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河(六體)
《碧雞漫志》:大石調《西河慢》,聲犯正平。張炎詞,名《西湖》。
西河三段一百五字,前段六句四仄韻,中段七句四仄韻,後段六句四仄韻周邦彥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舊跡鬱蒼蒼,霧沈半壘。夜深月過女牆來,賞心東望淮水。
◎⊙◎⊙◎●◎○◎●○●⊙○◎●●○○●○●●●○◎●●○○⊙○⊙●○●
酒旗戲鼓甚處市。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裏。
●○●●●●●◎○⊙○◎○●◎●◎○○●●○○●●○○⊙●⊙●○○○○●
此調以此詞為正體,若辛詞之少押一韻,陳詞之句讀小異,周詞別首之少押一韻、又句讀參差,劉詞之添字,王詞之減字,皆變格也。此詞第二段起,例作三字兩句,譜內辛詞、周詞、劉詞、王詞亦然。按,張炎詞,前段第三句「鬧紅深處小秦箏」,鬧字仄聲;吳文英詞,後段第二句「殘寒退、初卸羅綺」,殘字平聲,退字仄聲。譜內可平可仄據此,餘參所采五詞。前段第二句、中段第三句,例作平平仄仄平仄,或仄平平仄平仄,周詞別首平仄與諸家不同,辛詞正照此填,當自成一體,不可參校。後段起句,連用五仄聲字,陳允平和詞亦然。若周詞別首及辛詞俱作折腰句法,與諸家異。即黃升詞之「大江東去、日西墜」亦未合格,譜內概不校注平仄。
西河三段一百五字,前段六句四仄韻,中段七句四仄韻,後段五句四仄韻辛棄疾
西江水。道是西江人淚。無情卻解送行人,月明千里。從今日日倚高樓,傷心煙樹如薺。
○○●●●○○○●○○●●●○○●○○●○○●●●○○○○○●○●
會君難,別君易。草草不如人意。十年著破繡衣茸,種成桃李。問君可是壓承明,東方鼓吹千騎。
●○○●○●●●●○○●●○●●●○○●○○●●○●●●○○○○●●○●
對梅花、更消一醉。看明年、調鼎風味。老大自憐憔悴。過吾廬、定有幽人相問,歲晚淵明歸來未。
●○○●○●●●○○○●○●●●●○○●●○○●●○○○●●●○○○○●
此與周詞同,惟後段結句作九字一句、七字一句異。此詞後段起句七字,作一三下四句法,與周詞別首同。
西河三段一百五字,前段六句三仄韻,中段七句五仄韻,後段六句四仄韻周邦彥
長安道,瀟灑西風時起。塵埃車馬晚遊行,霸陵煙水。亂鴉棲鳥夕陽中,參差霜樹相倚。
○○●○●○○○●○○○●●○○●○○●●○○○●○○○○○●○●
到此際。愁如葦。冷落關河千里。追思唐漢昔繁華,斷碑殘記。未央宮闕已成灰,終南依舊濃翠。
●●●○○●●●○○○●○○○●●○○●○○●●○○●●○○○○○●○●
對此景、無限愁思。繞天涯、秋蟾如水。轉使客情如醉。算當時、萬古雄名,儘是作、後來人,淒涼事。
●●●○●○●●○○○○○●●●●○○●●○○●●○○●●●●○○○○●
此與「佳麗地」詞同,惟前段起句不用韻,中段換頭多押一韻異。
西河三段一百五字,每段各六句,四仄韻陳允平
形勝地。西陵往事重記。溶溶王氣滿東南,英雄間起。鳳游何處古墓空,長江縹緲無際。
○●●○○●●○●○○●●●○○○○●●●○○●●○○○○●●○●
石頭城上試倚。吳襟楚帶如系。烏衣巷陌幾斜陽,燕閑舊壘。後庭玉樹委歌塵,淒涼遺恨流水。
●○○●●●○○●●○●○○●●●○○●○●●●○●●●○○○○○●○●
買花問酒錦繡市。醉新亭、芳草千里。夢醒覺非今世。對三山、半落青天,數點白鷺飛來,西風裏。
●○●●●●●●○○○●○●●●●○○●●○○●●○○●●●●○○○○●
此和周詞也,惟中段第一、二句,作六字一句異。
西河三段一百十一字,前段六句三仄韻,中段九句五仄韻,後段五句五仄韻劉一止
山驛晚,行人昨停征轡。白沙翠竹鎖柴門,亂峰相倚。一番急雨洗天回,掃云風定還起。
