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选修
2016-03-29 | 阅:  转:  |  分享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散文选修《人和》教学参考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2则、第3则选文。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我由未免为乡人也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



选文解读

孟子高度重视“人和”。他在第1则选文中说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是指有利于攻守的天气时令方面的条件。“地利”是指有利于攻守的地理方面的条件,应当还包括兵甲和粮食等方面的优势(孟子接下来说到地利的种种因素,即包括城、护城河、兵革、米粟等)。“人和”就是指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孟子认为,天时的重要性比不上地利,地利的重要性比不上人的精诚团结。接下来,他举了两个例子来作说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一个例子。边长三里的内城,边长七里的外城,敌兵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兵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因为他们可以选择有利于战争的天气条件来发起进攻);然而假如这蕞尔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兵精良,甲胄比敌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有人问,“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有什么地利可言。其实,孟子所说的地利本来不只包括城池大小这一个方面,不能理解得过于偏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第二个例子。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兵器很锐利,甲胄很坚实,粮食很充足,这简直是得尽了地利了。但是城中之人不能众志成城,纷纷离弃了自己的城池。所以得到地利又怎么样呢?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更进一步发挥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意思是指,限制人民不靠国家的疆界,使国家坚固不靠山河的险要,威行天下不靠兵器、甲胄的精良。所谓国家疆界、险要的山河、精良的兵器和甲胄等,都是地利方面的因素,起不了最根本的作用。起最根本作用的是人和。

那么,怎样才能得到人和呢?孟子简洁有力地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意思是得到道的国君,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丧失了道的国君,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者少到了极点,连父母兄弟等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支持者多到了极点,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这正反两个方面的道理不难理解。关键是要弄明白什么是“得道”,什么是“失道”。孟子说过:“‘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即道说到底只有两种,就是仁和不仁。孟子说的“得道者”自然是指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失道者”自然是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对他来说,国君有仁德、践履仁是达到人和的根本,而人和的最高境界则是普天之下的人都顺从他;与之截然相反的情形,则是众叛亲离。总之,谁赢得了人和,谁就赢得了主动;“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天下顺从的人来攻打遭亲属反叛的人(必定取胜),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无不胜。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五、人和孟子这一段话主要是就国君而言的,而且主要是从两国战争方面来说的,但也凸显了他对人和的重视。国君要达到人和的境界,必须实行仁政,必须具备仁德。那么就一般的社会成员来说,如何能够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呢?

在第2则选文中,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跟一般人不同,他之所以跟一般人不同,是因为他的居心。君子居心于仁,居心于礼。居心于仁就是仁者,居心于礼就是有礼者,“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而照一般的情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但是难免也有例外。要是面对这种例外,君子会怎么做呢?孟子说:“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君子虽然敬人爱人,但是仍然有人对他横暴不顺理。那他一定会反躬自问:我一定是不仁的,一定是无礼的,不然的话这事怎么会到来呢?(不然怎么会遭到这种事呢?)“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这是说君子反躬自问自己是仁的,自己是有礼的,可是那人的横暴不顺理却还是这样。那君子怎么办呢?孟子说:“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君子依然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反躬自问:我一定是不忠的。这里的“忠”跟现在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不同。《孟子·滕文公上》:“教人以善谓之忠”;朱熹《孟子集注》说:“忠者,尽己之谓”。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七云:“忠者,尽己也。尽己者,仁礼无一毫不尽。”这恐怕才是孟子所说的意思。“不忠”就是没有尽心竭力、没有尽仁尽礼。“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是指自己反省自己是忠的,可是那人的横暴不顺理还是这样。面临这种情况,君子会怎么办呢?“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妄人”就是无知妄为的人。“与禽兽奚择”就是跟禽兽怎么区别、有什么区别。“于禽兽又何难焉”是说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

孟子一步步道出君子与常人不同的地方。他还说:“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一朝”就是一旦,这里指短时间的、突然发生的。整句话意思是说,君子有一辈子的忧虑,却没有一时的忧虑。君子一辈子的忧虑又是什么呢?他解释说:“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这句话意思是说,至于这样的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做天下人的榜样,可以流传后世,我还不免是一个乡里的普通人,这就值得忧虑了。就是说,君子的忧虑在己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以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这就像孔子说的那样:“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只是孟子把舜树成了一个更高更明确的目标:“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既然忧虑舜是那样的人,而自己却是这样的人,那又怎么办呢?很简单,像舜那样就是了。“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若夫”是句首语气词,用在句首或段落的开头,表示另提一事。“亡”古同“无”。这句话是说,至于君子忧虑的其他事情就没有了。君子真的就没有其他的忧虑了吗?也不是,只是他不把那些当成忧虑罢了:“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君子就是这样的:不合乎仁的不做,不合乎礼的不行。能这样的话,假如有一时的忧虑,君子也不会担心了。由于君子最关注的是自我道德水平的提高,所以只要做到非仁不为,非礼不行,他就能够向着自己认定的道德境界前进。既然如此,其他事情就不足为虑了。

这就是君子跟一般人的不同。当横逆之徒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他的时候,他一次次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是否有礼、是否做到了忠;在自己已经切实达到了这些要求,可横逆之人仍然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自己的时候,他除了视之为禽兽以外(对孟子来说,这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辱骂,他只是以此指那些道德尚没有发展起来的人),不会跟他们计较。用这样的态度来要求自己,来面对世界,自然就能造就一种人和的社会关系了。

本节第3则选文跟第2则选文的内容是有密切联系的。在这一则选文中,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意思是说: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就反省自己的仁(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仁;仁者爱人)。“治人不治,反其智”,意思是说,治理别人没治好,就反省自己的智(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真正做到了智)。什么是智呢?孟子说:“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上》)可见,智主要是对仁义是非的持守。“礼人不答,反其敬”,意思是说:以礼对待别人,可别人对待自己无礼,就反省自己的敬(就要看看自己是否真正做到了敬)。总之,“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一切修为,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孟子这样说:“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思是指,自己持身端正,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他。《诗三百》说:永远不要辜负天命(即行事一直要跟天命相符),幸福都得自己追求。(原诗出自《诗经·大雅·文王》)身正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了。如此,不就达到人和的境界了吗?

