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海南省2015年中考(历史学科)试卷质量评价与分析报告
2016-03-22 | 阅:  转:  |  分享 
  
2015年海南省初中历史中考质量跟踪分析报告
姜雪琴张丽萍
一、对2015年海南省历史试题的总体评价
参考了“海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命题情况调查问卷”,结合改卷老师们对历史学科试题的看法,对2015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题作出如下评价:
1、总体质量较好,紧扣课标、考纲,难度适中,体现了基础性。2015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题紧扣《初中历史课程标准》,重点考查历史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特别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起关键作用的人和事。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丝绸之路、大运河、遵义会议、孙中山、大跃进、文艺复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共产党宣言》、《凡尔赛和约》、第三次科技革命等。
2、重视能力的考查,特别是历史信息的获取、解读、运用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体现发展性。试题依托教材,创设情境,图文并茂。把教材现有的知识点置于新材料、新情景、新角度创设问题,拉近了试题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体验历史、感悟历史,进而对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运用能力和准确获取有效信息等能力的考查。这一特点集中体现在第21题和22题上。
3、关注时政热点和周年大事,凸显时代性。今年是大运河开凿1410周年、公车上书120周年、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周恩来率团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等。与这些周年大事相关的内容成为今年海南省中考历史试卷考查的一个侧重点。在选择题第2、4、6、10、18等小题中均有体现。“一带一路”是当今中国倍受关注的问题,微信已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纪念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这些话题在今年的历史试卷中均得到体现。试卷不但反映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还力求贴近HYPERLINK"http://www.unjs.com/zuowendaquan/shenghuozuowen/"生活、贴近社会,巧妙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契合,体现了人文学科的社会功能,使试题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起到了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关心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的效果。
4、试题呈现方式灵活多样,图文并茂,体现了多样性。试卷选用课内外丰富的社会素材,如文字、图表、漫画、照片、邮票等来移情设景,形成新的历史情境,构成新的问题角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调动初中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去解答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考查学生从图表等信息中提炼出有效信息的能力,对历史课堂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关于2015年海南省中考历史学科的基本数据
海南省初中历史学业考试主要内容涉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和海南乡土史。具体题型分为选择题、材料题和问答题三大板块。测试各项数据如下:
1、2015年海南省中考考生人数有102822名。全省历史学科平均分:56.8384。

2、等级统计
等级人数百分比分数范围A1031210.02987.00--100.00B2077020.275.50--86.50C3081229.966352.00--75.00D2049619.933531.00--51.50E1606915.62815.00--30.50F31743.08690.00--14.50缺考11891.15640.00--0.003、客观题答题情况统计表
小题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第5题第6题第7题第8题第9题[来源:学科网ZXXK]第10题平均分2.53592.36652.50111.89362.16252.44492.51672.1062.1421.753零分
人数15908217131709837920287061902516563306412940842739满分
人数86914811098572464902741168379786259721817341460083小题第11题第12题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第17题第18题第19题第20题[来源:学&科&网Z&X&X&K]平均分2.12712.11461.90911.70912.23511.35461.9192.04042.16792.6683零分
人数29919303463738944244262175639437051328912852111368满分
人数729037247665433585787660546428657716993174301914544、主观题答题情况统计表
小题平均分零分人数满分人数第21题
(1)2.53112620516264(2)1.19645082910856(3)0.2725728742202第22题[来源:学,科,网Z,X,X,K](1)[来源:Z+xx+k.Com]2.297536019680(2)1.5049334532659(3)0.57225951215953第23题(1)1.20744156624827(2)1.24123846463064(3)2.34253890519944(4)0.63835080614890(5)0.3673712941029

三、非客观题答题分析
(一)对命题设问的斟酌
1、材料题中个别问题设置不够科学,甚至难以琢磨、理解。
例:21.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陆地丝路之繁荣】
材料一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写出材料一中,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4分)由此可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2分)
有一部分老师在“试卷命题情况调查问卷”中指出:此题有歧义,第一小问的问法不够明确,导致一些学生因为所谓的“审题不清”而出错。
此题的设问确实有些模糊。可以改为“据材料一,写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传播的文化”。问法明确了,学生就会从材料中去提取信息了。
例:23.著名学者富格逊在《文明世界》中认为西方繁荣富强的首要条件是“竞争”:两三百年间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政治改革(君主立宪)、法国和美洲革命、工业革命等连串创新,令西方政治百花齐放、各阶层自由竞争,各有所成。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上文,完成下列表格的分类:(3分)
领域标志性历史事件思想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科技(2)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人被发现”的时代,其核心思想是什么?(2分)
(3)写出英、法、美革命(改革)中颁布的重要文献。(3分)这些文献对西方社会起了什么共同影响?(2分)
(4)简述工业革命在西方繁荣富强的进程中的作用。(2分)
(5)综上所述,概括富格逊所说的“竞争”促进繁荣的几点要素。(3分)

