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词及其分类
季德源
【定义】
汉语双音词分合成词与单纯词。单纯词又叫连绵词,古时叫连绵字。连绵词是“联绵词”、“连绵字”的别称。双音节语素的一种。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词,它有两个字,只有一个语素。两个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示一种意义,它既不能拆开理解,也不能拆开使用,如果硬把它拆开,那么拆开后的两个字,都不是完整的词,也就是说不能表达一定的意义,如鸳鸯、徘徊。这两个字有的是声母相同,如“慷慨”;有的是韵部相同,如“窈窕”;有的是同音重复,如“孜孜”;还有的两个音节没有什么关系,如“嘀咕”。有的连绵词拆开后虽然还可以各自成词,但表达的意思都和原意大不相同,甚至毫不相干,如参差、烂漫。前三种连绵词的存在加强了汉语的音乐性。连绵词不能拆开使用,很少的因修辞需要而分开(如“天翻地覆慨而慷”)也不能拆开来解释。连绵词不能就字面来进行解释,如“仿佛”不能解释为“模仿佛爷”。此外,双声词语其中一字可独立成义,另一字不能独立成意,也归入连绵词行列,因为这些词也只能是一个语素。如“寂寞”,“寂”可独立成义,“寞”不行,所以“寂寞”也算是连绵词。
【种类】(4种)
1.双声词指两个音节的声母相同的连绵词。如仿佛、伶俐等
2.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母相同的连绵词。如骆驼、徘徊等
3.非双声叠韵词
4.叠音词指重复同一个音节所构造的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