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
2016-04-09 | 阅:  转:  |  分享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基础表填报说明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基础表填报说明总体要求封面填报要求报表、基础表编报说明总体要求
清查软件的构成:资产卡片管理系统: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日常管理的一部分,本次填报清查后实物资产基本信息的录入,包括:帐实相符的实盘
资产、盘盈的资产。形成单位固定资产的基础数据库,通过数据转换导入到资产清查报表系统;资产清查报表系统:是本次清查要求上报的报表
。分行政基础表23张(手工录入)、事业基础表28张(手工录入)、行政综合表12张(自动生成)、事业综合表13张(自动生成)。
注意事项:盘亏资产在清查报表系统中录入。总体要求编报内容按照全面进行清查的要求,编报内容包括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财务等的全面情
况,编报口径与单位决算相衔接并协调一致。编报流程本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包括资产清查基础表和报表两部分。纳入本次资产清
查范围的独立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都应逐户编制本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总体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录入固定资产及土地
资产卡片形成基础数据库,其中部分信息自动导入到资产清查基础表;行政事业单位录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行政事业单位完成
资产清查基础表填报工作后,自动生成资产清查报表;应按照财务管理关系或预算管理级次,逐级汇总上报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数据。
总体要求其他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编报年度决算有关工作,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清查盘点,并根据会计制度和有关财务规
定做出处理后,如实填报。资产清查过程中涉及基本建设项目的,行政事业单位按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总体要求
单位名称规范:一、要求输入全称。如:浙江省县局;二、既是填报单位又是汇总单位,在录入名称时要加以区分,如“浙江
省东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本级”、“浙江省东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部门汇总”;三、县(市、区)级财政局有两个汇总单位和一个填报单位,分别
按以下名称:以东阳为例,“浙江省东阳市财政局本级”为填报单位,“浙江省东阳市财政局部门汇总”,“浙江省东阳市财政局全市汇总”为汇总
单位名称;四、地级市财政局有三个汇总单位和一个填报单位,分别按以下名称:以金华为例,“浙江省金华市财政局本级”为填报单位,“浙江
省金华市财政局部门汇总”,“浙江省金华市财政局市本级汇总”,“浙江省金华市财政局全市汇总”为汇总单位名称;资产清查报表封面表编
制说明按照实际情况如实、完整填报单位名称:填列单位的全称,并加盖公章。报送日期:指单位实际报送的日期。单位负责人、财
务负责人、填表人、电话号码单位地址、邮政编码均按单位实际情况如实、完整填报。组织机构代码:指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单位代码证书
规定的9位代码。尚未领取组织机构代码的单位,应主动与当地技术监督部门联系办理核发手续。资产清查报表封面表编制说明财政预算
代码:指单位在财政预算部门的编码。已经实行部门预算的地方和部门,该代码应与部门预算代码一致。单位所在地区:指单位实际所在地,
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填列。资产清查报表封面表编制说
明隶属关系:由“隶属关系”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以9位码表示。具体填报方法如下:地方单位:前六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
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编制。后三个空格按照单位财务或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
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GB4657-2002)填列。资产清查报表封面表编制说明单位执行会计
制度:指单位现执行的会计制度,分为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和其他。机构行业分类:根据国家标准《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4754-2002)填列,各单位填报时应尽可能选择最详细一级分类代码填列。单位基本性质:根据单
位性质和经费管理特点类型,按列示的11种类型选择填列。资产清查报表封面表编制说明财务隶属关系:按列示的三种
隶属关系选择填列,向同级财政部门报领经费,并对下一级单位核拨经费的单位,为一级单位;向上一级单位报领经费,并对下一级单位核拨经费的
单位,为二级单位;向同级财政部门或者上一级单位报领经费,没有下级拨款单位的单位,为基层单位。预算管理级次:按单位预算分级管理的级
