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牡丹亭春日之思--孟伟
2016-03-20 | 阅:  转:  |  分享 
  
牡丹亭春日之思



但是相思莫相负,

牡丹亭上三生路。

那多情的汤显祖笔下生花,字字珠玑,捧出他的玲珑心,心上赫然映透着一个眉目含情、眼波流转的女人,不由分说,自然是那个“一生爱好是天然”的杜丽娘。

在这个绵绵春日里、在这个热情奔放的青春年华,当然也处于新学期巨大的学习压力下与离家的万般愁绪交织一起的复杂情感背景下,我一个人静静地欣赏了白先勇先生组织编排的《青春版牡丹亭》,这部剧作在我的内心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庄周梦蝶,是庄周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成了庄周?是那握笔轻点风情的汤显祖成了托腮多愁善感的杜丽娘,还是那面颜绝世、柔情似水的杜丽娘成了铁骨柔肠、内心狂野的汤显祖?一切的一切尽在不言中。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芳华年龄,春闺深处,读罢诗经《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句触动一个少女的心弦。春光无限好,游戏后花园,梦一俊俏雅致的书生手拿柳枝邀其题诗,不由间产生了心与心的碰撞,摩擦出了爱意的火花,便于梅树下芍药阑云雨相拥。然春梦了无痕,虽动心于男女之事,却无处觅得那书生,不由心生忧愁,郁郁无欢颜。

“知不知对你牵上万缕爱意,每晚也痛心空费尽心思,然女子难断这故事,全为爱上了你偏偏无处寻。知不知每晚想你十次百次,每晚也去等,因她极心痴,可不可合力延续这故事,延续这片爱意一生两相痴。”这着实应是丽娘心之所想,情之所归。看着杜丽娘,这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女子,我便由不得的动容,内里波涛汹涌,难以自已。

而恰恰此时男主角也是每日情思昏昏,因同样的梦而有了发迹只许,因此改名梦梅,春卿为字。长叹:“梦短梦长俱是梦,年来年去是何年”,踏上了去往临安的道路。或许这是上辈子注定的缘分,亦或许这只是一种偶然,更或者它只是一种期待、一种憧憬。也正是这种相惜之情让这梦中情缘终将变为人间痴情。

实话说我很欣赏这种出于真心的痴情,哪怕山水相隔,阴阳两重天也无法阻隔的那绵绵之情。相比当今社会的快餐式的青春恋爱,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我现在的敬仰的心情。白先勇先生编排这部《青春版牡丹亭》就是一种价值观的流传,是古典艺术与现代舞台的结合,是古典爱情与现代爱恋的交融。我们无法想象这部剧作它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意义,上百场的演出在文化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甚至走出了国门,把中国经典爱情播向了远方,将中国人抗争精神的意识形态播向了世界各地。

其实我对中国戏曲的了解并不深厚,但为了享受到《青春版牡丹亭》的真谛,我确实做了不少准备。《青春版牡丹亭》全剧充满朝气,非常赏心悦目,融合现代剧场和古典精神,把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九折,分上中下三本,从第一出“标目”演到最后一出“圆驾”,基本保持了剧情的完整。

全剧看下来给我的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美”。一个烂漫唯美的故事,将汉民族的含蓄与年轻人追求爱情的勇敢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柔美的唱词、婉转的唱腔、亮丽的台词使得汤显祖曲词与昆曲唱腔的婉转、柔美珠联璧合、相得益彰,配合现代感台词仿佛柳梦梅和杜丽娘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痴情的柳梦梅对丽娘的呼唤,好像喊出的是我们曾经的呼唤!另外整个舞台布局、服装形态表现出一种流动着的古典美!整个舞台布景、灯光非常简洁,十分古典,背后的水墨山水、淡雅的牡丹,写意传情、含蓄悠远。服装设计全是古色古香、水墨淡雅的风格,服装随着剧情时而靓丽夺目,时而淡雅飘逸,还是一个字“美”。

就故事主体而言将瑰丽的爱情传奇,以典雅唯美的昆曲来演绎,真是相得益彰。《青春版牡丹亭》以情字为线索,历经梦中情、人鬼情、人间情三部分,将情之至、真、深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文以极其浪漫主义的手法赋予了爱情能战胜一切、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

主人公杜丽娘告诉我们,她追求爱的权利,而她与刘梦梅恰恰有着相同的人性追求,便注定了这不解的梦中情缘。在她父母看来,作为一个姑娘,自己想男人,有情爱要求,本身就犯了天条。所以,杜丽娘追求的是人的自然要求,“天然之情”,也就是情欲,是一个女人需要男人这种再正常不过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男欢女爱的美满婚姻。她父母恰恰不允许她有这种“欲”,不准她有人性、人的权利。双方发生冲突,杜丽娘于是要反抗,甚至以生命来抗争。这一冲突,矛头直指封建礼教,直指压制人性的封建意识,所以,《牡丹亭》所写的爱情,远远超出了爱情的范围,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写出了封建礼教下年轻男女的一种期待、一种憧憬、一种对改变与解放的奢求。

花了两天的时间把《青春版牡丹亭》这部剧品了两遍,虽无法很透彻的把握作者所要传达的东西,但我着实被这种爱情、这种抗争深深地震撼了。很享受整个舞台传达出的感觉,整个大环境到演员传情的眉目,给我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当然,作为这部剧的接受者,我们有必要去享受这部剧所传达的真情,真真切切的成为一个受益者,这部剧如此就找到了它的意义所在。









通信工程学院/终南文化书院

14010140047孟伟

二零一六年三月十九日









献花(0)
+1
(本文系mengwei30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