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uoum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教育心理学理论
2016-03-21 | 阅:  转:  |  分享 
  
教育心理学理论



第一章绪论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心理科学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在师范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师资培训和学校干部培训中的一门必修科目。教师(包括未来的教师)和校长学习并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将会减少教育活动中的盲目性,增强自觉性。教育工作者要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去检查自己的教学全过程,去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品德心理的发展特点,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因材施教,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素养和教育艺术。教师们无疑将从这门科学中得到许多教益。本章将要阐述的内容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它与心理学的关系,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以及国内外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简况。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什么是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对此,当今国内外流行的各式各样的教育心理学中所持的观点是不同的。那么,教育心理学究竟是研究什么的?我们认为: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学校教育和教学条件下教与学的心理现象和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它研究受教育者在教育影响下形成道德品质、掌握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心理活动的规律,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设计与模式,研究学生的个别差异以及与之相应的教育,并阐明教育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教育工作中的其他方面的心理学问题。这一定义的好处在于:第一,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研究的范畴是学校教育,而不包涵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是社会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学校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加影响的过程。这是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可比拟的。第二,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的对象的特殊性。因为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既有教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有教的法则,学有学的规律。教师的教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依据,学生的学又是在教师的影响下进行的。教育心理学既要研究学生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又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第三,它反映了教育心理学在品德教育上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不仅要使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做人。这样,教育心理学还要研究形成学生优良品德和良好人格过程中的心理学规律。要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的道德、信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心理规律。所以,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通过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理活动规律的探讨,可以丰富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的理论,它既为学校教育实践服务,又从学校教育实践中获得新的生命。二、教育活动与心理学一个好的人民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不仅应该具有共产主义觉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渊博的知识,而且,还必须懂得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发展规律,还必须具有心理学的知识,这样,才能按照青少年学习的特点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民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光荣任务。学校教是需要心理学的。



(一)什么是心理



提起心理,有些人总感到神秘莫测,常有人认为学了心理学就能猜度人心,甚至有人把心理学研究与算命、看相等活动等同起来。过去,还有人把心理理解为脱离人的肉体而独立存在的灵魂,宣扬灵魂不死的观念,什么灵魂上天便成神,灵魂入地便成鬼。这些都是对心理的误解,是无稽之谈。要了解心理究竟是什么?必须先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心身问题,即心理与生理的关系问题。有人主张心生相等论,把心理看成就是生理,这实质上就是取消了人的心理。有人主张心生平行论,这是一种二元论的观点。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科学的心理学关于心生关系的理论是:心理是在生理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生理活动是心理的物质基础。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心生的关系还应当具体理解为:心理是人体,特别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心理的器官。这就要与中外历史上一个长时期把心理和心脏联系在一起的不科学的说法区别开。人脑产生心理可以从双头人的心理有所不同和大脑受到损伤者其心理活动要发生变化的现象得到证明。二是心物问题,即心理与外界实物(客观现实)的关系问题。这里也有两种不正确的见解。一种是心物等同论,如庸俗唯物主义观点便是。另一种是心物平行论。



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学,就要抓住一个定义、两条规律、三大特点。一个定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前面我们讲了人的心理包括认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大方面。换句话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这里我们强调研究的是人的心理,是因为动物也有心理,只不过动物的心理没有人的心理复杂、高级罢了。近年来,不少心理学家在研究动物心理时,发现大猩猩和黑猩猩能掌握不少的手势语言,其心理是相当高级的。人的心理活动尽管是复杂多样的,但它的发生、发展仍然同物质现象一样是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的,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客观的。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一、教育心理学的任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我国教育实现“三个面向”①服务。具体地说,教育心理学具有双重任务:一方面需要分析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阐明各种教育措施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揭示心理发展与教育的依存关系,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观点、知识结构及方法、技术,为教育工作者科学地、卓有成效地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依据和参考,更有效地达到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也要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在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的过程中,为心理科学的发展、完善提供丰富的材料和确切的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双重任务,概括起来说就是为实践服务和进行理论研究。在我国教育实践领域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教育心理学去解决。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遵循客观性、教育性、整体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就是指研究者要尊重客观事实,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准确地反映事物的实质。要杜绝主观臆断,防止想当然地作出结论。教育性原则就是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手段、方法、措施及内容都要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有教育意义。不能是在搞“诚实”的研究,而使学生学会了“说谎”。整体性原则要求研究者在课题设计、资料分析、观点确立中,从全面、发展、联系的角度出发,防止片面、孤立、静止地分析问题。最后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育心理学的课题来自教育实践,它的研究结果要付诸教育实践。所以,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必须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以获得其实际效用。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有以下几种:(一)观察法观察法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观察被试者的客观表现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二)调查法调查法是通过搜集有关资料了解被试者心理活动的方法。调查法可以运用观察、测验、谈话、问卷、作品分析等手段来收集被试有关心理活动的资料。(三)实验法实验法是有目的地控制一定的条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实验法分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通常是在实验室内进行。一般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实验室实验可以研究感知、注意、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还可以在实验室里模拟某种自然环境或教学环境来研究某些心理现象。实验室实验多用于对一些简单的心理现象的研究,对于研究人的个性方面的复杂现象,则有较大的局限性。自然实验法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况下,根据研究目的,控制或创设某种条件,以观察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由于是在实际的教育情况下进行的,所得结果比较接近实际,能较真实地反映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所得结果比较具有主动性和准确性。自然实验法是教育心理研究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使用自然实验法要有明确的研究课题,对实验过程要有完整的设想,如控制或改变条件的内容、方法及预期出现的结果。在实验中或结束后要进行详细的记录,并进行认真的分析,验证预先的设想。



