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16趋势展望
2016-03-23 | 阅:  转:  |  分享 
  
2016NI

趋势展望

洞察今日趋势,引领未来创新









通过原型验证将

5G

从概念变成现实

5G

无疑将会使我们的无线网络升级到从未想象过的高度,但是

5G



现之路并非平坦,而是充满各种挑战。

工业大数据的未来:



从智能终端设备到企业系统

随着传感和网络连接技术的普及,在系统中添加测量功能从未如此简

单和经济。

工业物联网的网络标准演进

网络技术必须不断进步才能满足下一代工业系统的需求,并从根本上

改进运行机器、电网和交通轨道系统的方式。

测试爆炸式增长的智能设备

测试领导者并不会针对每个待测设备设计一套独特的测试系统,而是

设计可适应且可测试所有智能设备的智能测试系统。

软件消费化,如何才能不一样?

在一个亟需汇聚融合的市场中,最佳的应对之策是软件厂商给出解决

方案。

2016NI

趋势展望

万物互联,让一切皆有可能



40

年来,

NI

一直致力为全球工程师和科

学家提供功能强大且灵活多样的系统平台,

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驱动创新,从而帮助

他们克服、解决全球最严峻的工程界挑战。

虽然我们的用户借助

NI

平台向市场推出了数

百万种产品并在这期间克服了无数的技术障

碍,但是我们知道,他们的成功不仅仅只是

选取了合适的工具。他们往往需要在正确的

时间获得正确的信息来做出正确的决策,从

而在这个创新永不停止的时代提供革新性的

理念和突破性的进展。



同时还应该试想一下,下一个创新机遇如果

是众多的设备将会装配有成百上千个传感器,

同时具有更高级的嵌入式智能来采集海量大

模拟数据并将数据通过超快速的无线网络数

据传输,那将会发生什么?

而这一切,即将在不远的未来迅速呈现在我

们的眼前。对于

NI

而言,数十年来,这一趋

势早已融入到

NI

在测试、测量和控制领域的

专业开发当中。

事实上,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公司,

NI

将每

年超过

16%

的收益投入到研发上,始终致力

于确保这些投资充分地应用到我们采用的商

业技术当中。这促使我们不仅与供应商保持

密切的战略合作关系,而且也经常与主要利

益相关者进行频繁的技术交流,了解他们对

未来技术和投资策略的看法。

这样,基于对几乎每个行业正在发生的技术

进步有了深入的了解,

NI

已经准备好帮助您

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趋势

来应对工程挑战。

EricStarkloff

NI全球销售和市场营销执行副总裁



2016NI

趋势展望

通过原型验证将

5G

从概念变成现实

研究人员不仅要解决前所未有的无线数据传输速

率要求,还要找到网络延迟和响应性的解决方案,

同时将网络容量提高一千倍。不只是这些,服务

运营商还要求以更少的能耗来实现这些设想。



那么我们如何着手解决这些复杂的挑战?答案就

在原型,更具体地说,是能够使无线研究人员测

试使用真实系统在真实场景中验证其实验性想法



5G

原型。如果运用得当,这些

5G

原型将为企

业加快产品上市速度奠定基础。

设定新的标准

目前有大量关于

5G

网络的说法,

3GPP

等全球标

准化机构最近开始致力于将

5G

概念转化为现实。



IMT-2020



NGMN



3GPP

描绘的愿景无疑是非

常广泛的。

5G

研究人员必须建立一个框架来重新

定义现有各个领域的标准

-

无论是汽车和轨道交通

系统还是制造、能源、医疗监测。

为了做到这一点,研究人员正在采用新的设计方

法来帮助解决在随机接入网络中定义、开发和部



5G

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性任务。大多数人都认

识到使用传统方法来审查

5G

技术既耗时又耗钱。



因此,在这个过程的初期建立一个原型和进行概

念验证有助于加速商业化的进度。美国国家科学

基金会项目主任

ThyagaNandagopal

已经注意到

能够为科研提供支持的测试系统的重要性,他表

示:“一个灵活可变的原型对于某个概念的成功

或失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另辟新科研路径

为了缩短构建工作原型所需的时间,许多研究者

都采用了包含统一设计流程的平台设计方法。该

方法从数学和仿真开始,然后将系统和工作硬件

中的算法进行映射匹配。

三星公司开发了全球首批多天线技术演示系统之

一,该系统的基站

(BTS)

