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苏凤哲: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情志疾病临床探讨
2016-04-08 | 阅:  转:  |  分享 
  
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情志疾病临床探讨

苏凤哲冯玲路洁



【摘要】路志正教授认为忧思恼怒为常见的情志变化,气机紊乱是情志异常的主要病机,肝、脾是情志变化影响最大的脏器,在情志病变中,脾为之枢。情志对五脏的影响最终均会影响到脾胃的功能活动,脾胃的病变也可引发情志的异常,故治疗情志病可从调理脾胃人手,调脾胃治疗情志病,具有调节、稳定情绪,防止病情进一步演变的作用。

【关键词】路志正;情志病;调理脾胃



路志正教授临证70余年,善于调脾胃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提出了“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调理脾胃思想。今就路老从脾胃论治情志疾病的学术思想作如下探讨。



一、脾胃与情志关系密切,常相互为患

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的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刺激或内源性刺激的正常反应,如刺激过于强烈,或过于持久,超过人体所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起藏腑的气血紊乱,导致疾病。路老认为,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引起情志刺激的因素越来越多,工作紧张劳累、人际关系复杂、工作学习不顺心、社会关系不和谐、夫妻感情失和、经济压力过大、气候温差、家庭纠纷、居住环境不便等因素,均可引起情志的异常,导致气血失和,气机紊乱而发病。尤其是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事的交替,知识不断更新的需求,使人们的思维和处事越来越复杂,忧思恼怒成为常见的情志现象。情志活动发自五脏,情志病变伤在五脏,由于心调控人的情志,肝舒畅人的情志,脾胃调衡人的情志,因此,情志病变主要损伤肝、脾、心,病机变化主要是气机紊乱。而思为脾所主,脾居中属土,为五藏六腑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故情志所伤虽先伤所藏之藏,但终必及于脾胃,影响脾之运化、胃之受纳,最终导致气血化生障碍,运行输布失常,精血耗伤,诸病由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李东垣《脾胃论》中指出:“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



脾胃与情志疾病常相互为患。脾胃病往往伴随神志症状。脾虚则意无所存,思无所主,则不能主持人的情感活动。如心脾不足,。肾精亏虚,脑失所养可引起注意力不集中,思维不敏捷及智力下降,还可出现心悸失眠,神情恍惚,健忘等症。反过来,情志异常也可引起脾胃的病变。如思虑过度,

所思不遂劳神伤脾,影响脾功能的发挥,可导致脾胃气滞和气结。《素问·举痛论》:“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思则气结于中,造成脾的运化无力,胃的受纳腐熟失职,便会出现纳呆、脘胀等症;思虑过度,气机郁结阻滞,致脾失升清之职,水谷精微失于运化,气血生化无源,进而出现情志异常和脾失健运两方面的症状。如精神萎靡不振,心情抑郁,倦怠懒言,面色萎黄,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忧思不但可以伤脾胃,还可对其他脏器形成损害。劳神思虑过度,可损伤心脾,导致心神失养;忧则气聚,过度担忧则成悲,悲忧过度则伤肺,肺气耗散则久咳不止;忧思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影响气血生成,血不养肝则肝气失于舒畅,出现土虚木郁之证;脾胃受伤,升降失常,脾气不升反降,胃气不降反升,气机失调,进一步可导致肾气不固。肝主疏泄,调畅情志,推动血和津液的运行。在情志活动中,肝脏的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不良情志的刺激下,肝脏很容易受伤,肝病最先传之于脾,可导致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肝脾不和的临床表现,如情绪抑郁,或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腹胀腹痛,不欲饮食,泄泻便溏等。



“脾为生痰之源”,情志伤脾,脾胃功能受到影响,脾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而生痰浊。痰浊停滞中焦,可出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如痰浊蒙闭清阳,可出现头昏、心烦不寐、癫痫、痴呆等。临证看到癫、狂、神昏、痴呆、健忘、嗜睡等情志相关的病变,均与脾虚痰湿内盛有关。脾胃的病变,还可引起情志和神明的变化。若饱食太过,宿食停滞,复受热邪,阳明热盛,神明扰乱,可致神昏谵语,情志错乱,高热便秘等。总之,情志失调会造成人体脏腑气血功能的紊乱,脾胃作为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最容易受病。故路老认为情志可患五脏疾,非独脾,但总不离乎脾。情志不畅是导致脾胃病变的重要原因。通过对胃病的病理机制的研究显示,胃病的发生与大脑皮层的过度兴奋或压抑、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情志不畅可影响食欲,当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时,常常茶饭不思;而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常食欲倍增。动物试验发现,当猫面对着咆哮的狗时,消化道运动就停止了,胃酸分泌也会发生变化。说明情绪变化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非常大。现代研究发现,大脑中含有二十多种胃肠多肽类物质,通常把胃肠和神经系统双重分布的肽类称为“脑肠肽”。脑肠肽反映了胃肠系统和神经系统在起源、发生上的内在联系,大脑中枢参与对胃肠功能的调节,胃肠功能的紊乱也可导致植物神经的调节失常。临床看到,患有胃肠疾病的人,多伴有情绪的变化和失眠、焦虑等大脑神经失调症状,甚至出现精神异常。过度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精神过于集中,过度思考,都会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出现消化功能减弱,不思饮食,食量减少等。情绪抑郁也可抑制食欲,同时也可减弱或消除胃酸的分泌。说明了七情所伤,对胃肠功能可产生直接影响。