总之,一切都要从自己身上下工夫,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

问题探究

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人和”的重要性。

提示:“和”可以使我们融汇到集体中,并从集体中获得有力的支持。“和”可以使一个集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力量。

可以参阅教科书相关链接部分。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略。

二、孟子喜欢用“推己及人”来劝导统治者……你怎样看待孟子的这种劝说方式?

提示:孟子推己及人的思想,其实是发展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学思想。齐宣王跟他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货(货,财物)。”他说:“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于成就王业一事又有何困难呢)?”齐宣王跟他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他说:“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下》)这两个“与百姓同之”,意思不是说百姓好什么王自己就好什么,或者王自己好什么就让百姓好什么,而是说在王自己的“好”的基础上体会到百姓的“好”,并且成全百姓的“好”。此外,齐宣王说自己好乐,他就引导宣王“与百姓同乐”(《孟子·梁惠王下》),等等。这些都是启发统治者要推己及人,要由自我的关切而了解百姓的关切,并且成全百姓的关切,古人所谓:“因己之欲,推以知人之欲;即己之不欲,推以知人之不欲”。孔子说过:“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意思就是说,近取自己作比方,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实践仁的方法。孟子推己及人的劝导方式也是“近取譬”,能够给人合情合理的感觉,易于打动人心。



有关资料

1.评“天时不如地利”章

此为当时好战者而发,亦论体也,以“得道者多助”为主。前半极其挑驳,以警人心,后半极其鼓舞,以歆动之,整密之至。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2.评“君子所以异于人者”章

天下无难处之事,只要两个“如之何”;天下无难处之人,只要三个“必自反”。

末后陡入舜来,亦文字最奇处。盖万古之善处横逆者,无如舜耳。

(《四书评》)

此章论“存心”,提“仁”、“礼”二字,是主。“爱人”、“敬人”,仁礼之实。“恒爱”、“恒敬”,仁礼之效。此就常时而言。“有人于此”以下,就处变而言。处变而不失仁礼,方为存心真异乎人也。收一节,“有终身之忧”承仁礼存心说,“无一朝之患”承横逆说。

“有人于此”以下,掀然起三波澜,文境开拓。“是故君子”以下,文境潆洄。读之令人兴起。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3.评“爱人不亲,反其仁”章

此都经验良方,有病者修方调治,无不愈也。

4.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章

孟子经济,只是教、养二大端……

(《四书评》)

依孟子之意,国家不但须使人有恒产,解决其生活问题;且应设教育机关,教育人民……人人皆能生活,“养生丧死无憾”,不过为“王道之始”。必人人皆受教育,“明人伦”,然后方为王道之完成。此亦孔子“富之”“教之”之意也。

……齐宣王谓己好货好色,不能行王政。孟子言:“王如好货”,“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孟子·梁惠王上》)因己之好货好色,即推而与百姓同之,即“举斯心加诸彼”也。若实现此心于政事,则其政事即仁政矣。“善推其所为”,即仁也,即忠恕也。孔子讲仁及忠恕,多限于个人之修养方面。孟子则应用之于政治及社会哲学。孔子讲仁及忠恕,只及于“内圣”;孟子则更及于“外王”。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然则何者为孔子之所谓郅治乎?读《礼运》一篇,则知孔子之所慨想者,在于大同。……其于人民,主先富而后教。孔子未尝言井田。然观其先富后教之说,则知孟子言先制民之产,而后设为序庠学校以教之,其说亦出孔子。教民之具,以礼乐为最重。以其能感化人心,范其行为,而纳诸轨物;非徒恃刑驱迫之,使之有所畏而不敢不然也。

(吕思勉《先秦学术概论》,东方出版中心1985年版)



参考译文

1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即有利于攻守的天气时令方面的条件,比不上有利于攻守的地理方面的条件以及兵甲、粮食等方面的优势),地利不如人和(即有利于攻守的地理方面的条件以及兵甲、粮食等方面的优势,比不上上下一心)。边长三里的内城,边长七里的外城,敌人包围了它进攻却不能取胜。围攻这样一个小小的城郭,一定可以选择有利于战争的天气条件来发起进攻;可是却不能取胜,这就是说天时比不上地利。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戈矛弓箭等武器以及甲胄不是不锐利不坚固,粮食不是不多;可城中人(占有如此之多的地利)却弃城离开它,这就是说地利比不上人和。所以说:限制人民不靠国家的疆界(假如国君不得人心,在国家疆界内的百姓也不会帮助他),使国家坚固不靠山河的险要,威行天下不靠兵器、甲胄的精良。得到道的国君(或者说实行仁政的国君)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丧失了道的国君(或者说不实行仁政的国君)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者少到了极点,连父母兄弟等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支持者多到了极点,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得天下顺从的人来攻打遭亲属反叛的人(必定取胜),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无不胜。”

