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现代农业的思考
我们作为一家从事绿色种植技术(产品)的中草药制剂类农资生产厂家,有幸流转了几百亩土地,用于从事现代农业、绿色、有机种植业的示范推广。真要做了,却又感到很沉重,因为柳传志老先生说过,要“做好十年不赚钱的准备”。多年来我们也接触过很多所谓现代农业主体,赚钱的寥寥无几!绝大多数都在赔钱,有的甚至血本无归。
我们投资于现代农业,其目的就是想创出一条绿色、有机之路,低投入、高收入之路,为社会做出示范,为国家彻底解决食品安全之患创出一条路子。思考与规划如下。
一、针对市场需求决定发展方向
发展什么?必须对目前国家、以至于世界的种植业的状况和市场需求有所较为全面的了解!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发展方向,确定产业结构。但是最终的效益如何,是市场说了算。种植经济作物,具有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的市场特征。所以我们必须预知、预谋、预测市场需求,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准确地把握现在和未来,以下几个方面是必须做到的:安全无害、口感更好、品相佳美、营养丰富、保健养生。
1、食品安全无害是第一位的。这是最起码的标准,是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的大问题!不能存在任何隐患。所以我们的生产底线是绿色标准,争取达到有机标准。
有机农业生产,本来是我们中国在60年之前的几千年的传统农业。自从欧洲化学农业传入之后,虽然在产量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食品安全问题却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绿色、有机产品几乎成为消费者的奢侈。因此,我们必须回归自然,生产绿色、有机食品,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
口感更好、品相佳美,是食品的品质问题,是所有消费者所追求的!农产品只有实现口感更好,品相佳美,才能为消费者所青睐。
营养丰富、美容养颜、降低三高、抗癌保健、延长寿命,是消费者争相追逐的更高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淀粉、糖类、蛋白质、脂肪等为主要成分的膳食诉求,越来越淡化。而对具有特殊保健养生功能的食品,则越来越垂青。比如,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特别喜欢富含的维生素C、维生素E、花青素、白藜芦醇、硒等特殊营养物质的果品、蔬菜。又比如人们对高档葡萄情有独钟,对高含维生素C和花青素的红心猕猴桃,愿意花10倍的价钱购买;再比如,人们为了保健,愿意买低油脂含量的特殊油料等。再如地丁、苦菜、鱼腥草等,虽然口感不好,但由于具有独特的保健养生作用,人们愿意食用它。
这是农业企业选择发展方向时必须考虑的,要想获取高效益,必须创绿色、有机品牌,通过高质量的名牌效应,获取高效益。
二、选择优质土地与优良的周边环境
土地是农业的载体,植物的母亲。土地资源的价值点与价值量,取决于其优良的理化属性与所处地带的环境因素;同时与栽培技术、肥水管理关系密切。
所谓理化属性,是指其土壤质地、PH值,透气性能,保水、保肥性能,有机质含量、特别是腐殖质含量,各种必需营养元素和其他非必需化学元素的含量,是否含有有害重金属和其他有害物质等多项因素。这左右着栽培农作物的产品产量与品质。
所谓环境因素,是指土地所在周边地带,经济是否发达、物流是否畅通、周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购买力高低等。例如“北、上、广”的周边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的建设用地,每米2高达10万元左右,当地农产品亦价高、畅销。潍坊地区周边土地仅5000元/米2。而不发达、离城镇偏远地区,则价格更低,其农产品亦价格低廉,销售困难。
因此,我非常看重“齐鲁酒地”大园区之内的土地,这是一个人气旺盛、人流、物流量十分繁荣的地方。
这块土地,如同一个瘦弱年幼的小姑娘,只要好好地精心培育,她就会如同鲜花绽放,变成美丽、丰腴的大姑娘。土壤需要不断地培育肥沃,方能让她生产出高质量、绿色、有机的农产品。我们还需把周边环境做好,让这个小姑娘有漂亮的衣服,为日后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精品农业等现代标准化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其最终目的是将其打造成高产、优质、绿色、有机、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生产技术规程与标准化生产
