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太极名家答疑
2016-05-17 | 阅:  转:  |  分享 
  
【太极名家答疑关于泛、敛之说的看法和见解

首先感谢诸位先生对学术的支持!我一直以为陈家是以泛臀说法为主的,冯老先生的观点几年前我也听其弟子说过,比如:太极拳属道教;不大主张震脚、泛臀;手的捣碓是做小周天。田老师、和陈先生的观点我还不大知道。我想听听各位专家关于泛、敛之说的看法和见解。田秋茂老师答疑:关于陈式太极拳泛臀之说起于陈鑫《太极拳图说》(称泛臀或翻臀),但陈发科、陈照魁均不主张泛臀,这有陈发科、陈照魁拳照,以及陈发科众多弟子为证。陈发科弟子李经梧、冯志强、田秀臣、雷慕尼等均不主张泛臀,观他们地拳架也不泛臀。他们在练拳和教拳时都主张敛臀或称溜臀。李经梧的陈式太极拳书中也明确说明主张溜臀。《太极拳研究》一书中也明确说“腰胯松沉,臀部内敛,裆劲自足”。所以我认为至少陈发科这一支传的陈式太极拳不主张泛臀,而主张敛臀或称溜臀。谢谢王先生提问。想学太极拳,找不到老师应怎样自学?自学必须先找一本教材,一般选《简化太极拳》?当然,还有更简单易学的人门套路,就是本书介绍的一套《精简十式太极拳》。如果当地没有老师,又找不到会打太极拳的人,如有可能的话,可先购一个优质教学录像带(或VCD),边看边模仿学习;也可约上两三个相同爱好者一起研究,互教互学,你做给我看,我按教材的讲解和图形指出你的错误;然后我又做给你看,你又指出我的错误,大家一起练习至熟为止。初学时最好把每个式子分解成若干个动作,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并把每个分解动作的手脚搭配好。第二天先复习一下,再弄清第二个分解动作。第三天先复习第一、第二分解动作,连在一起做,稍熟了,再弄清第三个分解动作……。每天积累,不到2个月,就可断断续续打完整套简化太极拳了。如果不先弄清分解动作,一开始就想连贯一气学完整套拳,很难掌握要领,即使有人带也难于学好。初学太极拳要先想后做,按照动作要领,学会每个分解动作,这是第一步;然后边想边做,学会断断续续打整套拳,这是第二步;在这基础上坚持每天锻炼,务使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柔和,做到相连不断,这才是第三步。自学太极拳,只要有信心、恒心和毅力,又懂得自学的方法、步骤,一个人拿着图解边看边练也是能学会的。另外本站有大量初学教程其中如:吴阿敏24式太极拳讲解十分详细有不少太极拳爱好者通过此视频学完24式太极拳。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就能形成深刻印象。

初学太极拳,先学习哪种流派较好?太极拳流派很多,代表性的流派有——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和孙式等五派,开始先学哪派套路,很难一概而论,要看各人自己的喜好。以本人经验来看,陈式较刚勇;孙式小架灵活,气氛较活跃,适宜青年人;吴式中小架子,温文尔雅,女孩子学习尤为合适;武式小架而桩步较高,内动为主,外形蕴藉,适宜平时极少运动的学界人士及高龄老年人;杨式大架,开展舒畅,动中求静,静中有动,青老皆宜。以杨式大架套路为基本技法的简化太极拳,已推广50年,深受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好评,都以此作为初学范本。因其舒展大方,套路编排由浅人深,由易到难,删繁就简,即保留了传统技术又没有难度太大的动作。24个式子,如果每天学习1小时,大约20天左右即可学会整个套路,是以学这个套路为人门初学较为合适。何谓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是练太极拳对躯体身型的一种特别要求。含胸的意思指胸廓自然放松,两侧肩锁关节略微向里扣,与沉肩相联系。拔背是指在胸廓放松的状态下,背部肌肉群稍为张展,脊柱有上下拔长的自我感觉。其目的是使身型尽可能做到舒展和正直。在含胸拔背意识引导下,胸廓既不会向前挺,使形态变得僵硬,也不会陷缩、驼背,使身型变得有压抑感c因此对含胸拔背要有正确的理解,切不可做成“陷胸凸背”。何谓传统太极拳?