○●●○○●○○●●○●●●○○●○○●●○●●●○○●○○●○●
斷岸樹,愁無際。念淒斷,誰與寄。雙魚尺素難委。遙知洞戶隔煙窗,簟橫秋水。淡花明玉不勝寒,綠尊初試冰蟻。
●●●○○●●○●○●●○○●●○●○○●●●○○●○○●●○○●●○○●○○●○●
小歡細酌任敧醉。撲流螢、應卜心事。誰記天涯憔悴。對今宵、皓月明河千里。夢越空城疏煙裏。
●○●●●○●●○○○●○●○●○○○●●○○●●○○○●●●○○○○●
此亦周「佳麗地」詞體,惟中段添三字兩句異。
西河三段一百四字,前段六句四仄韻,中段七句四仄韻,後段五句五仄韻王彧
天下事。問天怎忍如此。陵圖誰把獻君王,結愁未已。少豪氣概總成塵,空余白骨黃葦。
○●●●○●●○●○○○●●○○●○●●●○●●●○○○○●●○●
千古恨,吾老矣。東游曾吊淮水。繡春臺上一回登,一回揾淚。醉歸撫劍倚西風,江濤猶壯人意。
○●●○●●○○○●○●●○○●●○○●○●●●○●●●○○○○○●○●
只今袖手野色裏。望長淮、猶二千里。總有英心誰寄。近新來、又報烽煙起。絕域張騫歸來未。
●○●●●●●●○○○●○●●●○○○●●○○●●○○●●●○○○○●
此亦與周「佳麗地」詞同,惟後段結減一字,作八字一句、七字一句異。
西河錢塘(宋?方千里)
都會地。
東南王氣須記。
龍盤鳳舞到錢塘,瑞烟回起。
畫圖彩筆寫西湖,波光溶漾無際。
翠欄最宜半倚。
柳陰駿馬誰系。
鱗差觀閣接飛翬,衙廬萬壘。
倒空碧浸軟琉璃,雲收天淨如水。
夕陽照晚聽近市。
沸笙簫、歡動閭裏。
比屋樂逢堯世。
好相將載酒尋歌玄對。
酬答年華鶯花裏。
西河(宋?王埜)
天下事。
問天怎忍如此。
陵圖誰把獻君王,結愁未已。
少豪氣概總成塵,空餘白骨黃葦。
千古恨,吾老矣。
東游曾吊淮水。
綉春臺上一回登,一回搵泪。
醉歸撫劍倚西風,江濤猶壯人意。
只今袖手野色裏。
望長淮、猶二千里。
縱有英心誰寄。
近新來、又報胡塵起。
絕域張騫歸來未。
西河餞錢漕仲耕移知婺州奏事,用幼安韵(宋?丘崈)
清似水。
不了眼中供泪。
今宵忍聽唱陽關,暮雲千里。
可堪客裏送行人,家山空老春薺。
道別去、如許易。
離合定非人意。
幾年回首望龍門,近才禦李。
也知追詔有來時,匆匆今見歸騎。
整弓刀,徒禦喜。
舉離觴、飲釂無味。
端的慰人愁悴。
想天心,注倚方深,應是日日傳宣公來未。
西河(宋?劉一止)
山驛晚,行人昨停征轡。
白沙翠竹鎖柴門,亂峰相倚。
一番急雨洗天回,掃雲風定還起。
念凄斷,誰與寄。
雙魚尺素難委。
遙知洞戶隔烟窗,簟橫秋水。
淡花明玉不勝寒,綠尊初試冰蟻。
小歡細酌任敧醉。
撲流螢、應蔔心事。
誰記天涯憔悴。
對今宵、皓月明河千里。
夢越空城疏烟裏。
西河中呂商陪鶴林登袁園(宋?吳文英)
春乍霽。
清漣畫舫融泄。
螺雲萬叠暗凝愁,黛蛾照水。
漫將西子比西湖,溪邊人更多麗。
步危徑、攀艶蕊。
掬霞到手紅碎。
青蛇細折小回廊,去天半咫。
畫闌日暮起東風,棋聲吹下人世。
海棠藉雨半綉地。
正殘寒、初禦羅綺。
除酒銷春何計。
向沙頭更續,殘陽一醉。
雙玉杯和流花洗。
西河和舊韵(宋?吳潜)
都會地。
東南盛府堪記。
蓬萊縹緲十洲中,雉城擁起。
憑高一盼大江橫,遙連滄海無際。
壁同衆山翠倚。
赤龍、白鷂爭系。
風帆指顧便青齊,勢雄萬壘。
越栖吳沼古難憑,興亡都付流水。
畫堂綺屋錦綉市。
是洛陽、耆舊州裏。
富貴榮華當世。
問昔年、賀老疏狂,何事輕寄平生、烟波裏。
西河依綠莊賞荷,分淨字韵別本依上有史元叟三字(宋?張炎)
花最盛。
西湖曾泛烟艇。
鬧紅深處小秦箏,斷橋夜飲。
鴛鴦水宿不知寒,如今翻被驚醒。
那時事、都倦省。
闌幹來此閑憑。
是誰分得半邊雲,恍疑晝錦。
想當飛燕皺裙時,舞盤微墮珠粉。
軟波不剪素練淨。
碧盈盈、移下秋影。
醉裏玉書難認。
且脫巾露發,飄然乘興。
一葉浮香天風冷。
西河岳陽(宋?楊澤民)
形勢地。
