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两类基本的人际双向交互在学生支助服务的地位
2016-05-31 | 阅:  转:  |  分享 
  
两类基本的人际双向交互在学生支助服务的地位,作用和对远程的影响人际交互和双向通信交流远程教育的师生双向通信机制。如前所述,人际交互和基
于技术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是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的核心成分,对整个远程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作出独特贡献的是瑞典学者霍姆伯格
。霍姆伯格的有指导的教学会谈的理论也被称为远程教育的双向通信理论。霍姆伯格将在时空上分离的远程教育系统中的师生间的交流描述为“非连
续通信”。他坚持认为,建立师生间的人际交流关系是增强学习实施远程学习的先决条件。在远程教育中,师生交流主要是通过非连续通信手段实现
的:既有通过学生与事先设计好的课程材料相互作用进行的模拟人际交流会谈,还有通过函件、电话和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电子通信手段实现的人
际非面对面的教学会谈,以及通过可视电话、双向视频会议等实现的人际远程面对面的教学会谈。远程教育并不排斥人际直接面授交流。正如前面
引述过的霍姆伯格对学习支助服务的分类:一类完全建立在非连续媒体通信上;而另一类包括或多或少的人际直接面授交流。霍姆伯格在其一系列著
述(1985、1986、1995)中,依据各国远程教育的实际案例,对人际面授交流和基本非连续通信媒体的双向通信交流直接进行了深入的
分析,并对与之相关的课程材料创作设计和学习支助服务作了透彻的论证。西沃特在其论文“远程教育中的学生学习支助服务系统”(1993)中
也指出,可以将各种类型的教育构成一个连续的谱系,其一端是完全的面对面教学和指导;另一端则是整个课程材料学习过程中没有任何人际交流,
远程教育应该在这一教育的连续谱系中介于两个极端间的某个位置。人际交互——教学交互的一种类型有效的学习是在交互中完成的,通过反馈、
交流、沟通,真正形成知识的建构。正如加里森(Garrism)指出的:“教学的质量和教学过程的完整性有待于持续可靠的双向交流”。交
互:两个或多个个体在学习环境中为完成学习任务或建立社会关系而进行的双向通信(Gilbert&Moore,1998)。“在大多数
的教学交互中,必须使学生自己认识到信息循环已经完成,而不是由教师来进行假设”,否则,学生就会感到不安,直到收到答复。不少研究表明,
网络学习中,学生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不能有效评价自己的学习和缺少与老师和同学的交流。教学中的交互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人机交互
(1)学生与界面的交互:学生自己使用电脑(2)学生与资源的交互:学生对自身的知识结构作更多的反思(3)教师与资源的交互:教师
理解教学内容后表达出来2.人际交互(1)学生与教师的交互(2)学生与学生的交互3.自我交互(国内文献的提法):学生新旧知识和
经验的对话,实际上是渗透在整个交互过程,通过内容交互进行的,是外显交互行为的内部心理映射。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内容交互形式。通过网络
交流(online)与面对面交流(face-to-face)有很大不同,为了尽可能避免误会,使交流更富有成效,下面是几个注意事项:
1.及时回复无论实时交流工具如QQ,还是异步交流工具如email、论坛、博客等,都或多或少具有延迟性,延迟是网络特有的,我们能做
的就是尽可能快速地回复,或先告知对方回复的时间,以消除其内心的不确定性。2.增加冗余信息网络人际交互缺乏交流线索,没有眼神、表情
、语气语调、肢体语言等非言语信息的支持,以及身体的亲近等(视频会议除外,但成本太高,没有实用价值),难以形成对方立体的印象。因此,
利用图片、语气词等传达非言语信息,注意用语的礼貌和完整性,非常重要。对方可以通过这些冗余信息感受到情绪。3.简化交互工具交互性越
强,使用的复杂性越高。对于初学者,交互的滥用会增加学习负担,使其感到厌烦、孤立和挫折。有人提出,远程学习中应该给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
交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习惯。而就我的经验来说,情况恰恰相反(除非学生对各种交流工具的用法都得心应手),选择太多也会使人焦虑,而且还
会分散交流的能量,同样的信息,几个地方都要发一遍。教学中的网络人际交互网上有什么形式,教学中也会用到,比如,email,QQ
……偶尔给老师发个邮件,或私交甚好者QQ聊天,这些都是自发行为,撇开不谈,我想谈的是由理论指导的自觉的网络教学现象:网络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LearningCommunity)又译为“学习社区”,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
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
进的人际联系。学习共同体的两种基本功能是:(1)情感——激发动机满足学习者的自尊需要,形成归属感。通过人际沟通,体验到彼此的接
纳和支持,从而增加克服困难,投入学习的动力。(2)认知——学习内容信息交流,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在沟通交流中,学习者可以看到
不同的信息,看到理解问题的不同角度,而这又会促使他们进一步反思自己的想法,重新组织自己的理解和思路。如何形成网络学习共同体1.确
定学习主题,准备学习资源尽量选择开放的、具有一定复杂性的、真实性的任务,指导思想是:(1)使学习者感到问题的意义及挑战性,激发兴
趣;(2)观点多角度,有讨论交流的必要;(3)任务可分解,便于小组合作;(4)活动有成果,便于分享展示。2.成员组成增强学
生的“共同体意识”,感受到集体对自己的意义。比如,自我介绍、问题接龙游戏、建立个人博客、形成小组并选组长等,必要时可以安排面对面的
活动,增强交流的真实感。3.教师监控调节在与学生的对话中促进其人际交流、信息搜集和问题解决。教师行为对于维持高水平的交互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比如:(1)提出问题(2)提供例子(3)提醒学习进度(4)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5)评价学生的进步,以鼓励为主(6)引导学生评价别人,反思自己
献花(0)
+1
(本文系教技1402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