按习惯,传统是有历史源头,经代代相传至今仍一直保留着原来风貌、格调、内涵者,传统太极拳就是指由历史上某人所创、经历了一个较长历史时期,代代相传至今仍保留着原来风格的太极拳。如陈式太极拳(一路、二路炮捶)、孙式太极拳等五大流派太极拳。88式太极拳也是原原本本保留了传统杨式大架风格的太极拳,是经整编后规范了打法的杨式传统太极拳普及本。1934年2月,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太极拳体用全书》,是杨澄甫85式大架太极拳。杨氏早年和晚年的2个门生陈微明和董英杰演练的是81式太极拳。1943年出版的陈炎林的《太极拳与自卫散手》中所载的是105式套路,而1921年12月出版的许禹生的《太极拳势图解》却是74势。可见一种传统太极拳套路,其动作式数的多少是可以变易的。只要它的风格特点不变,套路动作基本结构、编排布局不变,格调一致,它就是保留下来的传统,不是新编。由于杨氏传统太极拳传世有各种套路,式数不一,甚至某些练法大相径庭。20世纪50年代初,国家体委决定推广杨式太极拳,于1956年组织了一批武术名家共同研究整编。他们对原来的85式套路中个别动作略作一些修改,使之更加规范,突出杨式大架中正安舒、开展大方的特点,定式为88式。但整趟拳架内容并没有更改,布局结构也没有创新,仍是地道的杨式传统大架太极拳。两仪的实质是什么?两仪原指天地,不过天地比空间有更广的内涵。古人从物理变化的角度去看待宇宙变化,把天与地看成是物质性的,与四象(金、木、水、火)一般。太极这个统一的物质,分化为二就称作两仪。意思是指独立存在又有一定联系的两种物态的仪形。把两仪与四象简单地单一解说为方位,显然未解古人用语之要义。什么是外家?什么是内家?目前公认的说法是太极、八卦和形意拳为内家拳,而少林及其他拳种为外家拳。有的说以内功为主的拳叫内家拳,这也不尽然,少林拳的深层功夫也是有内功的。按马岳梁师爷的说法,太极拳原来是在家里面练的,不外传、不外露叫内家拳。而其他拳可以卖艺表演等叫外家拳。内家拳,形意、太极、八卦有何异同?三个拳种形意拳是出手如刀锉,回手如刀钩;八卦掌是出手即是圈;而太极拳则是“巧妙”二字。形意拳是打直趟;而八卦掌为走圆圈;太极拳则是多方位的运化。形意拳的步是半步进退,即后足并前踪的跟步;而八卦掌的步多为扣、摆和趟泥步等;太极拳的步法是迈步如猫形,如履薄冰。讲六合劲即内三合和外三合方面,形意、太极和八卦都一样。三种拳法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技击理念也极为相似,相互通达。武林前辈中孙禄堂先师就是形意八卦太极合为一身。三种拳术的理论,都以中国易学为源头。各式太极拳有何联系和区别?现在流传的拳种有杨、陈、吴、孙、武、赵堡、李式等等。可以说杨式、吴式和李式(太极五行捶)都是陈式派生出来的,武式和孙式则派生于赵堡,而赵堡和陈亦应有一定的联系。各式区别只是动作或名称,其拳理是一脉相承的。(各式太极拳比较)可不可以同时习练多种太极拳?如何选择哪一种拳,我认为这既是一种缘分,也可根据个人喜好不同而定,并不强求。但初学者不宜习练多种拳式,因为各家已形成了流派,都有其独到练法,应该选一种自己合适的拳种,深入地用心地去练使功夫上身。先把某一种拳精雕细刻,练扎实了,再去涉猎其他。当然作为一个体育工作者来说,必须要懂得多些为好。传统套路、竞赛套路、简化套路有何联系区别?孰优孰劣?

传统套路是一脉相传的太极拳的经典套路,反映了太极拳的本来面目。竞赛套路是由传统套路改编而成,它有对时间的严格限制,有对身法、步法、手法等的统一规定等等,它不太考虑拳的技击作用,过多考虑外形的规范和高难动作,尽量要求在外形上千篇一律,也就是为了打分时的统一标准。简化太极拳如24式,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杨式中拿出24个基本姿势,据说当时还参考了苏联的体操专家的意见编成的,便于推广和普及。如果是一般健身可以学一点简化太极拳,如果要参加比赛要学竞赛套路。有人认为传统套路不能丢,因为它处处体现了太极文化和太极拳功理法的要求的内涵,并包括了套路、推手、器械的丰富构成,不要变来变去,失了根本,忘了其宗。太极拳有“南派”“北派”这种分法吗?