第二章学习心理



学习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古今中外,不少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心理学家都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的研究。自古到今,对学生学习的规律、特点都有许多经典的论述。本世纪以来,国外还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学习理论派别。正确的学习理论,是教学论的基础。而教学论必须以学习论为基础,因为学习论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教学论是解决教师如何教的问题。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来制定、选择和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没有科学的学习论,就没有科学的教学论。因此,学习心理理论、学习理论就成为教育心理学的核心部分。本章主要介绍国内外的学习理论,论述与学习心理有关的问题。



一、学习的概述(一)什么是学习在我国,学习这一词,是把“学”和“习”复合而组成的词。最先把这两个字联在一起讲的是孔子。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①意思是,学了之后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很明显,学习这一复合名词,就是出自孔子的这一名言。按照孔子和其他中国古代教育家的看法,“学”就是闻、见,是获得知识、技能,主要是指接受感性知识与书本知识,有时还包括思的含义在内。“习”是巩固知识、技能,一般有三种含义:温习、实习、练习,有时还包括行的含义在内。所以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聪明才智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思、习、行的总称。什么是学习?心理学家对此曾有过争论。(二)学生学习的特点学生的学习是有其特殊性的,忽视这种特殊性就难以建立科学的教学体制,就难于发现学生学习的规律,难于找到切实的有效的教学措施。



?这表明学习过程分学与习两大方面和学、思、习、行四个阶段。其中学是闻见、感知的阶段。主张广泛地去获取丰富的感性知识和书本知识。孔子主张多闻多见、“博学于文”,便是此意。思是理解、加工阶段。要探究学习中所遇到的一切疑问,孔子主张多思多问,要求学生“不耻下问”,身体力行地“每事问”。要有疑,才会有所问,不疑就不会问,多疑才会多问,不仅要在可疑处求疑,而且还须“于不疑处有疑”。要有疑则要多思。孔子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把学与思辩证地结合起来。习是熟练、巩固阶段,习是指在学习中要及时、经常地进行温习。孔子提倡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的观点,受到历代思想家、教育家的赞同。



第三章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学习的效果一方面受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各种教学条件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习时的注意状态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最直接因素。学生的学习行动是受意识支配的。学生必须先有志于学,有学习愿望,决心把愿望付诸行动,形成一种激励、驱策自己的力量——动机,然后才有学习行动,开始确定学习目的,选择学习途径、方法,进而执行学习行动,在学习中克服外部困难和内心障碍,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心境,端正学习态度,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研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也是教师的任务。



第一节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习的动力,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动机的学习,其效果较好;而在无动机的学习中,往往敷衍了事。例如,一个学生想要考上大学,他就会一心一意地学习,进步也会很快。另一个学生为应付学校的功课而学习,他就会得过且过,进步很慢。这二人学习成绩有差异,就是因为前者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想考上大学,而后者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因此,教学过程的第一步,就是引起动机,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指引学生学习的目的。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竞争欲、求赞许等动机,来引起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并逐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一、动机与学习动机为了说明学习动机的含义,先明确一下动机的性质是必要的。(一)什么是动机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原因,是发动和维持活动的心理倾向。动机是以内驱力和诱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有机体的内驱力可以分为生理的和社会的两种。生理的内驱力,是饥饿、口渴、困倦、劳累、性欲等造成的需求,这是第一级水平的内驱力;社会的内驱力,如对地位、权力、认可、荣誉、尊重、爱情、独立的追求等,这是第二级水平的内驱力。无论哪一种内驱力都与需要密切联系,都是引起有机体活动的激活状态。动机在推动人的行为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第一,唤起行动;第二,使活动指向一定的目标;第三,将唤起的行动坚持进行下去,并及时调整活动的强度。(二)什么是学习动机人的任何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的。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即推动学习的主观动力。(三)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没有无学习动机的学习目的,也没有无学习目的的学习动机。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的原因和出发点,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所追求的结果、归宿。也就是说,学习动机回答的是“为什么”学习的问题,而学习目的是回答“为了什么”而学习的问题。比如,“为中崛起而读书”是学习动机。“为争取全班总分第一名而得到父母的奖赏”则是学习目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这一阶段是学习动机的东西,在下一阶段却成了学习目的;同样,在这个阶段是学习目的的东西,到了下阶段却成了学习动机。



