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模板)
2016-04-01 | 阅:  转:  |  分享 
  
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作业模版)

学员姓名 刘燕 学员单位 石首市绣林小学 观察时间段 2014年1月 观察对象 三年级语文 授课内容 《七颗钻石》 观察点 教学过程客观描述 教学实施优缺分析 教学行为调整建议 一、课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境创设) 1、平铺直叙,介绍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

2、板书课题。自读,思考: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

3、生自读后各抒己见。 优点:1、课堂伊始,教师没有过多的渲染,直奔主题,简洁明了。

2、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的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

缺点:导入不够“吊胃口”,学生的学习期待还不够强烈。 教师可用谈话启发:

同学们你们读过童话吗?谁来说说什么叫做童话?

同学交流预习时所掌握的有关童话知识,发表个人看法。

显示“大熊星座”图片。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大熊星座的来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动人故事——《七颗钻石》。

板书课题,读题。 二、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深化(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引导过程) 1、感受旱灾和水的重要性。课件出示干旱图片并配乐。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地干裂了。河里、井里,一滴水也没有,许多人和动物都因为缺水干渴而死。所有的人都眼巴巴地望着天空。你们有什么感受?

2、感受水罐的变化。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就在一天的深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空空的水罐,去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接二连三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跳出了闪闪发光的钻石,还涌出了巨大的水流。

3、感受童话魅力.。课件出示:万物复苏的视频。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因为有了水,干裂的土地变得滋润;因为有了水,小草又舒展开它嫩绿的臂膀;因为有了水,小鸟们迎着朝霞自由飞翔;因为有了水,笑容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脸上。

4、感受父母的爱。师语言描述创设情境:我们的父母也爱我们,谁在生活中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5、感受女孩的坚韧。 优点:1、"未成曲调先有情",老师以干旱图片和凄凉的音乐为背景,通过教师极副富染力的语言,将声、光、情、意融为一体,接近时空距离,然后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诱发学生的情感。

2、教师的语言能渲染情境的氛围,使情境展示的形象更加鲜明,并带着感情色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声音,而且仿佛看到了画面。老师显然在这一方面做得非常到位。

缺点:1、难以把握情境创设的契机。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面参差不齐,学生学习兴趣的抑扬程度不一致,因此教师创设的情境如何在课堂的关键环节呈现这就要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进入角色,而不是在于教师说出示就出示,或者出示后一带而过,没达到教学目的就草草收场,学生中的大部分(如:学困生、中等生)就如看电影、听故事,眼前一晃而过,故事成了耳边风,那么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就是一句空话。 我的设计:

先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情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干旱图片钻石留给小姑娘,而让它飞上天变成了星星呢? 三、知识概念掌握后的应用与展示(学生表达、展示的问题选择和活动组织) 在教学第二段时,借助旱情的情境体验,有这样一个环节:

师: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出示句式)她走啊,走啊,来到____________,即使_______________。她也不放弃。

生1:小姑娘来到森林里,荆棘撕破了她的衣裳,划伤了她的胳膊,但她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生2:小姑娘来到森林里,野兽正在追逐她,她也决不放弃。

学生想表达的问题没能得到表达,只是按老师想要学生说的内容,学生给了老师圆满的回报。

表面看,完成了教学的要求,但实际上,学生处于被动应付的状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范读是朗读指导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老师指导朗读《七颗钻石》中的重点句: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刚开始学生反映平平,读得并不好,经过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很快情绪被调动起来了,投入到教师营造的情境中,这样学生就容易“情动辞发”而读出感情。

语文课是“老师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积极思维、准确思维、辩证思维、变通思维、创造思维上获得语文学习的基础素养培养”。不应是“模仿、记忆”的过程。 1、充分利用资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收集有星星或星座的故事和资料等,学生积极参与,从各种渠道收集到资料。上课时来了个资料共享。这样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与调整(学生学习反馈的引导确定和教学调整) 创设情境是否要求删繁就简

我们在创设情境的教学研究中,发现有堆砌情境的现象,课堂上学生还来不及感悟,教师就放下了帷幕。教师创设的手段没有问题,关键是学生找不到“兴奋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学龄期存在特殊性,精神集中性差,上课容易走神,创设知识容量太大的情境,学困生吃不了,优等生吃的好的现象的确存在。我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两个极端”的现象后,一直在寻求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其困惑不言而喻。 反馈突出本节的重难点是非常正确的。

但对重难点的理解要把握清楚:重点说的是知识点的上下位关系,该知识点的作用;难点是在学生身上,不是在教参和教材上,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思维方法等决定了该知识点是否是难点。

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

了解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学习心理障碍,生活经验障碍,特别要通过朗读体会文中小女孩善良、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关爱自己关爱他人的情感,并让学生明白“奉献越多的爱,得到的回报就越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及时找到存在的差异、差异点形成的原因。带着这些“了解”去设计教学、组织教学。

























献花(0)
+1
(本文系凌晨ih4rmn1...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