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与容若一起走过的日子
2016-04-26 | 阅:  转:  |  分享 
  
与容若一起走过的日子

2012级26班谷彦姝



第一次邂逅是在书店。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一个清丽脱俗的封面,便让我这如梦般凄婉的男子相遇。

封面上的他如此清瘦,颧骨有些突出,却并不影响他的出尘。两弯细眉,一双薄唇,素洁的长衫,犹如偶入凡尘的谪仙——不加修饰却有气度自华贵。穿越百年时光,与他那双墨眸对视,竟读出了男子不常有的哀伤与忧愁——如戴望舒倾慕的雨巷的丁香。何况,单单“纳兰容若”这四个字便是一阕上好的词,读来唇齿留香。我沉醉在容若太息般的目光中,自此心中刻下了他的名字。

“来夜、来夜,肯把清辉重借?”我躲在草丛中,注视着被月华包裹着的他。他依旧清瘦,只是多了几分浓郁的悲伤。明月,明月,容若只是想借此得到安慰吧?在那些过去的时光中,容若和她还年少,他们大概也许下过如同上邪的海誓山盟;只是,在那个罪恶的封建社会中,他们的情感只能被埋葬在内心深处——她入宫为妃,他另娶旁人。在那一片月明中,我相信容若又见到了那个素净柔媚的她,可只是一个转身,他们又分散了——纳兰希冀的来夜,大概只是还有她相伴的昨夜吧。“啪嗒”,我的泪溅在书上——那般浓厚的情谊,最终却是“此情可待成追忆。”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我隐在大军之中,望着皇帝身畔玉树临风的容若。“千帐灯”,多么壮阔的景象,大概常人都会生出一种“黄沙百战穿金甲”的壮志豪情——只是,容若不是常人,他所看到的是千帐下宿着的千颗乡心。这就是容若,他的心里有着百转千回的情感,即便身在边关,他也能从壮美景象中读出委婉心地。

“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总觉得抖一抖容若的诗集,总会叮叮当当落下许多“月”来。我望见容若在物是人非的今日,害怕回忆起往昔的记忆——往事那般美好,如同冬日灰颓天空下绽放的第一朵新雪,洁白晶莹。大概回忆起往事只会让如今的自己愈加悲伤吧。容若的词总是描绘这种细腻的情感,尤其这种对于爱人已逝的悲怆。“青衫泪尽声声叹,唤不回已逝的人”说的大概就是容若吧。“吧嗒”眼泪仿佛受到这干净纯粹的情感的召唤,滴落在纸页上。

“吧嗒”,我一怔,呆愣那滴滴清泪点染着的书页,那清晰的楷体模糊成一片忧伤的浓雾——我惊觉,从相遇到现在,已过了将近三年的时光。

“人间何处何多情”,容若用他的诗浸润着我的心灵,我亦用泪水回应着他的哀伤。

说起来也是一种缘分——茫茫人海,篇篇诗词,我就这样径直走向了容若,走进了他的诗词与过去——“当时只道是寻常”。

与容若一起走过的日子,胸中没有磅礴的云气涌起,只有容若凝结在文字中的美丽与哀愁环绕身侧。

我又一次泪眼氤氲,望见容若一袭青衫伫立在月光下,望见他身后的月华似水——仿佛他那美丽而多情的一生……

献花(0)
+1
(本文系雪荷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