第二节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内在动机在学习上的体现,它伴随着求知的动机、理智的情感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方面。一、学习兴趣的含义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一个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各种现象和问题会产生惊异感。在学习过程中,他能灌注全部热情,兴致勃勃,津津有味,甚至会达到对所学知识迷恋不舍的地步;在学习后,他会产生满足感,觉得书是他的良师益友,自己从中受到了启迪,并由此产生欢快、惬意的心情,所以,学习兴趣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年级越低的表现越明显。当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二、学习兴趣的形成与发展(一)学习兴趣的形成人的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兴趣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是从“有趣”开始,产生“兴趣”,然后向“志趣”发展的。三、促进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学习活动要有明确而强有力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二)学习兴趣的形成有赖于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学习兴趣的形成与知识掌握的程度是密切相联系的,学生的知识越多、越牢固,产生兴趣的可能性就越大。随着知识的不断扩大和加深,兴趣也就不断增加。(三)兴趣的形成还有赖于认识与情感的不断加深学习兴趣总是与情感密切联系着的。四、学习兴趣的培养(一)从容易发生兴趣的事入手学生容易发生兴趣的事情有如下几种:1.以前经历过,并且做成功的事;2.最能获得成功的事;3.能给他们愉快感的事;4.适合学生本人水平的活动;5.新奇的事物,特别是能引起学生本人的注意和好奇心的事物。(二)使学生获得愉快的经验和对教师产生好感在数学课中学生回答问题出色,作业准确、整洁、考试成绩有进步,受到老师的夸奖、赞许。于是这个学生就体验到快感。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学生对学习数学就有兴趣了,同时对数学老师也抱有好感。(三)以新颖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丰富有趣的内容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四)增长技能如同随着知识的增加兴趣也增长一样,技能越发展兴趣也越大。(五)量力而行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会因智力与才能不同而有差别,在学习中,给予同样的机会、同样的说明,智力不同的学生理解的程度也不一样。结果,学生对其学习的兴趣程度也不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给予相应的课题,才能成功。(六)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学生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动机、兴趣下进行的,而在学习中所获得的效果,常常又可以回过来加强或削弱其原来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第三节学习的注意状态



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创造了很好的学习前提,但一堂课要上四五十分钟,学生们会疲倦,一疲倦注意就不集中,注意不集中效果就差了。所以除了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外,老师还要很好地组织学生的注意。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意识的警觉性和选择性的表现。人们在清醒状态下,随时随地都有多种信号作用于他们,究竟接受哪些信号,并转化为信息输入大脑,哪些信号不接受,这就全以意识的选择性为转移了。经过选择之后,对那些准备接受的信号就予以注意;反之,对那些不拟接受的信号,就不予注意。正因为注意有选择性,所以有的客观事物就能清晰地反映在意识中;而有的客观事物,虽然被感知了,却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注意的警觉性和选择性是密切联系的,首先是有警觉性,然后才有选择性;后者(选择性)是在前者(警觉性)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警觉性就没有选择性。同时警觉性又是在选择性的指引下发挥其应有的功效的,没有选择性,警觉性便会失去其真正的意义。而警觉性和选择性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联系、统一起来的,它们都受人们所处的某些客观因素(如强烈的、对比的、活动的刺激物)和主观因素(如需要、兴趣、情感和知识经验等的制约。



第四章学习的变式与迁移



学生的学习,一方面是获得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另一方面是将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或问题上去。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对概念的学习,往往抓不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会被它的非本质属性所迷惑,教师就要应用变式规律来进行教学。学习是为了应用,学习是为了将来,学习是为了未来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这就是说,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研究学生学习的结果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对实际应用及对解决问题的影响,这里就涉及到学习的迁移。在学校教育中,学习迁移不仅有知识、技能的迁移,还有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态度、学习意志以及学习行为方式的迁移。因此,本章将用较多的篇幅来谈谈学习迁移的问题。



第一节迁移的概述



在没有谈迁移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变式的问题。一、什么是变式课题的表述常常把解决课题的特别关键的本质属性“隐蔽”在非本质属性之中,教师在教学时,就得启发学生一步一步从非本质属性中把本质属性揭露出来。这就必须运用变式规律。变式是通过变更对象的非本质特征的表现形式,变更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或方法,以突出对象的本质特征,突出那些隐蔽的本质要素,让学生在变式中思维,从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节影响学习迁移的条件



学习过程中,迁移现象是存在的,但迁移的发生不是无条件的,也不是自动的,而是有条件的。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习迁移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一、学习对象之间有无共同因素凡是在先前的学习同后来的学习之间有着相同或相似地方的,就能产生互相迁移的作用,而且在它们之间所包含的共同因素越多,迁移也就越容易产生。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基本条件之一。共同因素可表现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等方面。首先,学习内容方面的共同因素较多,则正迁移现象就较明显。其次,学习方法的共同因素较多,迁移现象也明显。例如,尝试背诵是熟记各种材料都运用的方法,掌握了这个方法对其他知识的学习都有用。又如,对语文学习运用了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方法,则对数学、物理的学习也会产生迁移。再如,学习动物学时,学会了用显微镜作为观察细胞的手段,就有助于学习植物学时也用这种方法。二、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共同因素是迁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还必须考虑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原有的知识的概括水平越高,迁移的可能性也越大。已有的知识概括性之所以影响迁移,主要是由于迁移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辨别当前的新事物。如果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高,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学生就能依据这些本质特征去揭露新事物的本质,把它纳入到已有的经验系统中去,这样迁移就顺利。如果已有的经验概括水平低,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也就不能把新事物归入到已有的经验中去,这就会给迁移造成困难和错误。



第三节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



迁移在实际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教师重视解决旧知识与新课题的矛盾,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就一定能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创造条件,促进学习的积极迁移和防止干扰呢?一、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为学习迁移提供有利条件知识之间、技能之间的共同因素是产生学习迁移的重要客观条件,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为新知识和新技能的顺利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为了能更好地促进学习的迁移,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中,应尽量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要尽量突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这样不但可以复习旧知识,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新知识,也就是说前面的学习是后面学习的准备,后面的学习是先前学习的发展。比如,通分教学,就要回顾分数的性质,对同分母与异分母进行比较后,才能顺利进行。二、突出基本概念,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前面谈到原有的知识越具有概括性,正迁移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教材的选择和组织上,应把每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放在教材的中心地位,作为教材的重点,以突出教材的内部规律。基本概念的掌握与学生的概括能力是密不可分的。如果学生具有独立地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能觉察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善于掌握新旧知识、新旧课题的共同特点,这就有利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学生的概括能力越强,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特点和规律性联系,就越有利于迁移的产生。三、应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防止干扰在教学上应用比较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精确、深刻地分析不同情境中的同和异。



