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金像獎就是學院獎,由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頒發。1928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的好萊塢舉行。半個多世紀來一直享有盛譽。它不僅反映美國電影藝 術的發展進程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的電影藝術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背景音樂:奧斯卡幻燈片製作:蘊秀園奧斯卡金像獎,簡稱奧斯卡獎,也 即學院獎(AcademyAward),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AcademyofMotionPictureArtsa ndSciences)頒發。1928年設立,每年一次在美國洛杉磯好萊塢舉行,旨在鼓勵優秀電影的創作與發展,半個多世紀以來享有盛譽 ,不僅是美國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也倍受世界矚目。奧斯卡金像獎與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被視為世界影壇最重要的四大電影獎。奧斯卡 金像獎盃費雯麗:第十二屆、第二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作為一個演員,她在銀幕上演出了一個個動人的愛情故事。而作為一個女人,她一 生的愛情生活卻十分淒婉。她是律師家的女主人,卻渴望成為一名女演員。1931年,當31歲的霍爾曼在街道上遇見18歲的費雯麗時,這位一 向舉止得體的律師竟目不轉睛地盯著眼前那張令人神往的臉:圓潤而俊俏的下頜,唇線清晰而優雅,雙眸閃動出奪人心魄的聰慧,面龐秀麗得舉世無 雙。霍爾曼律師按部就班的人生由此突然出現了愛情故事。瓊·芳登:第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瓊·芳登原名瓊·比沃爾·哈威蘭德。十幾 歲時,在西岸演出公司的組織下,她開始以瓊·伯菲爾德的藝名走上舞臺。在1935年她的第一部影片《女士不多》中,她以此藝名出演了一個小 角色。在兩年多的舞臺生涯之後,她以瓊·芳登的藝名再次出現在一些低成本的藝術電影中。在1940年初期,芳登主要憑藉兩部希區柯克電影進 入了個人演藝生涯的全盛期――“蝴蝶夢”(Rebecca,1940)和《恒久的寧芙》,使芳登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的提名,之後又是希 區柯克的《深閨疑雲》最終把芳登送上了奧斯卡的最高領獎臺。葛麗亞·嘉遜:第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對影迷們來說,演藝生涯後期的葛 麗亞·嘉遜是優秀的代名詞,她飾演了眾多為大家所津津樂道並喜愛的電影角色,如《萬古流芳》,《傲慢與偏見》,《忠勇之家》,《鴛夢重溫》 和《居里夫人》。她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我們無法一一列數她所獲得的提名和相應獎項,一個事實已經足以證明她的受歡迎程度 ――她被11個國家授予“最受觀眾喜愛的演員”和“最佳女演員”榮譽。珍妮佛·鐘斯:第十六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真名菲莉絲·芙羅拉· 伊斯莉,生於1919年3月2日。她是在電影工作室體系下由製片人大衛·塞爾茲尼克一手捧紅的美國女演員。1946年,珍妮佛出演了塞爾茲 尼克制作的電影《陽光下的決鬥》。珍妮佛生於奧克拉荷馬州的塔爾薩市,她的第一次婚姻是與演員羅伯特·沃克,並與其生有兩子,兩個兒子後來 都成為了演員。珍妮佛和羅伯特1944年離婚,1949年,珍妮佛嫁給了塞爾茲尼克,即上文提到的大名鼎鼎的製片人,珍妮佛與大衛相守到1 965年後者的逝世,之後他們的女兒瑪麗·珍妮佛自殺,這雙重打擊幾乎讓珍妮佛崩潰,並企圖追隨親人了結自己的生命。創傷恢復之後,珍妮佛 的精神狀況一直不佳,直到與她的第三任夫婿,一個身價百萬的工業家踏上紅毯。1993年後者再次扔下珍妮佛撒手人寰。現在珍妮佛是諾頓西蒙 博物館的董事之一。英格麗·褒曼:第十七屆、第二十九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瑞典電影女演員。1915年8月29日生於斯德哥爾摩,19 83年8月29日卒於倫敦。幼年喪失雙親,由親戚撫養。1933年考入斯德哥爾摩皇家劇院,不及一年便躍身為瑞典影壇新星。先後在《修道士 橋的問題》(1934)、《婦女面部》(1938)等片中飾角。1939年應邀赴美主演好萊塢名片《插曲》,獲得成功。她在美國主演的著 名影片包括《卡薩布蘭卡》(1943)、《戰地鐘聲》(1943)、《煤氣燈下》(1944)、《聲名狼藉》(1946)、《聖女貞德》( 1948)等。其中,《煤氣燈下》使她首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50年代在歐洲幾國拍片,主要有《歐洲51年》(1952)、《義大 利遊記》(1954)、《艾倫娜和她的男人們》(1956)等。