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直肠滴入治疗病案荟萃
2016-05-17 | 阅:  转:  |  分享 
  
点穴通经手法配合劳损愈贴膜外贴治疗腰肌劳损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韧带与筋膜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诊断依据:1、有长期腰痛史,反复发作;2、一侧或两侧腰骶部酸痛不适,时轻时重,缠绵不愈,劳累后加重,休息后减轻。3、一侧或两侧骶棘肌轻度压痛,腰腿活动一般无明显障碍。另外做X线或CT、MRI等检查,排除脊柱、内脏及妇科器质性疾患。

诊疗方法:1、点穴通经手法:取穴:肾俞、命门、志室、大肠俞、环跳、风市、殷门、太溪、血海、隔俞、腰阳关、委中、阳陵泉、承山、绝骨、昆仑、阿是穴。方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用拇指端点法或肘尖点法按以上穴位,每个穴位约0.5分钟,使局部有酸麻胀困,起到舒筋通络作用,然后用揉法放松腰部肌肉。2、劳损愈贴膜外贴:劳损愈贴膜由当归、川芎、血竭、红花、酒大黄、丁香、乳香、没药、独活、肉桂、白芷、冰片、儿茶、艾叶等药物组成贴膜剂备用。使用时直接贴敷于腰部压痛点处或病人自觉疼痛部位或肾俞、环跳、大肠俞、风市、殷门、阳陵泉、承山等穴位上。以上方法每天治疗一次,十次为一个疗程。

劳损愈贴膜为纯中药制剂,由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祛风散寒除湿和补肾壮腰等中药组成,应用现代特殊工艺制成贴膜剂。使用时根据中医理论辨证取穴,直接贴敷于突出部位和痛点阿是穴。贴剂中的当归破淤血、生新血;川芎性善走窜,为血中气药,能调众脉,破郁结宿血;红花活血、润燥、止痛散肿,具有良好的活血通经,祛淤止痛作用,为主药;血竭、乳香、没药、酒大黄活血散瘀,共为辅药;牛黄、丁香、肉桂、白芷、独活、冰片、儿茶温经通络,祛风散寒除湿,为佐药,艾叶活血散风,调活诸药,为使药。

直肠给药治疗妇科血瘀症

妇科血瘀怔是指由多种原因所致的以腹痛、盆腔包块、异常出血、月经不调、通经、不孕等为主要症状的综合症,是妇科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证型。其主要病机为气血失调、血液或停于脉内或不循常道而流于脉外,迁延难愈。1、慢性盆腔炎:祖国医学认为或宿有湿热内蕴,流注下焦,阻滞气血,淤积冲任;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与血搏结,而成本病。基本病机为瘀阻冲任,胞脉血行不畅。临床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来治疗本病。中药:蒲公英、紫花地丁、三棱、莪术、丹参、败酱草、红藤、黄连、黄柏、赤勺、桃仁等保留灌肠;西药:青霉素及甲硝口坐静脉滴注。运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类中药灌肠治疗输卵管不通所致的不孕症及妇科盆腔炎性包块,用红藤、败酱草、蒲公英、三棱、莪术等保留灌肠。输卵管性不孕者同时配服归芍调经片。灌肠与离子导入相结合治疗盆腔炎,灌肠方用丹参、赤勺、桃仁、红花、皂角刺、黄柏、败酱草、红藤,水煎浓缩至250毫升灌肠,灌肠后休息片刻,无不适再行离子导入治疗(离子导入方为三棱、当归、莪术、香附、黄柏、黄芩、五灵脂、乳香、没药、延胡索、白花蛇草)。治疗湿热瘀结型子宫内膜炎。先用中药(蒲公英、败酱草、紫花地丁、金银花、当归、赤勺、丹参、甲珠、川楝子、制乳香、没药)保留灌肠,然后用微波治疗机,手持探头移动或垂直照射静卧患者腹部子宫区,每次30分钟,一日一次。10日为一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