包含了

32

个天线单元,

称为全尺寸

MIMO



FD-MIMO



FD-MIMO

使

用一个二维天线网来形成一个三维信道空间。借



FD-MIMO

,服务运营商可以将天线网放置在

较高的位置,如建筑物或电线杆上,并将天线波

束瞄准地面或邻近建筑物的用户,持续地提供更

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瑞典隆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将这一多天线概念提升

到一个新的高度,开发了一个大规模

MIMO

原型。

大规模

MIMO

将蜂窝基站的天线数量增加到数

百个。天线网由低成本技术构成,直接将能量聚

集在用户处,同时使用数百个天线来更加灵敏地

探测到来自移动设备的微弱信号。另外,大规模

MIMO

使用线性编码技术来简化基站的处理。

增加基站天线的数量可增强移动用户数据体验,

我们可以使用理论知识来证明大规模

MIMO

可显

5G

无疑将会使我们的无线网络升级到从未想象过的高度,但是

5G

实现之路并非平坦,而是充满各种挑战。

着减少基站和移动设备消耗的功率。由于多个低

成本基站天线发射的总功率比采用单个天线的方

式更低,因此基站所消耗的功率可以降低

10

倍甚

至更多。

根据香农关于信道容量的理论,数据速率的增强

和容量的增加受到频谱的限制。更多的频谱可产

生更高的数据速率,帮助服务运营商容纳更多的

用户。因此,全球服务运营商已经为频谱支付了

数十亿美元来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服务,但低于

6

GHz

的当前可用频谱几乎已经被用尽。目前研究

人员正在研究部署高于

6GHz

的蜂窝网络的可能

性,特别是毫米波频段。

值得注意的是,毫米波频谱资源非常丰富,而且

基本上处于无许可状态,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服

务运营商都可以使用这一频谱。纽约大学无线研

究中心的

TedRappaport

教授一直在研究毫米波

作为

2000

年代中期以来移动网络演化路径的可能

性。其开拓性的信道测量工作使得全球各地的研

究人员开始重新思考毫米波移动网络不切实际或

不可行的假设。

此外,诺基亚网络公司的研究人员也在研究毫米

波技术,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果。在

2015

年,诺基亚网络公司展示了一个可完全工作的毫

米波原型,提供有史以来最快速的移动接入速率。



诺基亚网络公司的原型由一个基站和用户设备组

成,在

73.5GHz

的频率下以超过

10Gbps

的速

率传送数据。诺基亚网络公司的成果为毫米波和

5G

描绘了一个前途光明的未来。

未来就在这里



5G

提供了很多令人振奋的新可能,通过更庞大、

紧密的连接来最终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并释放

出巨大的经济价值。但是如果要切实获得这些好

处,研究人员需要一个更快速的原型验证方法。



传统的方法通常过于昂贵且耗时甚久,而人们已

经开始没有耐心了。基于平台的设计方法提供了

更快速开发的可能性,正如隆德大学、诺基亚网络、

纽约大学无线研究中心和三星等机构的研究人员

已经展示的那样。



现在是时候加入这一创新浪潮,

看看它会把我们带入什么样的新天地。

06

一个灵活可变的原型对于某个概念的成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ThyagaNandagopal,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项目主任

“”

毫米波频率提供了更多的频谱资源

当前使用频率厘米波毫米波

V-频段E-频段

2016NI

趋势展望

工业大数据的未来:

从智能终端设备到企业系统

在这个工程和测量数据爆炸的时代,如果企业没

有制定稳妥的数据管理战略,几年后他们将无法

有效应对和管理所有的数据。因此,一流的测量

和分析解决方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功能:

(1)

终端

分析

(2)

智能企业管理和分析。

将测量分析推向智能终端

过去十年来,数据采集设备和传感器的智能功能

快速增加,而且变得更加分散,处理元件也放置

在更靠近传感器的位置。如果看一下

ARM



Intel



Xilinx

等公司的最新芯片和

IP

所集成的采集系

统和节点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但是除了测量

设备更加智能之外,传感器同样也日益智能化,

智能传感器将传感器、信号调理、嵌入式处理器

和数字接口

/

总线集成到一个极其小巧的封装或系

统中。

鉴于这一趋势,现在许多应用都强调了边缘设备

的智能化和高级信号处理。在资产监控应用中,

传统的测量系统将每个数据点记录到磁盘上,即

使所测量的物理现象并有发生任何实质性的行为。



这将导致所部署的系统会产生数千兆字节甚至数

万亿字节的数据需要进行分析和线下筛选。

由于处理在更加靠近传感器的位置进行,测量系

统软件必须所有创新才能在边缘设备上高效地进

行分析。未来基于终端的系统的软件需要能够快

速配置和管理成千上万个联网的测量设备,并在

这些节点上进行大量分析和信号处理。



展望未来,

企业必须过渡到更加智能且基于软件的测量节点

才能跟上模拟数据爆炸式增长的速度。

更智能的企业管理和分析

采集智能系统的数据后,下一个步骤就是将数据

传送到企业系统来有效地管理和整合数据以及进

行大规模分析。一个能够多来源工程数据的企业

数据管理和分析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正确的人员在

正确的时间获得正确的数据,从而做出正确的决

策。其中两个主要的考量因素是能否正确地归档

数据以及更智能地进行分析。

随着传感和网络连接技术的普及,在系统中添加测量功能从未如此简

单和经济。



物联网的智能终端分析和其他工业

解决方案对于解决工业大数据问题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智能测量节点

提供在线数据分析,从而更快速获

得有意义的结果。现在是时候通过

大数据获得更多信息了。

—TomBradicich,惠普企业超大型主机服务器和物联网系统

总经理和副总裁





正确地归档数据

为了准确地对多个数据源进行数据分析,所有数

据集应包含一致的元数据或描述性信息来解释测

试数据被保存的原因。元数据包含的信息包括测

试设置、测试结果、测量单位等。据

IDC

的调查

显示,大多数公司仅对

22%

的采集数据进行文档

记录,而实际上能够进行分析的数据平均只有

5

%。



因此还有许多可能非常重要的数据没有被充分利

用。重视将元数据标准化的公司将能够实现更高

程度的数据分析自动化,从而获得明显的竞争优

势。

但是在开始进行元数据标准化之前,工程师必须

首先在哪些元数据对分析非常重要这个问题上达

成一致。



一流的公司通常会有一个项目规范来定

义所采集的元数据的命名和属性。应用程序应该

在采集时试图记录尽可能多的已定义属性。但是

在采集了数据之后,许多公司会通过运行自动检

查和插入缺少的属性来添加数据属性。比如,捷

豹路虎对元数据进行自动化质量检查,并在一年

内开发和实现了企业数据管理解决方案,以前该

公司仅能分析

10

%的数据,预计接下来这个数据

将可达到惊人的

95

%。元数据的一致性使得它们

能够应用一致的自动化分析来匹配已定义的属性。

更智能的分析

根据

Frost



Sullivan2015



9

月对全球测试

与测量大数据分析市场报告指出,如果将大数据

分析应用到测试中,产品开发成本将可减少近

25

%,运营成本将可减少近

20

%,维护成本将可

降低

50

%。由于大模拟数据是增长最快速且数量

最庞大的数据类型,寻找新的相关性并预测未来

行为是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

要做到这一点,为了研究、设计和验证目的而进

行测量的公司需要大大优化采集和分析边缘设备

数据的方式,并在企业内部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

析,以确保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数据来做出正确

的决策。



他们越早这样做,就能够越早利用更精

准的数据获得更大回报。

应对大模拟数据挑战

源源不断的模拟数据传感器数据

边缘

步骤1

更智能的测量数据

步骤2

更智能的数据管理

借助更智能的测量系统,您可在采集时嵌入更多处理功能,仅捕获最重要的数据。企业级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可帮助您针对不同人员的需求提供最为

