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基本的人际双向交互的相关内容
一、两类基本的人际双向交互在学生支持服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时交互的作用
可以继承课堂教学的优点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语言的交互之外,教学交互的形式还有体态语言的交互和师生感情的交流,教师和学生的语言及表情交互无一不传送着丰富的教学信息,掌握了课堂教学艺术的教师会及时捕捉这些信息,进行教学调控并通过交互把课堂教学气氛搞得非常热烈,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和学生双方的感情交流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这种交流是一种互动,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也可起到强化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这种面对面的交互是课堂教学最具魅力的地方,在课堂教学中这种体态语言的交互和师生感情的交流,是一种实时交互。在远程教育中,老师的肢体语言和学生的表情动作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实现,音频视频的即时传送从而起到和课堂教学同样的效果。
可以摒弃课堂教学的缺点
课堂教学中的交互从教学交互的角度看,体态语言的感情交流所传达的教学信息不是很明确,这种交互具有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是一个班的学生,他不可能过多地和某个学生交流,所以从整体上说课堂教学的交互性比较低而在远程教育中师生之之间的交互可以克服课堂教学交互存在的缺点。由于远程教育中多种媒体技术的实施师生之间更多的是文字语言和口头语言上的交流,很少用体态语言进行交流清晰的文字和口头语言交流克服了体态语言交流所带来的教学信息的模糊性。同时,利用各种先进的媒体手段教师可以单独与某个学生进行交流,实现了每一个学生交流的愿望。例如,聊天室的私聊功能,可以实现老师和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而不影响和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
可以克服师生之间实时交互的缺点
在远程教育中,虽然可以实现老师和每个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但由于是实时交互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而在学生对某些问题还不能深入理解时,教师不可能一一做出回答。这个时候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通过学习者之间实时的交互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可以即时向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讨教,从而跟上老师的授课,继续其远程学习。
非实时交互的作用
适应远程教育的非时间限制性
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遵循时间的原则,课程的安排与教学的实施都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一定时间的限制,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这种时间观导致两个弊端一是限制了教育的时间总量,使得个人只能十分有限地拥有受教育的时间;二是降低了对于时间的利用率,使得个人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教育,而远程教育中提供的非实时可以打破这种时间上的限制。它提供给学习者与老师学习者与学习者进行非实时交流的条件,以满足师生之间在时间不同步的状况中进行教学活动的要求。它可以让学习者在宽松的时间内任意安排教与学的活动,自主进行学习,从而最终实现接受远程教育的目的。
符合远程教育的基本理念
远程教育的基本理念就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远程教育必须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自我学习的条件。在远程教育中,非实时交互突显了这一教育理念。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实时交互在在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方面远不如非实时交互。在即时交流中,受者往往忙于接受传者传授的信息,而无暇对这一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从而造成流于形式的囫囵吞枣,不能形成真正的意义建构。而非实时交互可以形成传者不在场的情境留给受者充足的时间,把接受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产生同化或者顺应,最终实现意义建构。在传统的课堂交流中,学生总是由于教师的在场而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远距离课堂的实时交互中,虽然教师的实体并不在场,但视频与音频系统却将教师生动地推到学生面前,客观上仍然造成教师在场的效果。而远程教育中的非实时交互则可以将学生从被动的接受中解放出来。
二、两类基本的人际双向交互对远程教育的实践意义
(一)实时,同步的远程教学交互活动实时教学交互活动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紧紧围绕着远程教学过程的实时性展开的,目的是实现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同步进行。其最大特点是保证教学信息和情感信息的同步传输,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尤其是情感信息的缺失。采用实时交互方式的远程教学过程可以实时地在教师、学习者之间进行信息交流,达到类似于面对面交流的效果。通过各种共享平台上的资源浏览器、文本交流和音频视频,学习者不仅可以即时获得各种知识,而且还可以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协作,即时地获得各种帮助,观测到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进步和不足。教师通过实时的交互技术服务系统和管理工具,可以容易地掌握到学习者的各种学习信息,灵活地进行教学活动的调整,从而可以达到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的高质量保证。当前在网络上可用来实现同步交互的技术有:
1、.网络在线聊天。
在每门课程的教学计划中,学员可以了解到授课教师的值机安排,学员可通过上网访问,通过聊天室或者其他聊天工具以“一问一答”的方式直接和授课教师交流。
2、BBS或网络论坛。
对于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学员可以把问题张贴到电子公告板上或者发布到论坛中,这样其他学员也可以通过公告板或论坛看到问题的解答。教师也可向有关学生公布家庭作业或公布与教学有关的信息以及讨论课程教学中的有关问题等等。其它的技术还有:双向视频会议系统,共享白板,IP电话答疑系统等。
(二)非实时,异步的远程教学交互活动
网络远程教学中,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学习活动不受时空的限制。网络教学的这种开放性和跨时空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学交互活动的形式要以非实时的异步交互形式为主。与实时同步交互相比,异步交互尽管看起来师生之间的交流缺少“人情味”,但是却能大大方便学习者的自由学习。通过非实时的教学交互活动,学习者可以很方便地随时向教师进行提问,最大限度地满足自身学习发展的要求。