2孟子说:“君子之所以跟一般人不同,是因为他的居心。君子居心于仁,居心于礼。有仁德的人关爱他人,有礼的人尊敬他人。爱别人的人,人们常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人们常常尊敬他。这里有一个人,他用蛮横无理的态度对待我,那么君子一定反躬自问、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不仁的,一定是无礼的,不然的话这事怎么会到来呢(不然怎么会遇上这种事呢)?君子反省自己自己是仁的,反省自己自己是有礼的,可那人的横暴不顺理还是老样子,那么君子一定反躬自问、反省自己:我一定是不忠的(即没有尽心竭力、没有尽自己的仁尽自己的礼)。君子反省自己自己是忠的,可那人的横暴不顺理还是老样子,君子就说:‘这人不过是个狂妄之徒罢了。像这样,那么他跟禽兽又怎么区别呢?我跟禽兽又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因此君子有一辈子的忧虑,却没有一时的担心。至于这样的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给天下树立了榜样,可以流传后世,我还不免是一个乡里的普通人,这就值得忧虑了。既然担忧这事,怎么办呢?像舜那样就是了。至于君子忧虑的其他事情就没有了。不合乎仁的不做,不合乎礼的不行。(能这样的话)假如有一时的忧虑,君子也不会担心了。”

3孟子说:“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自己,反省自己的仁;治理别人没治好,反省自己的智;以礼对待别人可别人对待自己无礼,反省自己的敬。一切修为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都要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持身端正,天下的人都会归向他。《诗经·大雅·文王》说:‘永远不要辜负天命(即行事一直要跟天命相符),幸福都得自己追求。’”

4孟子回答齐宣王说:“……敬重自家的长辈而推广到敬重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天下可以运转于掌上(成就王业就像拨弄掌中的东西一样容易了)。《诗经·大雅·思齐》说:‘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进一步推广到兄弟,再进一步推广到全国。’说的不过是拿这心思加之于他人罢了。所以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施恩惠于他人就足以保有天下,不以推己及人的方式施恩惠于他人连老婆孩子都没法保护。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远远超过世人,没有别的原因,不过是善于推广自己的所作所为罢了……”

孟子说:“……现在王如果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天下做官的人都想站在王的朝廷上(即为王做官效力),使天下耕田种地的人都想在王的田野里耕作,使天下商人都想在王的市集里做买卖,使天下往来的旅客都想走在王的道路上,使天下痛恨本国国君的人们都想到王这里来控诉。假如像这样,谁能抵挡得住呢?”

齐宣王说:“我有些胡涂,不能有比这进一步的体会了(对先生的仁政学说不能有更深一层的体会)。希望先生辅助我达到目的,明明白白地教导我。我虽然资质愚钝,请让我尝试着去实践它。”

孟子说:“没有稳定的财产而有稳定的心(即能坚持道德准则),只有士才能做到。像一般百姓,那么没有稳定的财产,于是就没有稳定的心。如果他们没有稳定的心(即不坚持道德准则),那么放纵、邪僻、不正派、作奸犯法以获取利益等,就无所不为了。等到他们陷入罪网,之后跟着去惩罚他们,这是欺骗陷害百姓。哪里有具有仁德的人当政却可以做出欺骗陷害百姓的事呢?因此英明的君主规定民众的产业,一定要使百姓抬头足以赡养父母,低头足以养活妻子孩子,收成好的年头始终吃饱肚子,收成不好的年头也能免于被饿死;这样之后再鞭策他们走向善,因此百姓很容易听从。现在的君上规定百姓的产业,使得他们抬头不能侍奉父母,低头不能养活妻子孩子;收成好的年头始终困苦,收成不好的年头不能免于被饿死的厄运。这样仅仅保全生命都恐怕来不及,怎么有工夫讲究、学习礼义呢?王想要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宅地,在这上面栽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穿丝棉袄了(他们已经身体衰弱,穿丝棉袄可以保暖)。鸡、小猪、狗、大猪的饲养不丧失孵卵或者交配、怀孕、下崽的时机,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吃上肉了。一个成年男子受百亩田地,不要因为徭役等耽搁他的农事,一个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小心办好学校教育,反复向学生讲明孝敬老人、顺从兄长的道理,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用头顶着东西在道路上行走了。老人穿丝棉袄吃肉,庶民不挨饿不受冻,像这样却不能成就王业的人,还不曾有过!”







1、【原文】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①。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②,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③非不深也,兵革(4)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⑤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6)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7)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8)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9)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①天时、地利、人和:《苟子·王霸篇》说:“农夫朴力而寡能,则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废。”苟子所指的“天时”指农时,“地利”指土壤肥沃,“人和”是指人的分工。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天时”则指尖兵作战的时机、气候等;“地利”是指山川险要,城池坚固等;“人和”则指人心所向,内部团结等。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叫“城”,外城叫“郭”。内外城比例一般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池:即护城河。④兵:武器,指戈矛刀箭等攻击性武器。革:皮革,指甲胄。古代甲胄确皮革做的,也有用铜铁做的。(5)委:弃。(6)域民:限制人民。域,界限.(8)畔:同“叛”。(9)有:或,要么。



【译文】孟子说:“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一个三里内城墙、七里外城墙的小城,四面围攻都不能够攻破。既然四面围攻,总有遇到好时机或好天气的时候,但还是攻不破,这说明有利的时机和气候不如有利的地势。另一种情况是,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兵器和甲胄不是极利和坚固,粮草也不是不充足,但还是弃城而逃了,这就说明有利的地势不如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说:老百姓不是靠封锁边境线就可以限制住的,国家不是靠山川险阻就可以保住的,扬威天下也不是靠锐利的兵器就可以做到的。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人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2、【原文】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①,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③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道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④哉?于禽兽又河难⑤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乃若所忧则有之: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6)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非仁无为也,非礼无行也。如有一朝之患,则君子不患矣。”