关键的数据,帮助他们更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2016NI

趋势展望

工业物联网的网络标准演进

这些设备和基础设施连接在一起之后,就形成了

一个智能系统群,使得企业内部以及云端的各种

设备之间可以共享数据。这些系统将会产生庞大

的数据,比如伦敦地铁轨道系统维多利亚线的状

态监测解决方案每天产生

32TB

的数据。这些大

模拟数据将通过分析和处理来驱动正确的业务决

策,最终提高安全性、正常运行时间和运行效率。

尽管这些未经处理的原始数据大部分都不是很紧

急,可以在网络层和子系统之间传输,不太需要

考虑延迟或同步,但是时间要求严格的重要数据

必须在严格的延迟和可靠性规定内进行传输和共

享。这包括重要控制和故障检测数据,不管其他

网络流量如何,这些数据都必须即时进行处理、

共享和采取措施





今天的大部分网络基础设施并不具备处理此类时

间敏感型数据的能力。许多工业系统和网络根据

普渡模型的控制层次结构来进行设计,需要创建

和优化多个可靠的总线层来满足特定任务的需求。



每个总线层的延迟、带宽、服务质量各不相同,

使得实现互操作性非常困难,即时传输重要数据也

变得几乎不可能。此外,目前专用以太网网络的带

宽有限,需要对硬件进行改良。

为了支持工业物联网基础设施的新功能,设计人员

和终端用户需要可靠、远程且安全地访问智能边缘

设备。网络技术必须不断进步才能满足下一代工业

系统的需求,并从根本上改进我们运行机器、电网

和交通轨道系统的方式。



TSN





现在正是时候

现有

IT

网络由

IEEE802

标准进行定义,该标准规

定了不同以太网层和功能的要求,并确保了设备之

间的互操作性。今天,许多工业供应商、

IT

厂商和

芯片提供商加入

IEEE802

和最近刚成立的

AVnu

联盟,共同更新标准以太网协议,并为

IIoT

应用

的时间敏感型数据制定了低延迟数据传输标准。

这个新标准称为时间敏感网络(

Time-Sensitive

Networking

,简称

TSN



,

旨在解决现有网络的一

些缺点。

AVnu

联盟与

Broadcom



Cisco



Intel



NI

等成员公司合作,将通过认证推动可互操作

工业物联网

(IIoT)

预示了一个由日益智能化且超级互连的设备和基础

设施构成的世界,其中智能机器、交通运输系统和电网将具有各种嵌

入式传感、处理、控制和分析功能

AVnu



IIC

等机构正在致力于通过制定标准促进以太网功能的扩展。

TSN

的广阔市场扩张和广泛部署将会受益无数个行业和应用,而且对于实现由

500

亿个互联设备组成的

IoT

愿景至关重要。这些市场领导者的强强联合

将确保对标准组件功能的长期支持。

—PaulDidier,AVnu联盟理事会成员和思科IoT解决方案架构师





生态系统的建立,这与

Wi-Fi

联盟认证产品和设备

是否兼容

IEEE802.11

标准相似。相比当今的标

准和专用以太网协议,新的

TSN

标准将会带来无

数的好处,包括:

带宽——机器视觉、

3D

扫描和电力分析等高级传

感应用产生的大量数据会造成网络带宽资源紧张。



目前工业控制常用的专用以太网协议仅限于

100

Mb

的带宽和半双工通信。

TSN

将会纳入各种标

准以太网速率(包括目前正在使用的

1Gb



10

Gb



400Gb

)并支持全工通信。

安全性—目前使用的大部分底层现场总线通过

控制气隙和隐藏的方法来实现安全性。这一点受

到汽车行业的影响,在汽车行业中,限定气隙的

闭环

CAN

网络负责传输所有控制和运行数据。



但最近的安全漏洞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考虑将安

全性全面扩展到重要的底层控制基础设施。

TSN

对重要的控制网络进行了保护并集成了最重要的

IT

安全规定。分段、性能保护和时间可组合性为

安全框架增加了多层保护。

互操作性——通过使用标准的以太网组件,

TSN

可无缝集成现有棕色地带应用和标准的

IT

网络来

提高易用性。此外,

TSN

继承了现有以太网的许

多特性,比如

HTTP

接口和

web

服务,实现了

IIoT

系统所需的远程诊断、可视化和修复功能。

TSN

提供的另一个优势是:利用标准以太网芯片

集就可以利用批量生产的商业硅芯片,从而降低

了组件的成本,相比使用产量较小且基于

ASIC



芯片的专用以太网协议来说,这个优势尤为明显。

延迟和同步——

TSN

重点考虑了快速系统响应和

闭环控制应用所需的低延迟通信。它可实现大约

数十微秒的的确定性传输时间以及数十纳秒的节

点间时间同步。为了确保可靠地提供符合严格时

间要求的通信,

TSN

提供了自动化配置来实现高

可靠性数据路径,通过复制和合并数据包来提供

无损路径冗余。

未来将会按时到来

随着

IIoT

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数据和广泛分

布的网络需要制定新的标准来共享和传输重要信

息。正如在紧急情况下救护车或消防车比其他交

通的优先级更高一样,

TSN

标准确保了时间敏感

的重要数据能够按时通过标准网络设施进行传输。



欢迎进入工业物联网时代的快节奏生活。

标准

IT

和时间敏感型数据相结合,将各种设备和企业系统连接在一起

非时间敏感型数据

时间敏感型数据

机器子系统

运动控制

机器视觉

高性能I/O

安全系统

机器健康

本地HMI

2016NI

趋势展望

测试爆炸式增长的智能设备

由于物联网时代智能设备层出不穷,他们所面对

的情况就像满天繁星,充满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可

能性和迷惑性,这无疑会让企业领导人夜不能寐,

踌躇于下一步如何行动。

这种感觉可能和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遥望星空

时的惊奇感和困惑感非常相似,当年托勒密也曾

凝视着晴朗冬夜的满天星辰,试图解释眼前这块

巨大天幕。

但是,正如我们不会批评以前的天文学家和哲学

家会认为群星围着地球转那样,我们也不应该批

判测试经理从以待测设备(

DUT

)为中心的角

度考虑物联网。如果从这一角度来看,对于任何

测试机构来说,物联网可以简单地看成是一个由

500

亿设备构成的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如果

应用现在所掌握的天文学知识,我们可以将所预

期的智能设备宇宙视为一个基于几个核心元素围

绕着一个核心架构转动的系统群。从这种以架构

为中心的角度来开发测试战略,您的企业就可以

做好准备,迎接物联网的各种挑战和机遇以及充

分利用物联网背后的预计价值

19

万亿美元的商业

机会。



智能化

大多数智能设备的三个核心要素是电池、无线连

接和传感器。无论是智能恒温器、健身追踪器还

是智能手机,未来的“智能”设备总是通过传感

器与周围世界的互动、通过可充电电池实现无缆

操作以及通过各种模式的无线连接来发送和接收来

自互联网和其他周围设备的信息。

测试领导者并不会针对每个待测设备设计一个独特

的测试系统,而是需要设计可适应且可测试所有智

能设备的智能测试系统。英特尔公司的制造、运营

和质量副总裁

MinoTaoyama

和他的团队正在努力

解决这个问题。“对于可穿戴设备,由于每个人的

风格品味不同,提供丰富的款式是必然的。”