南拳北腿是指拳种的地域色彩。南派拳种如大洪拳、咏春拳等,北派拳种如少林拳等。北派拳种开展粗犷,腿法较多,故称北腿,南派拳种细腻紧凑,手法较多,故称南拳。太极拳虽有源于武当(南)或源陈家沟(北)之说,但拳理拳法大致相同。太极拳与瑜珈有何不同?

二者都是柔缓运动,修身养性,舒心健体,开发智慧。但瑜珈功仅此而已,太极拳则还兼具武术的技击功能,可以防身御暴;另外,瑜珈偏静,而太极拳动、静兼顾,因此更全面些。练太极拳有什么好处?

这个话题就大了,应该说要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去讲,我有一篇关于太极拳健身的论文可参考,这里简单谈一下。太极拳属道家文化和道家功法。道家信奉“我命在我不在天”,主张用本体的身心修炼,达到“延年益寿不老春"的目的。道法自然,太极拳的最大健身价值就在于它的自然,即“一人一身一太极,男女长幼皆适宜。"太极拳的技击价值在哪里?

一般的技击格斗就是存己伤人(使对手失去攻击能力,从而战胜对手),可以说无人文价值可言。但太极拳的技击(推手、散手),可以做到既存己,又不伤人(借力打力,点到为止),从而达到武学“止戈"的至高境界和理念。太极拳握拳时是空拳还是实拳?

太极拳法用掌较多偶然用拳。拳也叫捶,只有五捶,而且这五捶并不全是以打击为主,也有拿法和破对方的来力。通常是握拳如卷饼,但不要握实、握死。握拳时是以中间的掌纹为折线,以小指依次向手心(内劳宫穴)并拢,中指尖在内劳官处,同时拳面要平,手腕也要平,即四指得气。何为含胸?何为拔背?何为“含胸”?心以上为胸。含胸时,锁骨保持平稳微向下沉,两肩尖微向前向下蜷扣,胸腔微向内合,使胸部放松即为“含胸”。何为“拔背”?正确的拔背姿势是意在解除肩膀肌肉的紧张。脊柱在脊肌的牵引下,节节松沉、直竖,又虚虚对准两肩膀中间,脊柱骨节似有鼓起之意,两肩要灵活,不可低头,谓之“拔背”。为什么太极拳要心静气和?

中国人言「心」实即现代生理学上之头「脑」,亦即人身「神经系统」之中枢,司体内一切活动和协调,其大脑司精神活动,亦即是智能、思想、记忆、意识和行为,小脑司控制协调肌肉群之动作圆滑、平均、正确并维持身体在空间之平衡,因之太极拳运动,在身心并练的要求下,而以心始,属于无形,心的功能,惟有在静的状况下,始能高度发挥,使百骸听命,动合自然,此为人人经验所知,不待多释,欲求心静,必须先摒除杂念,专心壹志,恭敬练拳,先想到气,如何使之平和,此要所论之气系属广义之气,一为去其燥、愤、怨、怒不正之气,而养浩然之正气,属于精神方面为无形,一为呼吸清静之空气,属于动作方面为有形。「以心行气」,使之平和,气和则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腺,自然在平衡状态下活动,使人感觉轻松舒适,所谓「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非心静气和莫能表现,故列为首要,属于内功,从起势到收势,始终如此,故经论曰:「动中求静」、「虽动犹静」即指此也。怎样作到太极拳的虚领顶劲?

顶劲者,头宜正直(下颚微收,舌抵上颚,唇轻合),虚虚领起,以意导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肌肉、神经两感紧张,不但阻碍气血畅流,且使人有上重下轻之感,必须虚领,始免此病,而使精神提起,腰部压力减轻,所谓「顶头悬」是也。陈、杨、吴、武、孙式等各学派的太极拳推手是否采用相同的八法?

“天下太极是一家”,当前包括陈、杨、吴、武、孙式在内的各学派的太极拳,都是一脉相承的。长期以来,各学派在继承、创造、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就像京剧按唱腔有谭派、马派、余派、言派、麒派之分;又像书法按字体有王、欧、虞、颜、柳、苏、黄、米、蔡等各体之别一样。今若以书法作比,后世各书家大都是接受崇拜“永字八法”的;而太极拳也如引,虽然各派风格不同,拳式稍有差异,架式大小也有所区别,但它们却是普遍接受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八法为基础手法的。从理论上说,各派所采用八法的基本原理和要求是一致的,但在具体运用的方式方法上,则随着各派的创造发展,是不免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差别。对此,也只能是“求大同,存小异”了。怎样达到气沉丹田?