二、从脾胃论治情志病

基于于脾胃与情志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路老在临证非常重视调理脾胃治疗情志病变。路老认为,五脏气机失调是情志病发病的关键,五脏之中以肝、脾、心为主,治疗与情志相关的疾病,也往往从肝、脾、心人手。三脏之中,脾胃与心,脾胃与肝均有密切的联系,起着转枢的作用,五脏功能的恢复,也依赖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所以调理脾胃是促使情志病恢复的重要治法,具有调节、稳定情绪,防止病情进一步演变的作用。



1.脏躁:脏躁是因精血不足,阴阳失调,五藏躁扰,导致的以心烦意乱、情绪激动而难以自控、哭笑无常、呵欠频作为特征的情志疾病。路老认为本病在发病过程中,多因忧愁思虑、情志不遂,导致肝脾气郁,进而脾胃虚弱,内生痰浊,甚或痰郁化热。故治疗当以疏肝健脾、和胃化痰为主,虚证以健脾益气、养阴补血以安神为主,实证以疏肝和胃、化痰为主。《金匮要略》:“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指五脏阴气不足所致的情志病证,应以甘麦大枣汤补脾益气、润燥养心。张仲景的甘麦大枣汤开从脾胃论治情志病之先河。后世严用和在《济生方》中创制了归脾汤治疗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之证。指出:“脾主意与思,心亦主思,思虑过度,意舍不精,神宫不职,使人健忘,治之之法,当理脾使神志清宁,思则得之矣。”归脾汤益气健脾,补血安神,用之则意静神清,惊悸健忘可除。路老治疗脏躁多以调理脾胃为中心,尝治某患者,女,37岁,因工作繁忙,家事较重,稍有烦事即情绪不佳,常悲伤欲哭,胸中憋闷,善太息,急躁心烦,乳房胀痛,餐后胃脘饱胀,嗳气,夜眠多梦,月经不规律,大便正常,小便黄,舌尖红,苔薄黄微腻,脉沉弦小滑。中医辨证为情志不舒,肝郁脾虚、痰瘀内阻所致。治以疏肝解郁健脾益气,化痰通络。方取甘麦大枣汤和逍遥丸加减。药用:南沙参15g,素馨花12g,焦栀子8g,丹皮12g,百合15g,

小麦30g,大枣5枚g,白芍15g,青蒿15g,绿萼梅12g,娑罗子10g,当归12g,八月札12g,茵陈12g,醋香附10g,甘草6g。药后胸闷、胃胀减轻,悲伤欲哭心情好转,仍久站腰酸,夜尿多,月经前乳房隐痛、双目酸痛,经色暗红有块,舌尖红、苔薄白腻,脉沉弦小滑。以上方佐入益。肾之品,去栀子、茵陈、甘草,加桑寄生15g,枸杞子12g,生苡米20g,药后诸症减轻,睡眠安定,情绪好转,月经也转正常。本案脏躁,虚实夹杂,患者久劳耗伤气血,致脾虚,木不疏土,肝气郁结,久至痰瘀内阻。故健脾益气以培本、疏肝解郁、化痰散结通络以治标,抓住了肝脾失调这一主要病机,故药后脏躁之症得以缓解。



