

2.再从几个方方面去表现。

(五)注意结构:

1.总分;2.分总;3.总分总。

四、题目

拟题要求:

鲜明、确切、生动、简洁。

(二)拟题技巧:

1.套用法;2.修辞法;

3.悬念法;4.新视角法;

5.含蓄法;6.简洁明快法;

7.生动幽默法。

(三)拟题题型:

1.扣准事件(《拜年》);

2.扣准地点(《参观XXX》);

3.扣准时间(《我的生日》);

4.扣准物件(《小花伞》);

5.扣准主题(《我喜欢XXX》);

6.扣准人物(《我的爸爸》);

7.扣准线索(《校园的四季》)。

五、审题

审题要求:

1.要认真,不漏任何信息;

2.要仔细,善于抓住题眼;

3.要深入,挖掘蕴含信息。

(二)审题要点:

1.弄清题目意思;2.看清题目要求;

3.看“题眼”,即看谓语、中心词或修饰语。

(三)审题目的:

1.弄清写作范围(《我最尊敬的人》);

2.弄清要写的对象(《我的老师》);

3.明确时间要求(《一个欢乐的晚上》);

4.明确数量要求(《一件新鲜事》);

5.明确地点范围(《逛超市》);

6.明确人称限制(《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

7.确定关键词(《蚂蚁趣事》);

8.弄清比喻义(《作业“歼灭战”》);

9.半命题(《我学会了——》);

10.明确要求(《——的一堂课》,横线填“生动、难忘、最没意思”中的一个词)

11.扩写;12.续写。

(四)审题方法:

1.从题目含义入手,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文章范围;

2.从题目结构入手,审清题目标志,确定文章体裁;

3.从题目关键词入手,审清题眼,确定写作重点。

六、立意、中心

确定中心原则:

正确、立意健康、深刻、新颖、简约。

(二)确定中心方法:

1.根据题目定中心;

2.根据真情实感定中心;

3.学会“以小见大”定中心。

(三)中心要求:

1.中心明确(扬美抑丑、是非分明);

2.中心集中

(所列举的事例都为中心服务);

3.中心新颖别致

(写出新意、表达新的观点);

4.中心深刻真挚,认识透彻,写出感受、体会和意义。

(四)立意方法:

1.正向思维法;2.逆向思维法;

3.多角度思维法;4.纵横思维法。

(五)立意技巧:

1.避“俗”;2.求“异”;

3.合“时”;4.融“我”;

5.巧“联”(即联系、联想)。

七、选材

选材原则:

取材要广,选材要严,

组织要妥,用材要新。

(二)选材标准:

1.围绕中心组织材料;

2.自己熟悉的、有意义的材料;

3.材料要有新鲜感;

4.材料要有真实感;

5.材料要有代表性(能突出中心)。

(三)选材方法:

1.直接取材;2.间接取材。

(四)处理材料的方法:

取、舍、祥、略。

(五)材料排序方法:

1.按时间;2.按空间;

3.按事件发展过程;

4.按内容类别5.按对比方法。

八、作文结构

注意开头结尾:

1.开头

(1)开头原则:

A.要开个好头,能统领全文;

B.要引人入胜;C.要简洁明快;

(2)开头方法:

A.设问开头,引人入胜;

B.设置悬念;C.抒情开头;

D.倒叙开头;E.情景交融;

F.引用开头;G.开头概括中心;

H.开头介绍人物身份;

I.开头写环境;J.开门见山;

K.交代要素;L.比喻开头。

2.结尾

(1)结尾原则:

A.要体现主旨;B.要耐人寻味;

C.要言简意赅;D.要因文而异。

(2)结尾方法:

A.自然结尾;B.点睛结尾;

C.抒情结尾;D.写景结尾;

E.象征结尾;F.引用结尾;

G鼓动式结尾;H.照应式结尾;

I.启发式结尾。

(二)注意顺序:

1.时间顺序;2.空间位置变换顺序。

(三)注意过渡:

1.过渡位置:

(1)总到分或分到总处;

(2)一层到另一层转折处;

(3)时间、地点转移处;

(4)叙述方法变换处。

2.过渡方法:

(1)自然段(句)过渡法;

(2)用词语过渡法;

(3)用小标题过渡法。

(四)过渡类别:

1.内容过渡(不仅而且);

2.时间过渡(第二天、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等);

3.地点过渡(先进大门、步入大厅、走出等);

4.叙述过渡(使用过渡句或过渡段)。

(四)注意线索:

1.时间线索;2.空间线索;

3.人物线索;4.物品线索;

5.事件、性质线索;6.感情线索。

(五)注意照应:

1.首尾照应(开头与结尾);

2.前后照应(前文与后文);

3.题文照应(标题与内容);

4.伏笔照应;5.时间照应;

6.物件照应。

(六)记事结构: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七)议论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八)材料作文结构:

引述材料、分析材料、引出论点、

举例论证、联系实际、总结全文。

(九)结构安排原则:

完整统一;2.层次井然;

3.严谨周密;4.灵活创新。

九、表达方法

(一)叙述:

1.人称:

(1)第一人称(我、俺、我们);

(2)第二人称(你、你们);

(3)第三人称(它、他、她、它们、他们、她们)。

2.叙述顺序:

(1)顺序;(2)倒叙;

(3)插叙;(4)补叙;

(5)平叙(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3.叙述方法:

(1)完整叙述:

六要素齐备,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事件经过、事件结果。

(2)具体地叙述:

叙述的很详细、清楚;

详略得当、面略点祥;

方法灵活,首尾完整。

(3)起伏的叙述:

A.设置悬念;B.先话结果;

C.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

4.记叙文写作:

(1)写事类别:

A.写一件事;B.写一次活动;

C.写头绪复杂的一件事;

D.写几件事。

(2)注意问题:

A.具备记事的要素;

B.写清整个经过;

C.抓住事情发展的主线;

E.注意记叙的顺序;

F.注意人称的运用。

(3)写作方法:

A.要素交代清楚;

B.叙事要具体:

a.追问扩展法;b.分解事物法;

c.回忆联想法;d.增添细节法。

5.写人方法:

(1)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来写;

(2)通过几件事或几个片段来写。

6.写人注意问题:

(1)让事实本身说话;

(2)正确表现我和被写人的关系。

(二)描写:

1.按描写属性分:

人物描写

(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2)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3)场面描写。

2.按描写取向分: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3.按描写存在状态分:

静态描写、动态描写。

4.肖像描写时机:

(1)介绍人物时写肖像;

(2)人与人接触时写肖像;

(3)想象中写人物的肖像。

5.肖像描写方法:

(1)直接描写;(2)间接描写;

(3)工笔描写;(4)简笔勾勒。

6.行动描写:

(1)精选词语,抓住特点,写出情态;

(2)写出行动的过程;

(3)抓住细节,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4)抓住下意识动作,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

(5)描摹人物的肖像动态,把握人物的性格。

7.心理描写:

直接披露;(2)内心独白;

(3)借助梦境;(4)景物衬托;

(5)动作显示;(6)画好眼睛。

8.语言描写:(1)对话;(2)独白。

9.场面描写:

(1)从不同方位多角度描写;

(2)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进行描写。

10.景物描写:

(1)根据不同方位多视角观察描写;

(2)运用多种感官参与进行描写。

(三)抒情

1.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借物抒情;(2)借景抒情;

(3)借事抒情;(4)借人抒情;

(5)想象抒情;(6)借梦幻抒情。

(四)议论

1.议论方式:

(1)先叙述后议论;

(2)先议论后叙述;

(3)夹叙夹议。

2.议论原则:

(1)论点要鲜明正确,有针对性;

(2)论据要真实、典型、新鲜、充实;

(3)结构要安排合理:

A.并列式;B.对照式(对比式);

C.层递式;D.总分式。

(4)论证方法要恰当:

举例论证:举例、叙例、议例;

B.引用论证:“引”确凿、精当、灵活,“证”剖析、阐述;

C.比喻论证:

a.注意喻体和论点的关系;

b.喻体应是浅显易懂的;

c.要与其它论证方法结合使用;

D.类比论证:

有相似特点;b.抓住类比点;