在非实时教学交互活动中,学习者可以通过一定的资源浏览器从网上的信息资源库中选择各种信息,自主地对内容进行学习和加工处理。当遇到问题或不能通过自身完成时,可以通过异步的通信工具与教师或同学进行交流。
目前,网络教学上可实现非实时交互的技术有:
1、上网访问。
根据网络课程教学计划,教师在网上发布每门课程的标准化作业题、模拟试题及在线测试等,学员可以直接在网上完成作业,并将作业发回网站服务器(可用FTP的方式实现),由服务器直接评判并将评判结果发回学员。
2、电子邮件。
网络学员在报名或注册时,将获得本教学网提供的电子信箱(E-mail地址)。在随后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员可以直接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给老师,在老师解答完毕后通过邮件发回给学员。这种交互方式还可以是存放和提取家庭作业、其它辅导材料以及与同学间的信息交流。总之,交互在网络教学中的应用代表着一种思想,即交互促进学习,因此,在搭建网络教学平台的时候应主要考虑交互式活动的实现,以期提高网络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学习者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交互功能的差异
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处于不同认知发展阶段的学习者具有不同的生理、心理以及思维特征。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直观形象的具体经验支持、依赖教师的讲解,面对面的交流在其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接受学习,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其主动学习的欲望、自主思维的能力和以问题的理解深度大大提高。遇到疑难时也不再轻易地将没有经过认真思考的问题与他人交流,他们更喜欢独立思考或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因此,针对大学生及成人学习者的网络支撑平台,以基于BBS、E—mail和聊天室的信息交互为主要交互形式,平台中交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学习者之间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提供自由交流的场所,使其利用网络提供的宽松氛围畅所欲言,产生头脑风暴,发展思维,操作层次上的交互,导航系统的设计以简洁、清晰为原则,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内在的逻辑关系。无论是操作交互中的超链接还是信息交互,都以文本信息为主。而针对中小学生特别是针对儿童的网络支撑平台所提供的交互主要是通过一些感官上的刺激和实际的“动手参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并维持其学习动机,其交互基本上甚
至完全是学生与媒体界面的操作交互,学生通过点击按钮参与课程并使学习持续进行,按钮一般以生动、形象的图片或动画形式呈现,比较好的交互不只是停留在通过点击可实现页面和内容的跳转,而是将交互嵌入课程内容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
三、交互方式单一
交互活动缺乏组织实时视频会议、非实时视频点播、静态网页、PDT演示文稿以及word文档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主要交互方式,而利用Producer等软件实现视频图象和PPT演示文稿同步是目前许多网络课程采用的呈现方式,但它的视频一般只呈现教师的大头像,缺乏教学场景的变化,其呆板单一的形式易使学习者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网络平台中的人际交互主要以BBS、聊天室和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目前论坛交流的信息以文宇和图片为主。由于存储空间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声音和视频的交流比较少,在交互的信息类型方面比较单一、枯燥。同时,许多基于BBS和聊天室的讨论缺乏有效的反馈和组织,或问题得不到回复、或讨论由学习者自由发挥偏离教学内容。在基于网络支撑平台的教学中,交互方式的选择要与具体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探索多样化的使用方式。例如,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用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时,在预习阶段,学生在BBS中列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由此了解学生的初始能力并确定教学起点,在课堂提问阶段,通过BBS可使所有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教师要随时关注讨论内容,并有意识地引导教学向纵深发展。
四、交互的智能化程度不高
现有的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不能很好地识别学习者在真实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差异。学习者由于各自有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结构和个性特征。因此,每个人的学习风格、思维方式也有显著差别。而目前的网络学习环境惟一能标志学习者之间差别的就是系统分配给的ID号,这不但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而且学习者之间也不能相互了解。此外,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中的BBS等交互方式为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学习者之庶匝能够通过相互观摩共同进步,每个人在各方面的进步或后退都会被同伴所注意和评价,而这些外部评价影响其今后努力的方向。但基于BBS等交互方式创设的学习环境所营造的这种积极向上的心理气氛毕竟不能和传统课堂面对面交流的效果相娩美。而目前的网络教学平台的支持技术对此类问题没有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另外,在基于网络支撑平台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主通过在线聊天实现同步答疑,通过BBS讨论区实现异步答疑,同时将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给予解答后放入“常见问题库”中供学生查询以实现自动答疑。但目前大多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以基于在线聊天和BBS的手动答疑为主。此外BBS论坛需要管理者经常对论坛上发表的帖子进行检查,以防出现不良信息,还需要版主经常登陆对论坛上发表的帖子进行增、删、改及更新处理。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教师和管理者的工作量,许多论坛上的帖子只是按时间顺序罗列,缺乏有条理的管理,一般也不支持用户的再次查询。因此,增强网络教学支撑平台中交互功能的智能化程度,无论对提高交互的有效性还是以减少教师和管理者的工作量而言,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