第五章知识的掌握



知识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与经验的总和,是相对物质范畴的精神范畴。知识一般以经验或理论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也通过物化储存于书本中或其他人造物中。知识作为社会经验之一,对学生来讲,是前人的认识的成果,是一种间接的经验。知识的掌握指教育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获得。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是要把前人的认识成果变成自己的认识,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知识结构,从而辨认相应的事物,解决相关的问题。学生掌握知识是通过一系列的认识活动、对传输来的知识进行加工的过程,这些加工活动有:教材的直观感知、理解概括、巩固保持、具体应用。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和渗透,构成一种动态的相互关系,从而实现知识的掌握。



第一节知识的感知



学生的学习过程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即感知—理解—巩固—应用。每一个阶段都与学生心理活动有关,要搞好第一阶段,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感知规律,掌握他们的感知特点;要搞好第二阶段,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思维规律,掌握他们的思维特点;要搞好第三阶段,就必须了解学生的记忆规律,掌握他们记忆的特点;要搞好第四阶段,就必须了解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规律,掌握他们实践能力的特点。感知—理解—巩固—应用,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经之路。此外,要搞好整个教学过程,还必须掌握感知、思维、记忆和实践活动四者之间的关系。一切心理活动,都要从认识过程开始,认识过程又以感觉知觉为前导。在教学条件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一般是从感知教材开始的。感知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人类认识客观事物,首先通过感知。毛泽东同志指出,“任何知识的来源,在于人的肉体感官对客观外界的感觉”,没有感知,人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世界,也就不可能对事物发生情感和采取意志行动以改造世界。因此,感知是认识世界的开始,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学校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也主要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运用直观教材就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而获得感性认识,为进一步掌握科学知识打下基础。一、什么是感知感知指感觉和知觉而言。感觉是人对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对当前客观事物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的反映。二、感知与观察观察是感知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观察是在感知过程中以感知为基础形成起来的,脱离了感知就无所谓观察。观察在生活实践的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果没有周密的、精确的、系统的观察,就不能收集大量有价值的事实材料,并从中发现新的规律。在教育工作中,观察更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优秀教师的成就是和他对学生进行认真而周密的观察分不开的。只有通过观察,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的道德品质、个性特征、学习情况等,然后才能做到统一施教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第二节知识的理解



学生掌握知识主要是占有前人积累的认识成果,变前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的认识过程。而理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核心,是知识得以保持、实现迁移与应用的关键。一、什么是知识的理解关于理解的广义的概念认为凡是揭露事物本质的过程都叫理解。这是个体逐步认识事物的联系、关系、本质、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关于理解的狭义的概念认为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事物、或把某个具体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和法则中去才称作理解。一般所说的知识的理解主要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学生了解一个词的含意,明确一个科学概念,学习一个定理、定律、公式,掌握法则的因果关系,把握课文的段落大意及全文的中心思想都属于理解。无论是初步地、不完全地或比较完全地认识教材的联系、关系,认识其本质和规律,只要不限于单纯地通过感知觉或记忆的直接认识,而是通过思维活动的都可称为理解。理解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实验研究和教学经验都证明,理解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中,对事物必须有直接的感知,但是“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①有些知识需要记忆,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的效果就高。如不理解即使记住了某些公式、定理、定律,用处也不大。理解与迁移、应用的关系也很密切,不理解就难以应用和迁移,只有理解的知识才有可能迁移和应用。因此,理解在学习知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理解有不同的水平,最初是初级水平的理解(又叫知觉水平的理解)这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是什么”的揭示。比如学生学习关于“力”的知识,最初对力的认识不可能完全达到揭露其本质、规律的程度。他们起先认识力和力所作用的物体的质量的联系,只知力有大小。这是在对映象特征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辨认、识别,确定名称的过程。文字、符号、词语的学习主要是达到这种理解。其次是中级水平的理解。二、思维及其规律(一)什么是思维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理解教材,这就必须在有关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即理性知识),这是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的中心环节。理性知识的掌握必须通过思维。思维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心理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需要,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中心问题。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间接反映和概括反映是思维活动的主要特征。所谓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其含义有二:人的思维首先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例如灯的一般特性是用来照明的;资产阶级的特性是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的。其次,在思维过程中,寻求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和关系。



第三节知识的保持



知识的保持是通过记忆来实现的。学生对知识理解后能否得到保持、能否备以待用,将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和对新知识的学习。一、记忆的概述(一)记忆记忆是人对经历过事物的反映。记忆是人们所熟悉的心理活动,它是我们在过去的生活实践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头脑中遗留的印迹。(二)记忆过程的分析记忆的基本过程为识记和回忆。“记”就是记下来,“忆”就是回忆起来,又记又回忆,就是记忆的过程。心理学上把“记”和“忆”的过程又分为四方面:“记”是指识记和保持;“忆”就是再认和回忆。识记通常是一种反复的感知过程。通过识记在大脑中留下较深的印迹,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识记是在感知、动作的过程中进行的,它是认识和记住事物的特点以及事物间的联系,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识记就是接受输入的信息。保持是通过识记对头脑中形成的事物的映象和联系加以保存和巩固。保持是识记的延续,是把识记下来的事物保留在头脑中,使它不忘记,这是巩固知识的手段。







