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引领起航
主讲:孟琴
一是人格成长。是否自信、阳光,懂得感恩。
二是学业成就。这里不是光看孩子得了几分,我们需要告诉孩子的是追求知识的过程才是最快乐的。
三是能力的提升。人的一生中要学习很多种能力,我想特别强调的是交往和合作的能力,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不可或缺的能力。
学习感兴趣: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能的学习,不懂就问。
活动能合群:就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
生活有条理: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妥贴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
如:孩子在团队中的表现,对老师的态度,对同伴的态度。如果在活动中遇到了困难,他是如何去面对和解决的......
再比如,孩子的专注度怎么样,是否能沉下心去做一件事;对求知活动的本身是不是有好奇心、有热情;在情绪的管控上心态是否开朗、阳光;对陌生场合的适应需要多长时间等。
而这些行为举动,是根植在孩子内心的行为方式,是家庭教养、学前环境慢慢熏陶出来的成果。
一、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孩子,我和你一起养成好习惯。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东西就这些。”
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终身享用不尽的财富。其实,习惯的形成不是因为遗传,但为什么孩子的习惯有时看着和父母的一方是那么的像?那是后天环境熏陶的,也就是孩子在父母为主导的家庭环境中,耳濡目染后,慢慢形成了相似的习惯。一旦习惯形成,要改变就很难,也就是中国俗语所说的“三岁定终身”。
首先要坚持。教育孩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
第二,要教方法。例如要教育孩子养成爱护书籍和学习用品的习惯,家长应为孩子准备专用的书柜放置书籍、簿册和文具、玩具,教会他们自己收拾整理,不乱涂乱扔,自己削铅笔,每天自己削好5、6支铅笔,学会自己整理书包,做好作业把文具整理放好,每天晚上睡觉前,家长帮助按照课表准备好第二天上课要用的文具和课本,把这些物品按不同的科目归好类再放进书包里,这样连续坚持一个月后,对课本课程表都认识了,就要求孩子每天睡觉前做一件事,整理书包,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和文具,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也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第三,要鼓励。
第四,要以身作则。
2、孩子,你还小,但要学会责任和担当。
3、家长,请您学会适度示弱。
第一,爱得恰如其分。既要真心地爱孩子,让他有安全感和存在感,也要注意度。毕淑敏在书里提到,去幼儿园里问孩子,你的父母爱不爱你,孩子分成了两类,一类说,爸爸妈妈不爱我,但事实这个家庭里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每天都是加倍地呵护。而另一类说,爸爸妈妈爱我,调查发现,他们在家里每天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给爸爸妈妈捶背、洗脚、打扫客厅。爱的能力不是你在享受爱中发生的,而是通过锻炼和培养才拥有的。
第二、要学会适度示弱。
无论男孩女孩,父母都需要这样做,在孩子面前要适度示示弱,生活中的小事情你让他做得越多,他越觉得自己能干。
第三、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
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这是对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的礼物。一个有爱心的人就会有责任感,就会有好奇心和同情心,懂得理解别人,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和付出。
4、家长,请您对孩子抱有足够的希望。
所以成长路上家长的陪伴,应该是帮助孩子享受快乐,化解困难,树立自信的过程。
二、学习能力的培养。
真相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孩子说的,也是对家长说的。当你有了孩子还想做甩手掌柜,这是不可能的。前面越花精力,后面越轻松。如果0~6岁家长的陪伴、养育做得很充分,一年级就不会那辛苦,如果之前没花什么时间和心思,那么一年级就必须努力了。
一年级是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家长帮助孩子打好扎实的基础,今后的路就越走越顺。
真相二:零起点不是零准备。
现在小学一年级要求“零起点”教学,主要是指各门课程都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规定目标进行教学,不得增加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不要提前在学前阶段教授小学的学习内容。
这个零起点主要是针对知识技能而言。孩子间的学习差异,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知识技能方面出现了问题,而是兴趣、态度、心理、习惯等方面出现了不同。这些如果在入学前没有做好准备,入学后必定手忙脚乱。
所以,学前家长可以关注有没有提前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比如专注力、倾听习惯,有没有养成运动和阅读的习惯,因为孩子已经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那么一年级的那些识字、数学的理解都会变得很轻松……如果这些准备都没有做好,一年级的生活一定是在恶补这些的。
1、阅读能力:
阅读是性价比最高的教育方式。
日本的绘本之父松居直先生说:“念书给孩子们听,就好像和孩子手牵手到故事王国里去旅游,共同分享一段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孩子们长大以后,我才真正理解到,当时我用自己的声音,自己的语言讲了那么多故事的意义在哪里。我也发现,通过念这些书,我已经在他们小的时候,把一个做父亲的想对孩子要说的话说完了。”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对孩子也是如此。周而复始的生活,眼界总是有限的,通过阅读,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就会发现更为广阔的天地,丰富了孩子的生命历程。
对父母来说,阅读是成本最低,回报最高的教育方式。阅读能力的发展可以培养90%以上的学习能力。专注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想象力、观察能力、对美的感知能力……都可以通过阅读得到很好地发展。
亲子阅读怎么读?
