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2型糖尿病降糖药物的作用靶点。
降糖药物类别 代表药物 作用靶点 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喹酮、格列美脲 磺酰脲类降糖药作用于胰岛β细胞膜上的ATP敏感的钾离子通道(KATP),使该通道关闭,β细胞膜除极化,激活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引发钙离子内流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高,刺激含有胰岛素的颗粒分泌胰岛素到细胞外,使血糖下降。 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于磺酰脲类促泌剂相同,作用于KATP,但结合位点不同,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的结合位点为细胞膜上的SUR受体亚单位,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结合位点是β细胞膜上的36kDa的受体。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二甲双胍(常用)、苯乙双胍(现已少用) 双胍类药物通过激活一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信号系统而发挥多方面的代谢调节作用,抑制肝糖原输出,改善周围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降低血糖。 α-糖苷酶抑制剂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α-糖苷酶抑制剂能可逆性的抑制小肠α-糖苷酶,阻碍多糖和双糖分解为单糖,延缓葡萄糖的吸收。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该类药物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起作用,增加靶组织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GLP-1激动剂 利拉鲁肽、艾塞那肽 GLP-1受体激动剂与GLP-1受体结合后通过cAMP/PKA途径增加L-型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的钙离子内流和内质网钙离子释放而活化钙调蛋白,最终使胰岛素出胞作用增强,提高胰岛素水平,起到降糖作用。 DPP-IV抑制剂 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 通过GLP-1和GIP可通过涉及环磷腺苷的细胞内信号途径增加胰腺β细胞合成并释放胰岛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