岳陽事見圖記。
因山峭拔聳孤城,畫樓涌起。
楚吳巨澤坼東南,驚濤浮動空際。
半天樓欄翠倚。
記人鳳舸難系。
空餘細草沒章華,但存故壘。
二妃祠宇隔黃陵,精魂遙接雲水。
蟹魚橘柚漸上市。
是當年屈宋鄉里。
別有老仙高世。
袖青蛇屢入,都無人對。
唯有枯松城南裏。
西河送錢仲耕自江西漕赴婺州(宋?辛弃疾)
西江水。
道是西風人泪。
無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
從今日日倚高樓,傷心烟樹如薺。
會君難,別君易。
草草不如人意。
十年著破綉衣茸,種成桃李。
問君可是厭承明,東方鼓吹千騎。
對梅花、更消一醉。
有明年、調鼎風味。
老病自憐憔悴。
過吾廬、定有幽人相問,歲晚淵明歸來未。
西河(宋?陳允平)
形勝地。
西陵往事重記。
溶溶王氣滿東南,英雄閑起。
鳳游何處古台空,長江縹緲無際。
石頭城上試倚。
吳襟楚帶如系。
烏衣巷陌幾斜陽,燕閑舊壘。
後庭玉樹委歌塵,凄凉遺恨流水。
買花問酒錦綉市。
醉新亭、芳草千里。
夢醒覺非今世。
對三山、半落青天,數點白鷺,飛來西風裏。
西河(宋?周邦彥)
長安道,瀟灑西風時起。
塵埃車馬晚遊行,霸陵煙水。
亂鴉棲鳥夕陽中,參差霜樹相倚。
到此際。
愁如葦。
冷落關河千里。
追思唐漢昔繁華,斷碑殘記。
未央宮闕已成灰,終南依舊濃翠。
對此景、無限愁思。
繞天涯、秋蟾如水。
轉使客情如醉。
算當時、萬古雄名,盡是作、後來人,凄凉事。
西河大石金陵(宋?周邦彥)
佳麗地。
南朝盛事誰記。
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
莫愁艇子曾系。
空餘舊迹鬱蒼蒼,霧沈半壘。
夜深月過女墻來,賞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
想依稀、王謝鄰里。
燕子不知何世。
入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裏。
西河金陵(宋?周邦彥)
佳麗地,南朝盛事誰記?
山圍故國,繞清江、髻鬟對起。
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
風檣遙度天際。
斷崖樹,猶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舊迹,鬱蒼蒼、霧沈半壘。
夜深月過女墻來,傷心東望淮水。
酒旗戲鼓甚處市?
想依稀王謝鄰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如說興亡斜陽裏。
西河和王潜齋韵(宋?曹豳)
今日事。
何人弄得如此。
漫漫白骨蔽川原,恨何日已。
關河萬里寂無烟,月明空照蘆葦。
謾哀痛,無及矣。
無情莫問江水。
西風落日慘新亭,幾人墜泪。
戰和何者是良籌,扶危但看天意。
只今寂寞藪澤裏。
豈無人、高臥閭裏。
試問安危誰寄。
定相將、有詔催公起。
須信前書言猶未。
西河己亥秋作(宋?黃升)
天似洗。
殘秋未有寒意。
何人短笛弄西風,數聲壯偉。
倚欄感慨展雙眸,離離烟樹如薺。
少年事,成夢裏。
客愁付與流水。
筆床茶具老空山,未妨肆志。
世間富貴要時賢,深居宜有餘味。
大江東去日西墜。
想悠悠千古興廢。
此地閱人多矣。
且揮弦寄興、氛埃之外。
目送蜚鴻歸天際。
西河和周美成金陵懷古(宋末元初?王奕)
江左地。
興亡舊恨誰記。
腥風不攪洛山雲,怒濤怎起。
泪眶曆落泫新亭,碑趺猶臥江際。
古今事,天莫倚。
廢興元有時系。
女墻月色自荒荒,盡平寸壘。
舞臺歌榭草痕深,青溪彌望烟水。
馬蹄雜沓錦綉市。
認烏衣六朝,東巷西裏。
景物已非人世。
但長幹鐵塔,巋然相對。
檐鈴嘈囋熏風裏。
西河一春索居,况味殊惡,賦此紀懷(元末明初?邵亨貞)