第六章技能的形式



技能是人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技能的形成是以知识的领会为基础,由不会到会,由初步学会到熟练掌握的过程。在学习活动中,技能是学生掌握知识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技能的生理基础是由于在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神经细胞之间形成了牢固的联系系统,所以只要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一系列的动作便可以一个接一个地、自动地产生出来。技能有利于知识的理解。技能的形式以领会知识为前提,在形成中又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技能是进行学习的必要手段,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掌握技能也有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学生掌握了技能,就能熟练地按合理的方式去完成某种动作或认知活动,这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内容。技能分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主要是肌肉运动和运动分析器的活动,如,操作机器、书写、弹琴、打球、体操与实验操作等等。智力技能(也叫心智技能)是指完成智力活动的技能。所谓智力活动,就是指“在头脑中进行的”活动,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默默地完成的。比如,解题、心算、阅读、作文等属于智力技能。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智力技能的主要特点。识,富于创造性,比较复杂,难度较大,是比较高级的应用形式。二、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应用知识的具体过程,将因课题的性质,难易程度等等不同而有区别。







第一节动作技能及其形成



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应该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而且要掌握熟练的技能。不仅要善于“动脑”,也应该善于“动手”,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一、动作技能及其作用(一)动作技能的定义动作技能也叫操作技能或运动技能。(二)动作技能的作用1.动作技能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及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是社会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人类变革现实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人们借助动作技能一方面更好地适应社会,另一方面更好地改造社会,它有助于社会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它将促进社会生活的发展。2.动作技能是操作能力形成发展的重要构成因素。操作技能的掌握是要使学生形成顺利地完成某种实践任务的熟练的行动方式。这是培养人才的技术能力和才能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3.动作技能的传授及掌握,构成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各种职业教育过程中动作技能的掌握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二、动作技能的分类(一)连续的和不连续的动作技能连续的动作技能需要对外部情境进行不断的调节,而且完成动作序列较长。如骑自行车、开汽车、舞蹈、弹琴、打字、滑冰等活动中需要用连续的技能。不连续的技能只包括较短的序列,其精确性可以计数。如射击(射箭)、投篮、投标、举重、按电钮、紧急刹车等都是典型的不连续的动作技能活动。(二)封闭的与开放性的动作技能根据动作技能进行过程中外部条件是否变化,连续与不连续的动作技能又可分为封闭的与开放性两种动作技能。三、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和形成标志动作技能区别于智力技能的根本特点,在于这类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构成的,是通过练习形成和巩固起来的一种合乎法则的随意行动方式。



第二节智力技能及其形成



智力技能的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中心任务。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方法是智力技能的本质特征。一、智力技能及其作用(一)智力技能的定义智力技能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实现的认识活动方式。(二)智力技能的作用1.智力技能是经验获得与问题解决的必要条件任何个体经验都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发生的,经验的发生一方面需要有作为活动对象的客体的作用,同时也需要有主体的对活动客体的反作用。仅有客体的影响没有主体的反作用,不足以产生个体经验。另外,智力技能是获得理性经验的重要手段,理性经验是智力技能的产物。二、智力技能的分类智力技能可分为一般智力技能和特殊智力技能两大类。一般智力技能是指认识活动的技能,包括观察技能、思维技能、记忆技能、想象技能。三、智力技能的特点及形成阶段(一)智力技能的特点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人脑内部进行的认识方式。(二)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一切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可以归结成以下五个阶段:1.了解当前活动的阶段这是了解、熟悉活动,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对活动的定向映象的阶段。2.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这个阶段也叫做“活动以物质或物质化形式形成的阶段”。3.有声言语阶段这是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这时的智力活动开始离开实物,不直接依赖实物,而借助于有声语言来对脑子里留下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4.无声言语阶段这是只靠内部语言参加而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阶段。5.内部言语阶段内部言语阶段是活动达到智力水平的最后阶段,也是名副其实的智力活动形成阶段。



第七章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学生在学习中要取得成功,需要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长期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每一次学习任务的完成,除了有客观条件之外,如果没有学生积极的内部心理状态配合,最终都难以取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就主体接受教育的条件而言,除了学生智力因素影响学习进程和成绩以外,还存在着智力因素以外的非智力因素的内容。一个学生即使具有高水平的智力,如果智力因素不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一定倾向相结合,就不可能取得突出的成就。一般来说,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处于正常状态,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就相对明显,它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地位被大多数教师和研究者所肯定,并日益受到重视。本章将在阐明非智力因素的基本涵义后,逐一论述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第一节非智力因素的概述



人才的成长既需要智力水平,也需要有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才成功的道路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是缺一不可的。一个智力优异的学生,如果没有认真的学习态度,没有坚强的意志性格,如天气不好就不上学,遇到困难就退缩、就心烦,他的智力优势就不能发挥。相反,一个智力一般的孩子,只要学习认真,刻苦用功,不怕困难,就能取得优异的成绩。俗话说:“勤能补拙”,这就是对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的反映。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一个学生若没有一往无前、持之以恒的精神,长大了决不会有事业上的成功。下面就谈谈什么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的内容。一、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一)智力与智力因素什么是人的智力?人们并不陌生,通常所说的聪明与愚笨,就是指智力高低而言的。若要给它下一个定义,却不容易,至今国内外心理学家给智力下的定义,就没有统一起来。如果加以概括,则主要有以下几种:智力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智力是一种综合的潜在的能量;智力是一种抽象思维能力或判断推理能力;还有人认为,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创造力;多数人认为:智力是指人的认识方面的能力,它是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这些赞美之词都是描述优异的智力的,但又表示不同的内容。