次选择填列。行政事业单位报表、基础表填报说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报表体系:固定资产卡片行政事业单位基础表行政事业单
位报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固定资产及土地卡片设置分类:土地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图书文物及
陈列品家具用具及其它类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土地:本卡片记录单位占有、使用的土地的有关信息。实盘资产、盘盈资
产卡片需要分别进行录入。资产分类代码:根据《GB/T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编码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卡
片编号:按各单位资产编号填列。资产名称:按土地的实际名称填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入账形式:按“单独作为固定资产
”、“计入无形资产”、“计入房屋建筑物”、“未入账”选择填列。(注:行政单位不包括计入无形资产部分)土地面积:按实际土地面积填
列。其中:土地证载明面积:按土地证载明面积填列。取得日期:按该项资产办理资产转移手续的具体时间填列。土地来源:按“
划拨”、“转让”、“其他”选择填列。坐落位置:按土地的具体地址填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管理部门:按土地的实际管理
部门填列。权属性质:按“国有”、“集体”选择填列。产权形式:按是否拥有土地产权选择填列。权属证书:如果“产权形式”选择“是”
,需要填列权属证书的所有权人、发证时间、证书号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使用方向:反映了该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向,需
要填列“自用”、“其中:后勤”;“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填列“出租”、“出借”时,还需填列对方单位的名称、联系电话
、联系人。注意:自用+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土地面积,自用>=后勤。卡片金额:填列“原值”,如果选择了“计提折旧”还要填列“
累计折旧”,“净值”自动计算生成。使用状况:按“在用”、“未使用”、“不需用”、“毁坏不能用”、“其他”选择填列。累计使用年
限:按该项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填列,四舍五入取整。累计使用年限小于等于取得日期至填报日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房屋及构筑
物本卡片记录了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及构筑物的有关信息。实盘资产、盘盈资产卡片需要分别进行录入。资产分类代码:根据《GB/T
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编码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卡片编号:按各单位资产编号填列。资产名称:按资产的实际名
称填列。计量单位:按该项资产的计量单位填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竣工日期:按房屋建筑的竣工日期填列。坐落位置:按该
项资产的具体地址填列。取得方式:按取得资产的实际方式填列。取得日期:按该项资产办理资产转移手续的具体时间填列。投入使用
日期:按该项资产实际投入使用日期填列。建筑结构:按“钢结构”、“钢混结构”、“砖混”、“砖木”、“其他”选择填列。行政事业单
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建筑面积:需要填列“建筑面积”、“其中:单位负担费用面积”;“计算机机房面积”;“会议室面积”;“车库面积”;
“食堂用房面积”;“配电房面积”。注意:计算机机房面积+会议室面积+车库面积+食堂用房面积+配电房面积=<建筑面积,建筑面积>=
单位负担费用面积。使用面积:按实际使用面积填列。地下面积:需要填列“地下建筑面积”、“地下使用面积”。注意:地下建筑面积>=
地下使用面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使用状况:按“在用”、“未使用”、“不需用”、“危房不能用”、“其他”选择填列。
使用方向:反映了该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向,需要填列“自用”、“其中:后勤”;“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填列“出租”、“
出借”时,还需填列对方单位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注意:自用+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建筑面积,自用>=后勤。行政事业单位
资产卡片填报说明管理部门:按该项资产的实际管理部门填列。产权形式:按是否拥有土地产权选择填列。权属证书:如果“产权形式”选择
“是”,需要填列权属证书的所有权人、发证时间、证书号码。折旧状态:按“计提折旧”、“不计提折旧”选择填列。卡片金额:填列“原
值”,如果选择了“计提折旧”还要填列“累计折旧”,“净值”自动计算生成。注意:净值=原值-累计折旧。累计使用年限:按该项资产实
际使用年限填列,四舍五入取整。累计使用年限小于等于取得日期至填报日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设备
;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计量标准器具及量具、衡器;文艺体育设备。该类报表卡片基本一致:本类卡片记录了单位占有、使用该