春夢覺,一聲何處啼鳥。
東風二月舊江南,庾郎暗老。
嫩寒日日禁單衣,闌幹憑遍清曉。
水涯柳條漸好。
玉驄幾度曾到。
如今巷陌踏青時,故人去杳。
杏花不在宋東鄰,苔墻猶自圍繞。
鳳鞋次弟又鬥草。
暗凄凉、前度懷抱。
病後不禁愁惱。
怕西園路濕,殘紅如掃。
空憶花前纖腰裊。
西河竹(明?俞彥)
山窗下歸來,雅意相待。
杏桃飛盡,恁清陰、始知不改。
倩誰傳語報平安,夜深時有天籟。
嶰穀種,淇澳派。
仙源寧比蕭艾。
衆芳搖落,翠沉沉、此君獨在。
化龍栖鳳總無憑,最憐月影風態。
成竹意,雖未解。
瀟湘一幅堪愛。
子瞻與可,漫相誇、別傳敎外。
不如千畝貯胸中,清貧饞守何害。
西河?同袁令昭先生集湖上(明末淸初?沈謙)
春事晚。
落紅一夜飛散。
蜻蜓蛺蝶漫躊躇,東君意懶。
柳烟深鎖玉樓空,畫船猶把歌按。
雨俄霽,寒又暖。
浪花日影同燦。
匆匆過客愛西施,髻鬟雙綰。
小姬隨意弄琵琶,青衫愁泪俱滿。
遊絲百丈正宛轉。
恨斜陽、終自難挽。
回首總成虛誕。
典春衣、共臥壚頭,休憚賞徧湖山,無人管。
西河?感舊用周美成韵(明末淸初?沈謙)
傷心地。
重經往事休記。
人非物換,兩茫茫、不堪提起。
歌停舞歇斷行踪,望中烟草無際。
闌干曲,空徙倚。
舊因何故牽繫。
朝思暮想,更添修、愁城怨壘。
他生未蔔此生休,憶君清泪如水。
雕屏綉榻今還在,但那人對面千里。
業債想因前世。
故今番、會少離多,冤對生死,總由奴命裏①。
按:①以上《倚聲初集》
西河(淸?毛奇齡)
春後雪。
衫兒因甚難熱。
綠叢啼鳥聽吹來,嫩簧小舌。
可憐穀雨是明朝,又當花謝時節。
翠蛾子,誰與貼。
雀花鏡裏誰折。
珠娘西去唱楊枝,怨歌幾闋。
長幹斷處苦相迎,桃根桃樹桃葉。
枕屏叠下三四褶。
攬流蘇,帶子雙結。
枉對金缸明滅。
但轆轤井上、咿啞相接。
恰夜烏城頭啼歇。
西河答和王西園送別(淸?毛奇齡)
春去久,怕逢客館長晝。
寄君書到正街頭,濯枝雨後。
那堪黃浦晚潮生,一帆吹下如溜。
憶當日,方邂逅。
按歌新記紅豆。
酒間移燭和予詞,霎時草就。
匆匆散去鎮蹉跎,蜀葵花發時候。
驪駒唱罷頻把袖。
看江流、如許顰皺。
遙指垂楊渡口。
更短亭、東上酒家,依舊欲放歌,何時還又。
兌閣十詞(有序)其八西河?琴弈雙清(淸?毛奇齡)
且慢記。
琴心當日何似。
只看綠綺繞孤桐,素絲未理。
高山流水有誰聽,離懷此際如寄。
况花底,楸樹子。
舊枰在斷垣裏。
空留遺挂紫檀心,琢成累累。
橫橫直直試躊躇,幾曾閑却纖指。
是中意,誠莫己。
良人惜未能此。
追憶爾時佳致。
或庶幾、鼓瑟湘靈堪比。
何况圍棋張良娣。
按:少君好琴、善弈,與諸女角,必招牛叟,曰君但事此,當自解。
西河燕臺懷古,用美成金陵懷古韵(淸?王鵬運)
遊俠地。
河山影事還記。
蒼茫風色淡幽州,暗塵四起。
夢華誰與說興亡,西山濃翠無際。
劍歌壯,空自倚。
西飛白日難繫。
參差烟樹隱觚棱,薊門廢壘。
斷碑漫酹望諸君,青衫鉛淚如水。
酒酣擊築訊舊市,是荊高、歌哭鄉裏。
眼底莫論何世,又盧溝冷月,無言愁對,易水蕭蕭悲風裏。
西河寄席珍(淸?沈皡日)
烽火盛,鬱孤愁繫孤艇。
故人勸我下輕帆,雪窗痛飲。
別來碧樹漲春雲,橫塘風露吹醒。
年時事,誰暗省。
小樓昨歲曾憑。
載將歌舞莫愁湖,鯉沉字錦。
敞銀屏、深院喚張穠,滴搓詞句酥粉。
而今烟柳斷浦淨。
剩離情、庭滿花影。
鬢髮燈前還認。
看醉乘畫舸,依然清興,莫待丹楓吳江冷。
西河?姑蘇懷古,和清真(淸?陳匪石)
尋夢地。
浮雲去住能記。
回廊步屧靜秋塵,醉鬟睡起。
亂流一葉指橫塘,依稀鷗鷺沙際。
後雕樹,曾徙倚。
夕陽縷縷紅系。
烏栖唱徹客重來,燕迷故壘。
病心不爲沼吳顰,鴟夷沉恨江水。
酒邊俊侶話舊市。
好春光、花徑梅裏。
倦眼獨看人世。
剩簫心劍魄,西風凄對。
吹入寒山鐘聲裏。
西河?用美成金陵懷古韵(淸?陳家慶)
舊游地。
重來舊事堪記。
鈿車陌上動芳塵,晚風驟起。