首先,应遵循“意守丹田”的原则。意来源于形,而高于形。没有意的指导,任何造形动作,都不能完成。陈鑫讲:“百会穴领其全身,要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气如何上升?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归于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体心气无不俱下。”此理阐述了心意为先,内气升降及动荡在于意导。打太极拳要求全神贯注,“意守丹田”,不存在杂念,即要心静用意。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让逆腹式与动作合折,近使膈肌上下活动,来实现“气沉丹田”,使内气存养涵蓄小腹,不使横气填胸气上浮。其实,应遵循腹式逆呼吸的原则。陈式太极拳运动中,以练深呼吸为主。道学讲:“虚其心,实其腹。”实其腹的练习方法,主要是练气团聚于小腹,以腹式逆呼吸,达到“气沉丹田”。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把胸部由于运动而引起的紧张状态转移到腹部,使胸部宽舒、腹部松静而又充实。这对增加肺活量,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的作用。开发时的呼气,膈肌下降,使腹压增强,重心下沉,胸内压则相反地减弱。合蓄时的吸气,隔肌上升,使腹压减弱,重心上移,胸压则相反增强,加大了肺活量。但不要一味沉气,气应当鼓荡,呼吸快慢要适宜拳势和练拳者体质需要。呼吸要求做到深、长、细、缓、匀、柔。呼与吸相交换时,要稍微停顿片刻。配拳势动作为:合或屈、退、虚、蓄、顺缠丝为吸气;开或伸、进、实、发、逆缠丝为呼气。技击时,发劲动作都用呼气,并要求短快完成。其三,严守姿势原则。“气沉丹田”的做法,它不是了孤立的,而是与外形姿势正确有关。姿势正确方能气沉丹田。练习“气沉丹田”需做好:顶劲领好,尾闾中正,含胸拔背,腰劲塌下,脊柱松沉,命门后撑,裆劲没着,提裆紧合,胯根开圆,呼吸配合,膈肌升降,左右动荡,随意行气,畅达四梢。什么是太极拳的刚与柔?

柔,就是防守,在保持适当的紧张时,做到最大限度的放松。在练太极拳时,肌肉群应做到有控制的收缩,故在习武练功谚语中有“凡拳以柔为贵”的说法。这正如陈鑫所说:“世人不知,皆以太极拳为柔术,殊不自用功以来,千锤百炼,刚而旧之于柔,柔而造之于刚,刚柔无迹可见。但就其外而观之,有似手柔,故以柔名之耳等”。太极拳讲究“四两拨千斤”,也是以柔化刚,近于实的攻防意识。因为通常进攻对方,都是以刚为主,防守以柔为主。如南拳诸家“化手如绵,出手如铁。”二者处于对立的地位,柔的走化是为刚创造进攻条件的,所以说太极拳运动是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刚与柔不能截然分开。武术谚所谓“刚中寓柔推不垮,柔中有刚攻不破”。“以柔克刚,以刚制柔”,充分说明刚与柔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从事太极拳运动要刚柔结合;急缓互用,且太极拳水平越高,柔的功夫也就越好。掌握好刚与柔的辩证关系,有利于提高动作协调性和攻防劲力。太极拳气的运行太极拳气的运行是怎样的观念?姿势怎么运用?怎样以意行气?陈小旺首先一定是动作,外形来引导内气,内气就比较复杂,比如手往外转,大姆指领先,就像开电门一样,气由里往外走。小指往里走像关电门一样,气是往里走的,但怎样开关电门?如果没有电线,单开关电门不行,电线就是运动规律,以丹田为核心,往外去了,丹田就出去了,回来就是丹田叫它回来,光这样是华而不实,要轻而不浮,沉而不僵,就是遵从运规律。最重要的是架子,就是套路,严格要求达到运动规律,要抓住运动规律,运动规律只有一个,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串,一气贯通。只有这一个,但有三种形式,第一、丹田左右旋转,手像开关一样,了解这圈怎么缠法。第二,丹田上下旋转,配合胸腰折迭运化。第三,换劲时丹田左右前后,几乎同时进行。不管什么动作都脱离不了这三种形式的运动规律。“气的运行”,这个问题要在这上面下功夫,这方面清楚了,就可以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它就会听你指挥了;动作误差很大,它不可能听你指挥的,就好象中国过去运阀割据,没有中央,你说你的,我做我的,只有统一了才能指挥。肢体如能一气贯通,随心所欲,不思而战,才能达到以意行气,以气运身,内气不动,外形寂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由外面的动作引动里面,外形的误差大,内气的误差就大,外形的动作误差缩小到一定程度,内气可以贯通,就可以以意行气,由量变到质变。太极拳架越低越好吗?