【注释】①横逆:蛮横无礼。②此物:指上文所说“横逆”的态度。奚宜:怎么应当。③由:通“犹”。下文“我由未免为乡人也”中的“由”也通“犹”。④择:区别。⑤难:责难。(6)法:楷模。



【译文】孟子说:“君子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内心所怀的念头不同。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礼,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如果反躬自问是仁的,是有礼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必定再次反躬自问:我一定不忠吧?如果反躬自问是忠的,而那人仍然蛮横无礼,君子就会说:‘这人不过是个狂人罢了。“这样的人和禽兽有什么区别呢?而对禽兽又有什么可责难的呢?’所以君子有终身的忧虑,但没有一朝一夕的祸患。比如说这样的忧虑是有的:舜是人,我也是人;舜是天下的楷模,名声传于后世,可我却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而已。这个才是值得忧虑的事。忧虑又怎么办呢?像舜那样做罢了。至于君子别的什么忧患就没有了。不是仁爱的事不于,不合于礼的事不做。即使有一朝一夕的祸患来到,君子也不会感到尤患了。”



3、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1)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注释】(1)反其仁:朱熹《集注》云:“我爱人而人不亲我,则反求诸己,恐我之仁未至也。”以下“反其智”、“反其敬”与此类似。



【译文】孟子说:“爱抚他人却得不到亲近,反问自己是否仁;治理民众却得不到治绩,反问自己是否智;礼待他人却得不到回应,反问自己是否敬。凡是所做的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都返回来从自身寻求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就会归服。《诗》说:‘行事一直与天命相符,靠自己寻求更多的幸福。’”



【段意】此章是说,遇到问题应首先检讨自身的行为是否遵循了正道。自身端正了,做事才会取得成效。



4、【原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⑾。天下可运于掌⑿。《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译文】尊敬自己的老人,并由此推广到尊敬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由此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孩子。做到了这一点,整个天下便会像在自己的手掌心里运转一样容易治理了。《诗经》说:‘先给妻子做榜样,再推广到兄弟,再推广到家族和国家。’说的就是要把自己的心推广到别人身上去。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定天下,不推广恩德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保不了。古代的圣贤之所以能远远超过一般人,没有别的什麽,不过是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



【原文】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译文】现在大王若能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入仕的人都愿在大王的朝廷中任职,耕田的人都愿在大王的土地上耕种,商贩都愿到大王的集市上交易,旅客都愿到大王的道路上行走,天下对自己的君主感到不满意的人都愿来投奔大王。要是如此的话,什么力量能遏止呢?”



【原文】王曰:“吾惛①,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②而有恒心者,惟土为能。若③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④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⑤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⑥民之产,必是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⑦。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⑧,奚暇⑨礼仪哉?



“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畜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锦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惛:同“昏”,昏乱,糊涂。②恒产:可以赖以维持生活的固定财产。如土地、田园、林木、牧畜等。③若:转折连词,至于。④放:放荡。辟:同“僻”与“邪”的意思相近,均指歪门邪道;侈:放纵挥霍。放辟邪侈指放纵邪欲违法乱纪。⑤罔:同“网”,有“陷害”的意思。⑥制:订立制度、政策。⑦轻:轻松,容易。⑧赡:足够,充足。⑨奚暇:怎麽顾得上。奚,疑问词,怎麽,哪有。暇,余暇,空闲。【译文】齐宣王说:“我头脑昏乱,对您的说法不能作进一步的领会。希望先生开导我的心志,更明确的教我。我虽然不聪明,也不妨试它一试。”



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至于一般老百姓,如果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也就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一旦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胡作非为,什麽事都做得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才去加以处罚,这等于是陷害他们。哪里有仁慈的人在位执政却去陷害百姓的呢?所以,贤明的国君制定产业政策,一定要让他们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子儿女;好年成丰衣足食,坏年成也不致饿死。然后督促他们走善良的道路,老百姓也就很容易听从了。



“现在各国的国君制定老百姓的产业政策,上不足以赡养父母,下不足以抚养妻子儿女;好年成尚且艰难困苦,坏年成更是性命难保。到了这个地步,老百姓连保命都恐怕来不及哩,哪里还有什麽工夫来修养礼仪呢?



“大王如果想施行仁政,为什麽不从根本上着手呢?在五亩大的宅园中种上桑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穿上丝绵衣服了。鸡狗猪等家禽家畜好好养起来,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有肉吃了。百亩的耕地,不要去防碍他们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认真地兴办学校,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学生,头发斑白的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负重行走了。老年人有丝绵衣服穿,有肉吃,一般老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这样还不能使天下归服,是从来没有过的。”







关闭

网站首页

备课中心

文章中心

教案中心

课件中心

试卷中心

素材中心

选修中心

高考中心

汉语词典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_苏教版语文备课中心_苏教版中学语文







|

选修首页

|

《史记》选读

|

唐诗宋词选读

|

语言规范与创新

|

《红楼梦》选读

|

鲁迅作品选读

|

传记选读

|

中外戏剧作品选

|

|

写作

|

现代散文选读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

|

实用阅读

|

《论语》《孟子》选读

|

短篇小说选读

|

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

新闻选读与写作

|

|

影视名作欣赏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中国小说欣赏

|

精品选修教案

|

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您现在的位置:苏教版高中语文教学网>>选修>>精品选修教案>>正文



先秦诸子选读《人和》公开课教案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4106更新时间:2014-4-4【我要加点】