1956年在英國主演好萊塢影片《阿娜斯塔茜婭》,並因此第二次獲奧斯卡最 佳女演員獎。晚年,她在《東方快車謀殺案》(1974)出演配角,再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最後又因影片《秋天的奏鳴曲》(1978)獲奧 斯卡最佳女演員獎提名的榮譽。她長於扮演忠實、理想的女性角色,40年代盛名於美國影壇,後又成為國際電影明星。此外,她在舞臺劇和電視劇 中的演出也同樣獲得成功。奧麗薇婭·德哈威蘭:第十九屆、第二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奧麗薇婭生於日本,父親是英國專利律師,母親是 演員。奧麗薇婭在加州的洛斯蓋圖讀高中時便喜歡上了戲劇,她在當時由業餘演員製作的《仲夏夜之夢》中飾演了赫米厄的角色。作為瓊·芳登的姐 姐,奧麗薇婭被著名導演馬克斯·雷恩哈特發現,後者使奧麗薇婭能夠出演他執導的好萊塢電影,機會由此而來。1935年,奧麗薇婭與華納兄弟 公司合作,出現在由《仲夏夜之夢》改編的電影中,並與華納簽訂了長期協約。奧麗薇婭自認為是一流正統派的演員,因此拒絕了公司要求的一些傳 統天真女子的角色,這有些惹惱了華納,並正告奧麗薇婭,如不合作,則必將自毀於好萊塢。奧黛麗·赫本:第二十六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1 953年以電影《羅馬假期》裡的“安娜公主”一角而贏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的奧黛麗赫本雖然已經去世多年,她高雅的氣質與迷人的風采,卻至 今仍令許多熱愛她的影迷所懷念。赫本一生主演過的電影包括:《龍鳳配》、《甜姐兒》、《修女傳》、《蒂凡妮早餐》、以及《窈窕淑女》等許多 著名影片。一九八八年起,赫本更化身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的特別大使,貢獻了她的餘生給許多非洲及中南美洲的貧苦兒童。葛麗絲·凱莉:第 二十七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自她成為摩洛哥王妃已經過去許多年,就連她罹難於車禍也是舊聞了,但被光影凝固的她,今天看來仍有別樣的味道— —優雅(Grace),這也是她的名字。她生於大富之家,曾是奧運冠軍的父親為了她,向摩洛哥王室“繳納”了上百萬美元的陪嫁。她有過成 功的事業,不但以《鄉下姑娘》一片榮膺1955年的“奧斯卡影后”,還是“懸念大師”希區柯克的御用女星。凱薩琳·赫本:第六屆、第四 十屆、第四十一屆、第五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1907年5月12日出生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德市,父親是一名醫生,母親是一名爭取 婦女參政權力運動者。赫本與同年齡的女孩相比變得非常害羞,即使在家裡也顯得非常書卷氣。赫本考入布瑞邁沃學院之後,開始立志做一名演員, 在大學期間演了不少戲。赫本的演藝生涯長達半個世紀,曾4獲奧斯卡影后桂冠、8次獲提名,是得獎次數最多的“最佳女主角”。她獲獎的四部 影片分別是《驚才絕豔》(1933)、《猜猜誰來吃早餐》(1967)、《冬獅》(1968)和《金色池塘》(1981)。伊莉莎白· 泰勒:第三十三屆、第三十九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她是真正的影星:紫羅蘭顏色的眼睛光彩照人,充滿活力。儘管她不是最有天賦的演員,她卻是 最迷人的演員,她無與倫比的魅力永遠是焦點所在。很少有人能夠如此受到愛慕,同時又如此成為奚落的對象和影射與閒言碎語的標地。在她身後, 無數人聲名雀起,又歸於孤寂,而泰勒的魅力卻長久不衰。名利是她活力的源泉,公眾目光是她永遠的侍從。她從不知適可而止,對她來說,要麼 萬人之上,要麼一文不名。相對媒體而言,泰勒的成功(兩獲奧斯卡獎,第一個薪水百萬的演員,眾多的慈善工作)、失敗(健康、體重、藥品治療 及其他的悲劇)抑或是難堪(八次失敗的婚姻,電影災難,無數的醜聞),都已經不僅僅是她一個人的事情了索菲亞·羅蘭:第三十四屆奧斯卡 最佳女演員。義大利國寶級女星索菲亞·羅蘭一直是激情與魅力的代言人,她以動人的風采和卓越的演技在國際影壇馳騁了近半個世紀,不僅主演了 近百部影片,還曾被多個國際電影節授予終身成就獎的稱號!在拍攝過的影片中,索菲亞塑造的大多是富於激情並略帶鄉土氣息的女人。能夠把如此 普通的角色演得精彩異常,金星合海王帶來的領悟力起到了極為重要的影響,是它令索菲亞的“血液裡流著電影的細胞”,是它讓索菲亞能夠將自身 對親情的理解融匯到電影中去,從而打動所有觀看影片的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兩個女人》一片中,索菲亞真摯感人的表演不僅使影片獲得了 金球獎最佳外國片獎,同時也使自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坎城電影節最佳女演員、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外國女演員三項令人稱羨的桂冠。 