Mino

表示,“但是在测试可穿戴设备时,丰富的款式会

导致高度复杂的产品组合。在英特尔,每年每个生

产线可能需要为某个时尚产品生产数千款不同的模

型。复杂的组合需要测试系统具备足够的灵活性来

测试各种产品,并快速在它们之间转换。我们的测

试系统能够处理任何一款产品的不同测试需求—无

论是支持多种无线标准还是混合信号测试。”

测试传感器通常需要能够与其他类型的传感器或换

能器配合来再现物理激励信号;电池测试需要能够

灌、拉电流并测量电能;测试无线通信需要能够生

成和分析

RF

信号。将这一功能清单累计起来,不

难想象这会导致一个超级昂贵的堆叠式仪器系统。

但是得益于摩尔定律,测试仪器现在也可像市场上

琳琅满目的各种形状和大小的智能设备一样受益于

相同的嵌入式技术。

但是,测试加速度计与测试力传感器是不一样的,

或者说测试蓝牙收发器与测试蜂窝天线是不一样

的。那么测试系统如何才能真正适应不同的传感

当今的测试经理正漂浮在一个充满无线协议和传感器的汪洋大海中。

器?



其中的秘密我们可以看一下智能设备。平板

电脑和健身追踪器内部都有一个加速度计,但对于

不同的设备,加速度计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平

板电脑中,它用于感测用户如何拿着该设备,然后

相应地确定屏幕的方向。而在健身跟踪器中,加速

度计用于计算用户一整天内行走的步数。那加速度

计拥有不同功能的秘密是什么呢?软件。

可扩展性

正如智能手机的功能可以通过应用程序和固件更

新进行扩展,软件定义的智能测试系统的功能也可

以通过软件进行扩展和修改,以满足迅速变化的设

备功能。如果企业能够前瞻性地投资到一个可随新

协议出现而升级的硬件平台,那么当软件发生变化

的时候,测试系统就可以经济的方式简单地随之更

新,从而扭转测试成本不断上升的趋势。

托勒密看着天空并提出地心说之后,天文学开始

得到发展。尼古拉

·

哥白尼则大胆地提出了日心说

模型,即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着更大、更亮的星

球——太阳转动。通过认识智能设备宇宙的核心

要素,我们可以获得正确的观点来扩展系统开发

以及跳出使用一系列不同工具的模式,采用一种

可扩展的统一策略来了解测试行业。

无论是支持多种无线标准还是混合信号测试,我们的测试系统均可满足任

何产品的各种测试需求。

—MinoTaoyama,英特尔公司的制造、运营和质量副总裁





每个

DUT

一种测试策略与所有

DUT

采用统一测试架构对比

2016NI

趋势展望

软件消费化,如何才能不一样?