2、输卵管阻塞治疗组在宫腔镜下疏通输卵管后,给中药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紫花地丁、鸭跖草、丹参、赤勺、桃仁、血竭等保留灌肠,取汤药100毫升,温度至37度,每晚1次(经期暂停),20天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于宫腔镜术后给予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和替硝唑片以预防感染。方青娥等用综合法治疗输卵管不孕,用自拟疏通化瘀汤(柴胡、当归、赤勺、川芎、丹参、穿山甲、皂角刺、川牛膝、桃仁),水煎服,每天2—3次,一月为一个疗程,连服1---3月。另配合针刺输卵管阻塞部位(间质部、峡部、壶腹部、伞部)及中药保留灌肠,强刺激不留针,取针后于针刺部位服帖白芥子膏(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等)4小时后去掉,7日1次,一月为一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灌肠中药用蒲公英、败酱草、丹参、红藤、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延胡索、川牛膝、浓煎至100毫升,保留灌肠时间1小时以上,从月经后第3天开始,1月为一个疗程,使用1—3个疗程。韦秋玲等治疗输卵管阻塞,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理气通络中药内服加灌肠。中药内服方以丹参、赤勺、丹皮、桃仁、茯苓、穿山甲、三棱、莪术、黄芪为主,每日1剂。灌肠方以虎杖、黄芪、当归、蒲黄、皂角刺、王不留行、三棱、莪术、白花蛇草为主,每日1剂,经期停用。

3、痛经张发秀等采用经前中药治愈灌肠,经期消炎药口服治疗原发性痛经,中药用川芎、桃仁、当归、白芍、莪术、延胡索、蒲黄、台乌、细辛,浓煎至100毫升,温度38度,排便后保留灌肠。每晚1次,经前1周开始,经期停用。月经来潮起,予消炎痛25毫克,每日3次,连服3天。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

4、子宫内膜异位症朱良玉等将内异症患者辨证分为气滞血瘀型和寒凝血瘀型,分别用内异症1号(川桂枝、单皮、丹参、败酱草、炒赤勺、白茯苓、石见穿、莪术、炒乳香、皂角刺、桃仁、台乌药)和内异症2号(肉桂、丹皮、丹参、败酱草、炒赤勺、白茯苓、石见穿、莪术、炒乳香、皂角刺、淡吴茱萸、木香),保留灌肠,每晚1次,10天为一个疗程,另佐以丹参注射液后穹隆局封。杨海燕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组以丹那唑加中药新红藤汤2号方(红藤、虎帐、路路通、穿山甲、蒲公英、紫花地丁、皂角刺、三棱、莪术、当归、桃仁、败酱草、制乳香、制没药、延胡索、香附)灌肠,每月经净后3天起每晚1次,连续14天,6个月为1个疗程。黄亚黎等运用中西医治疗手术后复发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药采用活血化瘀类(丹参、三棱、莪术、赤勺、地龙、蒲黄、五灵芝、延胡索、红藤、桃仁、水蛭)口服,每日1剂,分2次饭后温服,经期停用。清热解毒类中药(白花蛇舌草、败酱草、丹参、紫草根、黄柏)灌肠,每晚临睡前作保留灌肠,经期不停,与口服中药同时进行,西药丹拿唑100毫克,每晚临睡前阴道塞药。、

5、盆腔淤血综合症林珍莲用棱莪消积汤(三棱、莪术、丹参、桃仁、赤勺、延胡索、丹皮、败酱草、红藤、薏苡仁)随证加减,煎煮浓缩成100毫升药液,直肠点滴。于月经净后3天开始,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另将药渣趁热用布包裹待温度适宜后敷下腹部。另选用逍遥散加减,灌肠。张庆问等自拟活血化瘀止痛饮(当归、赤勺、桃仁、红花、生蒲黄、丹参、香附、延胡索、川芎、桂枝)随证加减,同时内服和灌肠,10天为1个疗程。

6、直肠给药法最早见于《伤寒论》的“蜜煎导方”,用于便秘难下,现在所说的直肠给药是将祖国医学传统的导药法与现代医学的灌肠法相结合的给药方法,是将制剂注入直肠或乙状结肠内,药物经肠壁周围丰富的血管,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从而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的作用,临床常用方法有中药煎剂灌肠、直肠点滴、及中药栓剂或原药塞肛。常用剂型有栓剂、明矾胶囊、保留灌肠液、微型灌肠液等。因该药给药方法与口服比较有吸收快,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防止了胃酸及各种酶对药物的破坏作用,减少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显效快的特点。临床常用于内外妇儿、急症等多种疾病,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总体说来,直肠给药法治疗妇科血瘀证有确切疗效,是目前中医治疗妇科病的优势,随着对灌肠中药的抗炎、解热镇痛、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中医药直肠给药治疗的优势将更加突出,值得我们发扬广大。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及其护理经验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而且时好时坏,反复发作,常规的抗炎治疗效果不够理想,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本病,使药液经肠道直接作用于附件、子宫、宫旁组织,见效快疗程短,而且药液不经肝脏进入血液,可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副作用。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及腰痛,常在劳累、性交及月经前后加剧。阴道检查子宫和附件有压痛,子宫活动度差,附件增厚或触及有粘连、压痛明显的包块。B超检查可提示附件增厚,炎性包块或少量盆腔积液,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或稍高。