农业生产不同于工业等其他产业,受自然环境条件制约极为严重!气候多变,干旱、水涝、冰雹、冻害、风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土壤种类复杂,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频繁,加之当前种子、农药、肥料等涉农物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鱼龙混杂!稍有不慎,则受其害!因此在这各种不可测因子制约之下,必须以科技为支撑,聘用有长期生产经验、技术过硬的农业专家,由他们针对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市场导向,科学组配有关技术,制定出科学、全面、详尽的技术规程,进行标准化生产,经过3年以上的拼搏,方能有所发展,有所成就。这是所有农业企业都应该去寻找和必须坚持的。
纵观众多农业企业失败之原因,几乎都是因企业管理者不懂农业技术、缺乏得力的农技人员,不懂企业管理、盲目决策所致。
只有严格遵循科学的技术规程,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企业方能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
但是,为什么实际状况却是产量、效益千差万别,产品质量高低不等、品牌真假难辨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市场销售极不规范,管理混乱,虚假广告泛滥,质优、质劣难以分辨,优质不能优价,影响了绿色、有机、优质高档农产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社会环境与错误的栽培习惯,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与高产、优质。目前的农资经销者素质低下,基本无专业知识,且不少经营者的经营理念是唯利是图,良心丧尽,大量的假冒伪劣肥料等涉农物资充斥市场,严重危害了农产品的安全生产。
企业自身素质低,缺乏技术支撑,没有科学规范的技术规程,更别说标准化生产了。当前多数农业企业,思想观念陈旧,技术落后,对高标准的绿色、有机农业生产,只是嘴上说说,不学习、不实践,不出钱投入,规程上造假,宣传上虚假,即便想实现有机种植的企业,其“技术规程”写的是“不用化肥,不用化学农药”,而生产中照旧频繁施用化学肥料,喷洒化学农药。“技术规程”实则虚设。加之消费者也不愿花钱买单。造成有机产品虚假、低值的怪现象。
孙培博老师的实践证明:绿色、有机产品的生产,照样能通过低投入,实现高额产量、品质特优的有机产品。经济效益可高于非有机产品的数倍、甚至十多倍。我们必须按照孙培博老师的有机生产技术规程去操作,进行标准化生产,在此基础上探讨创新,决不能违背“技术规程”。“技术规程”是生产者的态度与操作方法的体现,绿色、有机产品是结果。最终要把农业的生产过程工业化、集约化、精准化,最终实现有机、高效。
做精准农业、有机农业的实质在于尊重科学、崇尚自然、因地制宜、实践创新。我们从事现代农业的示范、推广,也是意愿、态度的示范,当然也是方法和标准的示范。做现代农业,既要把一般的地改良成好地,生产出有机产品,又要把有关的人员培养成懂科技、会管理的技术能手、能人。
四、搞好二、三产业,做好电商,大力开展互联网直销
最后一个问题就是产品销售问题。农业生产属于第一产业,是利用土地资源,生产食品的一个行业,娃娃都知道吃“好吃的”,我们的生产目的、任务,就是为消费者提供绿色有机、口感更好、品相佳美的产品,还要为社会提供医、养、穿、住、赏等的原料和条件,这也是我们要综合考虑的。面向哪些用户,如何把产品快速销售到消费者手中,还需要对产品整理、加工、包装、运输等,方能实现。这属于第二产业,通过第二产业,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比如,经过整理的葱段是从地里拔出来的鲜葱价格的几倍,比如一个苹果卖不了几块钱,加工成苹果派,可以卖20元(到此一游的娃娃们吃了会难以忘怀的),比如猕猴桃不好储运,我们可以让用户挑选好,将其现场加工成干货等。
销售是第三产业,当代社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为流通服务一体化提供了可能,我们要创建绿色有机农业,集观光、采摘、订制于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农业,还必须以“互联网”+“形式服务”,与更多的高端客户联接,减少销售环节,把我们生产的最高端有机产品,直接销售给客户,让消费者用较低的资金,买到更好的有机食品,使之更为满意。如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和品牌知名度,这是新型有机、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