类设备的有关信息。实盘资产、盘盈资产卡片需要分别进行录入。资产分类代码:根据《GB/T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
编码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卡片编号:按各单位资产编号填列。资产名称:按资产的实际名称填列。规格型号:按通用设备的规格型号
填列。计量单位:按该项资产的计量单位填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使用状况:按“在用”、“未使用”、“不需用”、“毁
坏不能用”、“其他”选择填列。使用方向:反映了该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向,需要填列“自用”、“其中:后勤”、“出租”、“出借”、“闲
置”、“其他”。填列“出租”、“出借”时,还需填列对方单位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折旧状态:按“计提折旧”、“不计提折旧”选择
填列。卡片金额:填列“原值”,如果选择了“计提折旧”还要填列“累计折旧”,“净值”自动计算生成。净值=原值-累计折旧。累计使
用年限:按该项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填列,四舍五入取整。累计使用年限小于等于取得日期至填报日期。该类设备按照单台填列,相同部分可批量复
制。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图书文物及陈列品本卡片记录了单位占有、使用的图书文物及陈列品的有关信息。实盘资产、盘盈资
产卡片需要分别进行录入。资产分类代码:根据《GB/T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编码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卡片
编号:按本单位资产编号填列。资产名称:按资产的实际名称填列。规格型号:按图书文物及陈列品的规格型号填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
填报说明使用状况:按“在用”、“未使用”、“不需用”、“毁坏不能用”、“其他”选择填列。使用方向:反映了该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向
,需要填列“自用”、“其中:后勤”、“出租”、“出借”、“闲置”、“其他”。填列“出租”、“出借”时,还需填列对方单位的名称、联系
电话、联系人。卡片金额:填列“原值”,如果选择了“计提折旧”还要填列“累计折旧”,“净值”自动计算生成。注意:净值=原值-累计
折旧。累计使用年限:按该项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填列,四舍五入取整。累计使用年限小于等于取得日期至填报日期。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
说明家具用具及其它类本卡片记录了单位占有、使用的家具用具及其它类资产的有关信息。实盘资产、盘盈资产卡片需要分别进行录入。
资产分类代码:根据《GB/T14885-94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的编码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卡片编号:按本单位资产编号填列
。资产名称:按资产的实际名称填列。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卡片填报说明使用状况:按“在用”、“未使用”、“不需用”、“毁坏不能用”、
“其他”选择填列。使用方向:反映了该项资产的实际使用方向,需要填列“自用”、“其中:后勤”、“出租”、“出借”、“闲置”、“其他
”。填列“出租”、“出借”时,还需填列对方单位的名称、联系电话、联系人。折旧状态:按“计提折旧”、“不计提折旧”选择填列。卡片
金额:填列“原值”,如果选择了“计提折旧”还要填列“累计折旧”,“净值”自动计算生成。注意:净值=原值-累计折旧。累计使用年限
:按该项资产实际使用年限填列,四舍五入取整。累计使用年限小于等于取得日期至填报日期。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基础
表体系(共12类35张表):行政单位资产负债清查表(财清行基01表)行政单位人员机构情况表(财清行基02表)行政单位
资产盘盈、财产损失表(财清行基03表)行政单位资产出租出借情况表(财清行基04表)行政单位有价证券清查明细表(财清行
基05表)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暂付款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6表)行政单位暂存款清查明细表(财
清行基07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汇总表(财清行基08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土地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1A表)
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1B表)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通用
设备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2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专用设备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3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