推荐文章 新初一学生辅导班入口…

推荐文章 新初二学生辅导班入口…

推荐文章 新初三学生辅导班(免费…

推荐文章 初中生视频辅导入口(免…

推荐文章 更多初中(自选)辅导课…

推荐文章 新高一学生辅导班(免费…

推荐文章 (免费)2014年度新高…

推荐文章 新高三学生辅导班(免费…

推荐文章 高中生视频辅导入口(免…

推荐文章 更多高中(自选)辅导…

推荐文章 新高三第一轮复习辅导…

推荐文章 初高中免费答疑直播讲…

推荐文章 2015年高考语文第一第…

































《人和》公开课说课稿

虞阳中学语文组黄金开

一、教材内容

本单元共有七课,每一课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所选择的语料主要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并具有很高的认识和鉴赏价值。《人和》选录四则短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人和”思想。不仅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了人和最为重要的结论,而且还从一般的社会成员与统治者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达到人和的具体办法。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好文言知识,还应深入系统地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从而提升学生文言文的搜集的材料能力,与全班同学进行欣赏,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二、教学目标

1班是文科重点班,文言基础较好,学习习惯也不错,加上刚刚学习了《孟子》中的一些篇目,对孟子的思想主张和《孟子》的文章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主要学习第2、3则选文;

2、学习和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

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并解读选文,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

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人和”的内涵;

3、讨论学习选文的论辩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三、教法学法

教学本文,我选择了老师启发引导下的“自主式学习模式”。这种自主式学习着眼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的培养,学生活动体现自主性,教师活动重在激发思维性,课堂在于问题探索、交流、生成。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索者”的有效途径。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朗读式:朗读之于文言文,犹如活水之于游鱼,必不可少。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发朗读兴趣,提高朗读效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质疑式:对文章的词句疏通、内容理解、写法意境等方面的疑难提出问题进行探究。

四、教学环节

(一)名句积累

课件展示孟子名言2句,学生朗读、翻译、识记。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2、其进锐者,其退速。



(二)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此处以歌曲导入。

(三)感知课文,梳理文言知识

个别朗读与全班齐读结合,教师给予点评。

学生自主梳理文言知识,教师归纳补充。(具体内容以课件展示)

(四)文本解读

1、结合第1则选文,提问:孟子怎样提出“人和”?从统治者的角度,孟子认为应当怎样做到“人和”?

2、提问:孟子认为,一般社会成员应当如何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

3、提问:孟子认为,自己持身端正,天下人都会归向他。那么,持身端正的关键是什么?

4、再读课文,提问:几则选文体现了怎样的论辩技巧?

(五)合作探究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联系学习与生活体验,谈谈你对“人和”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展示我们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字道出了华夏儿女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重点语句,掌握文言知识。

2、以“人和”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八)板书设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排比

人和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对比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设喻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层层递进

总之,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创设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把握孟子“人和”的思想精华,并且让学生挖掘其现实意义。

人和》第一课时公开课教案

授课时间:2010年5月19日(星期三)上午第一节

授课地点:虞阳中学龙顺楼505多媒体教室

授课班级:高二年(1)班

授课老师:黄金开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主要学习第2、3则选文;

2、学习和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

3、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阅读并解读选文,理解孟子的“人和”思想;

2、通过探究几个关键性问题理解“人和”的内涵;

3、讨论学习选文的论辩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和掌握文中的文言知识;

2、引导学生体会孟子重视“人和”的思想及其借鉴意义。

教学方法:

1、运用阅读法、讨论法、探究法,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2、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教学过程:

一、名句积累

课件展示孟子名言2句,学生朗读、翻译、识记。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其进锐者,其退速。

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二、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家和万事兴》,此处以歌曲导入。

歌曲的主题是“和”,从中我们可能想到“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成城”“人心齐,泰山移”“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和则两利,斗则俱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等等,且听孟子对“人和”的阐述。

三、感知课文,梳理文言知识

个别朗读与全班齐读结合,教师给予点评。

学生自主梳理文言知识,教师归纳补充。(具体内容以课件展示)

1、通假字亲戚畔之通“叛”

其横逆由是也通“犹”

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通“无”

2、重点字词池委固择难患诸言而以

3、特殊句式整理选文中的判断句和倒装句。

四、文本解读

1、结合第1则选文,提问:孟子怎样提出“人和”?从统治者的角度,孟子认为应当怎样做到“人和”?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提问:孟子认为,一般社会成员应当如何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

第2则选文孟子主要就一般社会成员角度谈“人和”的社会关系。学生朗读第一层,解读这一层的内涵。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论语》来进行,可能联系的有“克己复礼为仁”“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等等。

学生朗读第二层,解读这一层的内涵。同样,可以让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来解读。可能联系的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尧舜其犹病诸”“非礼勿动”“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等等。

明确:“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必自反”君子的忧虑在已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以为天下人的楷模。人人互敬互爱,自然就能达到“人和”的境界。

3、提问:孟子认为,自己持身端正,天下人都会归向他。那么,持身端正的关键是什么?

第3则选文跟第2则选文的内容是有密切联系的。学生朗读并解读第3则,可以联系“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三思而后行”等等。

明确:“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凡事没有做好,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达到人和的境界了。

4、再读课文,提问:几则选文体现了怎样的论辩技巧?