第二节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



一、兴趣、爱好与学习学生一旦对某学科的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对这门学科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浓厚的兴趣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他兴致勃勃地去学习,促使他克服困难、排除干扰去学习。兴趣和爱好是影响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一)兴趣、爱好——人才成长的起点兴趣、爱好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如果说人才是果实,那么兴趣、爱好就是幼芽。爱护幼芽,才能得到果实。兴趣与爱好是紧紧相连的,但也有区别。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而爱好则是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爱好的推动者,爱好是兴趣的实行,有爱好一定有兴趣,而有兴趣可能有爱好,也可能没有爱好。兴趣、爱好是一切有成就的人成长的“起点”,兴趣、爱好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是“学习的挚友”,是“发展智力的原动力”。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智力开足马力。有了它,才能使学生的智慧放射出夺目的光辉。它在学生知识的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科学家、发明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学习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尤其是年龄小的低年级学生表现得更为明显。(二)从觉得有趣到获得乐趣到产生志趣是兴趣发展变化的规律觉得有趣是兴趣发展的低级水平,一般来说,它是由事物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的直接兴趣,往往是由好奇心引发产生的。(三)学生兴趣的培养第一,培养学生兴趣的广度。这就是说,要学生兴趣的范围广阔,应有多方面的兴趣,广泛的兴趣可促使学生去接触和注意多方面的事物,获得广博的知识,才能促使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发挥效用。培养的方法是引导学生接触多方面的事物,使其见多识广,而不要“孤陋寡闻”。第二,培养学生的中心兴趣。



第八章品德的形成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经常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倾向和特征。初生儿是非品德的,儿童最初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是在家庭及周围生活条件和成人的要求和影响下,通过认知、效仿而发生的;并通过不断强化(赞许、指责、禁止)得到巩固和发展的。学生的品德,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勤奋学习、遵守纪律、助人为乐、艰苦朴素、英勇对敌等等,主要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下和家庭、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行为的训练、强化而逐步形成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既依存于客观的社会生活条件,也有赖于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本章着重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揭示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规律,阐述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理论,阐明品德优良和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培养和教育的心理学依据。



第一节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理论



一、国外品德心理的研究(一)皮亚杰“儿童道德认识”的发展理论本世纪20—30年代初,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1896—1980)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一书。他在多年研究儿童道德认识发展问题上,把儿童的道德评价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自我中心阶段(2—5岁)这一阶段的婴幼儿往往自己单独玩,很少和同伴一起玩,在游戏时,游戏规则或成人的要求对他们还没有约束力。2.权威阶段(6—8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为应该尊敬权威和尊重年长者的命令。他们认为服从成人的命令就是正确的行为,否则就是错误的行为;听大人的话就是好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就是坏孩子。他们也服从周围环境对他们所规定的规则或提出的要求,并认为这些规则或要求是不能更改的,谁也不能违反的,若是违反了,就是犯了极大的错误。3.中逆阶段或称平等阶段(8—10岁)这个阶段的儿童,不再把成人的命令看作是应该绝对服从的了,也不把道德的规则看作是不可改变的了,他们已经意识到同伴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成分



任何一种品德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动习惯等心理成分,这些心理成分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产生的根据,道德情感又影响着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行动是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基础上伴随着道德意志,通过一定的练习形成的。同时,道德行动又可以巩固、发展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因此,品德的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共同作用的过程。一、道德认识的形成道德认识是一种对于是非、好坏、善恶的行动准则及其意义的认识。(一)道德观念的产生道德观念是指社会道德现象在人脑里留下的表象。道德观念的产生,主要是通过感知活动来实现的。(二)道德概念的掌握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道德概念是指社会道德本质特征的反映。道德概念是在丰富的道德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能够根据道德概念去认识人的行动,揭示行动的本质特点,并以一定的道德准则去评价人的行动的是非、善恶。学生掌握了道德概念,就不像幼儿那样只是直观地去认识道德现象,而能够概括地认识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只有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社会的公德、做人的标准,认识到行动准则及其意义;懂得什么是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勇敢与冒险、正义与非正义的道德界限;以及必要的礼貌和虚伪客套的界限,尊敬师长和驯顺奴性的界限,天真活泼和放任撒野的界限等,才会形成正确的道德概念和自觉地产生相应的行动。还要使学生认识道德的善果和不道德的恶果;认识个人与集体的正常关系,从而知道应该怎样按照社会道德的准则去行动。(三)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信念是坚定的道德认知,它是在已有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同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密切联系的一种道德认知。它是“情”和“理”的合金。当一个人坚信自己的道德观念正确,并使这种道德观念伴随着内心体验成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它是一个人认为自己必须要遵循的,在人的意识中根深蒂固的道德认知,是一个人活动的理性基础,这种理性基础使人对某种社会道德义务的正确性真诚信服,并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从而有意识地自觉地完成某种行动。因此,道德信念是推动一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强大的动力,它可以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它可以引起个体情绪情感上的种种体验,是一个人品德形成的关键因素。一个人形成了的道德信念,就无须外力的监督、检查,品德教育不可忽视道德信念的教育。







