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医阴阳学
2016-06-06 | 阅:  转:  |  分享 
  
阴阳简介: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定义3阴阳就是在同一个属概念“对立统一(全集U)”下的两个种概念“阴(集)和阳(集Y)”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变集)”肯定对象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变集Y)”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Y=0),又相互互补(Y=U=1,1-Y=),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对立统一整体)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阴阳外延的和或并(+Y=Y=U)。

(1998年,1999年.数理阴阳与实质,数理医药学杂志1999年第1期)

中医应用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补充说明:

表里、寒热、虚实都是疾病过程中所表现的一组组既对立而又统一的正反现象。对这些正反现象,中医用阴阳来加以概括。从每组正反两方面对立的意义来说,表证、热证、实证可归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可归属于阴证的范畴。因此,阴阳八纲中总纲,一切病证都可以归之为阴证或阳证的大原则中。

一、阴证:面色暗淡,精神萎靡,身倦肢冷,气短懒言,口不渴,尿清便溏,舌淡,脉沉细无力。

二、阳证:面红身热,神烦气粗,声大多言,口渴饮冷,尿赤便干,苔黄,脉数有力。

此外,临床上还有阴虚和阳虚、亡阴和亡阳等证。这些病证的名称中虽然都有阴阳,但实质上都是以虚证为主,应属阴证。

三、阴虚:由于阴液不足,“阴虚生内热”所致。主证为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尿少而黄,大便秘结,舌红无苔,脉细而浮有力,重取则无脉。

四、阳虚:由于阳气不足,“阳虚则生寒”所致。主证为畏寒肢冷,疲倦乏力,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苔白,舌质淡,脉细无力。

五、亡阴:汗多而粘,口干喜冷饮,烦躁,面色潮红,畏热,舌红而干,脉虚数而无力。多见于大失血或脱水的病人。

六、亡阳:冷汗出,恶寒,手足厥冷,气息微弱,喜热饮,舌淡,脉微欲绝。多见于休克的病人。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这种学说对后来古代唯物主义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古代的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算学、音乐和医学,都是在阴阳五行学说的协助下发展起来的。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阴阳对立即指世间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天与地、动与静、升与降等等,其中上属阳,下属阴;天为阳,地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升属阳,降属阴。而对立的阴阳双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如上为阳,下为阴,而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热为阳,冷为阴,而没有冷同样就无所谓热。所以可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这就是阴阳互根。

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消长变化中达到动态的平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绝对的,而动态平衡则是相对的。比如白天阳盛,人体的生理功能也以兴奋为主;而夜间阴盛,机体的生理功能相应的以抑制为主。从子夜到中午,阳气渐盛,人体的生理功能逐渐由抑制转向兴奋,即阴消阳长;而从中午到子夜,阳气渐衰,则人体的生理功能由兴奋渐变为抑制,这就是阳消阴长。

阴阳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互相转化,即所谓物极必反。比如,某些急性温热病,由于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元气,在持续高烧的情况下,可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症状,就是由阳证转化为阴证的表现。可以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阴阳转化则是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阴阳转化的前提,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消长发展的结果。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来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阴阳五行分形集

中医古老的"阴阳说"实际上是最古老的"朴素文字分形论",它是以阴阳的二元(或三元)为分形元的二分(三分)法,具有分形自相似,无标度,多层次的二(三)进制,循环,放大或缩小的最简单,最古老的"中医分形集"之一,其分维是1(相似维数).可以容易地构造出阴阳分形集,它们类似康托集(见邓宇等的"中医分形集"<<数理医药学杂志>>;.邓宇等的"阴阳的科学本质及数理化建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2:59-61).《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作者王英博士在对五行进行训诂之后,对阴阳作出如下解析:

阴阳哲学研究的是天地变化之道,万物运行的法则,生命变化的规律,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生命力的源头。这五点是对《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阴阳五行理论内容的提炼:

第一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天地生成和变化。中国古代认为在混沌之后,清阳上浮为天,浊阴下沉为地,所以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又认为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如在人体上:“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而这一过程和天地生成过程构成了天地之间的物质循环。

第二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万物运行的法则。阴阳用来阐述运动的不同方式、方向和结果[如在人体上:“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第三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变化规律。中国古代用生、长、收、藏来说明生命的变化形式和过程,而推动这一过程实现的力量就是阴阳[“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阴阳用来说明生命变化形式的“生、长、收、藏”。推动了生命过程的“生、长、化、收、藏”,形成终而复始的运动,这正是五行理论的内容之一。这也充分表明了五行理论是用来解释和落实阴阳理论的。

第四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内部的制约和支持关系[这种关系是用五行理论来表达的,具体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说明:“五行即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行也者,所以行阴阳之气也”(张介宾:《类经图翼》卷一《五行通论》);“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生害。生克循环,运行不息。”(同上);“盖五行之中,有生有化,有制有克。”(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卷八《六微旨大论》)]。