明确:排比对比设喻层层递进

五、合作探究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联系学习与生活体验,谈谈你对“人和”的理解。

六、课堂小结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展示我们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字道出了华夏儿女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重点语句,掌握文言知识。

2、以“人和”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

八、板书设计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排比

人和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对比

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设喻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层层递进

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共有七课,每一课都围绕一个主题编排,所选择的语料主要是学习古代汉语的经典篇章,并具有很高的认识和鉴赏价值。《人和》选录四则短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人和”思想。不仅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了人和最为重要的结论,而且还从一般的社会成员与统治者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达到人和的具体办法。这就要求学生在掌握好文言知识,还应深入系统地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从而提升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材处理

(1)、在讲授选文时,努力展示孟子思想的高度、深度、特色及其现代价值。

(2)、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概说的相关部分,以了解孟子及其文章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整体情况。

(3)、要联系到学生的现实人生问题。启发学生要有大的关怀“反求诸己”,不能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从自身寻找不能与人和睦相处的原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理解学习孟子寓言故事情节简练集中的特点。

3、理解深刻的寓意和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2、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情境引入



一位印度国王曾让手下做样一个实验:将十只羊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一筐鲜草;将十条狗关在另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几块肉。第二天国王打开第一间屋子的门,发出十只羊都安然地睡着觉,而筐中的鲜草都己被吃光,国王打开第二间屋子的门,令他大吃一惊……十条狗都遍体鳞伤,满身鲜血,奄奄一息,而几块肉却都完好无损。国王不由得感慨:假如狗能像羊一样和睦相处,不仅不会受伤,还能享用美味的肉。确实,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更好的生存。和,是生存的保证。

教学过程

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

导入:

由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导入,引用佛家禅语进行印证,点出主题,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更好的生存。

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归纳出主题。

学生听完故事后,回答提问。

明确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分钟

朗读:

根据课后背诵要求,对于本章节重点要求的段落进行诵读。(带着问题考虑段落的分层。)

教师指导要求。

学生集体朗读。

培养语感,在朗读着理解文章的意思。

2分钟

分析:

课文语段1的分析,由同学们熟知的“天时地利人和”道理中进一步明确“人和”的重要作用。

教师提问,讲析中,加入介绍孟子层层递进的论证艺术。

学生根据幻灯片上的提问,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5分钟

情境教学

发散课文中的关于“人和”的话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跳出课文,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相关事例,联系到现实人生问题。

走下课堂,指导学生选择相关出发点,启发学生。

4人一组,确定主题后,运用多媒体网络,运用便捷的平台,搜寻相关信息。

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8分钟



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提交此次搜集的材料,与全班同学进行欣赏,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寻找的资料展示,这个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评点。

讲材料提交。

通过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多维性,辅助学生理解。

8分钟



分析段2段3:

讨论怎样做到“人和”?结合两个语段,总结出要点,明确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



教师引导学生,出示课件中的小故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理解。

4人一组,讨论后,总结,进行陈述,由学生互评。

通过老师点评和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学习。

8分钟

最后对于本节课发表自己的意义,仔细总结,讲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再次明确。最后倡导学生,利用网络论坛,发表此次学习的心得。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纠正,也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本次上课的效果。将本次学习后的心得,感言,放在论坛上,与全班同学分享,集思广益。让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5分钟



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讨论的话题:(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例子)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自道出了华夏子女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

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睦(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生意)

和衷共济(面对困难的时候,地震、雪灾、奥运会)

团结和洽(企业)



《人和》教案

一、导入:

1、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字道出了华夏子孙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2、面对这个“和”字,你们想到什么?

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和谐相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友好(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生意)、和衷共济(面对困难,地震、雪灾)、团结和洽(企业)

3、孟子所说的“和”又是什么意思?

二、正文学习

(一)第一则: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然而假如这个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军精良,甲胄比敌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

第3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1)何为“得道”,何为“失道”?

明确: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

得道者: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失道者: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

“人和”的最高境界:天下顺之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层?

明确:第4层的作用是在前3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孟子说的“得道”自然是指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明确: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5、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二)解读2、3、4、则

“人和”相当重要,如何才能做到“人和”呢?

1、第2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1)思考:国君要达到人和的境界,必须施行仁政,必须具备仁德。那么就一般的社会成员来说,如何能够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呢?

明确:“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就能达到人和的境界。

(2)如果有了例外,要面对这种例外,君子要怎么做呢?

明确:自反——反省自己

(3)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是什么?

明确: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在于君子的居心,当横逆之徒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他的时候,他一次次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是否有礼、是否做到了忠,在自己已经切实达到了这些要求,可横逆之人仍然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自己的时候,他除了视之为禽兽以外,不会跟他们计较。君子的忧虑在己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

(4)孟子通过这则短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君子应该时刻把仁礼当在心上,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仁礼,也就没有小人那样患得患失的忧虑了,担心的是自己修养方面是否合乎圣贤礼义。

(5)那么这则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处处地反省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2则针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选文3、4则针对统治者。

2、第3则:反求诸己

思考:“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从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明确:凡事没有做好,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达到人和的境界了。

3、第4则:推己及人

(1)思考:统治者要做到“人和”还有什么方法?

明确:1)推恩2)发政施仁,制民之产3)治礼义,“驱而之善”

(2)孟子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推恩之心”对于君王成就霸业的重要性,拥有推恩之心是君王“发政施仁”的必要的前提。

三、课文小结:

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社会,我们的确需要个性,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团结。

人和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和”意味着团结以及这种团结给人们的适意的体验。

今天,我们从学习中了解了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了立身处世的借鉴——“反求诸己”、“推己及人”,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使用这两种处世之道,营造一个和睦团结的班,创造一个和乐美满的未来。大家有没有信心?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民齐者强。——荀况

5、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人和》导学

一、复习回顾第一则内容



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你还记得没?

环而攻之而不胜

必有得天时者矣兵革非不坚利也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3、翻译下列句子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问题探究

⑴天时、地利、人和者,在限制人民,使国家坚固,威行天下上哪方面最重要?如何才能得到它呢?



⑵“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的“道”指的是什么?