治疗方法;中药白花蛇舌草30g红藤30g败酱草30g三棱10g莪术10g没药6g丹参15g延胡索12g当归15g浙贝母12g苡仁30g夏枯草12g赤勺15克

灌肠方法:将中药加水500毫升用文火煎至150毫升,用纱布滤过,药液温度以39---41度为宜,嘱咐病人先取左侧卧位,并用小枕头垫高臀部约10厘米,以一次性静脉输液管替代肛管并用石蜡润滑管前端,插入肛门10---15厘米,缓慢注完腰液,嘱咐病人卧床休息2小时,于月经干净后第3天开始,每日1次,10天为1疗程,最短2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

观察方法;治疗期间每5天观察记录下腹疼痛、白带量、腰酸等主要症状变化情况;治疗前后各作一次盆腔B超及白细胞记数检查,以便综合判定疗效。

插管的选择:一次性静脉输液管系软性硅胶管,较一次性肛管管径细且柔软,患者不仅在视角上易接受,实际操作中肛门不适感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肛管,其灌肠药物保留时间明显长于后者,输液器对于合并痔疮的患者尤为适用。

插管深度:盆腔炎的疗程较长,一般需要2---4个疗程,插管过深大于20厘米,易使患者引起不适,且创伤大,若插管过浅小于5厘米,药物进入直肠后刺激直肠引起排便反射,从而使药液排出,起不到保留灌肠作用。最适宜的深度为15---20厘米,该长度患者创伤小,易于接受和保留灌肠。

药液温度:灌肠液的温度若过高,患者可感觉不适,肠黏膜易水肿充血,温度过低则肠蠕动过快造成腹痛,药液不宜保留,灌肠液的温度宜37---40度,接近人体温度,使患者无不适感,易于接受,保留时间长。

灌肠时间:灌肠时间宜选在临睡前,灌肠前20分钟嘱咐患者排便,以防肠内容物过多不利于药液的保存和吸收。

灌肠体位:灌肠开始取左侧屈膝卧位,臀部抬高15厘米,注药时速度缓慢,以减轻对肠黏膜的刺激,灌肠后10分钟改为右侧窝位,20分钟后该为自由体位,这样有利于药液保存在肠道内得以充分吸收,从而提高疗效。

体会: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以湿热,淤血为多见,治疗宜清热利湿、活血理气、化瘀止痛为主,本方采用白花蛇舌草、红藤、败酱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三棱、莪术、没药、丹参、赤勺、当归、延胡索理气活血,祛瘀止痛;浙贝母、夏枯草清火散结,消累利,苡仁健脾利湿,排脓消肿,解热镇痛。全方配伍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利湿消肿之功,达到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增强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加快炎性物的软化和吸收而治愈本病。同时由于直肠、膀胱及子宫的比邻关系,药物经痔静脉丛吸收后,可是盆腔内迅速达到有效浓度,取得治疗效果,并采用40度左右的热灌肠液,药液本身具有物理性的热疗作用,有利于盆腔脏器的血液循环,从而使疗效更好。

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灌肠微波治疗输卵管性不孕324例

徐琨何家超河北解放军255医院生殖医学科摘自《中国社区医师》2007年第24期

输卵管病变是造成女性不孕的主要病因,占不孕妇女的25%--40%。由于本病大多因感染引起,病程迁延,治疗难度大,我中心运用中药内服配合中药灌肠微波理疗治疗本病,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324例患者均经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确诊为单侧输卵管不通者92例,双侧输卵管不通者90例,输卵管粘连、伞部高举或输卵管迂曲粘连、成团状,24小时造影剂明显局限或堆积成团者42例,双侧输卵管僵硬,走行扭曲、缠绕成团者98例,输卵管积水者12例,且所有患者均做过B超或内分泌测定、抗精子抗体检测、抗子宫内膜抗体、子宫内膜活检,排除了生殖器畸形、盆腔结核、肿瘤、派卵障碍及免疫性不孕等。患者的配偶精液常规检查正常。

治疗方法:1、中药内服:以口服疏通颗粒(主要成分为红花、土鳖虫、川芎、当归、莪术等)治疗。每次2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2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2、中药灌肠。基本方:丹参25克、赤勺15克、丹皮15克、牛膝15克、车前子15克、败酱草25克、薏苡仁25克、三棱15克、莪术15克、鸡血藤50克、穿山甲15克、皂刺15克、加减:若盆腔包块或盆腔粘连加土鳖虫、蜈蚣,若输卵管积水加大戟,若附件厚、压痛明显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灌肠体位取胸膝卧位,双膝屈曲,暴露肛门,用一次性塑料肛管涂石蜡油后插入肛门10-15厘米,外接一次性50毫升注射器,缓慢推注药液50-100毫升,拔管后取平卧位,进行微波治疗,每次20分钟,嘱患者尽量使药液保留时间长些,15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疗效标准治疗后经HSG复查证实:1:双侧输卵管通畅或患者已怀孕为治愈。2:一侧输卵管通,或粘连、积水程度获明显改善为有效。3:3个月治疗后造影显示无明显变化或通夜显示完全不通为无效。