第九章课堂教学心理



课堂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复杂的智力活动过程。课堂教学心理与学习心理是教学这一复杂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它们分别从学生学习角度和教师教授的角度对课堂教学心理问题加以探讨。课堂教学怎样组织才能提高学习效果?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显著的效果?影响课堂教学有哪些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环境对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教学考核和评估等等,是本章将要阐述的主要内容。目的是为教师的教学决策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技术,使其教学行为建立在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上。



第一节课堂教学概述



什么是教学?教学就是经验的传递。人类知识的积累,就是通过教学活动,把经验一代一代地传下去的结果。详细地讲,教学有广狭二义。从广义讲,凡是把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人的活动都叫做教学。它是指包括学校教学和劳动、工作、生活实践中,知识经验占有较多者的教授,与知识经验较少者的学习,相互配合的协同活动。由此所组成的人际关系有师生关系、师徒关系、宣传者与被宣传者的关系。从狭义讲,教学是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活动。一、课堂教学的模式与原则(一)课堂教学的模式。1.什么是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为完成教学目标、任务、实施教学内容,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它有四个要素:①根据教学目标、任务,确定教学目的;②选定教学方法(单一的、多样化的或以一种方法为主);③规定教学程序。即确定教学过程中,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教学步骤;④确定教与学,师生双方的课堂活动量和活动方式。教学模式有相对的典型性和稳定性。如:孔子的教学模式是:随行—讲学—问—答。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是: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原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作业。这些教学模式,结构完整,阶段分明,对课堂教学起了一定的作用。但运用时勿陷入形式主义泥坑。2.课堂教学模式的类型每一种课堂教学都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根据师生双方之间活动的多少,可以划分以下六种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1)讲授式讲授式是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通常以教师的讲解、演示、范读为主。



讲授式的结构特点是:教学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性、记忆性的知识;教学方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主体是教师,学生是听众;教学程序大体是宣布本课教学目的并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复习、布置作业等四个阶段。(2)启发式启发式教学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体规律,以谈话、问答、揭示等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的教学形式。启发式教学的结构特点是:其目的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对教材内容的真正理解,并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思考能力。(3)讨论式讨论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中的基础理论或主要疑难问题,在独立钻研的基础上,共同进行讨论、辩论的教学组织形式。讨论式教学模式的结构特点是:目的上,引导学生探索问题,主动地解决问题,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发展能力和智力;(4)练习式练习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靠自觉性,反复地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的教学方法。因此,在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练习曲线所呈现的特点和个别差异,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教学活动。



第二节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及其类型(一)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要发挥主导作用的最佳效果,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周密的思考和精心的设计。教学设计所研究的,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制定教学程序计划、分析确定教学任务、评定教学结果,以及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整个教学过程。(二)教学设计的类型教学设计是一项多因素、多侧面、多层次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其规划的作用来分,可以分两大类型:1.宏观设计教学的宏观设计在于解决教学的总体规划,制定教学体系的远景蓝图,以及解决教学的宏观方法学问题。2.微观设计教学的微观设计是指确定教学活动的计划以解决教学的短近规划问题。这种设计是针对一个课题或单元进行的,它属于一种短近规划二、教学设计与教学最优化最优化是以最小的代价(资源、时间等的投入)得到最令人满意的效益(产量,质量等的产出)。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把某种教学理论成果转化为教学技术时,可采用的方案、方法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在这种情况下,究竟采用何种方案或模式,必须对各种方案、模式的效能进行全面比较,选取其中效能最佳的方案或模式。



第三节教学环境



一、什么是教学环境环境一般指人们生活周围存在的客观现实。环境由三种基本要素构成,这就是天然的自然环境(如日月星辰、江河湖泊、动植物等天然构成的环境),人改造的自然环境(如人工修建的公园、校园、各种建筑物等)和社会生活环境(就是由于社会历史的发展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政治、经济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等)。社会生活环境是对人们的心理活动内容影响最大、最复杂的环境因素。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二、教学的物理环境(一)校容与校貌校容是指学校环境和学校成员的直观形象。它具体包括校舍、场地、设备、生态环境及师生的服装、语言、行为等一系列的可视听的外部特征。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效果主要有赖于师生双方的相互作用。师生关系是两代人之间的教育关系,它是由教育管理制度所决定的,双方都不能自由选择。学生和教师分别在这种关系中担负学与教的角色。师生之间的交往,除了以教材、教具为媒介间接地进行外,更多的是通过交谈和接触,彼此认识和感染来直接进行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人际关系(即心理关系)。师生关系是一种发展变化的关系,是一种蕴含在集体内尊师爱生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理性的教师权威,可以为师生提供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彼此具有更大的心理相容性、目标一致性,双方的相互作用会更加积极和主动,教与学就能以较高的效率展开。有了这种关系和环境,学生会形成一种完全接纳教师的教学指导和教育措施的心理倾向,教师的一言一行起到了“隐蔽强化”的作用,教育与教学就能收到预期的结果。五、正确处理课堂中的问题行为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会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行为,从而干扰教学的进行。问题行为又叫偏离行为,是学生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阻碍学习、品德和性格健康发展的不正常行为,给家庭、社会、学校教育带来麻烦的行为。问题行为主要是品行和人格两方面的。在学习上,课堂上表现多的问题行为是智能上难于适应教学的要求而引起的怠学、厌学、弃学的行为。