二、解读第二、三则



1、重要字词

以其存心也爱人者,人恒爱之

则君子必自反也此物奚宜至哉

其自反而仁矣其横逆由是也

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

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

乃若所忧则有之

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

是则可忧也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如有一朝之患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永言配命





2、文言句式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

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

此亦妄人也已矣

于禽兽又何难焉

舜,人也;我,亦人也

是则可忧也



3、翻译下列句子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人恒敬之。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



4、问题探究

⑴选文第二则告诉我们君子与跟一般人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

①存心②遇事会反躬自问

⑵君子有没有忧虑?是什么?

人和》教案

一、导入:

1、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字道出了华夏子孙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2、面对这个“和”字,你们想到什么?

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和谐相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睦友好(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生意)、和衷共济(面对困难,地震、雪灾)、团结和洽(企业)

3、孟子所说的“和”又是什么意思?

二、正文学习

(一)第一则:

1、文章的中心论点出现在哪里?

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明确:二三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敌军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然而假如这个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军精良,甲胄比敌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是因为天时不如地利

第3层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层,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1)何为“得道”,何为“失道”?

明确: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

得道者: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失道者: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

“人和”的最高境界:天下顺之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层?

明确:第4层的作用是在前3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

其次,孟子说的“得道”自然是指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4、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明确: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了,即使打仗,也一定会打胜仗。

5、拓展思考:

有人认为:战争胜负取决于战争性质和人心向背,“威天下”不能靠“天时”“地利”,而只能靠“人和”的理论只能适用于科学不发达的古代社会,在高科技发展的今天,要想打胜仗,就必须有最先进的武器,其余都是次要的。对于这种说法你有何想法?

(二)解读2、3、4、则

“人和”相当重要,如何才能做到“人和”呢?

1、第2则: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

(1)思考:国君要达到人和的境界,必须施行仁政,必须具备仁德。那么就一般的社会成员来说,如何能够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呢?

明确:“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人人互敬互爱,就能达到人和的境界。

(2)如果有了例外,要面对这种例外,君子要怎么做呢?

明确:自反——反省自己

(3)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是什么?

明确:君子和一般人的不同在于君子的居心,当横逆之徒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他的时候,他一次次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是否有礼、是否做到了忠,在自己已经切实达到了这些要求,可横逆之人仍然以横暴不顺理来对待自己的时候,他除了视之为禽兽以外,不会跟他们计较。君子的忧虑在己不在人,君子的忧虑不在遇上横逆之人,而在自己的德行不能达到舜那样高的水平,成为天下人的楷模,并且垂范后世。

(4)孟子通过这则短文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君子应该时刻把仁礼当在心上,常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合乎仁礼,也就没有小人那样患得患失的忧虑了,担心的是自己修养方面是否合乎圣贤礼义。

(5)那么这则对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明确: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时时处处地反省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

第2则针对每一个社会成员,选文3、4则针对统治者。

2、第3则:反求诸己

思考:“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从这句话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明确:凡事没有做好,都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才是根本。抓住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赢得天下,达到人和的境界了。

3、第4则:推己及人

(1)思考:统治者要做到“人和”还有什么方法?

明确:1)推恩2)发政施仁,制民之产3)治礼义,“驱而之善”

(2)孟子引用《诗经》中的句子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推恩之心”对于君王成就霸业的重要性,拥有推恩之心是君王“发政施仁”的必要的前提。

三、课文小结:

现代社会是一个张扬个性的社会,我们的确需要个性,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团结。

人和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是最讲究和的民族。“和”意味着团结以及这种团结给人们的适意的体验。

今天,我们从学习中了解了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了立身处世的借鉴——“反求诸己”、“推己及人”,让我们在生活中去使用这两种处世之道,营造一个和睦团结的班,创造一个和乐美满的未来。大家有没有信心?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3、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4、民齐者强。——荀况

5、唯宽可以容人,唯厚可以载物。——薛宣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先秦诸子选读》2.5《人和》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古汉语知识。

2、理解学习孟子寓言故事情节简练集中的特点。

3、理解深刻的寓意和语言特色。

过程与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思考、辩论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思想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及结构。

2、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情境引入:

一位印度国王曾让手下做样一个实验:将十只羊关在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一筐鲜草;将十条狗关在另一间屋子里,然后往屋子里放几块肉。第二天国王打开第一间屋子的门,发出十只羊都安然地睡着觉,而筐中的鲜草都己被吃光,国王打开第二间屋子的门,令他大吃一惊……十条狗都遍体鳞伤,满身鲜血,奄奄一息,而几块肉却都完好无损。国王不由得感慨:假如狗能像羊一样和睦相处,不仅不会受伤,还能享用美味的肉。确实,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更好的生存。和,是生存的保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由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导入,引用佛家禅语进行印证,点出主题,只有和,才能使人和睦相处,更好的生存。

教师讲授,引导学生归纳出主题。

学生听完故事后,回答提问。(明确学习主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朗读:

根据课后背诵要求,对于本章节重点要求的段落进行诵读。(带着问题考虑段落的分层。)

教师指导要求。

学生集体朗读。培养语感,在朗读着理解文章的意思。

二、课文分析

(一)课文语段1的分析,由同学们熟知的“天时地利人和”道理中进一步明确“人和”的重要作用。

教师提问,讲析中,加入介绍孟子层层递进的论证艺术。

学生根据幻灯片上的提问,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情境教学

发散课文中的关于“人和”的话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跳出课文,从社会、生活中寻找相关事例,联系到现实人生问题。

走下课堂,指导学生选择相关出发点,启发学生。

4人一组,确定主题后,运用多媒体网络,运用便捷的平台,搜寻相关信息。

(积极引导学生的探究发现活动)