第五点,阴阳理论用来阐述生命能力的源头。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医家都是用“神明”来描述生命的生灭现象和能力[“其生物也,莫见其所长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伤而物亡,此之为神明。”(《淮南子泰族训》)]。阴阳正是这种生灭现象发生的原因,因此也就是用来理解生命现象的。

上述五个方面代表了中国古代对天地、生命的基本看法,被《黄帝内经》归结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一)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根据上述之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的规律,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

(二)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摄取饮食后,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处,使肉体增长强壮、使生命活动力旺盛。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废料,由前后二阴排出。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人体就健康。

(三)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另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正常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

(四)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总之,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

(五)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从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阳虚和阴胜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阴虚和阳胜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正气不足,治法:虚者补之;邪气偏胜,治法:实者泻之;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潜阳;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医宗阴阳,阴阳者,天地万物之始也,天属阳,地属阴,阴阳相对。1阴阳相对说植物静,守而不移属阴;动物动,行而靡定属阳,动物、植物亦阴阳相对也。植物头在下,枝在上,生长之所需,由下而上(自阴而阳),动物头在上,肢在下,生活之所需,由上而下(自阳而阴),植物动物生长生活之所需,是亦阴阳相对也。人亦分阴阳,女性为阴,男性为阳。人身各部分,亦分阴阳,胸腹为阴、背为阳,足为阴、手为阳,足掌为阴、足背为阳,手掌为阴、手背为阳,脏为阴,腑为阳,仔细观之,全身各部皆阴阳之组合也。脏乃藏精气不泄,故为阴,腑乃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命门之所在,医书其说不一,有谓两肾之中即命门,究其所在,虚无定处,此说是无中生有;又说左肾是肾,右肾即命门,如此定论,亦属非是。肾者对生,虽对生,其功能一也,硬分两论,不合实际,应另议。命门有无?曰有,即前后阴间之会阴穴也。功能为司大小便排泄之开合,不使中气从魄门脱落而阻塞之。人之死亡也,中气从魄门脱落,曰落气。笔者青年时,曾患脱气,病因症状,打牌熬夜通宵后,违理空腹于晨五点钟左右,去康定二道桥洗温泉澡,行经2km左右时,因疾走过急,胸中(心窝处)突哽一声,气断,眼黑晕,身无主,蹲地上。觉心紧非常,心子欲落,会阴火热如焚,不知,顷,苏,气间接,乃徐徐而行。会阴火热如焚者,乃命门力阻中气脱落也。气回接,是命门,火胜,阻脱气功成。又满清年代,犯绞刑罪者。刽子手以绳绞罪者头,气从下落。腹胀如臌,刑松气同。臌气消失,再,臌如故,起脚肚上一登,气从下落,屁一放,当即憋命,腹之鼓,乃命门阻气落出也,起脚登肚,是促气从阴出。故气出即憋命。2五脏六腑,医书已肯定,但有问题,特提出正肺:医术列为阴脏,位西方属金,四时为秋。夫脏者藏也。藏精气不泄,而肺者,乃吐炭纳氧,传化物而不藏。夫传化物而不藏者,腑也,列为脏,不恰当,应于更正为阳腑,属火。位南方为丙火,与心相表里。古有肺腑之言之句,未有肺脏之言之说,岂古人把肺作腑,后讹传为脏乎?