交通运输设备明细表(财清行基08-4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电气设备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5表)行政单位资产清查
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电子产品及通讯设备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6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仪器仪表及其他设备清查
明细表(财清行基08-7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文艺体育设备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8表)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图书文物及
陈列品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9表)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家具用具及其他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
08-10表)行政单位其他土地资产明细表(财清行基09表两张)行政单位已使用未转固定资产房屋及构筑物明细表(财清行基1
0表)行政单位附属后勤服务单位基本情况表(财清行基11表)行政单位未脱钩经济实体基本情况表(财清行基12表)行
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资产负债清查表(财清行基01表)本表按全口径反映行政单位资产清查账面数、清查数及清查
增减情况。表中有价证券、固定资产、暂付款、暂存款科目的相关数据,从资产清查基础表(财清行基05、06、07、08表)中提取,由
计算机自动生成;其他科目由手工录入。表内表间审核公式见111页.资产清查待处理:指单位通过账务清理和财产清查,清查出的各类资产
清查数与账面数差额,以及负债清查数与账面数差额的合计数。反映本次资产清查清查出的待处理的资产净损溢数额。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
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人员机构情况表(财清行基02表)本表反映行政单位人员和机构情况。本表数据全部由手工录入产生。
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资产盘盈、财产损失表(财清行基03表)本表主要反映单位清查出的各类资产盘盈和按原因归
类的财产损失情况。表中有价证券、固定资产、暂付款科目的相关数据,从资产清查基础表(财清行基05、06、08-1A、08-1B、08
-2、08-3、08-4、08-5、08-6、08-7、08-8、08-9、08-10表)中提取,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其他科目由手
工录入。表内表间审核公式见113页.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其他(负债类):反映行政单位负债部类等其他各项盘盈、
损失的合计数(清查增加数-清查减少数)。手工填列部分,应根据单位实际清查的结果分类汇总填列。例如:库存材料,按照清查结果区分:盘
盈;盘亏;毁损;报废;贪污、盗窃、诈骗损失;司法败诉强制执行损失;其他损失原因分项汇总填列。例如:财政返还款如果存在清查增减数,
在设置表格时是没有单独列示,应归入其他资产中,本表的其他资产是广义的其他资产。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资产出租
出借情况表(财清行基04表)本表反映单位在资产清查基准点仍在出租出借的固定资产、土地和其他资产及其收益情况。固定资产、
土地的“出租、出借”、“资产信息”、“对方使用单位”相关信息由基础数据库中自动提取,其他信息由手工录入。其他出租出借资产的相关
信息全部由手工录入。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资产出租本年收入:分别按应收、实收填列。应收指按照有关资产出租合同等约定
的本年收入;实收指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至资产清查基准日已经收到的2006年度出租收入。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有
价证券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5表)本表反映单位有价证券的基本情况。本表要求单位将有价证券逐项逐笔填列。清查变动数、清查数
:按有价证券金额填列。变动原因:按盘盈;盘亏;贪污、盗窃、诈骗损失;司法败诉强制执行损失;其他原因损失填报。行政单位资产清
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暂付款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6表)本表要求单位按暂付款明细逐项逐笔填列。债务方名称:填写债务
方单位及个人全称。款项性质:按预付合同款、预借差旅费、报销单位领用备用金、住院押金、其他等填列。与本单位关系:按上级单位、下级
所属单位、本单位职工、合同单位、其他等填列。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账面数按账龄划分:以每笔暂存款的发生日期至资产清查
基准日为账龄计算期间,将暂存款的账面数划分为3年以内和3年以上两个账龄段。变动原因:按盘盈;债务人破产、倒闭、死亡造成损失;债
务人被吊销、注销造成损失;国际政治因素造成损失;逾期3年以上损失;其他原因损失填列。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暂