E.对比论证:a.横比;b.纵比。

(五)说明:

1.说明内容要具体;

2.说明顺序要有条理;

3.说明语言要准确、平实。

十、写作基本功

遣词;(二)造句;(三)组段;

(四)成文;(五)立意、谋篇。

十一、语言锤炼方法

开宗明义;(二)卒章显志;

(三)旁敲侧击;(四)注重文采;

(五)上联下挂;(六)风趣诙谐。

十二、观察

观察的意义:

能使文章内容生动活泼;

2.能使文章内容具体充实。

(二)观察要求:

观察不等于看而包括看,还包括听、问等,且要认真、细致;

2.观察要有目的;3.观察要有顺序;

4.观察要抓特征;5.观察要有主次;

6.观察要有详略;7.要有条理、有次序;

8.观察要多感官参加;

9.要注意整体和局部;

10.要注意多部分关系;

11.要注意色彩、动静变化。

(三)观察内容:

生活中的人和事;

2.自己周围的景和物:

动植物;(2)自然景物;

(3)无生物(建筑等);

(4)场面和环境;(5)自然现象。

(四)观察方法:

方位观察法;2.主次观察法;

3.定时、定序观察法;

4.周期观察法;5.动态观察法;

6.多角度观察法;7.分类观察法;

8.连续观察法;9.专题观察法;

10.积累观察法;11.瞬间观察法;

12.短期、长期观察法;13.点面观察法。

(五)观察人:细,真,精,神;

描写人:肖像、语言、动作、心理

(六)观察景物:

方法:移步换景,方位观察,不同角度观察;

2.要求:

观察要细致,注意抓住景物特点;

(2)观察景物要人物、事件结合起来;

(3)观察中要有丰富的联想。

(七)写物方法:

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动静结合,

抒情状物,咏物言志,拟人状物。

(八)观察画面要求:

要全面;2.要深入;3.要细致;

4.要抓特征;5.要有联想。

(九)观察事情:

从四要素入手,弄清事情情况;

2.透过表面现象,抓住事情的本质;

3.要细致入微,留意事情的细节;

4.认真分析比较,把握事情的特征。

(十)观察人物:

要从熟悉的人入手观察;

2.要弄清观察的是什么人;

3.要着重弄清观察的是怎样的人;

4.要在具体活动中观察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思想变化情况。

十三、片断写作

叙述一件事;

(二)介绍一个人;

(三)说一种自己喜爱的动物;

(四)说一件自己喜爱的东西;

(五)说自己的一次制作;

(六)说自己的家庭;

(七)说一个处所;

(八)介绍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九)对一种生活现象的看法;

(十)说一次计划;

(十一)说自己要改正的缺点。

十四、写作指导

写动物:

外形特点;2.行为状态;

3.生活习性;4.与人关系。

(二)写植物:

植物特征;

2.形态、颜色、气味;

3.生长变化情况;4.用途。

(三)写物品:

整体、局部、细节特征;

2.物品的结构、性质、色彩;

3.来历、用途;

4.写与物品的情感。

(四)写人物:

外貌、语言;

2.行动、心理;

3.品质;4.相关事例。

(五)写事件:

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过程(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3.文章主题。

十五、作文诊断

叙述有误:

指代有误;2.毫无内容;

3.叙述空洞4.叙事不清;

5.形态模糊;6.特征不明。

(二)材料不好:

没有意义;2.材料老套;

3.没有典型性;4.材料错误;

5.没有观察。

(三)行文有误:

记流水账;2.没有详略;

3.没有重点;4.累赘啰嗦;

5.没有新意,没有中心。

(四)布局有误:

开头不简洁;2.开头跑题;

3.叙事不明;4.结尾多余;

5.文气不贯通,前后文缺乏联系,或无因果;6.没有照应;

7.结构笼统,单独意思杂糅在一起;

8.表意不明;9.结构混乱。

(五)中心有误:

跑题;2.中心错误;

3.中心杂乱;4.脱离中心。

十六、完成作文的五个环节

审题:

读题目、看题眼、辩题目。

(二)立意:

立意四要:

明确集中;(2)正确健康;