体会:由于输卵管性不孕,一般病程较长,笔者体会以中药治疗为主,可以充分体现辨证施治,以内外合治的方法提高治疗效果。总体治愈率达到70.4%,有效率达到87.7%。中药口服组方原则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主。中药保留灌肠,一方面可随证加减,另一方面可使药物通过直肠黏膜吸收,直达病变部位,使局部病灶变软,粘连组织消散,使水肿消失,提高药物的吸收能力。微波理疗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灌肠后立即理疗,加强药物渗透作用直达病变部位,有利于炎症及渗出物的吸收和代谢。对于粘连较重的患者,可适当增加理疗的时间。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18例疗效观察

王丽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摘自《中国社区医师》2007年第23期

慢性盆腔炎西医认为是行经、产后的感染,细菌进入淋巴、血管而致。中医认为属“带下、徽证”的范畴,是盆腔静脉慢性淤血而引起的一种妇科病变,以下腹疼痛为主,多见于20-40岁育龄期有过妊娠分娩的妇女。笔者近年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118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均为经产妇,年龄23-44岁,平均36岁,病程6-18个月。诊断标准参照《现代妇产科》的标准,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或下腹坠胀或牵涉感,月经前、劳累后或性交后加重,并伴有大便时的腹坠感,白带增多腰痛,月经失调等,极度的疲劳感。这些症状皆在下午、晚上或占立后加重。化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细胞增多,血沉加快。妇科检查阴道宫颈肥大,有糜烂,大部分子宫后倾后屈,肥大,宫旁压痛,但触不到结节。B超显示盆腔静脉扩张,回声不均。

治疗方法:保留灌肠法:自拟清热解毒、祛瘀汤。基本方:金银花20克、丹参15克、地丁20克、蒲公英20克、赤勺15克、延胡索15克、败酱草20克。自月经干净3天后取一剂中药浓煎2次合并浓煎液浓缩至100毫升,保留灌肠,每日一剂,10天为1个疗程,2—3个疗程基本治愈。药温38—40度。患者取膝胸位,用5号导尿管甘油涂后插入肛门约14厘米左右,将浓煎液导入,保留30分钟,并配合离子导入机腹部治疗30分钟。在家也可用暖水袋熨烫腹部,但效果不如离子机好。

疗效标准1:痊愈:临床症状消失。2: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改善。3: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改善轻微。

结果:118例中,痊愈76例,有效35例,无效7例,有效率93%。

讨论:慢性盆腔炎具有“三痛、二多、一少”的特点。即盆腔坠痛、低位腰痛、性交痛;月经多、白带多;妇科检查阳性体征少。主要病因是病原体侵入子宫、输卵管、卵巢、子宫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黏膜所发生的炎症。中医认为感受邪毒、湿热蕴结下焦、气血凝滞、营卫不和而发热;湿热下注而带多;气血凝滞而成块为徽证、脓肿。《景岳全书。妇人规》中“淤血留滞作证,为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气逆而血留……总有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日积,而渐以成症矣”。此论述与盆腔炎的发病与临床特点相似。七情内扰,脏器不宜,肝气郁结,或经期、产后血室正开,风寒乘虚而入,留滞于冲任胞宫,气机不畅,淤血内停,脉络不通而发为本病。治疗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方中丹参、蒲公英、赤勺、活血化瘀;金银花、地丁、败酱草清热解毒;延胡索消肿止痛。经直肠给药,直接渗透作用于患病部位,具有药物吸收快,作用时间长,无不良反应等优点。活血化瘀药保留灌肠可直接扩张血管,改善组织微循环。改善病灶周围血氧供应,见效迅速,效果持久。

采用直肠给药治疗支气管肺炎患儿59例疗效观察

为加强支气管肺炎的有效治疗,我院于2006年6月—2007年9月采用中医内病外治直肠给药的方法,使用复合制剂治疗59例支气管肺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115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