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提交此次搜集的材料,与全班同学进行欣赏,让学生懂得“人和”的实质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寻找的资料展示,这个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评点。

讲材料提交。

通过阅读内容的丰富性、多维性,辅助学生理解。

(二)分析段2段3:

讨论怎样做到“人和”?结合两个语段,总结出要点,明确是“反求诸己”“推己及人”。

教师引导学生,出示课件中的小故事,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理解。

4人一组,讨论后,总结,进行陈述,由学生互评。



通过老师点评和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学习。

最后对于本节课发表自己的意义,仔细总结,讲今天所学习的内容再次明确。最后倡导学生,利用网络论坛,发表此次学习的心得。

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对于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及时的引导纠正,也从学生的谈话中了解本次上课的效果。

将本次学习后的心得,感言,放在论坛上,与全班同学分享,集思广益。

让学生通过了解孟子的思想,通过了解孟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找到立身处世的借鉴。



知识拓展

引导学生讨论的话题:(利用网络、寻找相关的例子)

例:

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活字印刷术,出现不同字体的“和”,这是向全世界在展示我们的古老中国的千年文明,一个“和”自道出了华夏子女立身处世的原则,也道出了我们对美好社会的憧憬。

和平共处(各个国家、民族之间)

和谐(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睦(家人之间,家和万事兴)

和气生财(生意)

和衷共济(面对困难的时候,地震、雪灾、奥运会)

团结和洽(企业)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原文和翻译











1、【原文】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人于打,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④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⑤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6)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刚端于我(7)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人之始然(8),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9)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注释】①不忍人之心;怜悯心,同情心。①乍:突然、忽然。③怵惕:惊惧。侧隐:哀痛,同情。④内交,内交即结交,内同“纳”。⑤要(yao)誉:博取名誉。要同“邀”,求。(6)端:开端,起源.源头。(7)我:同“己”。(8)然,同“燃”。(9)保:定,安定。



【译文】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先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棋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问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2、【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7)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译文】同情心,人人都有;羞耻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都不是由外在的因素加给我的,而是我本身固有的,只不过平时没有去想它因而不觉得罢了。所以说:‘探求就可以得到,放弃便会失去。’



3、【原文】孟子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1)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2)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3)



【注释】(1)几希:赵注云:“无几也。”(2)庶物:与庶民的涵义相近,指万物,庶在此是众的意思。(3)非行仁义:赵注云:“非强力行仁义也。”



【译文】孟子说:“人之所以不同于禽兽的地方很细小,普通人把它丢弃了,君予把它保留了。舜懂得万物的原理,明白做人的道理,依从仁义行事,不是去推行仁义。”



【段意】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人性,也就是仁义。这一点本是人人都具有的,但之所以人间会有圣贤、普通人、小人之分,就因为圣贤保有了人住,而其他人则或多或少丢弃了它。所谓“推行仁义”,是指带有功名心去行仁义,“非以仁义为美而后勉强行之,所谓安而行之也”(朱熹《集注》)。只有自觉地依从仁义行事,也就是像孔子所说的那样,随心所欲而不违反它,才算是真正保有了仁义的本性。



4、【原文】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1)反身而诚,(2)乐莫大焉。强恕而行,(3)求仁莫近焉。”



【注释】(1)万物皆备于我:赵注云:“谓人为成人以往,皆备知天下万物,常有所行矣。”朱熹《集注》云:“此言理之本然也,大则君臣父子、小则事物细微,无一不具于性分之内也。”(2)反身而诚:赵注云:“反自思其身所施行皆能实而无虚,则乐莫大焉。”朱熹《集注》云:“言反诸身而所备之理皆如好好色、恶恶臭之实然,则其行之不待勉强而无不利矣,其为乐孰大于是。”(3)强恕而行:赵注云:“当自强勉以忠忽之道。”朱熹《集注》云,“强,勉强也。恕,推己以及人也。”



【译文】孟子说:“万物都为我所具备。通过自身实践而觉得它们的正确,快乐没有比这更大了。勉力地推己及人去做,求仁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段意】此章中的“万物皆备于我”,是流传很广的一句名言。孟子认为,世间万物的根本原理,其实都具备于人的本性之内,只须一一把它们发现、发挥出来就行。



5、【原文】孟子曰:“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1)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注释】(1)荑(tí提)稗:朱熹《集注》云:“草之似谷者,其实亦可食,然不能如五谷之美者。”



【译文】孟子说:“五谷是作物中的伎伎者,如果不成熟还及不上稀米、稗草。仁,也在于使之成熟而已。”



【段意】此章可与上一章联系起来看,仁本身还有成熟与否的问题,说仁不成熟还及不上稗草,正如朱熹所说:“为仁必贵乎熟,而不可徒恃其种之美,又不可以仁之难熟,而甘为他道之有成也。”(《集注》)



6、【原文】孟子日:“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1)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2)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3)舍正路而不由,(4)哀哉!”



【注释】(1)暴:朱熹《集注》云:“犹害也。”(2)非:朱熹《集注》云:“犹毁也。”(3)旷:此作动词用,意为空出。(4)由:遵循,行走。



【译文】孟子说:“自暴的人不能和他有所言谈,自弃的人不能和他有所作为。言谈诋毁礼义叫做自暴,自身不能依据仁、遵循义来行事叫做自弃。仁是人们安适的住宅,义是人们正当的道路。空着安适的住宅不去居住,丢开正当的道路不去行走,可悲啊!”



【段意】孟子认为,仁、义都为人性天生所具有,不按照这些准则行事就是自暴自弃。朱熹《集注》说:“此圣贤之深戒,学者所当猛省也。”









































25









献花(0)
+1
(本文系黄网通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