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眼睛健康面临挑战 眼部体检势在必行
2016-03-18 | 阅:  转:  |  分享 
  
眼睛健康面临挑战眼部体检势在必行

2016-03-1816:44来源:CENA?



2016年3月6日-12日是第九个世界青光眼周。说起青光眼,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都觉得这种眼病离自己很遥远,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前段时间,一则“女子一口气看18集韩剧患急性青光眼”的新闻被顶上了微博热搜。新闻中的女孩才20岁,在用平板电脑连续看了18集韩剧之后,陆续出现头痛,眼睛胀痛等症状。一觉醒来,情况更严重了,眼睛胀痛,还有点恶心怕光。原以为是疲劳,没想到是青光眼发作。

青光眼已成为人类致盲的杀手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患上青光眼的可能。青光眼是指眼内压间断或持续升高的一种眼病,持续的高眼压可以给眼球各部分组织和视功能带来损害,如不及时治疗,视野可以全部丧失而至失明。

据悉,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青光眼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应该定期到医院检查。一旦发现有眼胀、头痛、看灯光有彩虹样感觉时必须到医院检查,配合医生及时诊治。一般来说,青光眼是双眼发病,一只眼患病,另一只眼也要及时检查。

亚洲青光眼疫情

新加坡国立大学眼科的ChanEW博士进行了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对2013年至2040年亚洲青光眼的患病率及疾病负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2013年,青光眼总患病率为3.54%,开角型青光眼较闭角型青光眼多。调整年龄和性别后,东亚的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明显高于东南亚,城市居民的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高于农村。从2013年到2040年,预计中南亚也将超过东亚成为青光眼总患病率最高和开角型青光眼负担最重的地区。

这项研究显示,整个亚洲区域中,南-中亚和东亚青光眼负担最重。亚洲需要可持续的公共卫生战略来抗击青光眼。

误区:视力表不能正确反映出眼部健康状态

长期以来,我们都有这样一个错误的认识,即如果用视力表检查出视力没有问题,则眼睛就是健康的。其实,当我们“定睛”看向视力表时,检测出的只是“瞬间视力”。眼科专家指出,临床上很多患者瞬间视力非常好,却表现为生活上的视物疲劳、异物感等,若不瞬目(眨眼),视力会在短时间内下降4-5行。这也是为什么说视力表检查不能正确反映出眼部健康状态的原因之一。

眼部健康体检势在必行

根据权威机构发布的《2015年国民健康体检报告》,其中数据呈现2015年国民健康体检眼科异常的比例为45.3%,成为2015年国人体检检出率最高的十大疾病之首。其中,2015年男性被检出眼科异常比例为41.73%,女性50.02%。

我们都知道,对于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是最重要的。防治防治,“防”在“治”前。可是面对如此严峻的眼健康现状,很多人的眼检认识还只停留在“视力表”阶段,长此以往,隐藏在眼睛里的疾病很容易被延误诊断。

一份优质的眼部基础检查项目应该包括:

视力表——检查远近视力。

视觉检查——色盲、立体视功能异常

裂隙灯检查——初步判断角膜、前房深度、泪道、瞳孔等结构有无异常。

检眼镜检查——有无远近视、散光等。

眼底镜——排查视网膜病变等眼底问题。

眼压计——及早发现青光眼。

眼底照相——针对高度近视或者近视发病年龄在6岁之前的患者,早日定性诊断

除以上列举的之外,病理性近视的排查也是很有必要的。MCT技术原创设计师王教授指出,根据病理性近视的特征可以进行初步判断:

①发病早,一般六岁左右开始患上近视。

②父母有一方患有近视或高度近视。

③患者近视度数增长快,且成年之后依旧增长,不会停止。

④患者眼底照相有特征性表现,如近视弧和豹纹状眼底,严重的还有后巩膜葡萄肿。

⑤近视屈光度在-6.00D以上。

对于病理性近视而言,假如一个病理性近视患者的近视度数两年增长200度,戴上采用MCT技术设计的角膜塑形镜后,每年只会增长25度左右。这种控制效果,普通RGP是远远不能达到的。该镜片还通过抬高周边角膜,间接增大前房角,促进房水回流,保证房水的循环通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眼压,起到一定的预防青光眼的效果。

当今社会信息瞬间万变,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更是给我们的眼健康拉响了警报。当眼睛健康面临挑战,眼部体检势则在必行。珍爱视力,请定期进行规范的眼部体检。



献花(0)
+1
(本文系自然55ok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