存款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7表)本表要求单位按暂存款明细逐项逐笔填列。款项性质:按临时暂存资金(如存入押金、保证金等)、其他
应付款项、不明性质的资金、外单位委托办事资金、党团经费等填列。账面数按账龄划分:以每笔暂存款的发生日期至资产清查基准日为账龄计算
期间,将暂存款的账面数划分为3年以内和3年以上两个账龄段。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汇总表(财清行基08
表)本表主要反映按照国标分类的十大门类固定资产的账面数、清查变动数和清查数。本表由计算机自动生成,不需要单位进行手工填列;本
表的相关内容由计算机从资产清查基础表(财清行基08-1A、08-1B、08-2、08-3、08-4、08-5、08-6、08-7、
08-8、08-9、08-10表)中的相关指标中提取。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土地清查明细表(财
清行基08-1A表)本表主要反映在固定资产中单独核算的土地的清查情况。价值已计入房屋构筑物的以及划拨等未入资产账的土地在财清
行基09表中反映。本表分两类,实盘资产--S表(包括账实相符、盘盈等)有关信息主要由基础数据库-卡片生成;盘亏资产—K表(包括
报废、毁损等资产)需手工录入。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土地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1A表)
固定资产分类代码:根据《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及其第1号修改单(GB/T14885-94)标准编码的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清
查数=帐面数+清查增加-清查减少=清查数经清查后发生变动部分,变动原因为必填项目,按盘盈;盘亏;贪污、盗窃、诈骗损失;司法
败诉强制执行损失;其他原因损失填列。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房屋及购筑物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
1B表)本表反映单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及构筑物清查情况。属于基本建设项目、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填报财清行基10表。
其中:实盘资产(包括账实相符、盘盈等)有关信息主要由基础数据库生成,其余信息手工录入。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其
他固定资产—包括通用设备等清查明细表(财清行基08-2表—08-10表)本类报表反映单位占有使用的其他固定资产清查情况。属
于基本建设项目、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不在本表反映。本类报表均分两类,实盘资产(包括账实相符、盘盈等)有关信息主要由基础数据库
-卡片生成;其余信息包括盘亏、报废、毁损等手工录入。固定资产分类代码:根据《固定资产分类与代码》及其第1号修改单(GB/T14
885-94)标准编码的选项,各单位自行选择填列。清查数=帐面数+清查增加-清查减少。经清查后发生变动部分,变动原因为必填项
目。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其他土地资产明细表(财清行基09表)本表主要反映行政单位实际占用的、价值已计入房
屋构筑物的以及划拨等未入账的土地清查情况。单独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填报财清行基08-1A表,不在本表反映。实盘资产(包括账实
相符、盘盈等)有关信息主要由基础数据库生成,其余信息手工录入。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已使用未转固定资产房屋及
构筑物明细表(财清行基10表)本表反映属于基本建设项目的,已使用未转入固定资产的房屋及构筑物的基本情况。本表由手工录入。未
转固原因:单位根据实际,据实填列。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附属后勤服务单位基本情况表(财清行基11表)
本表由行政单位作为编报单位录入。用于反映行政单位所属机关服务中心等物业管理、汽车运营和维修、接待服务、餐饮、印刷、幼教、医疗等后勤
服务单位的基本情况。属于事业单位的,除填报汇总信息外,再逐个填报下属各独立核算事业单位有关信息。属于企业单位的,只填报直属的后勤
服务企业有关信息,其子公司、分公司有关情况合并入一级单位反映。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基础表编制说明行政单位未脱钩经济实体基本情况表(
财清行基12表)本表由行政单位作为编报单位录入。用于反映行政单位附属的公司、企业集团等未脱钩经济实体的基本情况。未脱钩经济
实体包括后勤服务经济实体和其他未脱钩的经济实体两个部分,后勤服务经济实体有关信息填报财清行基11表,不在本表反映。本表只填报直属
的经济实体情况,其子公司、分公司有关情况合并入一级单位反映。谢谢大家!!30负债
部类合计15资产部类合计2914二、预拨下年经费2
8五、预收下年经费132712资产清查待处理26结余11其他资产25固定基金10财政应返还额度24四、净资产合计9固定资产238库存材料22应付其他个人收入7暂付款21应付地方(部门)津贴补贴6其中:国债20应付工资(离退休费)5有价证券19暂存款4其中:外币存款18应缴财政专户款3银行存款17应缴预算款2现金16三、负债合计1一、资产合计87654321栏次减少增加减少增加清查数清查变动数账面数行次项目清查数清查变动数账面数行次项目单位:元填报单位:财清行基01表行政单位资产负债清查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献花(0)
+1
(本文系读山听雨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