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健康学者张俊忠谈肾病的预防
2016-04-25 | 阅:  转:  |  分享 
  
健康学者张俊忠谈肾病的预防健康学者张俊忠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元凶,其具有患病率高、合并心血管疾病率高和死亡
率高的“三高”以及知晓率低、防治率低和合并心血管疾病认知率低的“三低”特点。张俊忠指出慢性肾脏病主要包括慢性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
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遗传性肾脏疾病以及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肾脏损害等。在我国主要以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较为常见,但由于生活方式的
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慢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
异常。大多数患者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或者症状较少,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疲劳、乏力,眼睑颜面浮肿。下胺水肿,尿中大量泡沫,夜尿增多等表
现。当出现如上症状时,特别是多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应及时或定期至医院检查。慢性肾病一般病程较长,且病情复杂。在漫长的与疾病斗争
的过程中,患者及其亲属应积极配合肾病专科医生的治疗,合理用药,定期复查。具体预防措施有1、调整生活方式:戒烟、控制体重、限制盐
的摄入。水肿明显时应限制每日饮水量。肾功能受损时,建议优质低蛋白、高钙低磷饮食。2、积极治疗基础病:对于原发性肾脏疾病或自身免疫
性肾脏病,必要时应遵医嘱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继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肾脏损害,首先应积极控制原发病,控制血糖、血压。3
、严格控制高血压:持续、有效地控制高血压,降压达标是逆转或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首选具有肾脏保护和减少尿蛋白作用的血管
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降压。4、有效降低蛋白尿,纠正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5、针对并发
症进行对症治疗。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真阳,宜藏而不宜泄,所以肾系疾病多见虚性证候。目前多数医家认为,慢性肾脏病发生
与发展的病机特点为,“正虚邪实”、“本虚标实”,正虚乃是由外邪侵袭,饮食劳倦,或久病耗伤等,导致正气受损,主要表现为肺、脾、肾三脏
之虚,甚及五脏受累。正虚致气血水运行不利,酿生水湿、湿热、淤血、浊毒之邪。正虚邪实二者相互胶着,致使慢性肾病迂延难愈。张俊忠认为
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根植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针对患者临床证候特点,或益气养阴,或渗利水湿,或攻逐水饮,或祛淤化浊,侧重不同,辨
证用药。临床上常用茯苓、泽泻、车前子、苍术、薏苡仁等渗利水湿;黄芪、党参、山药、生地等益气养阴;女贞子、枸杞子、补骨脂等补益肝肾;
全蝎、僵蚕等祛风通络;金樱子、芡实、五味子、龙骨、牡蛎等收敛固涩。同时还可配合针炙、穴位注射疗法,多以水分、气海、三焦俞、足三里
为主穴,配肺俞、合谷、脾俞、肾俞、阴陵泉等。实证为主时多用泻法,一般不灸;虚证为主宜调补脾肾,多用补法。还有应用活血化淤、祛风通络
的中药足浴药浴达到缓解病情的作用。尚有磁疗腰部、循经推拿、拔罐外敷等多种辅助治疗手段。中医学历来认为疾病的治疗与转归与患者自身的
调摄与养护有着密切的关系,提倡医患相结合的治病模式。在饮食上张俊忠指出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禁止过食肥甘、辛辣刺激之品,因为这类食物
极易增湿生痰,阻滞气机,使炎症产生的“内热”不易消退,并进一步加重,使“内热”转化成“内火”或“火毒”,对身体产生进一步损伤。而生
冷寒凉食物因易损伤脾胃阳气,也应避免食用。同时应参照不同疾病的特殊要求,采取不同饮食,如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应采取优质低蛋白饮食配合
必需氨基酸;高钾血症患者,应避免高钾的蔬菜或水果等。还可根据不同疾病选用不同食疗药膳。如:1,茯苓粉30克,红枣15枚,赤豆30克
,粳米60克。将红枣、赤豆、粳米,加水煮沸后,用中火煨熟,调入茯苓粉。有健脾渗湿,利尿消肿之效。适用于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倦怠乏力
、食欲不振等症。2,海带25克,猪排骨500克,精制油、料酒、葱花、姜末等适量。排骨先翻炒,再加入清水煮至排骨熟烂,加入海带,继续
小火煮10分钟。适用于湿热内蕴型肾病综合征,见有水肿少尿、高血压、低蛋白血症。此外尚有黑鱼冬瓜汤、砂仁蒸鲫鱼等等。动静结合慢性
肾脏病通常病程较长,病情复杂,一般都要求病人休息,特别是高度水肿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而实际上单纯的静养对疾病的康复不
利,这是由于病人普遍存在气滞血淤的情况。故病情稳定的患者应该坚持锻炼,以促进脏腑气血的运行流动,从而促进气血流通,使受损肾脏得以修
复,且可以提高患者抵抗外邪侵袭的能力,避免病情加重。但运动也不能过度,以免伤气耗液,加重病情。较为适宜的方法是散步、打太极拳,每日
早晚坚持,活动时间视体力强弱与身体状态而定,同时要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调畅情志中医治疗疾病历来十分重视情志因素,五志过极可伤及
五脏,“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等。由于慢性肾脏病的病程迁延难愈,病情复杂,患者易形成悲观、恐惧等心理状态,从而进一步损伤
脏腑功能,加重病情。而调畅情志,放松心情,可以使气机舒畅,肝脾调和,宁心醒脾,也有利于气血经脉的通畅,疾病的康复。所以,慢性肾病的
治疗过程中,也要强调调畅情志,愉悦身心,积极配合治疗,这样就能更好地协助药物治疗使疾病更好更快地康复。预防外感慢性肾脏病患者由
于正气亏虚,机体抗病能力减弱,极易发生外感表症,而外邪侵袭又会导致病情的加重。因此,预防外感致病对于防治慢性肾脏病十分重要。首先,
患者应注意个人饮食、生活习惯,注意保暖,作息规律。病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光线充足,定时通风换气。并通过适当运动提高抗病
能力。对于体虚易感者,还可以口服玉屏风口服液,以益气固表。总之,慢性肾脏病的中医防治原则是以扶正祛邪为根本,即补益肺脾肾、调整肾中阴阳,兼以通利膀胱,清泄湿浊。但是,由于其病因多种多样,病症表现不尽相同,证候特点也不同,因此必须坚持辩证施治,调摄养护亦须辩证调养,做到审证求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防治慢性肾脏病。
献花(0)
+1
(本文系亿明惊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