回想以前口袋保护器兼具功能性和时尚性(工程

师可以想象一下)的年代,工程软件和消费软件

截然不同

-

不仅仅是因为使用的人群不一样,而且

也因为两者提供了完全不同的用户体验。



但是如果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消费软件)撞上

一个不可移动的物体(工程软件)时,会发生什

么呢?在一个亟需汇聚融合的市场中,最佳的应

对之策是软件厂商提出解决方案。

消费软件的演变

从右击功能到微软推出

Ribbon

功能区,消费软件

长期以来定义了大部分厂商必须遵守的用户体验

标准和预期。但是随着最近大众消费市场对美观

性和简洁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这些预期也发生了

变化。





iPhone

为例,

iPhone



2007

年问世后,被广

泛地誉为软件市场的转折点,因为它无缝集成了

手势、单按钮界面、美观的图形以及流畅简单的

社区和购买体验。线条优美的现代图形加入了动

画、淡化和缩放效果,替代了传统单个屏幕上浮

动的窗口和无序的墙纸。互联的社区和购买体验提

供了一个接口来让用户可以不通过供应商即可获取

更多功能,展示了一个具有扩展性的全新世界。它

对社会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年轻的一代走到桌

面显示器前就会期待能够通过触摸与显示器进行交

互。

工程软件需求的演变

过去,工程软件用户通常是了解某种编程语言的大

学毕业生。其中一些甚至是非常资深的用户,掌握

了编程的最高级知识,包括自定义内存调用、从头

编写多线程命令以及人工优化性能命令。对于没有

受过相应培训和没有任何经验的工程师来说,软件

简直遥不可及,难如登天。



就这样,世界开始发生变化。首先,从学校毕业的

工程师需要掌握各种编程语言才能应对他们在工作

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正如一个训练有素的勇士同时

熟练使用剑、斧头或弓箭一样,当今的工程师可以



Python



C#



HTML



JavaScript



LabVIEW



Swift

之间穿梭自如。这对编程语言的易用性提

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消除了人们对专业知识的依

MakerMovement

的概念同样影响着工程世界。



当今的软件不再只是支

持只有工程师才能理解的复杂协议,而是在概念上为非工程人员提供了一

个易用且易于理解的界面。

–BobO’Donnell,TECHnalysisResearch首席分析师





在一个亟需汇聚融合的市场中,最佳的应对之策是软件厂商给出解决

方案。

赖性。当今的工程师期望能够针对任何应用使用多

种工具。

其次,获取和采集数据的成本不断减少,而数据需

求却不断增加。



随着技术之间的连接性日益紧密,

处理器的成本也不断下降。根据

DataBeans

的调

查显示,处理器的价格在

2011

年到

2015

年期间

下降了

30%

。这加速了对高度易用软件的需求,

以便让更多“非传统”编程人员进入到机器人、家

居自动化甚至是通用数据采集和分析领域。类似

地,

MakerMovement

等文化趋势以及以高价并

购新兴的消费产品企业等现象的出现进一步说明

了这一转变。

不可避免的融合

对于通过不断克服各种复杂挑战来获得成就感的

工程师来说,这种易用性和技术复杂性的结合来得

太及时了。现在他们无需再疲于应对各种语言、工

具和方法(比如编写操作者框架)的复杂细节,而

是可以专注于解决最严峻、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挑战

(如

5G

研究和

IoT

)。



在这个高度集成的新未来中,

工程师可以找到更好、更快速的方法从

A

点到达

B

点,而不是浪费时间在绘制更精确的地图上。



因此,这种融合意味着工程师将面临一个全新的

世界,他们将不再是唯一的创新主力军。易用的

软件将让全球的非工程师也能够加入到创新的队

伍中。



随着各类软件对易用性和美观性的要求不

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有才之士将会在解决重大问

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可否认,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变得日益复杂,所

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难解决。而以更低成本、更

少人力和更少时间做更多事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

难度。我们越早将工程软件与消费软件融合在一

起,我们就能够越早地实现用“简单”的方法解

决“复杂”的问题这一愿景。

工程软件和消费软件的融合

相互独立

相互融合

消费软件消费软件

工程软件工程软件

NI上海中国区总部

电话:(021)50509800

传真:(021)65556244

NI北京

电话:(010)82625966

传真:(010)82862099

NI成都

电话:(028)65164886

传真:(028)65164880

NI深圳

电话:(0755)36881186

传真:(0755)36881181

NI青岛

电话:(0532)66996679

传真:(0532)66996678

NI西安

电话:(029)88452535

传真:(029)88453362

NI苏州

电话:(0512)87661880

传真:(0512)87661880-208

NI香港

电话:(00852)26453186

传真:(00852)26868505

NI武汉

电话:(027)59376566

传真:(027)59376577

NI广州

电话:(020)22016899

传真:(020)22016898

BigAnalog

Dat

a



NationalInstr

uments



NI



ni.com

为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

NationalInstr

uments

)的商标。

此处提及的其它产品和公司名称均是其各自公司的商标或商业名称。

献花(0)
+1
(本文系lichenyin2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