2.郁证:郁病是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或咽中如物梗阻等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内经》有木、火、金、水、土五气之郁的论述和情志致郁的病机认识。《类证治裁》分为思郁、忧郁、悲郁、怒郁、恐郁,并结合损伤脏腑而分为多种郁证。忧思太过,常累及于肝脾胃,导致肝气郁滞、脾胃不和。临床以情志不舒,忧虑,注意力不集中,腹胀满而痛无定处,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气,吞咽困难,腹鸣,腹泻,便秘等为主要表现。路老多以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为法。常用药物为郁金、绿萼梅、柴胡、芍药、醋香附、素馨花、醋元胡、川楝子、八月札、佛手等;肝郁化火则用桑叶、茵陈、青蒿、丹皮、羚羊角等;健脾常用白术、茯苓、生薏仁、太子参等;和胃降逆多用旋覆花、沉香、姜半夏、代赭石、木香、厚朴花、生姜、陈皮、莱菔子等;并配以白芍、乌梅、木瓜柔肝;阿胶、生地、麦冬、枸杞子、沙参滋阴养肝。尝治某郁证患者,女,85岁,2006年8月初诊,主因两胁及腰背部有气,游走性攻撑作乱2月余。2个月前因家事生气,情志不舒出现两胁及腰背部有气游走性攻撑作乱,平卧位缓解,先后两次住院治疗,效果欠佳,经检查未查出阳性体征,纳可,寐安,二便调,胸膈疼闷,阵发性挛急。既往有慢性气管炎20余年。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小滑。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治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佐以肃肺法。药用:橘叶15g,素馨花12g,瓜蒌18g,郁金12g,桃仁9g,杏仁9g,竹半夏10g,黄连6g,厚朴12g,覆花包10g,生麦芽20g,生谷芽20g,当归12g,炒白芍12g,杷叶15g,炒苏子12g,

焦、楂曲各12g,炒枳壳15g,佛手10g,八月札l2g,甘草8g。7剂。结合针刺,主选穴位:足临泣、太冲、阳陵、三里、外关、肝俞、膈俞。针后气窜止,腰能直立而行。药后诸症好转,仍胸膺憋闷,纳眠正常,二便调,自觉咽部有痰,但无力咳出,舌红苔薄白,脉沉弦小滑。既见效机,上方加减。上方去橘叶、苏子、八月札,加西洋参先煎8g,麦冬12g,桔梗10g,14剂。药后症状消失,诸症愈。本案因情志不舒致气机郁结,影响胃之和降,故出现两胁,胸膈挛急疼闷,因有气管炎病史,故以疏肝和胃降肺法治疗,药后情志得畅,气机以顺,诸症得到缓解。



3.癫痫: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发作时神情恍惚,甚则昏仆、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有声如猪羊般叫,移时苏醒,醒后如常人为临床特征。路老认为本病的发生虽有多种原因,但总与脾胃虚弱、痰浊内生、壅滞神机密切相关。诚如朱丹溪云:“痫证有五??,无非痰涎壅盛,迷闷心窍”。《证治汇补》也指出:“阳痫,痰热客于心胃,??阴痫本乎痰热,因用寒凉太过,损伤脾胃变而为阴”。路老尝治某患者,女,44岁,主因心悸1O余年,不省人事发作1次。于2005年11月20日初诊。患者于l0余年前发生心悸,经中西药物治疗症状好转,05年11月5日乘车中向右转头看时即不省人事,口吐血沫,二便失禁,约10rain后缓解,清醒后自觉记忆力下降,头痛,当时送到医院时,发现心率不齐,CCU检测仅有心率不齐,MRI示多发腔系性脑梗死,TCD椎动脉供血不全,给予西药治疗。来诊时症见:夜问心慌,心悸,心烦易惊,人眠困难,多梦,心情烦躁,郁闷,食欲差,呃逆,餐后肠鸣,腹泻,大便不成形,时有口干不欲饮,疲乏无力,舌紫暗苔黄厚腻,脉结涩。中医辨证:脾虚生痰浊,痰蒙心窍,神机失用。治以健脾益气,化浊祛湿,温胆宁神。处方:五爪龙18g,西洋参10g,藿梗10g(后下),荷梗10g(后下),炒白术12g,厚朴花12g,郁金10g,焦、楂曲各12g,茯苓18g,葶苈子12g,姜夏10g,炒柏子仁15g,胆星8g,醋元胡12g,炒枳壳12g,炙草8g,苦参6g,14付。药后心慌、烦闷诸症减轻,睡眠安,大便好转,癫痫未见发作,继以上方进退调节,半年后多年心悸之症亦消失,癫痫未发。



4.癫狂:癫狂是以神志异常改变,表现为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或精神亢奋、躁扰喧狂不宁、毁物打骂、盲目奔走、不避水火、不辨亲疏、语无论次为特征的脑神疾病。发病原因虽然复杂,但关键病机是阴阳失调,痰涎壅结,气机逆乱。《素问》云:“阳气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脉解》)。《丹溪心法》指出:“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证治要诀》日:“癫狂由七情所郁,遂生痰涎,迷塞心窍”。路老认为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生痰之源,因此,治疗癫狂证需健脾和胃、化痰开窍。