太极拳行功走架,是低点好还是高点好?历来说法不一,很难一概而论。通常来说,老年人体弱多病,以健身为主,宜练高架;而年轻人身强力壮,讲求功夫,架子可以适当稍低一些。但是不是越低越好?越低就意味着技击性越强呢?首先,从起源来看:太极拳究竟创自何年何人?可以说至今尚无定论。但就大的轮廓说,趋于共识的,那就是——太极拳的拳理、拳论源于道家,功法、功架也是出自道家。这一点,从太极与老子的《道德经》合解中即可看出。老子有“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之言,太极拳则有“以柔克刚”之说;老子有“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之方,太极拳则有“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己先动,舍己从人”之说;老子有“不争而善胜,不召而自来”之言,太极拳则有“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之说;老子有“曲则全,枉则直”之言,太极拳则有“曲中求直,蓄而后发”之说……凡此种种,可以看出:太极拳是道学说的形象记载,是道家理论在武术实践上的具本运用或展现。因此,太极拳的功架要领理所当然地应合乎道家的基本思想。“无过不及、抱中守一、中和平衡”是道家之前现无为而无不为思想的基本要求,而习练太极拳的架子过低就不可能保持于中和平衡。所以,太极拳的架子越低越好的观点是有悖于道家思想的。其次,从拳的基本特征看:太极拳早年亦名:绵拳,是一种以柔为主,用意不用力的内家拳法。它注重气血经络的疏通和内劲的积累,并不过分地讲究外形。当然,初学初练先求其功架端正规矩是必要的,但练至一定程度之后,则非常强调顺其自然。就杨式太极拳则言,历代先师授拳无不告诫“切忌用拙力”。为了谨防出现拙力,上肢出拳、击掌,下肢左右分脚,或站或立,自始至终无不是处于似直非直,似曲非曲的悠然自得状态,尤其是腿部下蹲时,最忌出现死弯。对此,《拳论》的要求是“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所谓“中正”,即高低适度,立身适中,功架端正,无重心偏斜,不左右摇摆;由此方可于安舒中求其行气致柔、不用拙力。否则,架子压得过低,腿部势必会出现死弯,失去应有的弹力,同时也有违于中正,难以安舒,就更谈不上能支撑八面了。其三,从养生与技击方面看:架子地低,内气臃于胸腹间,必然会压迫五脏六腑,由此一来呼吸不畅,内脏易于受损;二来下盘负荷过大,易疲早衰,久而久之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就技击而言,架子过低,进退、旋转、起落难以自如,并不利于攻防;况且,太极拳的技击并不在于外形的高低,关键是看功力的强弱或内功的大小,功力大的人即使身体站立,瞬间机会,也可迸发巨力,一招制敌;功力小的人,即便卧身极低,出手也未必有多大的威力。总之,习练太极拳的架子,无论是从养生还是从技击的角度看,以适中为好。何为慢练为养快练为伤?

冯志强老师,答疑:对陈式太极拳,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它刚猛、爆烈,讲究发力。在这种错误认识的指导下,许多人在练习陈式太极拳时,刻意追求发力、震脚。殊不知,这样长久地练习,会伤气血。因此,我认为,练习陈式太极拳的原则是:慢练为养,快练为伤;柔练为养,刚练为伤;舒展大方,圆活运动;气沉丹田,培养浑圆之气。太极拳的高级阶段是达到浑圆一气,也叫一粒浑圆气。到了这个层次上,浑身的经络畅通,气血旺盛,自能得到健体强身的效果。慢练、柔练,符合人体运动保健要求,能够舒活筋骨肌肉。舒展大方、圆活运动,能使气血达到四肢末梢,促进气血循环。培养浑圆之气,使人精力充沛,武术谚语中有“拿住丹田练内功”,就是养浩然之气。陈式太极拳螺旋缠绕的缠丝动作,对疏通经络,锻炼肌肉、韧带、骨骼,有着特殊的作用,具有非常好的健身效果。
献花(0)
+1
(本文系小功架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