亲子阅读开始的越早越好,幼儿阶段是培养阅读兴趣的黄金时期。如果已经错过,任何时候亡羊补牢,都为时不晚。所以现在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慢慢喜欢阅读,可以:(1)每天在家里持续坚持念故事给孩子听,孩子边拿着书看,让孩子能把书捧起来,多接触书。(如果家长没时间没精力,也可以让孩子听故事磁带)。(2)多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家里能摆放些书,使孩子能随意地挑选并阅读自己喜欢的书。(3)鼓励孩子复述看过的看过的故事和儿歌,这是对孩子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力的促进,家长讲完故事也可以让孩子提问,说明他在思考。(4)逐渐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每个月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店或图书馆看书,暑假里可以多去书店和图书馆,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孩子看书。(5)订一种以上适合孩子看的杂志。(6)形成一定的家庭阅读氛围,家长不仅要亲子阅读,也要自己养成看书看报的习惯,给孩子营造一个环境的熏陶等。
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孩子终生受益,这样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对孩子无意识字也是益处多多。
2、语言表达能力: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讲多说,当孩子把自己在学校或路上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讲给家长听时,家长千万不要不耐烦,应采取积极的态度,认真听孩子讲述,与孩子交流。家长听孩子讲述时要注意:1、要认真听,让孩子感到你对他讲述的见闻有浓厚的兴趣,你很重视他的意见,从而建立孩子的信心和自尊。2、听到孩子准确地运用了优美的词句,要及时给予表扬。3、要参与对这件事情看法的讨论。4、如果孩子说话时有语病,或把一件事情说得颠三倒四,家长要不经意地帮他们把话说顺当,把事情前前后后说清楚。
我们要鼓励孩子多看多听多说,那样孩子就会变得侃侃而谈。真正有心的家长,完全可以通过长期的亲子阅读,或是在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学习,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3、注意力
6-8岁的孩子,对自己的情感、情绪、愿望、爱好、行动、习惯的掌握与支配的能力较差。常常有家长反映,20分钟可以做完的任务一个多小时也完成不了,影响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这样的孩子往往进步不大。小学的学习有一定的强制性,孩子只有具有一定的自觉性和自控力才能完成学习任务,所以,学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控制力和在较长时间内集中注意的能力,家长应注意节制孩子的游戏时间,让他们懂得玩到一定时间该停下来,同时引导他们做一些安静有趣,能坐下来的事,如:画画、看书、听故事等,逐步延长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以适应小学一天上四、五节课,每节课40分钟的需要。(举例:拼图),对坐不住,注意力极易分散的孩子,家长更应在入学前有计划地训练他们有意注意和控制、调节自己行为的能力。
4、思维能力
孩子的思考是与生俱来的。让孩子独立地思考,养成思索,探究的习惯,是孩子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源泉。首先要培养孩子遇事爱动脑子,积极思考的思维习惯,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问这问那,家长应尽可能地给以回答,有时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想、去发现,对孩子动脑筋的问题和回答给予鼓励和赞扬。有的孩子不爱动脑筋,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训练他们改变这种习惯,启发他们多动脑筋,多带他们去公园、动物园、野外去玩,引导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事物,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启发他们思考,在给孩子买玩具时也有意识地挑选一些能开发智力的玩具,如插塑、拼图板、国际象棋等,家长还应与孩子多进行启发性的谈话,让孩子在谈话中思索,还可以每天晚上给孩子猜几个谜语等,在大量的动脑筋活动中,能使孩子的思维能力,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真相三:学习是孩子的事,但需要家长的帮助。
一是要让孩子对作业有一种责任心,和孩子商量共同制定作息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战线拉得越长效果起糟。二是不断让孩子体验成功,其实,每个孩子生来都是爱学习的,只不过成人一些不合适的教育方法,破坏了孩子原本旺盛的学习热情,比如说罚写作业这个最为普遍的现象就是不断在暗示孩子,做作业是一件多么令人厌恶的事情。
附: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标准
一年级(6-7岁)
早晨起床
1、听到铃响,按时起床。
2、能认识自己的衣服和鞋袜。
3、在家长的帮助下合理穿着。
4、在家长的帮助下洗脸、刷牙、梳头,在指定的地方放好生活用品。
整理
1、上床后,能把脱下的衣裤、鞋袜放到规定的位置。
2、能知道自己的生活用品、衣物摆放的位置。
3、能认识自己的衣、裤,能分辨内衣、外衣。
4、能认识自己的衣柜和柜子内的物品。
5、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会折叠被子,床上用品摆放有秩。
就餐
1、餐前先洗手,自己用餐,用餐完毕收拾好自己的碗筷。
2、尽量吃完搭配的饭菜。
就寝
1、在家长的提醒下上床前自己解大小便。
2、自己洗脸、洗脚、刷牙。
3、上床后能自己脱下衣裤、盖好被子。
二年级(8-9岁)
早晨起床
1、听到铃声能按时起床。
2、在家长的指导下自己穿好衣服和鞋袜。
3、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会洗脸、刷牙、梳头。
4、能自觉放好生活用品。
5、能知道顺序洗漱,不挤在一起。
整理
1、能把脱下的衣裤、鞋袜整齐地放到规定的位置。
2、在家长的指导下能自己折衣服。
3、能自己分辨内衣、外衣;能自己把衣、裤放进柜子里。
4、能自己摆放物品。
5、能自己折叠被子,有秩摆放床上用品。
6、在家长的指导下能自己整理抽屉。
就餐
1、餐前先洗手,自己用餐。
2、吃饭时不讲话、不偏食、不挑食、不浪费,适量饮食。
3、吃完能整理放好餐具。
就寝
1、就寝前先解大、小便。
2、自己洗脸、洗脚、刷牙。
3、上床后脱下衣裤、整齐地放在规定的位置。
4、熄灯后,不说话,盖好被子,安静入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