路老尝治某患者,女,24岁,因与丈夫争吵,愤怒过度致神志迷乱,哭笑无常,日夜不寐,狂躁不宁,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脉弦滑。证属五志过极,心火暴盛,肝胆郁结,肝气犯脾生痰,痰阻清窍,神明受扰所致。治以疏肝健脾化痰,清心开窍。药用:五爪龙20g,胆南星10g,黄连10g,枳壳12g,石菖蒲15g,赤芍12g,茵陈15g,素馨花12g,炒白术12g,郁金12g,炒麦芽15g,炒谷芽15g,莲子心12g,炒神曲15g,鲜竹沥30mL,14剂。药后神志迷乱,哭笑无常,狂躁症状减轻,患者较为稳定,仍烦躁,睡眠不宁,上方去枳壳,加生龙、牡各30g,合欢皮12g,14剂。药后情绪、饮食均好转,继以上方调理,一个月后,癫狂之症消失。本案因情志过极引起,情志所伤,主要脏腑在心、肝、脾,病机变化主要是痰火内扰,故以疏肝健脾化痰,清心开窍法治疗,药后癫狂之症得以平复。



5.心神不宁:心神不宁是临床常见证候,临床表现复杂,常表现为失眠、心悸、心烦不安、多梦等。路老认为在情志调节方面,心与脾是协调一致的。心主血,脾主气,两脏为气血关系,思虑过度,损耗气血可导致心脾两虚,神失所养而致心神不宁。李东垣认为七情过激,可影响元气,扰乱心神,“心君不宁,化而为火”,可致“心生凝滞,七神离形”,出现心烦而乱、怔忡、眩晕、满闷不安等症。心神失调可影响脾胃功能,进而出现痰浊困脾、心脾两虚等病理表现,伴有纳呆、脘胀、隐痛、便溏等症状。脾胃功能失调亦可影响心神,体现为心烦不安,心悸失眠等。在治疗方面,李东垣进一步指出:“善治斯疾者,唯在调和脾胃,使心无凝滞,或生欢忻,或逢喜事,或天气暄和,居温和之处,或食滋味,或眼前见欲爱事,则慧然如无病矣。盖胃中元气得舒伸故也”(《脾胃论》)。明确指出了安养心神宜着重调养脾胃,脾胃元气得以舒展,则心神宁静,再予精神安慰,心理治疗,改善环境,增进营养,则心神疾病荡然可去。调脾胃安心神可用补中益气汤合朱砂安神丸,益元气而泻阴火,脾胃元气恢复则心神自安。路老倡导心脾(胃)相关论,认为脾胃与心神因素相互影响,互相作用。脾胃病的发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神因素,心神疾病也与脾胃密切相关,脾胃失和是心神病变的常见原因。故治疗心病常用调理脾胃的方法。如路老治疗某患者,女,49岁,2003年7月15日初诊。主因心悸气短三周来诊。患者三周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气短,活动后加重,伴心烦易怒,睡眠不安,多梦易醒,纳食欠佳,有时食后腹胀,二便调,月经基本正常,舌体瘦,舌尖边红,苔薄腻,脉左寸沉滑,关尺细弱沉涩。动态心电图示:频发室早。中医辨证为脾胃虚弱,胆气不宁,心神失养。治以益气健脾,温胆宁心。药用太子参12g,生黄芪15g,炒枳壳12g,远志8g,绿萼梅12g,炒白术12g,茯苓18g,佛手10g,白芍12g,炙甘草6g,生牡蛎20g(先煎),胆南星8g,炒谷芽30g,炒麦芽30g,14剂,水煎服。药后心慌气短诸症明显减轻,仍有时入睡难,睡眠不实,食欲稍好转,二便调,舌质暗,尖边红,脉细弱而沉涩。继以上方化裁,以太子参改为西洋参8g(先煎),去佛手、生牡蛎加南沙参12g,木香10g(后下),生龙骨30g,生牡蛎30g(先煎),药后心悸气短等症基本消失,纳食正常,继如法调理以巩固。本案患者为中年女性,心悸气短伴见心烦易怒,纳食不香,食后腹胀,乃脾胃虚弱,升降失司,气血生化无源,胆气不舒,心失所养而致。方以太子参、生黄芪、炒白术、茯苓健脾益气;白芍养血;炒枳壳、绿萼梅、佛手疏肝理气和胃;

胆南星温胆宁神,远志养心安神;炒谷、麦芽健脾消食;炙甘草和中平悸;生牡蛎镇惊安神。诸药健脾益气养血以培本,疏肝温胆和胃宁心以安神,故药后心悸得以缓解。



三、结语

路志正教授认为情志病变主要损伤肝、脾、心,病机变化主要是气机紊乱。而脾居中属土,为五藏

六腑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情志虽先伤所藏之藏,但终必及于脾胃,影响脾之运化、胃之受纳,最终导致气血化生障碍,运行输布失常,精血耗伤,诸病由生。故治疗与情志相关的疾病,虽然应从肝、脾、心人手,但调理脾胃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其对于情志病的恢复和阻止病势的进一步演变,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收稿13期:2010—02—23)

献花(0)
+1
(本文系莫泊桑520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