一位改卷老师认为全卷最需要改进的题目就是23题第(5)问。原因:在改卷过程中,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错的一般都是读不懂题目,都是答“竞争的作用”。其实题目想要得出的结果是西方繁荣富强所具备的几个条件。这样问,相信一部分学生不至于往不沾边的方向答。出题老师往往在乎试卷的深度、内涵,殊不知,考的是理解能力有限的学生。
这位老师的观点具有普遍性。不仅是学生,甚至一部分老师都不明白此问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正因为如此,此问的零分人数竟然达到71294人,只有1029人得了满分。
2、调整阅读量,信息不要过多杂。
主要体现在第22题。由于题量和思维量偏大,学生缺乏较充足的思考时间。要考虑题量与思维量的关系。

(二)学生的获取、解读、提炼信息等能力差别大
(1)能不能抓住关键词?
例22题,从第一小问来看,有的学生忽略了“据材料一”,没有从材料中去提取信息,而是根据自己对孙中山的认识,天马行空地答题,显然是答不好的;有的学生没注意材料中的“思想”二字,把答题的范畴弄错了,答成了“行动”等方面的内容;还有的学生忽视了“变化”一词,没能把孙中山思想变化的过程答完整。从第二小问来看,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词语“概括”,而不是“照抄”。有的学生丢分就是因为“照抄材料”了;其次,注意时间。第二小问的时间条件与第一小问不同,不小心就会答错;再次,题目强调的是“具体革命活动”,回答笼统会相应扣分。
(2)会不会运用信息?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1894年6月,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第一小问: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
第一步,阅读材料一,提取出有效信息。需要关注“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中的以下信息:
第二步,整理以上信息,找出关键语句“行医”、“提出改良主张”、“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第三步,组织语言答题:从行医救人到主张改良,再到革命救国。

四、典型题例和典型地区成绩的分析

(一)典型题例及达标要求表:(选取这几道题的原因是它们难度较大,得分率低)

题号41013141621(2)21(3)23(4)23(5)版块中近
周年中现周年海南周年世古世近中古综合世近综和达标
要求识记识记识记识记
理解
阅读概括理解运用
理解
表述
归纳
要素

(二)典型地区成绩的排序表:(全省共19个地区)


题号
排
4



10
13
14
16
21(2)
21(3)
23(4)
23(5)序

区陵水191919191819181916洋浦377219166510琼海6348136565三亚1296565333据上两表分析得出:
选择题中重点周年热点题失分多,学生不熟悉知识点,但在历次备考研讨会上都强调出题不回避周年热点,甚至在此出题的可能性很大,要大家关注。老师们在教学中要接受这些教研信息,指导教学,有的放矢。
阅读能力需要积累且必须,课堂上多写题而不是只动嘴,否则严重影响考生的答题的准确性。
海南乡土史且65周年的热点题,十分严重!难道没有上海南历史?只要有《达标指导》就可复习到,遗憾的是,老师们总是说学校没有订这本书。
综合来看,考点出自《达标指导》,问题设计的花样再多,答题要落在那个考点上,熟悉考点,树立考点意识。
陵水地区的学生历史课学业水平水平处于全省最低。
洋浦地区的学生在周年热点题上失分多,还有对历史材料的阅读解析也比较弱。建议关注省市教研备考活动,收集历年中考题,教学中注意给学生辅导材料解析题的解法。
琼海地区的学生对中国史掌握情况优于世界历史。世界历史的教与学有别于中国历史,要找找问题,寻对策。
三亚学生很明显的是客观题答得不如材料解析题好!常说的那种容易题答得不好,难题答得好。很反常的现象,与全省的整体特征相反。不得其解,是不是平时不训练选择题?可适当增加闭卷考试,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
各种问题都要落实在课堂上解决,动脑筋,想办法,抓学生,辅学法,复习课的设计应给学生自主学研的空间。
五、小结
命题——中考历史设“语文化”这种现象似乎不可避免,因为开卷考试中解析题的某些设问极具开放性主观性,因此,命题者必须审慎考量设问用词的含义,不可不用心琢磨,也可请人先试做,有益问题的发现。
解题——考生应对任何问题保持陌生感,因为即便选用的材料相似,但切入点不同,设问便不同;亦或设问似相识,但基于的材料不同,得出的信息也会有差异。
教师——阅读历史教育和教学方面的期刊及各种书籍,读书提升境界,利用微信微博,扩大视野,学会独立思考力,有收集各种鲜活史料的敏感性、辨析史学观点的批判性。
献花(0)
+1
(本文系中考政史私...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