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宋一夫揭秘高血脂误区
2016-03-30 | 阅:  转:  |  分享 
  
宋一夫揭秘高血脂误区高血脂症越来越受到中老年人重视,经过调查,人们对于一些简单的高血脂症认知是有的,比如肥胖人群易患高血脂症;通过调节饮食
、多运动等方法可以缓解高血脂症等。但是人们的认知都是对的吗?还需要注意哪些重要问题呢?宋一夫称,错误的认知比不知道更可怕,很有可能
让本该多加注意的人放松了警惕,又或者让健康的人因为忌惮疾病而忧心忡忡。下面针对三个问题,向中老年人提出正确引导,使之走出误区。“
瘦”老人也要注意高血脂症根据高血脂症形成的原因,人们往往把肥胖人群定义为高血脂的多发人群,而忽略了体型正常或者消瘦人群。宋一夫称
,当进食大量脂肪类食物后,体内甘油三酯水平就会明显升高;当进食过多的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加工精细的粮食时,也会引起血糖升高,从而合成
更多的甘油三酯。所以,引起血脂升高的甘油三酯主要是从饮食中获得,而相对食欲好、摄入量多且运动消耗反而少的肥胖人群,就成为了容易患高
血脂症的人。但是只有这部分人会被高血脂症缠身吗?答案是否定的,瘦人不一定血脂不高。血脂中的胆固醇升高,就并不完全与饮食有关。胆固
醇大部分是由内源性生成,这与人的基因和个体差异有关。有的瘦人即使“摄入量”不多,但是自身体质会导致“合成量”多,这也是血脂升高的一
个重要原因。所以说高血脂不是胖子的专利,也并不完全跟吃有关,它与个体基因和差异化都有关系。儿女们不要以为父母不属于肥胖人群就忽略血
脂的检查,让疾病肆意发展。这一点千万注意。“血液黏稠”不代表血脂高老百姓一般会认为血液黏稠就是血脂高的俗称,所以一旦发现自己血
液粘稠,就担心是得了高血脂症。其实不然,临床上并没有血液黏稠这个诊断。医学上的指标叫做“血液黏滞度”,主要与血液中红细胞、血小板数
量和变形能力有关。所以,是否有病还需要医生来确诊,不要妄自认为。不同等级患者对待高血脂的区别所谓“不同等级”是指,只患有高血脂
症而没有其他疾病的人,和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吸烟、肥胖的人,后者属于带有危险因素的人,很多情况下不能和前者同
日而语。比如用药时间。前者在服用降脂药,血脂恢复正常后,就可以停药了。但切记要定期做复查,并坚持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而后者则需要终
身服用降脂药。再比如,两者的血脂正常值也不同。也就是化验单上的正常值并不针对所有人。儿女在陪父母做血脂检查时,要把老人的身体情况详
细的告知医生,这样获得的结果更为准确,治疗效果更明显。以上提醒,主要是想让中老年人对高血脂症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防耽误病情等。宋
一夫指出,如果经检查排除了高血脂症疾病,也不要松懈大意,还是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防患于未然。
献花(0)
+1
(本文系长寿之道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