簡·方達:第四十四屆、第五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曾兩次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的好萊塢影星簡·方達素有“健美操皇后”之稱,她編創的健 身操與減肥食譜幾乎橫掃整個女性世界,她那苗條的身材也曾是九十年代眾多女性渴望達到的終極目標。簡·方達出生在一個演員世家,1971年 在影片《花街殺人案》中扮演一位狡猾的應召女郎。她憑此片獲得1972年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梅麗爾·斯特里普:第五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女 演員。在好萊塢眾女明星之中,梅麗爾·斯特里普長得並不漂亮,但無疑她是美國電影界中最為成功的演員之一。她是個出色的演員,更是個幸運的 寵兒。1949年6月22日,梅麗爾·斯特里普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一個叫薩米特的小鎮上。還是個小孩的梅麗爾就處處顯露出一種極為強烈的表 現欲望,她好出風頭,喜歡在孩子們中間發號施令。她在瓦薩中學學習音樂的時候,對戲劇產生了強烈的愛好,她參加了戲劇小組,學校的演出使她 發現了自己在表演上的天賦。畢業後,她進入耶魯大學戲劇院深造。她一邊學習一邊積極參加各種演出,並努力嘗試各種角色,這為她以後拓寬自己 的戲路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裘蒂·福斯特:第六十一屆、第六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裘蒂從童星一路走過來,從乖巧可愛到成熟嫵媚,印 證了“女人越老越有魅力”這句話。年近不惑的裘蒂風姿綽約,聰慧可人,自己演自己導,魅力絲毫不減當年。擁有一副單薄身軀的她一直堅持做單 親母親,拋開明星光環,我們從她身上看到了一種純粹的、女性的智慧之美。1988年他在大導演卡普蘭的法制故事片《被告人》(TheAc cused)以精湛的演技生動的塑造了一個被強姦受害人形象而獲得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之後她為自己的成績而激勵,1991年她又以在《沉 默的羔羊》一片中的精彩表演再度獲得奧斯卡女主角獎格溫妮絲·帕爾特洛:第七十一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作為著名女演員的女兒,格溫妮絲 繼承了母親的優點。雖然父母並沒有希望女兒成為一名演員,但是格溫妮絲很早就表現出這方面的才華。少女時期的格溫妮絲就在自己的教父大名鼎 鼎的史蒂芬。斯皮爾伯格的影片《霍克船長》中扮演少女時期的溫蒂。長大的格溫妮絲具有一種好萊塢女星沒有的古典氣質。1995年她在《七宗 罪》中扮演年輕美麗、善解人意的妻子。雖然戲很少,卻十分地引人注目。而她與皮特的戀情成了好萊塢最重大的愛情事件,媒體稱她為“世界上最 幸運的女孩”。作為皮特的女友,格溫妮絲聞名全球,但是令人吃驚和遺撼的是不久這個金童玉女的童話就破滅了,他們宣佈分手。雖然經歷了失敗 的愛情,但格溫妮絲的事業卻青雲直上,早在《愛瑪》中就已經證明了自己的演技,而此後更是憑藉《莎翁情史》拿到了奧斯卡影后獎,她已經從一 個羞澀秀麗的女演員變成了好萊塢美麗的大明星。哈莉·貝瑞:第七十四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從上高中時就感覺到自己性感的不得了,再加上 喜歡暴露細膩美華的皮膚,任何男人都可以被她的美麗征服。這種女人最好演電影,否則會走上歧途的,就這樣《欲望叢林》出現了。憑藉花瓶般的 相貌很快她征服了好萊塢,《旗魚行動》更是讓她紅遍整個美國。如此性感的美人怎能沒有緋聞襯托,哈裡的緋聞不多不少正到位,因為撞車事故引 起緋聞,簡直就是錦上添花,燒的哈裡人氣直升。2002年是關鍵的一年,哈裡通過《死囚之舞》證明了自己真正的實力,她告訴了全世界的人, 她不僅有出眾的外表還有超人的演技——黑人第一位奧斯卡影后。妮可·吉德曼:第七十五屆奧斯卡最佳女演員。自從在銀幕上改變成大膽而成 熟的女性形象後,她的美豔開始顯露出來,影評也變得和藹可親,在媒體前一向以高姿態出現的妮可,已經向人們證明,她非但不是巨星身後的默默 無聞的女人,她而是熱衷演戲的一線女演員,更是領導時尚的美女,她要作一個不折不扣的超級巨星。妮可·吉德曼出生於美國夏威夷,但她卻是澳 大利亞人,父親是個教授,母親是出版商,家庭生活富足。吉德曼從小就表現出對藝術的強烈愛好,3歲起開始學習芭蕾舞,10歲就受到專業的表演藝術訓練,她的驚人天賦使她的學習既輕鬆而又進展神速。4歲時,她第一次登上了銀幕,在《叢林耶誕節》一片中出演一個配角,這雖然並不能使她成名,但卻更堅定了吉德曼鍾情表演的決心。1985年,她因出演了電視連續劇《越南》而榮獲澳大利亞電影學院最佳女演員獎,終於成為演藝圈中的明星名人。但她在電影上取得成功還是在1989年的驚粟片《飛越地平線》中的出色表演,她的上乘演技令她受到美國影壇的注意。同年,她有幸與巨星湯姆·克魯斯合作《雷鳴的日子》。但在這部影片中,吉德曼並沒有什麼出色的表演。相反,這之後她與克魯斯熱戀並結婚,倒使她一夜成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