杏花微雨近清明,暮烟遙挂天際。
綠楊外,欄杆倚。
瓜皮小艇誰系。
古城悵望寂無人,苔深故壘。
一奩翠浪濕斜陽,興亡不管湖水。
地偏小隱遠隔市。
喜良宵、月照千里。
■■■■■■。
祗高樓茗坐,依依相對。
佳境疑在西湖裏。
西河重過潤州(淸?周祖同)
征戰地,茫茫故處還記。
金山壞塔倚秋烟,亂鴉又起。
暮天日色隱孤城,長江波浪無際。
斷蘆岸,空徙倚,客情渺渺難系。
雕弓畫戟十年前,尚存玉(去)壘。
望中北固莽蒼蒼,中泠依舊泉水。
蜃樓上下互趁市,恃連船、飛渡千里。
倦烟獨看人世。
奈腰間佩劍、埋藏龍氣,愁絕登臨西風裏。
西河案《東白堂詞選》題作「春閨怨」。(淸?俞士彪)
春色快①。
玉容暗裏都改。
庭前開盡海棠花,幾時曾戴。
一番風信一番愁,自家沒個聊賴。
冷瑤瑟,寬綉帶。
病兒知為誰害。
黃鶯紫燕自雙雙,不將人睬。
可憐磨得鏡兒明,曉窗誰畫眉黛。
並肩執手甚日再。
嘆佳期、空恁躭待。
欲寄相思天外。
又嗔他千里、暮雲靉靆②。
綠水青蕪,愁無奈。
按:①(案《昭代詞選》作「春去快」。)
②(案《昭代詞選》作「日暮雲靉靆」。)
西河基隆懷古(淸?梁啓超)
題注:(用美成韵)
沈恨地。
百年戰伐能記。
層層劫燼閟重淵,潜虬不起。
但看東海長紅桑,蓬萊極目無際。
耿長劍,誰更倚。
虞泉墜日難系。
鼓聲斷處月沈沈,浪淘故壘。
返魂槎客若重來,酬君清泪鉛水。
夕陽一霎見蜃市。
又罡風、吹墮千里。
欲問人間何世。
看寒流涌出,漢家明月,消瘦姮娥山河裏。
注:看寒流句,月字應是韵,美成原作“向尋常巷陌,人家相對。”
西河悼曹素雲(淸?蔣春霖)
芳信斷。
鶯簾恨事誰管。
籠鸚生小忒聰明,妬春命短。
玉奴狂約嫁東風,釵頭棲鳳先散。
記深夜、溫翠盞。
藥牎花影零亂。
絲絲紅冷唾壺冰,鏡眉未展。
怨鴻還說不傷心,龍綃都儭香汗。
衹今淚點凝素練。
挽春魂難畫嬌面。
除夢應羞重見。
奈梨雲瘦盡,羅屏薰換。
殘月相思和天遠。
西河用美成金陵詞韻題甘劍侯江上春歸圖(淸?譚獻)
江上地。
長亭草樹猶記。
夢回故國渺鄉心,斷鴻喚起。
萬方一槪聽笳聲,煙波來去無際。
耿長劍,何處倚。
楊枝渡口船繫。
烏衣巷畔有春風,晚蘆故壘。
倒吹泪點上征衣,知他江水淮水。
女墻夜月過小市。
照飛蓬、歸來千里。
往事幾回塵世。
只龍蟠虎踞山形,依舊還枕滔滔、寒流裏。
西河(淸?戴延介)
序:乙丑閏月,董琢卿招同人集樂園觀荷。樂園,宋朱伯原栖隱地也,明申文定公得之,易名適適園,今爲畢秋帆尚書別業。積雨漫池,芙蕖不花,惟見田田點點,一碧無際,清風徐來,妙香四聞,樊榭生句雲“荷葉無花亦自香”也。酒闌以往,撫今慨昔,因用玉田先依綠莊賞荷原韵。
蓮葉盛。
尋幽准約烟艇。
名園深處小池亭,碧筒勸飲。
玉容寂寞扇痕凉,想應綺夢催醒。
繁華事,休更省。
欄幹幾度愁憑。
靈梭分得半機雲,歸來書錦。
翠盤凝露瀉珠圓,還疑零落金粉。
澄奩乍啓素練淨。
剩閑鷗、孤照清影。
欲語水仙難認。
又斜陽、艶艶暗催,游興一鏡吟魂,天風冷。
西河題建侯江上春歸圖,用美成韵(淸末民國初?馮煦)
游歷地。
年年燕子能記。
廢池喬木厭言兵,角聲又起。
誰撾馬策過西州,青蕪回首無際。
暮帆影,愁更倚。
鄉心一縷初系。
雜花生後亂鶯飛,夕陽倦壘。
蟲編蠹簡渺秋烟,爭奈清泪如水。
與君執手醉舊市。
澣塵襟、長幹南裏。
共話滄桑身世。
算庾郎歸也,斷腸詞賦,都付瀟瀟吳船裏。
西河(淸末民國初?朱祖謀)
庚戌夏六月,癭庵薄游吳下,訪予城西聽楓園,話及京寓,乃半塘翁舊廬,回憶庚子辛醜閑嘗依翁以居,離亂中更奄逾十稔,疏鐙老屋,魂夢與俱。今距翁下世且七暑寒已。向子期鄰笛之悲,所爲感音而嘆也。爰和美成此曲,以攄舊懷
歌哭地。
殘鐙事影能記。
劫灰咫尺上闌幹,夜笳四起。
草堂人去薜蘿空,西山窺笑簷際。
舊庭樹,誰再倚。
虛舟泛若無繫。
爲君胥宇燕重來,退寒廢壘。
夢華一覺玉京秋,閑鷗空戀烟水。
酒徒散盡醉後市。