小肠、大肠,医书分别列为小肠腑,属火。与心相表里,大肠腑属金,与肺相表里,此种定论,实属非是,缘小肠、大肠,实为胃腑一气延续之一体也。胃腑所含,食管、胃、十二指肠、小肠、大肠、肛门。犹膀胱之有左输尿管、右输尿管及出口之尿道然,是以小肠大肠割离胃腑而另立腑非是,应于更正,而还本性之面目,而胃腑之一部分。心胞络,乃心脏之脂肪。犹其他脏腑之有脂肪然,不应列为六经之一,故于六经之中剔除之。骨与肉(肌肤),实为阴阳相对之脏腑,医书未于列入,实未全面,且此脏腑,至关重要。犹树木之干枝叶,与空气光合而产生所需之元素功同,特提出列为脏腑。骨与肉(肌肤)相对,骨主生血,阴脏也、肉(肌肤)主与空气光合而供给骨生血之光、氧、热能当等等阳腑也。方位居东,五行属木,四时为春,骨为乙木,肉(肌肤)为甲木,骨除生血外,盖骨藏髓,脑为髓海,而脑有五官。眼司视,耳司听,鼻司嗅,口司味,身司触,行是乃百骸之主也(应是口不应舌)。夫骨与肉为人身之躯干,外乐风寒暑温火燥暴力之冲击。肉犹雨露之涵育万物而供给各脏腑功能运转所需之血液,而循环不息。心与肺相对,心主血,阴脏也,肺主气(气即是火),阳腑也。位南方为辅,五行为火,四时为夏,心为丁火,肺为丙火,血无气则凝,凝则厄运行。肺主吐浊纳清以供血,心血得氧气而循环全身。肝与胆相对,肝主生产胆汁,阴脏也。胆主储运胆汁,阳腑也,方位在西,五行属金,四时为秋。肝为辛金,胆为庚金,肝生产之胆汁,输之胆囊储存。胆囊禀胃气传递之信息。分别于以浓淡之胆汁,需浓胆囊供给,需淡则由肝之输胆管。直接输之十二指肠,盖经胆囊储存后之胆汁浓,而由肝之输胆管输来之胆汁淡也。肾与膀胱相对,肾主过滤血液中各脏腑生化而产生之废物滤出而为尿液,阴脏也。膀胱则司储存尿液,至能和而排泄体外,阳腑也。方位居北,五行为水,四时为冬,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脾与胃肠相对,脾主血球代谢,生产胰液,阴脏也。胃肠主消化食物,吸收营液后,排泄其渣,阳腑也,位中央,五行属土。四季为长夏,脾为巳土,胃肠为戊土,土具发育之能,化百谷以营脏腑,脾则生产胰液,供小肠分化百谷之需,益破坏衰老血细胞,而新生血细胞,以加强脏腑血细胞之活力,而抗阴阳邪之侵袭,胃肠生理,犹湖泊之与江河,其治理也,应分假视之。精室(生殖器)乃传化物而不藏之阳腑也,然女性之精室(生殖器),于花好月圆之际,鱼水和谐之时,但寓精子而怀六甲,为阳腑中之阴脏,阴之象,卦也。太极之双鱼也,男性则为纯阳,传阳之形一也。一者化成万物之始也。是以脏腑中,男单女双,天一地二,天一者气也,地二者血也;阴坤卦也。阳乾卦也,子宫之寓精子,是乃乾坤变坎离也。乾坤变坎离,为人之初;坎卦阴中一阳。阴中一阳,示男女交欢,男女交欢,各献其珍。射精排卵,子宫寓焉(受孕);离中虚,阳中一阴,阳腑中之阴,示怀孕。四十周满。宫不在寓,出而为人之初。三焦,非脏非腑,无实体,乃气也,人身之中气也,脏与脏,腑与腑,脏与腑间互相交通之气也,位于隔膜下之腹腔。上焦肝胆,中焦脾胃肠,下焦肾膀胱。气即是火,是为相火,阴火也,主要之通道,为胃之贲门与食道中阳气(居火)相接。食道属阳气,以贲门为界,小肠为阴火之中心,魄门是阴火之终点,阴火之司命,即会阴穴,也即是命门。三焦者,气也,属阴火,不应列为阳经,故改为阴经。心胞络,乃心脏之脂肪,与其他脏腑之脂肪同,不应列入六经,故于六经中剔除之。脏腑之名既正,功能分明,如因七情六淫之伤,而导致脏腑之功能失调,则宜热者清之,寒者温之,升者降之,陷者举之,瘀者破之,壅者导之,枯者滋之,燥者润之,脱者固之,滑者涩之,痛者通之,医者帅也,临症酌施,不可固执,神而明之,庶畿有济。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医理论中的阴阳与五行是中医的一种基本辩证思想,也是中医入门的第一概念性东西。有许多自学者在学习中医的时候常为此两个概念感到困惑。联系:“阴阳是五行之气,五行是阴阳之质”,阴阳是任何事物的两面(矛盾的两面),他韵于万物之中,包罗万像,又是“八纲”之首。阴阳平衡则为不病,阴阳不平衡则为病。五行是主要针对“五脏六腑”而言的,他所包含的对象与内容就没有阴阳那么多了,五行主要用于解释“五脏六腑”之间的相生相克规律的,比如“胃与肝”的关系用五行来解释就是“土与木”的关系,“土生木”这是众所周知的,如果“胃”有病变必会及“肝”,不然有经验的肝病专家怎么治“肝”时特别注意养“胃”呢,就是因为“胃”与“肝”之间的这种相生关系,只有“胃”旺才会生“肝”,如只注重治肝,就可能“肝”无以养,而久而不治。当然相克规律也是一样的,比如“肝”病必然也会及“胃”,因为“木旺会克土”即木多土少。那么说了这么多,也许你会问这还是不能解释“阴阳”与“五行”的关系呀,是的,现在你看完了上面的论述后就给你一会准确的回答。刚才说了,“五行”表示“五脏六腑”的“相生、相克”规律的,那么“胃”或“肝”为什么会得病呢????就是因为阴阳的关系,我们知道“阴阳平衡则不病,阴阳一方任何过胜于一方或衰于一方都会产生病变”,如果一脏或腑产生病变是不是就可以用“五行”的观点来推论与解释病变的可能波及趋势呢!综上所述:阴阳为生病的源泉,五行为传病的途径。



















献花(0)
+1
(本文系谢如钢文稿首藏)