(3)新颖别致;(4)深刻真挚。

2.立意的多样性:

多种表达思想;

(2)多种角度表达。

(三)构思:

1.列提纲;2.打腹稿。

(四)选材用材:

典型;2.真实;3.新颖;4.具体。

(五)修改:

修改范围:

深化主题;2.增删材料;

3.订正观点;4.结构调整;

5.语言润色:增、删、调、换;

6.文面规范。

修改方法:

朗读修改(读改法);

2.默读修改(读改法);

3.编写边改;

4.相互批改(求助法);

5.日后再改(冷却法);

6.专项检查;7.求助修改。

附:

一、写作意义:

(一)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二)词语句子的运用能力、仿写能力,锻炼思维能力;

(三)养成观察、思考、联想习惯,巩固提高阅读能力,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将来工作的需要;

(五)社会交际的需要;

二、写作规律:

从说到写

(说,口头作文;写,书面作文);

(二)由仿到作

(仿,模仿;作,独立写作)。

三、仿写:

(一)体裁仿写;

(二)结构仿写;

(三)表现方法仿写。

四、仿写注意问题:

(一)选生活中熟悉的素材;

(二)处理好仿写与创造的关系;

(三)仿写什么要有目的。

五、构思:

回忆;(二)联想;(三)想象。

六、编写提纲意义:

能明确思路,使写作胸有成竹;

(二)能合理布局,恰当安排文章的详略;

(三)能计划主次,明确地突出文章主题。

七、口头作文:

(一)看图说话;

(二)口述片段:

人物外貌;2.人物对话;

3.人物行动;4.心理活动;

5.事情;6.物体。

八、语言组织能力训练:

连词成话;

(二)连词成文;

(三)连句成文。

九、作文写啥:

(一)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感受到的;

(二)写自己熟悉的人、了解的事、熟悉的物、明白的理;

(三)写自己耳熟能详、清楚明白的东西。

十、写作文的态度:

(一)先学习相关的文章,再思考与自己相关的内容,然后构思写作思路;

(二)尽量写真的东西,少说或不说瞎话;

(三)写想象的、假的东西,也不能违背生活中的常理;

(四)要认真严谨,尽量模仿课本中的句式、使用自己学过的词语、词组。

十一、写作要灵活:

(一)典型的事件可以“一事多用”;

(二)能根据不同的事件写不同的感受,或根据相同的事件写不同的感受。

十二、写作思想

(一)要有爱护、尊重他人的情感;

(二)要表达爱集体、爱国等正面情感;

(三)写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等心态;

(四)要表达友善、友爱的态度;(五)要有包容的胸怀。

十三、语言

(一)基本要求:1.准确;2.鲜明;3.生动。

(二)学习方法:1.向生活学习;2.向书本学习(多读、多写、多改)。

十四、作文写作基本要求:

要有具体内容;

(二)思想认识要健康。

十五、词句篇章方面:

要重视选词用语;

(二)要重视中心、结构;

(三)要认准对象。

十六、作文教法:

注意让学生多练;

(二)引导学生多修改。

十七、作文教学原则:

计划性;(二)能力培养;

(三)从说到写;(四)由易到难。

十八、作文训练方式:

组词;(二)造句;

(三)整理句子;(四)写观察日记;

(五)述作练习;(六)看图写话;

(七)小作文;(八)给文章加标点;

(九)命题作文。

十九、作文两大基本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二)思想认识能力。

二十、交流表达方式:

口头表达;(二)书面表达;

(三)动作表达。

二十一、词语使用注意要点:

本意和引申义;

(二)褒义和贬义;

(三)语意的轻与重;

(四)范围的大与小;

(五)符合语言习惯。

二十二、积累词汇的方法:

抄写;

(二)归类:同义归类、反义归类、多义归类、名词术语归类等。

二十三、批改作文:

思想内容;(二)逻辑关系;

(三)语言表达;(四)书面格式。

二十四、学生作文常见错误:

缺少成分;(二)事实错误;

(三)意思含混;(四)意思重复;

(五)意思矛盾;(六)词语使用不当;

(七)标点符号错误。

——于2016年2月18日

献花(0)
+1
(本文系刘军义999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