問黃壚、猶話鄰裏。
愁絕斜陽身世。
怕銅駝斷陌、黃塵凄對,西北高樓浮雲裏。
西河?丙申二月叔嶠髯翁招游釣魚臺。台在西便門外西北十裏許,裕陵避暑行宮在焉。土人名望湖樓,山色湖光,大似江鄉風景,入夏尤清美,和清真韵(淸末民國初?李岳瑞)
清宴地。
宸游日下曾記。
金莖碧瓦出雲霄,萬翬飛起。
捲簾暮雨澣西山,浮眉空翠無際。
古亭檻,今半倚。
禦題禁扁猶系。
當時勝事咏橫汾,周廬萬壘。
幾年蹕路鎖東風,春雲低覆寒水。
釣歸檥艇趁晚市。
渺湖光、如鏡十裏。
到此若忘塵世。
向前村貰酒,旗亭相對。
閑聽漁歌,烟波裏。
西河?金台懷古(淸末民國初?李岳瑞)
神京路、秋色蒼然催起。
滄波殘畫霸台空,渾河寒水。
十三陵樹夕陽多,觚棱翁仲斜倚。
禦溝畔,搖萬葦。
隱賑天街坊裏。
昭陽日暮玉顔愁,亂鴉能記。
鳳城樓閣五雲飛,西山無恙濃翠。
對往迹、何限幽思,况鯨潮、東溟如沸。
且引濁醪沈醉。
灑新亭泪。
盡雄圖誰是,俯仰千秋興亡事。
西河金陵懷古,用清真原韵(淸末民國初?易順鼎)
歌舞地。
秦淮舊曲曾記。
燒殘玉樹陣雲紅,春愁暗起。
一彎眉月柳邊樓,鳳簫聲遠天際。
畫欄悄,誰共倚。
箏船載夢猶系。
銀屏金屋幾千家,都成戰壘。
斷魂桃葉久飄零,相思惟見烟水。
艶晨選醉錦綉市。
望江南、芳草千里。
酒醒不知何世。
只斜陽、慘碧無言,相對慣閱興亡,荒城裏。
西河?法梧門舊硯,爲李惺樵侍講作(淸末民國初?夏孫桐)
珍片翠。
詩龕故事堪記。
朱研露滴自髫年,舐毫萬紙。
著書日月冷槐廳,白頭還伴清祕。
話壇坫,親棐幾。
石交幾許盟締。
烟林一(作去)角小西涯,甃荒舊裏。
半珪墨沁手摩挲,紫雲餘暈猶膩。
玉堂夢影嘆逝水。
想風流、前輩追擬。
更有鐵函心在,向區區、耐著名山身世。
誰識鉛痕蟾蜍洗。
西河燕子磯覽古(淸末民國初?程頌萬)
憑吊泪。
磯頭化作江水。
金焦矗處海門孤,峭帆去矣。
暮鴉回首石頭城,南朝烟樹如薺。
黛和粉,蘆共葦。
江山此日孤寄。
台城半截蔣山雲,暗雕玉壘。
降旗颭出美人魂,闌幹遙指天際。
江皋燕子幷接翅。
聽軍聲、北府何似。
打岸荒濤而已。
問新亭痛哭,英雄有幾。
斜日樓頭,人千里。
西河李佛翼喪其冢嗣儷韓部郎,以詞唁之(淸末民國初?程頌萬)
何世事。
天公嫁恨吾子。
湘山樹赭麓雲頽,病魂去咫。
故巢鄰笛倚誰聞,梅花吹墮無氣①。
芋園徑,翁倦倚。
交如玉樹頻侍。
胎奇舊塢,過斜陽、尚思負米②。
篋衣抖擻帝京塵,蒼茫驚換朝市。
劫余巷口尚故第。
蒿吟動、王謝鄰里。
除酒埋憂何地。
趁兵休、社續招翁,一醉同哭興亡,滄桑裏。
按:①舊同居石巢。②胎奇塢,竽園勝處。
西河(淸末民國初?程頌萬)
題隋開皇十七年董美人墓志。志石出道光中,爲上海陸耳山藏,後歸徐紫珊。咸豐癸醜,石毀于兵燹。吳湖帆得元拓本,屬題,和文叔問韵
誰品第。
鐫華石墨添記。
開皇瘞恨,等無名、玉鈎舊事。
望稀千里草凝塵,烟痕痴想眉際。
古歡接,芳隴地。
裙腰淺妒晴綺。
餘嬌掩隧對殘燈,落鬟倦理。
有靈片石待詞人,絲魂秋唱扶起。
六朝艶迹付夢裏。
照苔痕、凄感鈿翠。
片紙珍留奇字。
悵瀛堧、獵後貞瑉,遺此腸斷蕪城,春風泪。
西河(近現代?王國維)
垂楊裏。
蘭舟當日曾系。
千帆過盡,只伊人不隨書至。
怪渠道著我儂心,一般思婦游子。
昨宵夢,分明記,幾回飛渡烟水。
西風吹斷,伴燈花、搖搖欲墜。
宵深待到鳳凰山,聲聲啼催起。
錦書宛在懷袖底。
人迢迢、紫塞千里。
算是不曾相憶。
倘有情早合歸來,休寄一紙,無聊相思字。
西河重入都門,景物异昔,滄桑之變,乃復如斯,愴然賦此,用清真韵(近現代?王易)
名勝地,湖山景物曾記。
劉郎去後竟如斯,驚沙暗起。
濃雰淒霧滿神州,漫漫幽恨無際。
摶雲劍,還獨倚,天涯底事長繫。
今朝莫漫問滄桑,怕尋故壘。
興亡千載事陳陳,滔滔但有流水。
朱門紫閣等海市,是高賢、斂迹鄉裏。
攘攘莫論人世,儘疏林野屋,青山相對,笑我棲棲,風塵裏。