第十章教师心理



教师,是教育系统中知识经验的所有者和传授者。在影响学生和教育过程的众多因素中,教师是相当积极、颇为活跃的一个因素。社会上,人们称赞人民教师是塑造年轻一代的“辛勤园丁”,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手执金钥匙的人”、“智力能源的开发者”。教师不仅以各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措施影响学生,而且也以自己全部个性心理品质影响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学校教育对学生知识和个性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这个主导作用是通过教师的工作而实现的。教师是教学计划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执行者,教师亲手把学生造就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材。所以教师的工作是无尚光荣的,她得到党和人民的一贯尊重。教师心理,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章主要介绍教师的社会角色、教师职业的特点与心理年龄特点、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威信及其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心理卫生等。



第一节教师的社会角色



社会角色是指由人们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表现出符合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和态度的总模式。社会角色包括三种含义:1.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每一种社会行为都是特定的社会角色的体现;2.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角色行为真实地反映出个体在群体生活和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3.是符合社会期望的,按照社会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责任和义务等去行动的。任何一种社会行为,不仅反映出角色扮演者的社会地位及其身份,而且体现出个体心理、行为与群体心理、行为及社会规范之间的相互关系。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的身份反映了个体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它是个体的社会职能、权利和义务的集合体。每种社会身份都伴随有特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当个体产生为自己的社会身份所规定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时,便充当了角色。一般来说,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充当以下角色:教师的角色分为两类:一、社会表现的角色(一)教书育人的角色教师肩负着培养德、智、体诸方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教师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起着传递人类文明的作用。(二)行政管理的角色学生在学校都是通过班级集体的方式来进行学习活动和教育活动的。教师不但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角色,还要从事大量的班级事务工作和学生管理的工作。



第二节教师的特点



一、教师的特点、任务及领导方式(一)教师的特点1.教师的工作是传播人类文明、科学知识和先进思想,在历史的发展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2.教师是从事精神生产、个体劳动的,而成果是集体的。教师是脑力劳动者,是从事智力的开发,知识的传播的。(二)教师的任务1.系统地向下一代传递文化遗产,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智力。这个任务是通过各个学科教学来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是某一学科的专门家,才能成为知识、原理、技能技巧的传授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导者。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精通自己所授学科的业务知识、具有广泛的兴趣,还要钻研教学方法。光有学问,没有教育技巧,是当不好教师的。另外,教师表达思想的逻辑性、语言的清晰也是很重要的。2.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个性乃是个人内部的动力性结构,它是调节个人所特有的思维和行为的心理结构。学生的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中形成的。如双亲抚育的态度,兄弟姐妹的关系,教师及同伴的交往,社会文化条件,对个性形成都有影响。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里度过的,经常接触的是教师,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个性都发生重大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学习上的具体帮助,具有“隐蔽的强化作用”,教师对学生的奖励,教师对班集体创设的情境、团结友爱的气氛以及教师的工作态度、兴趣、爱好、特长都对学生个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自信心、责任感、情绪上的稳定、自制力等良好品质。近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小时期人与人的关系,尤其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对儿童个性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节教师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教师职业特点、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决定了教师应具备一系列特定的心理品质。这些品质主要包括教师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和人格的特征。从事塑造年轻一代灵魂的教师,必须具备教师的各种心理品质,以自己优秀品质的总和去影响学生,更好地胜任教师工作。一、教师认识过程方面的心理品质(一)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是教师了解学生借以获得教育依据的重要能力。(二)善于分配注意的能力一个好教师是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的,在讲课时,教师的注意既要集中在教材内容及表达方法的思考上,又要注意学生听课的表现和神态,还要从学生的表情、姿态的反馈中,注意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速度和方法。(三)清晰的记忆力教师清晰的记忆力,主要表现在对教材、学生、活动及学生反映情况等几方面。教师备课后要记住教材内容与课堂设计;要根据学生的性别、身高、胖瘦、外部特征和个性特征来记住学生的名字、认识学生,特别是在一个新班面前,迅速、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说出他的爱好、特征,学生会认为是教师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要能将同学生集体在一起举行过的有意义的活动或与个别学生的某次接触以及学生反映的情况,在相当长的时间后清晰、准确地再现出来。这样,教师就能在心理上征服学生,融洽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觉得教师是可亲、可敬而又信得过的。从而提高教师的威望,有利于教师完成自己的工作。(四)思维的创造力教师是“手执金钥匙的人”,是“智力能源的开发者”,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思维的创造力与创新精神。(五)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基本工具,语言表达能力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关键条件。善于清楚地、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是优秀教师的基本心理品质之一。教师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内容具体、生动活泼、有感染力、有吸引力。简明扼要的语言,能节省学生听课的精力,又容易被学生理解;教师讲话内容具体,生动活泼,必然会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愿意听,并且能保持集中的注意力;教师的语言有感染力、吸引力,说话具有幽默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鼓励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鞭策自己按要求去行动。教师的语言若过长,空洞、干瘪或过多的停顿,断断续续,再三重复,出现语病,就会使学生感到疲劳、无味、没兴趣、注意力分散,因而降低其效果。教师的语言还要符合逻辑,遵守语法,流畅易懂,学生才能高兴地接受。照本宣科,逐字逐句诵读教材上的语句,说话不口语化或者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丢三落四,就会降低学生听讲的积极性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还要注意外部的美。这就是说,不仅要求语法正确,而且要讲究语音、语调、声调的变化。说话速度要适当,要有抑扬顿挫,要伴随着一定的面部表情和手势。教师的语言还要富于情感和学会使用学生的语言,使学生心情愉快,并有亲切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献花(0)
+1
(本文系muoum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