方法:对照组给予对症、输液等支持疗法。治疗组在对症、支持等基础上直肠给予复合制剂治疗。方药:麻黄3克、杏仁6克、生石膏12克、甘草6克、款冬花6克、紫箢6克、寸冬6克、桑白皮6克、全瓜篓15克、黄芩6克、海浮石12克、葶苈子6克、茯苓6克、金银花10克、连翘6克、板蓝根15克、鱼腥草15克、红枣10克、浙贝母10克。将原料粉碎后,用滤纸包装成规格为30克/包的小型药袋。取复合制剂1包放沙锅中,加水150-300毫升煎并浓缩至30—150毫升,取汁装瓶备用(根据临床症状给予辨证用药)。2-6个月30毫升,6个月---2岁30—50毫升,2—6岁50---80毫升,6岁以上80—100毫升。将药液装入60—100毫升容器内与直肠给药连接插入肛门,深度为5—10厘米。药温控制在35—40度,直肠保留给药。每人次,10天为1个疗程。直肠给药结束后拔管,静卧10分钟即可下床活动。直肠给药前应使患者尽量排空大便或给予清洁灌肠,宜取卧位或俯卧。

观察指标:发热、胸痛、呕吐、肺部湿罗音以及有关的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X胸片。

讨论:小儿支气管肺炎在中医属于小儿外感咳喘证范畴。在病因病机上,肺为娇脏,为多气多血之脏,朝百脉,肺主气,气行血,肺主皮毛,故外邪易入侵。外邪闭肺,肺气郁闭不宣,气郁久则血运受阻而淤。痰为有形之邪,痰阻气机,碍于血运则淤。复合制剂直肠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同时结合西药抗感染,对证治疗,标本同治,疗效显著。.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24例疗效观察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疾病。从1980年2月以来,本科以内服参苓白术散治本、生肌玉红膏方(水煎)加氢化考的松保留灌肠治标的方法,住院治疗24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小结如下。

治疗方法:内服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黄芪、茯苓、扁豆各15克,陈皮、炙甘草各8克,淮山药16克,白术、莲肉各12克,砂仁10克(后下),苡仁14克。脾阳虚者加炮姜10克;脾肾阳虚加补骨脂12克,肉豆蔻10克;便血重者加山豆根、白头翁各12克,地榆15克。每天1剂,分2次煎服。

生肌玉红膏方加减水灌肠:当归、白芷、白芨各20克,血竭、甘草各12克,紫草18克,加水煎成200毫升。待药液温度降至30—40度时左右,加入氢化考的松100毫克。患者于睡前排净大便后,取侧卧位保留灌肠,每晚1次。

按上述方法治疗,3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作乙状结肠镜复查,尚未恢复者可继续下一疗程的治疗。

讨论与体会: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泄泻”、“肠风”、“脏毒”等范畴。《景岳全书》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后世医家也有慢性泄泻责之于脾之说,故本病宜从脾经入手治疗。参苓白术散功能补气健脾、渗湿和胃,为治脾胃气虚的常用方剂。用此方内服,主要是治本。生肌玉红膏方功能解毒消肿、收敛生肌,临床多用于疮疡溃烂久不收口,用此方煎剂保留灌肠,可使药液直接作用于肠壁,达到清热解毒、收敛生肌的目的,是一种治标的方法。加用白芨可加强收敛、生肌、止血之功效,再加入氢化考的松可加强抗炎作用。

本稿摘自于《中医杂志》1982年第3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衡阳医院中医科黄少檀、奚彩昆

泄泻灵汤治疗慢性腹泻

陕西省复退军人慢性病疗养院王英鹏

泄泻灵汤组成:党参12克、白术16克、茯苓10克、黄芩、车前子、防风、苍术、柴胡、白芍各9克。小儿用量酌减。

加减用法:1、气血虚甚者加黄芪15—32克,白芍用至12克。2、营卫不调,经常感冒者加羌活、独活各9克,姜枣引。3、腹胀痛甚者重用白芍,加厚朴、陈皮、半夏、良姜、元胡等。4、脾肾阳虚加吴茱萸、肉蔻、破故纸等,甚者见四肢偏冷,脘腹发凉加炮附子、干姜、草豆蔻。5、饮食积滞,脘腹胀者加焦六曲、焦山查、焦麦芽。6、泄泻稀水,寒甚者减黄芩,加苡仁、炮附子、山药、重用车前子。7、久泄不止者加升麻6—12克,或可子肉、赤石脂等。8、脾虚甚,炒白术可用至32克以上。此方剂只要不是单纯的实证和热证,一般慢性腹泻皆可应用。

体会:本方特点是用四君子汤助阳气、强脾胃为全方的基础,并配合使用了升提、燥湿、淡渗、疏利、清热、燥脾六个治疗腹泻的法则;运用风药升提胜湿,鼓舞胃气因而加强了疗效。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