西河金陵感舊,次清真韵,和邵次公(近現代?盧前)
歌吹地。
秦淮舊事猶記。
烏衣巷北小紅樓,畫船沸起。
淡籠月色榜聲中,笙簧遙度空際。
露闌畔,曾悄倚。
玉驄柳下重系。
山圍故國一周遭,旌旗四壘。
大江日夜繞南朝,抽刀難斷流水。
蕊宮夢起貝貨市。
渺當初、花外坊裏。
幻想百年身世。
問明璫艶迹,何人還對。
桃葉桃根寒烟裏。
西河?白門新感,用清真韵(近現代?葉恭綽)
歌舞地。
龍蟠勝勢誰記。
傾城半面晚妝殘,夢雲倦起。
八公草木未成兵,真人遙在天際。
凝情處,瑟罷倚。
曲終柱鳳愁系。
一時王謝總尋常,燕迷故壘。
小樓昨夜幾多愁,臨江休問春水。
漲空蜃氣幻海市。
甚窺墻、惆悵臣裏。
不分閱人成世。
啼鵑泪斷,千紅都盡,狼籍春光台城裏。
西河金閶佳麗圖,次周清真韵(近現代?吳湖帆)
佳麗地。
金閶韵事難記。
鶯花二月軟紅鄉,艶塵四起。
至今百十有餘年,華鬘流浪烟際。
悵何處,紅袖倚。
玉驄柳岸誰系。
當年俊窟說銷金,盡成廢壘。
畫橋劫換總傷心,無情尤在流水。
我曾載酒過舊市。
只萋萋、離恨千里。
蔓草不愁人世。
伫丹青、綴飾繁華,猶對城郭娉婷,垂楊裏。
西河南京訪淮甫兄,信宿而去。用清真韵寄(近現代?汪東)
名勝地。
前游處處堪記。
湖心唱徹采蓮歌,暮雲四起。
斷墻崒兀古台城,青蕪搖蕩波際。
畫橋畔,重徙倚。
綠楊宛轉絲系。
情如浪迹忽歸來,燕尋舊壘。
謝家一夢繞池塘,東風還縐春水。
小樓背野面近市。
想廛居、三載成裏。
華表莫題身世。
倦沈吟、夜寂憑窗遙對。
城郭微茫街鐙裏。
西河金陵下關暝望,和美成韵(近現代?周岸登)
尋夢地。
依稀夢影難記。
山簪樹發水如環,畫樓對起。
夜鐙碧浸小江天,姮娥迎笑眉際。
伴簫鳳,聲自倚。
客懷共此牽系。
當歌最憶莫愁堂,燕空古壘。
醉吟笛步曉星沈,澘澘紅泪鉛水。
板橋廢址傍舊市。
訪秦淮、沙頓鄉里。
殢酒欲忘身世。
入愁城、麝月龍綃,凄對西北神州,深尊裏。
西河聞党軍克金陵,用美成韵(近現代?周岸登)
形勝地。
龍蟠虎踞能記。
南朝送却鳥聲中,醉魂喚起。
大江日夕撼城流,英雄淘盡無際。
嘯長劍,天外倚。
歷年舊史徒系。
興亡故轍軌相尋,吊殘廢壘。
幾人百戰定神州,愁心難問淮水。
辨亡論古一哄市。
倦拋書、飛夢千里。
萬感不關身世。
奈清尊、鬢雪青山,相對蕭瑟蘭成,江關裏。
西河寄題曹纕蘅借槐廬圖(近現代?周岸登)
槐可借。
三公舊秩休訝。
槐安大國好疏封,夢梁更寫。
赤烟鬱律孑傷麟,删詩還正風雅。
似因樹分秀野。
隔墻翠影交亞。
盤蝸負殼亦吾廬,燕欣大厦。
道衰迹熄起詩龕,觚棱殘泪沾灑。
偶來勝友喜共話。
倦攤書、鄰樹陰下。
漫比雒中耆社。
說南柯、夢覺東華,情惹延月開尊,忙邊把。
西河?乙丑秋日書懷(近現代?袁榮法)
今古事。
思量大抵如此。
中原烽火未曾收,鼓鼙又起。
漢家版籍舊丹青,才餘殘剩山水。
誰會我、凝望裏。
空彈幾許清泪。
冷風撲面入危樓,夕陽萬里。
醉中起舞發悲歌,吳鈎光照衣袂。
憑高漫把斷檻倚。
仗元龍、湖海豪氣。
恨不熊貔千騎。
盡殺胡奴死。
一快平生心頭意。
西河(近現代?顧隨)
題注:一九二七年作
夜夢晤伯屏,顏色慘澹,作別無語,遺書案頭,飄然竟去。餘亦驚寤,心猶怦怦動。逾數日,夢境時時往來,心目中,因倚聲紀之。
愁未已。
思君自是顦顇。
飄然入我夢魂中,淚痕似洗。
向人欲語不成聲,迷離君又行矣。
遺劄在,仍道是。
人生難得如意。
登天擬問碧翁翁,奈天又醉。
世間甚處可埋愁,行看身葬江水。
醒來汗下竟徧體。
尚心疑、眞也還偽。
忽地披衣驚起。
正重衾不暖,爐灰漸冷。
夜雪沈沈敲牎紙。
西河用清眞韻(近現代?顧隨)
題注:一九三三年作
燕趙地。
悲歌慷慨猶記。
雄師故國已千年,夢酣未起。
眼中落落竟誰豪,風雲撩亂天際。
算天險,難仗倚。
橫江鐵鎖誰系。
茫茫萬裏古長城,祇餘壞壘。
憑闌極目送斜陽,滔滔東去流水。
舊京短巷更鬧市。
見呼朋、歸去鄉裏。
試問衹今何世。
甚倉皇、落魄無言相對。
蕭索黃天紅塵裏。
西河?南九水(近現代?黃公渚)
南九水。
修途蜒蜿十裏。
雲巒影落竹窩青,錦屏邐迤。
山舒水緩景宜人,此間林壑尤美。
紗帽崮,霞外倚。
觀川台畔傷逝。
樓空謾勒北山移,燕迷故壘。
石橋彈月尚依然,風林聲韻宮徵。
賣魚日午一閧市。
旂亭側,曾記沽醉。
不分滄桑如此。
撫婆娑古柳,閱人成世。
蜃氣樓臺斜陽裏。
西河金陵懷古答南田依清真韵(近現代末當代初?張伯駒)
形勝地,興亡夢裏誰記。
寒流北望接天低,怒潮又起。
歸帆去棹送征人,斜陽冉冉無際。
曲闌畔,曾共倚,桃葉渡口船系。
當年第宅剩春風,燕泥故壘。
昔游回首幾經年,應知愁似江水。
綠楊白板舊酒市,想枇杷、花下門裏,換了繁華人世。
只秦淮、片月凄凉,相對曾照南朝,歌聲裏。
西河讀一行畫集(當代?劉斯翰)
曾遊地。
瞢騰谿嶠還記。
虎喑狼啞鬱深箐,巉嵒猝起。
孤眠龍象作兒啼,一聲愁破空際。
靈和肉,顛倒倚。
頑癡詭譎誰會。
人生窘比窒公車,汗埋臭昵。
獨尋荒野托幽心,漆燈似眼如水。
搜羅百怪出海市。
冷回頭、娑婆千里。
羨汝生逢清世。
歎天人、筆墨茫茫相對。
為賦鯤鵬南雲裏。
按:
【陳永正曰】奇險光怪,極似今釋澹歸。
【徐晋如曰】如公孫大娘舞劍器,奇險中見正大。孤眠二句,已自不凡,二叠過片則出神入化矣。
【王曉峰曰】(汗埋句)有生色。亦自適之作也。轉折之間,頗事冥搜。揮灑西河如此,足見功力。
西河(當代?穀海鷹)
芳訊斷。
高樓數盡歸雁。
斜陽夢冷臥胭脂,鬱懷醉遣。
彩雲枉自弄新姿,多情依舊飄散。
月眉細,燈韻淺。
素輝對映窗幔。
零愁雜緒理無端,七弦意懶。
爲誰鏡裏護朱顔,爭留駒隙光短。
茗煙一霎舞蝶幻。
似當初、輕拂花面。
密約百年相伴。
甚香盟逐水,繁華都換。
空向靈臺繅詩繭。
按:【晦窗評】此詞流露悲抑難勝之情,殆君函中所謂性情之「另一面」乎?「爲誰鏡裏護朱顔,爭留駒隙光短」,何等沉痛!王靜安詞雲“朱顔辭鏡花辭樹”,與君慨歎庶幾相似。靜安《浣溪沙》有「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可憐身是眼中人」句,竊以爲前首《采桑子》所抒情感即「偶開天眼」,而此詞則正所謂「可憐身是眼中人」也!「繁華都換,空向靈台繅詩繭」,心爲詩繭所縛,愈纏愈緊,安得出離此紛紛擾擾之紅塵乎?饒君參禪禮佛,養性修身,依然難以保持內心之平衡也。
西河憶瑞士纍夢湖寄戴秘微丈山村(當代?饒宗頤)
形勝地。
前遊嘉遯堪記。
長源含雪決飛泉,激波暗起。
繞湖斷岸屢崩奔,悲禽時出林隙。
石綠綠,猶悄倚。
孤舟鎮日長繫。
滔滔極望渺津涯,霧迷舊壘。
回看路貌更緬歸,合流別有山水。
村蟠水曲自遠市。
指高人岩麓居裏。
也儗暫拋塵世。
看成章奏理。
何時相對。
依穀懷秋浮雲裏①。
按:①(謝客山居賦雲:"懷秋成章、含笑奏裏"翁近有論謝長文。)
西河回鄉吟二首之一(當代?蔡淑萍)
題注:1999—2002年作
序:1987年春節,余曾回原籍川北農村,時已行包産到戶,鄉親們俱得溫飽,感而賦小令數首,記山鄉之變,抒欣然之情。2001年秋,餘再返故鄉,適逢淫雨逾月,頗誤農時。少壯男女皆外出打工,家家耕種多爲老人,小學校放農忙假已半月餘,雖一二年級小孩子亦然。復多感慨,詞以記實。
旬月雨。
歸來不慣山路。
泥深石滑複盤盤,引援失處。
幾回夢到故村邊,却驚荒僻如故。
雨初歇,山裹霧。
濕雲乍漏光縷。
催收促種趁農時,正爭日暮。
幾家蓑笠荷犁鋤,偏多衰翁頽嫗。
早聞穀賤幷重負。
愧燈前、新具鶏黍。
父老一村重聚。
感鄉情、往事宵深還訴。
怕問來年還歸否?
注:席間,有鄉長者嘆曰,「等你下次回來,我們只怕都不在了。」聞之心傷,幾至泣下。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